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分析高职院校贫困学生价值取向功利化、自我认知模糊、利己主义现象增多、思想迷惘等问题,提出新形势下加强高职院校贫困学生理想信念培育的路径:构建完善的资助体系,培养贫困学生自强不息的品行;发挥辅导员的思想教育作用,培养贫困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发挥学校与家庭的双重作用,培养贫困学生较高的思想觉悟;树立典型争当标杆,培养贫困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关键词】高职院校 贫困学生 理想信念 培育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4C-0032-02
随着资助覆盖率越来越广,高校受资助的贫困学生逐年增加。在价值多样化、社会思潮涌动的自媒体环境下,如何加强贫困生理想信念的培育、提高人才培育的实效性,是高职院校面临的一大课题。本文分析高职院校贫困学生的理想信念现状,就如何加强贫困学生的理想信念培育进行探究。
一、高职院校贫困学生理想信念的现状
理想信念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个人成长过程中的体现,是确立人生奋斗目标的最高准则。目前高职院校贫困学生理想信念存在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价值取向功利化。从我国目前的资助项目来看,从国家、地方到高校都已经建立起以“奖、助、补、贷 、免”为一体的多形式学生经济困难资助体系。所有的资助体系都是直接给予经济上的补偿,贫困学生不需要承担过多的责任和风险,特别是其中的助学金和奖学金,学生不用偿还所获资助。但令人遗憾的是,部分受资助的贫困学生在能够顺利完成学业之余却忘了资助的初衷,片面追求物质享受。一些获得资助的贫困学生使用着高档的日常消费品、化妆品和手机,甚至还存在攀比的现象,没有感恩国家、社会、学校对他们的帮助,在走出校园后甚至还出现不偿还助学贷款的现象。种种现象导致了贫困学生价值取向的功利化倾向。
(二)自我认知模糊。目前的高职院校贫困学生大多是“90后”“00后”,生活阅历尚浅、经历单纯。在短短的三年高职生活中要经历和面对学习、生活、恋爱、择业、人际关系、金钱、升本等多方面的问题。对于他们面临繁杂而艰难的境况,我们可以辩证地看待。一方面,他们能端正心态,能够适应各种社会环境的变化,接受新鲜事物,融入集体生活,能够通过吸收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修养。另一方面,高职院校贫困学生自身的条件和家庭经济困难又使他们缺乏自信心。由于心理障碍、自尊心较强,他们解决问题时最优先考虑的就是如何应对自身的经济压力,改变自己目前的经济状况。这就会导致他们思想的偏差,甚至是价值取向的错位。
(三)利己主义现象增多。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一些社会思潮的影响,个别贫困学生更多的是追求自我利益的实现,如他们关注自己的学业能不能得到资助,参加技能大赛能不能获得学分和加分等,只要是有利于自身发展的一些比赛和获奖,他们都会极力地去争取去努力。但是,某些贫困生对于班级建设、班风培育、班级荣誉等则不太关心。有些贫困学生做一切事情的出发点都是个人利益、个人主义,甚至有些贫困学生还认为自身获得资助是理所当然,对于比自己更贫困的学生从来不予谦让,甚至还出现不获得资助就自暴自弃、一蹶不振的现象。这是贫困学生的价值取向自我化而没有集体观念、团队意识。
(四)思想迷惘。当前,我们已进入多元文化的时代,尤其是在网络科技自媒体影响下,社会出现了社会交往复杂化、文化更迭快速化、思想碰撞激烈化特性等现象,这些映照到高职学生,特别是精神相对贫乏的贫困学生群体,他们的思想有时出现彷徨、迷茫现象,价值取向也会呈现出多样化、分散化、功利化的倾向。比如在对个人事业的追求上,他们所谓的好工作就是收获要比付出多,要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他们不愿意到基层或艰苦的地方奉献自己的青春。他们对待人生、理想和未来的发展规划越发趋于现实,主要表现在人际交往、工作、生活、学习等方面的价值取向现实化、功利化、多样化、短视化,甚至出现迷惘现象。调查显示,高职院校有 58.12%的贫困学生非常在乎自身是否为“特困生”的身份,他们不愿意别人知道自己的身份,80.35%的贫困学生内心总有觉得被人歧视的想法,或者曾经遭遇过他人的歧视,75.19%的贫困学生希望早日毕业挣到大钱。因此,贫困学生更容易产生心理自卑感,有些甚至出现心理扭曲的现象。
二、新形势下贫困大学生理想信念培育的路径选择
(一)构建完善的资助体系,培养贫困学生自强不息的品行。高职院校的生源大部分来自农村,并且随着中职学生晋升到高职就读的学生数量的增加,学生理想信念的培育难度更大。目前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的中职学校生源所占比例已经达到25.55%,他们大多来自比较困难的家庭且获得的教育资源匮乏,更容易心理受挫。因此,笔者认为除了完善国家的“奖、助、补、贷 、免”等政策外,学校应该设置专门的资助经费预算,对于那些学费缴纳困难甚至生活极度困难的学生,或者家里突发事件致贫的学生给予更多的关怀。如可以提供勤工助学岗位,设立校友捐赠基金,帮助更多的贫困学生完成学业,培育他们坚强的毅力、自强不息的品行,以更好地融入社会走上社会,健康快乐地成长。
