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提出:小学语文真正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识字、读书、语言交流表达和习作的能力。笔者对《教学大纲》的理解和认识,总结起来即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重点,引导学生主动性学习是关键,从而强化学生习作的能力。
语文是一门基础性的工具学科,掌握工具必须具备一定的能力,所以语文教学必须在学懂语文知识的前提下,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重点。往往有些时候,我们语文老师只看着试卷分数,而忽略了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训练。语文教材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工具,作为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注重以下语文基础能力的学习。
一、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训练学生自学字词的能力,让学生取得识字的主动权。其方法如下:首先要让学生熟练地掌握好汉语拼音;然后掌握好汉字的基本规律和一些自学汉字的方法,教师并进行具体的辅导。中华语言虽博大精深,但大部分都有一定的规律,比如:形近字、形声字,只要仔细观察后,便可发现它的正确读音和意思,音同义不同,义同音不同,激发他们认识汉字的趣味性和积极性。经过独立性学习,学生初步养成了学习习惯,能够达到每篇课文中的字词句学生全部理解,即使遇到课外阅读中发现的生字,学生也能根据汉语拼音和查阅工具书主动学习掌握。学生有了识字能力,学习兴趣自然而然就提高了,读书、语言表达交流、习作的能力也相应随着提高。
二、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一项长期而复杂艰巨的语文常规教学任务。我们要把握好每天的早读或晨读时间。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此话讲的就是:每天早晨的时光是非常重要的。早上空气好,是人的精神状态最佳的时间段,此时人的记忆力也好。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落实早读或晨读,掌握好最佳阅读时间,再入情入境地去阅读——这样的阅读效果非常好。小学课本里出现的课文多半是属于记叙文。对于记叙文,该怎样培养阅读能力呢?根据我平时的教学经验,我认为记叙文里文本对话部分比较多,教师要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地去阅读。记叙文的写作顺序基本上都是按照“起因—经过—发展—高潮—结果”的顺序来写的。教学时,要让学生明白以上写作顺序,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按以上写作顺序自学,一边阅读、一边思考、一边讨论,从而使他们清楚、明白、深刻地懂得课文内容,受到启发教育,学到知识,并初步培养阅读和写作这类记叙文的能力。学生平时接触的大多是记叙文,因此,只要记叙文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搞清楚了,学生阅读起来就会很轻松。
三、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学生的自学能力从哪里来呢?我认为,学习语言文字还得主要来源于实践。同任何事件一样,自学能力是从实践中来的。勤于实践,才能提高能力。因此,我们要把时间“还给”学生,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不独占课堂教学时间,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他们养成自学习惯。我们要让学生遇到不懂的字词句会查阅字典等工具书,多读多背好词佳句篇章,善于记读书笔记,抄写好的字、词、句、节、段,运用课文中所学的写作方法写自己生活中可写的事情。
四、给学生更多时间锻炼,培养写作能力
习作是学生认识水平和文字表达能力的具体体现,是字、词、句、篇的综合训练,教师感到难,学生更感到难。只有突破这一难关,才能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我首先让学生多写。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联系学过的课文描写方法,结合我的引导,再经过我的指导评改,久而久之就不怕写作文了。比如:学习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就可以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童年生活来习作——仿照学过的描写方法,学生就像是照葫芦画瓢,又像是表达自己实际生活的事情。这样,学生习作起来就会得心应手,加之长时间联系,学生的写作能力就会提高。其次,要提高写作能力,还必须多读多背好词佳句。这是行之有效的经验。在教学中,要多为学生创造多读多写的条件,促进其写作能力的提高。
总之,把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既给教师减少了工作量,又锻炼了学生,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语文是一门基础性的工具学科,掌握工具必须具备一定的能力,所以语文教学必须在学懂语文知识的前提下,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重点。往往有些时候,我们语文老师只看着试卷分数,而忽略了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训练。语文教材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工具,作为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注重以下语文基础能力的学习。
一、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训练学生自学字词的能力,让学生取得识字的主动权。其方法如下:首先要让学生熟练地掌握好汉语拼音;然后掌握好汉字的基本规律和一些自学汉字的方法,教师并进行具体的辅导。中华语言虽博大精深,但大部分都有一定的规律,比如:形近字、形声字,只要仔细观察后,便可发现它的正确读音和意思,音同义不同,义同音不同,激发他们认识汉字的趣味性和积极性。经过独立性学习,学生初步养成了学习习惯,能够达到每篇课文中的字词句学生全部理解,即使遇到课外阅读中发现的生字,学生也能根据汉语拼音和查阅工具书主动学习掌握。学生有了识字能力,学习兴趣自然而然就提高了,读书、语言表达交流、习作的能力也相应随着提高。
二、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一项长期而复杂艰巨的语文常规教学任务。我们要把握好每天的早读或晨读时间。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此话讲的就是:每天早晨的时光是非常重要的。早上空气好,是人的精神状态最佳的时间段,此时人的记忆力也好。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落实早读或晨读,掌握好最佳阅读时间,再入情入境地去阅读——这样的阅读效果非常好。小学课本里出现的课文多半是属于记叙文。对于记叙文,该怎样培养阅读能力呢?根据我平时的教学经验,我认为记叙文里文本对话部分比较多,教师要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地去阅读。记叙文的写作顺序基本上都是按照“起因—经过—发展—高潮—结果”的顺序来写的。教学时,要让学生明白以上写作顺序,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按以上写作顺序自学,一边阅读、一边思考、一边讨论,从而使他们清楚、明白、深刻地懂得课文内容,受到启发教育,学到知识,并初步培养阅读和写作这类记叙文的能力。学生平时接触的大多是记叙文,因此,只要记叙文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搞清楚了,学生阅读起来就会很轻松。
三、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学生的自学能力从哪里来呢?我认为,学习语言文字还得主要来源于实践。同任何事件一样,自学能力是从实践中来的。勤于实践,才能提高能力。因此,我们要把时间“还给”学生,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不独占课堂教学时间,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他们养成自学习惯。我们要让学生遇到不懂的字词句会查阅字典等工具书,多读多背好词佳句篇章,善于记读书笔记,抄写好的字、词、句、节、段,运用课文中所学的写作方法写自己生活中可写的事情。
四、给学生更多时间锻炼,培养写作能力
习作是学生认识水平和文字表达能力的具体体现,是字、词、句、篇的综合训练,教师感到难,学生更感到难。只有突破这一难关,才能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我首先让学生多写。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联系学过的课文描写方法,结合我的引导,再经过我的指导评改,久而久之就不怕写作文了。比如:学习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就可以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童年生活来习作——仿照学过的描写方法,学生就像是照葫芦画瓢,又像是表达自己实际生活的事情。这样,学生习作起来就会得心应手,加之长时间联系,学生的写作能力就会提高。其次,要提高写作能力,还必须多读多背好词佳句。这是行之有效的经验。在教学中,要多为学生创造多读多写的条件,促进其写作能力的提高。
总之,把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既给教师减少了工作量,又锻炼了学生,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