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来源 :中国教研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liang05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提出:小学语文真正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识字、读书、语言交流表达和习作的能力。笔者对《教学大纲》的理解和认识,总结起来即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重点,引导学生主动性学习是关键,从而强化学生习作的能力。
  语文是一门基础性的工具学科,掌握工具必须具备一定的能力,所以语文教学必须在学懂语文知识的前提下,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重点。往往有些时候,我们语文老师只看着试卷分数,而忽略了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训练。语文教材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工具,作为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注重以下语文基础能力的学习。
  一、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训练学生自学字词的能力,让学生取得识字的主动权。其方法如下:首先要让学生熟练地掌握好汉语拼音;然后掌握好汉字的基本规律和一些自学汉字的方法,教师并进行具体的辅导。中华语言虽博大精深,但大部分都有一定的规律,比如:形近字、形声字,只要仔细观察后,便可发现它的正确读音和意思,音同义不同,义同音不同,激发他们认识汉字的趣味性和积极性。经过独立性学习,学生初步养成了学习习惯,能够达到每篇课文中的字词句学生全部理解,即使遇到课外阅读中发现的生字,学生也能根据汉语拼音和查阅工具书主动学习掌握。学生有了识字能力,学习兴趣自然而然就提高了,读书、语言表达交流、习作的能力也相应随着提高。
  二、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一项长期而复杂艰巨的语文常规教学任务。我们要把握好每天的早读或晨读时间。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此话讲的就是:每天早晨的时光是非常重要的。早上空气好,是人的精神状态最佳的时间段,此时人的记忆力也好。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落实早读或晨读,掌握好最佳阅读时间,再入情入境地去阅读——这样的阅读效果非常好。小学课本里出现的课文多半是属于记叙文。对于记叙文,该怎样培养阅读能力呢?根据我平时的教学经验,我认为记叙文里文本对话部分比较多,教师要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地去阅读。记叙文的写作顺序基本上都是按照“起因—经过—发展—高潮—结果”的顺序来写的。教学时,要让学生明白以上写作顺序,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按以上写作顺序自学,一边阅读、一边思考、一边讨论,从而使他们清楚、明白、深刻地懂得课文内容,受到启发教育,学到知识,并初步培养阅读和写作这类记叙文的能力。学生平时接触的大多是记叙文,因此,只要记叙文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搞清楚了,学生阅读起来就会很轻松。
  三、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学生的自学能力从哪里来呢?我认为,学习语言文字还得主要来源于实践。同任何事件一样,自学能力是从实践中来的。勤于实践,才能提高能力。因此,我们要把时间“还给”学生,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不独占课堂教学时间,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他们养成自学习惯。我们要让学生遇到不懂的字词句会查阅字典等工具书,多读多背好词佳句篇章,善于记读书笔记,抄写好的字、词、句、节、段,运用课文中所学的写作方法写自己生活中可写的事情。
  四、给学生更多时间锻炼,培养写作能力
  习作是学生认识水平和文字表达能力的具体体现,是字、词、句、篇的综合训练,教师感到难,学生更感到难。只有突破这一难关,才能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我首先让学生多写。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联系学过的课文描写方法,结合我的引导,再经过我的指导评改,久而久之就不怕写作文了。比如:学习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就可以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童年生活来习作——仿照学过的描写方法,学生就像是照葫芦画瓢,又像是表达自己实际生活的事情。这样,学生习作起来就会得心应手,加之长时间联系,学生的写作能力就会提高。其次,要提高写作能力,还必须多读多背好词佳句。这是行之有效的经验。在教学中,要多为学生创造多读多写的条件,促进其写作能力的提高。
  总之,把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既给教师减少了工作量,又锻炼了学生,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其他文献
从新课程标准看,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教师应运用情感教育的方法,把传授知识和学生接受知识这种相互的思想交流和心灵活动融为一体,使教师、学生、作品三者情感产生共鸣,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内驱力,从而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教师应将人的情感规律应用于日常教学,以和学生的情感沟通为基础,因势利导,融入真善美的情感因
期刊
中学数学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在数学教师,关键在于教师的观念能否真正转变。只有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构建新课程的教学观,才能使中学数学课程改革深入下去,使新的中学数学课程标准能够顺利实施,并达到预期的目的。  一、新课程改革中的师生关系及教师的作用  教学的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的主要作用是引导学生思考,寻找当前问题与已有知识经验的联系,营造一个激励探索和理解的气氛,为学生提供有
期刊
国画中的“留白”,是画者在用智慧;教学中的“留白”,是教师在用心灵,而不仅仅是用教育理论和技法在施教。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有经验的教师往往只是微微打开一扇通向一望无际的知识原野的窗子。”所以,这种空白的设计并不是对于部分知识的舍弃,而是通过空白的设计去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与积极性,通过自己的探索研究去获得空白处的内容,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和成就感,从而达到对知识深层次的掌握。  教师要深切地领会
期刊
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大多数教师都认为自己非常热爱学生,可很少听到有学生说“老师爱我们”。  “你真笨!怎么听不明白?”“看看你,和×× 比比,差多远?”……这样的话,是不是常挂在我们嘴上?其实,我们也并无恶意,只是希望自己的学生能更优秀些,更进步些。教师觉得这是爱的一种表现,然而学生并不这样认为,教育结果总是事与愿违,不但没有多少效果,反而使学生发现自己非常“差”,于是便自暴自弃,没有起到预期的效
期刊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以问题为载体、以主动探究为特征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学习中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学生需要凭借探究过程的体验来激发兴趣、感受方法,也需要凭借探究的结果来获得愉悦、满足成就感。那么,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呢?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  学生对学科的兴趣不是生而有
期刊
新课程的实施让中小学课堂焕发出了勃勃生机与活力,呈现出形势一派大好的喜人局面。然而,只重形式而忽视实效的现象仍然严重存在着。理性思考这些现象,科学破解这些问题,有利于我们走出误区,促进新课程健康推进。  思考一:教师主导≠教师主宰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包括教和学两个方面,二者的关系是“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为:第一,教师教学的过程中应当是一个帮助、指导并促进学生健康
期刊
【摘要】在体育健康《新课程标准》中以“健康第一,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的课程理念指导下,广大体育教师都以饱满的精神和高昂的热情投入到对体育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中。目前,主要的教学组织形式有班级上课制和道尔顿制,两者都具备各自的优越性,同时也存在着某些不足。本文就班级上课制与道尔顿制在体育教学中运用的心得与同仁们共勉,希望能对体育科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班级上课制 道尔顿制 体育教学 运用  一
期刊
新课程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技能,还要充分发挥学生积极性,引导学生自己动脑、动口、动手,才能把知识变成学生自己的财富。教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善于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有进行深入细致思考的机会、自我体验的机会。教学中,教师要尽最大努力,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兴趣。  一、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动手
期刊
在职高财会专业中,教学与实习相辅相成,互为补充:教学是获取理论的途径;实习是对教学的巩固、强化,是掌握实际技能的手段。下面就这个问题,我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财会专业是一门操作性、政策性强的学科,因此在教学上要吃透、钻透教材,并结合实际  1、不拘泥于现行教材的安排,对各章节适当调整  如:在讲授《会计原理》第二章“借贷记账法”时,增加两节内容:第一节“会计方程式”;第二节“会计科目”。这是因为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更多地强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探索数学规律,以及主动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从学生的生活中抽象数学问题,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挖掘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数学语言运用生活化  同一堂课,不同的教师教出来的学生,接受程度也不一样,这主要取决于教师的语言水平。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