(二)发挥辅导员的思想教育作用,培养贫困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在高职院校,与贫困学生关系最密切接触最多的并非专业课授课教师,而是陪伴他们成长的专职辅导员。高职院校辅导员是贫困学生健康成长的人生导师和指路人,是良师益友,是贫困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高职院校要结合当今学生成长环境的实际开展工作,特别是“00后”新一批独生子女的入校,辅导员面对的是一批在信息时代成长起来的学生,这无疑对辅导员的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高职院校应该制定辅导员管理办法、工作职责及奖惩制度,让他们从繁杂的行政事务中解放出来,拥有更多的时间关注学生的思想动向。同时,大力推进辅导员队伍建设,增加辅导员培训晋升的机会,使辅导员能走专职化、專业化、专家化的长期职业规划道路。高职院校还要抓好学生干部的培养,开展经常性的集体团辅及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让贫困学生参与其中,关心集体,关心班级荣誉。高职院校还要加强班团干的培养教育,发挥学生党员的带头示范作用,通过他们引领广大学生共同关爱贫困学生,防止出现歧视贫困学生的现象发生。 (三)发挥学校与家庭的双重作用,培养贫困学生较高的思想觉悟。目前影响高职院校贫困学生理想信念的确立,总体而言,主要为四方面的影响因素,分别是学校、贫困学生家庭、贫困学生个人和社会。因此,想要彻底解决贫困学生理想信念缺失问题,提升贫困学生的思想政治意识,应该联合学校、家庭、贫困学生本人以及社会环境,多方发力共同培育贫困学生的理想信念。首先,要密切联系家长,了解贫困学生的成长环境及教育背景,特别是留守儿童、建档立卡户、残疾家庭学生、孤儿、烈士以及单亲家庭学生更应该受到关注,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及思想变化,帮助其树立生活的自信心。其次,学校要用政治理论教育学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一代要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论述,经常召开理想信念类型的主题班会,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再次,对于贫困学生个人,要加强对他们学习的教导,专业教师要注意上课的针对性,针对高职生的特点提高课堂活跃度,减少“低头族”,引导他们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将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相结合,积极参加第二课堂学生活动。
(四)樹立典型争当标杆,培养贫困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2018年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共认定贫困学生2515人,其中A档(特别困难)1311人,B档(突发事件特殊困难)518人,C档(一般困难)686人,申请生源地助学贷款4802人。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针对贫困学生开展了一系列的思想教育活动。2018年开展的全自治区“自立自强、诚实守信、知恩感恩、勇于担当”资助主题征文活动中,学校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贫困学生典型,在此次活动中,学校共推荐2篇优秀典型贫困学生事例征文参加自治区评选,分别获得自治区一等奖1名、二等奖1名,充分体现了贫困学生的自立自强精神。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还积极开展一年一度的受资助学生“十大风采之星”评选活动,主要包括“自强之星、公益之星、孝亲之星、创新之星、才艺之星、仁爱之星、诚信之星、感恩之星、技能之星、勤俭之星”。通过评选活动,帮助贫困学生树立自强不息的品德、坚韧不拔的精神,通过榜样的力量传播正能量,鼓励贫困生战胜挫折和困难,缓解生活的压力,使贫困学生真正认识到经济的贫困并不能打垮自己,心理的贫困才是最可怕的,切实发挥了“点燃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效果。
高职院校贫困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发展,是国家、社会、学校、家庭,以及全体教师都应该重视的问题。在脱贫攻坚战的思想指导下,应以政治任务的高度教育好贫困学生,使他们能顺利走上社会,走上工作岗位,培养出一批又一批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李新富,王妍妮,覃秋桃.地方高校贫困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探究[J].学理论,2013(34)
[2]徐英,白华.高校贫困生价值取向论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8)
[3]胡喜海.高校贫困生资助育人长效机制的思考[J].科教论坛,2017(19)
[4]吴地花.欠发达地区高校贫困生理想信念教育实践与思考[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8)
[5]朱平.中国梦视域下的高校贫困生资助育人工作探究[J].理论观察,2018(1)
