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初中物理教学质量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yansin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信息技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运用越来越多,我认为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的整合,对提高初中物理教学质量至关重要。
  【关键词】整合 信息技术 提高 物理 教学 质量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2-0128-01
  一、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实验教学,提高实验效率
  初中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但由于受到常规实验仪器、实验材料、危害程度等条件的限制,实验效果不如人意。而采用信息技术模拟实验,可以弥补常规实验的不足,提高实验的演示效果。
  例如,做《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由于受常规实验仪器和环境的限制,蜡烛在光屏上所形成的影像随着物距的变化而变化的这一现象不是很明显,误差较大,致使学生对凸透镜成像的特点不甚理解,并产生迷惑。此时如改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凸透镜成像规律模拟实验,演示物距从无穷远至小于焦距的整个实验过程中物距、像距和像的变化情况,整个模拟实验过程流畅、直观、明了,从而使学生对该实验有了一个清晰完整的认识,利于学生对凸透镜成像规律概念的形成。
  由此可见,通过信息技术与初中理科实验的整合,可以突破常规实验条件的局限,所以我们应当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特长,对那些难以观察到的、复杂的、困难的实验进行模拟,使之成为常规实验的补充,并与常规实验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实验教学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从而有助于学生发现规律、形成概念、获得新知,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实验技能。
  二、利用信息技术资源,增进物理课堂教学效果
  进入网络时代后,网络环境为师生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库,网络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已成为一个现代教育工作者必备的信息素养。网上资源具有信息量大、更新速度快的特点,为我们提供了同步教学、优秀课件等多种资源,且处于动态的更新之中,通过下载这些优秀课件、优秀习题,再作进一步的组织加工就能设计出适合自己风格的课件,为提高课堂教学正效果服务。
  例如,在物理中《浮力》的教学时,向学生解释浮力产生的原因。先设想一个立方体浸没在水中,它的六个表面都受到水的压力,它的左右两侧面、前后两侧面,受到的压力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互相平衡,只有上下两面由于深度不同,受到的压强大小不同,压力也因而不相等。浮力的产生是由下表面受到水的向上的压力和上表面受到水的向下的压力差。但如果使用语言和文字向学生讲授向上向下压力差时,学生理解起来比较抽象,对整个过程反映比较茫然。可通过网络资源下载相关课件解决这一难题。该课件以动画的形式慢镜头表示前、后、左、右的压强、压力相等,小木块保持不动,但加载上、下表面压强、压力时,小木块慢慢向上移动。活泼的动画效果、直观的图形,快速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同时为讲授下一节阿基米德原理打好理论基础,而这一切是传统教学难以做到的。总之,让学生在生动、形象的环境中进行学习,由此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正效果的目的。
  三、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们从事活动的强大动力”,“是开发智力的钥匙”。而有兴趣的课堂才能活跃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利用信息技术和物理课程整合时,从学生感兴趣的事情开始,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如在《机械运动》引入新课时,利用多媒体再现飞行员在空中抓子弹的动画,并闪现“他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本领呢?什么情况下我们也能抓住一颗飞行的子弹呢?”的字样,学生学习兴趣就会很高,心理上会产生一种不弄清楚不罢休的状态,注意力就会集中在学习内容上,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又如在“沉浮的条件及应用”教学中,我设计了一个短片,配以和谐的音乐、解说,有轮船、潜水艇上浮下沉等画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求知欲,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利用信息技术可以改变单一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可以看到图文并茂、视听一体的教学信息,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习效率。如讲“机械能的相互转化”时,我利用Flash课件,让学生听到水流声,感受到气势磅礴的长江、黄河所产生的巨大能量带动水轮机转动而发电的情景,使没有见过大型水电站的学生也能熟悉水电站的运转过程。通过这样教学,不但让学生形象地理解了机械能的相互转化,而且使课堂变得绚丽多彩,及大地优化了教学氛围,增强了课堂教学的综合性、实践性、趣味性,达到了“寓教于乐”的目的,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整合,既是信息时代的要求,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只有把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生生互动方式的变革,使学生的课堂学习与观察、操作、探究、研讨、交互学习等融合一起,才能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其他文献
永济县南苏大队,共种580亩棉花。1976年平均亩产皮棉128斤,1978年为150斤,去年虽遇严重伏旱,亩产仍达166.7斤,其中有22.3亩高产棉田,亩均244斤,有1.46亩经有关单位验收,亩产
大豆(包括黄豆、黑豆、茶豆等)起源于我国,已有几千年的栽培历史。大豆是现今栽培作物中蛋白质含量最高的一种(含蛋白质一般在40%以上),含油率18—20%以上,还含有多种维生素(
【摘要】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默会知识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由于默会知识特别难以表达出来,所以在教学中,教师们都引起了高度的重视。只有当教师将默会知识变成一种能力传授给学生,才能够让学生真正意义上的提高自己的能力。  【关键词】默会知识 教学意境 小学语文 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2-0121-02  作为语文教学中的一种
水稻的倒伏和不倒伏,对产量的关系很大。去年天津地区的武清、静海、坝县、文安等县培植了30多万亩丰产田,这些丰产田多数没有倒伏,一般亩产在千斤以上,有的三、四千斤。但
本文对2013年8月—2014年12月大亚湾大鹏澳海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环境因素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浮游植物群落组成、优势种、均匀度、多样性指数、营养盐、温度、盐度
【摘要】教学不仅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科学。寻求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是每个中学地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根本目标。随着地理新课程标准的制订和实施,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日益改变着教师的教学,中学地理教师应该在观念和行为上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策略。有效教学是指教师在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的情况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活动。新课程背景下
一、材料和方法在本所现有棉花品种资源中,按照一般杂交亲本的选配原则,选择遗传和地理远缘,丰产性和适应性较好,绒长相近的品种(系)54个作亲本,共配制32个杂交组合。分别于
【摘要】项目教学法是一种通过具体的项目实施来让学生掌握整个教学内容的教学方法,符合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计划,有效推动我国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计算机教学作为高职院校中重要的教学组成部分,侧重培养学生动手操作技能,因此项目教学法在计算机学科中教学应用已被诸多学者关注。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 高职院校 计算机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
茶饼病是一种为窖茶树嫩梢和叶子的危险性病害,是国内植物检疫对象,56年秋先后在霍山县大化坪,与几街两茶区发现这种病害。经过三年的观察调查和防治试验,对这病害发生情况
【摘要】当前,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不仅提高了对学生的要求,而且提高了对教师的要求。对于高中历史课堂来说,如何实现高效课堂的要求,成为当前教师面临的难题。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改变教学方法,构建高效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高中历史 高效课堂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2-0128-02  新课改倡导学生主动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