【作者简介】谷彦锦(1983— ),女,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旅游与外语系辅导员,讲师,研究方向:高校学生工作思想政治教育。
(责编 黎 原)
【关键词】高职院校 贫困学生 理想信念 培育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4C-0032-02
随着资助覆盖率越来越广,高校受资助的贫困学生逐年增加。在价值多样化、社会思潮涌动的自媒体环境下,如何加强贫困生理想信念的培育、提高人才培育的实效性,是高职院校面临的一大课题。本文分析高职院校贫困学生的理想信念现状,就如何加强贫困学生的理想信念培育进行探究。
一、高职院校贫困学生理想信念的现状
理想信念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个人成长过程中的体现,是确立人生奋斗目标的最高准则。目前高职院校贫困学生理想信念存在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价值取向功利化。从我国目前的资助项目来看,从国家、地方到高校都已经建立起以“奖、助、补、贷 、免”为一体的多形式学生经济困难资助体系。所有的资助体系都是直接给予经济上的补偿,贫困学生不需要承担过多的责任和风险,特别是其中的助学金和奖学金,学生不用偿还所获资助。但令人遗憾的是,部分受资助的贫困学生在能够顺利完成学业之余却忘了资助的初衷,片面追求物质享受。一些获得资助的贫困学生使用着高档的日常消费品、化妆品和手机,甚至还存在攀比的现象,没有感恩国家、社会、学校对他们的帮助,在走出校园后甚至还出现不偿还助学贷款的现象。种种现象导致了贫困学生价值取向的功利化倾向。
(二)自我认知模糊。目前的高职院校贫困学生大多是“90后”“00后”,生活阅历尚浅、经历单纯。在短短的三年高职生活中要经历和面对学习、生活、恋爱、择业、人际关系、金钱、升本等多方面的问题。对于他们面临繁杂而艰难的境况,我们可以辩证地看待。一方面,他们能端正心态,能够适应各种社会环境的变化,接受新鲜事物,融入集体生活,能够通过吸收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修养。另一方面,高职院校贫困学生自身的条件和家庭经济困难又使他们缺乏自信心。由于心理障碍、自尊心较强,他们解决问题时最优先考虑的就是如何应对自身的经济压力,改变自己目前的经济状况。这就会导致他们思想的偏差,甚至是价值取向的错位。
(三)利己主义现象增多。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一些社会思潮的影响,个别贫困学生更多的是追求自我利益的实现,如他们关注自己的学业能不能得到资助,参加技能大赛能不能获得学分和加分等,只要是有利于自身发展的一些比赛和获奖,他们都会极力地去争取去努力。但是,某些贫困生对于班级建设、班风培育、班级荣誉等则不太关心。有些贫困学生做一切事情的出发点都是个人利益、个人主义,甚至有些贫困学生还认为自身获得资助是理所当然,对于比自己更贫困的学生从来不予谦让,甚至还出现不获得资助就自暴自弃、一蹶不振的现象。这是贫困学生的价值取向自我化而没有集体观念、团队意识。
(四)思想迷惘。当前,我们已进入多元文化的时代,尤其是在网络科技自媒体影响下,社会出现了社会交往复杂化、文化更迭快速化、思想碰撞激烈化特性等现象,这些映照到高职学生,特别是精神相对贫乏的贫困学生群体,他们的思想有时出现彷徨、迷茫现象,价值取向也会呈现出多样化、分散化、功利化的倾向。比如在对个人事业的追求上,他们所谓的好工作就是收获要比付出多,要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他们不愿意到基层或艰苦的地方奉献自己的青春。他们对待人生、理想和未来的发展规划越发趋于现实,主要表现在人际交往、工作、生活、学习等方面的价值取向现实化、功利化、多样化、短视化,甚至出现迷惘现象。调查显示,高职院校有 58.12%的贫困学生非常在乎自身是否为“特困生”的身份,他们不愿意别人知道自己的身份,80.35%的贫困学生内心总有觉得被人歧视的想法,或者曾经遭遇过他人的歧视,75.19%的贫困学生希望早日毕业挣到大钱。因此,贫困学生更容易产生心理自卑感,有些甚至出现心理扭曲的现象。
二、新形势下贫困大学生理想信念培育的路径选择
(一)构建完善的资助体系,培养贫困学生自强不息的品行。高职院校的生源大部分来自农村,并且随着中职学生晋升到高职就读的学生数量的增加,学生理想信念的培育难度更大。目前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的中职学校生源所占比例已经达到25.55%,他们大多来自比较困难的家庭且获得的教育资源匮乏,更容易心理受挫。因此,笔者认为除了完善国家的“奖、助、补、贷 、免”等政策外,学校应该设置专门的资助经费预算,对于那些学费缴纳困难甚至生活极度困难的学生,或者家里突发事件致贫的学生给予更多的关怀。如可以提供勤工助学岗位,设立校友捐赠基金,帮助更多的贫困学生完成学业,培育他们坚强的毅力、自强不息的品行,以更好地融入社会走上社会,健康快乐地成长。
(二)发挥辅导员的思想教育作用,培养贫困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在高职院校,与贫困学生关系最密切接触最多的并非专业课授课教师,而是陪伴他们成长的专职辅导员。高职院校辅导员是贫困学生健康成长的人生导师和指路人,是良师益友,是贫困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高职院校要结合当今学生成长环境的实际开展工作,特别是“00后”新一批独生子女的入校,辅导员面对的是一批在信息时代成长起来的学生,这无疑对辅导员的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高职院校应该制定辅导员管理办法、工作职责及奖惩制度,让他们从繁杂的行政事务中解放出来,拥有更多的时间关注学生的思想动向。同时,大力推进辅导员队伍建设,增加辅导员培训晋升的机会,使辅导员能走专职化、專业化、专家化的长期职业规划道路。高职院校还要抓好学生干部的培养,开展经常性的集体团辅及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让贫困学生参与其中,关心集体,关心班级荣誉。高职院校还要加强班团干的培养教育,发挥学生党员的带头示范作用,通过他们引领广大学生共同关爱贫困学生,防止出现歧视贫困学生的现象发生。 (三)发挥学校与家庭的双重作用,培养贫困学生较高的思想觉悟。目前影响高职院校贫困学生理想信念的确立,总体而言,主要为四方面的影响因素,分别是学校、贫困学生家庭、贫困学生个人和社会。因此,想要彻底解决贫困学生理想信念缺失问题,提升贫困学生的思想政治意识,应该联合学校、家庭、贫困学生本人以及社会环境,多方发力共同培育贫困学生的理想信念。首先,要密切联系家长,了解贫困学生的成长环境及教育背景,特别是留守儿童、建档立卡户、残疾家庭学生、孤儿、烈士以及单亲家庭学生更应该受到关注,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及思想变化,帮助其树立生活的自信心。其次,学校要用政治理论教育学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一代要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论述,经常召开理想信念类型的主题班会,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再次,对于贫困学生个人,要加强对他们学习的教导,专业教师要注意上课的针对性,针对高职生的特点提高课堂活跃度,减少“低头族”,引导他们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将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相结合,积极参加第二课堂学生活动。
(四)樹立典型争当标杆,培养贫困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2018年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共认定贫困学生2515人,其中A档(特别困难)1311人,B档(突发事件特殊困难)518人,C档(一般困难)686人,申请生源地助学贷款4802人。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针对贫困学生开展了一系列的思想教育活动。2018年开展的全自治区“自立自强、诚实守信、知恩感恩、勇于担当”资助主题征文活动中,学校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贫困学生典型,在此次活动中,学校共推荐2篇优秀典型贫困学生事例征文参加自治区评选,分别获得自治区一等奖1名、二等奖1名,充分体现了贫困学生的自立自强精神。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还积极开展一年一度的受资助学生“十大风采之星”评选活动,主要包括“自强之星、公益之星、孝亲之星、创新之星、才艺之星、仁爱之星、诚信之星、感恩之星、技能之星、勤俭之星”。通过评选活动,帮助贫困学生树立自强不息的品德、坚韧不拔的精神,通过榜样的力量传播正能量,鼓励贫困生战胜挫折和困难,缓解生活的压力,使贫困学生真正认识到经济的贫困并不能打垮自己,心理的贫困才是最可怕的,切实发挥了“点燃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效果。
高职院校贫困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发展,是国家、社会、学校、家庭,以及全体教师都应该重视的问题。在脱贫攻坚战的思想指导下,应以政治任务的高度教育好贫困学生,使他们能顺利走上社会,走上工作岗位,培养出一批又一批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李新富,王妍妮,覃秋桃.地方高校贫困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探究[J].学理论,2013(34)
[2]徐英,白华.高校贫困生价值取向论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8)
[3]胡喜海.高校贫困生资助育人长效机制的思考[J].科教论坛,2017(19)
[4]吴地花.欠发达地区高校贫困生理想信念教育实践与思考[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8)
[5]朱平.中国梦视域下的高校贫困生资助育人工作探究[J].理论观察,2018(1)
【作者简介】谷彦锦(1983— ),女,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旅游与外语系辅导员,讲师,研究方向:高校学生工作思想政治教育。
(责编 黎 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