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如及早预防

来源 :科学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eamastlx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进一步普及科学防癌知识,传播正确抗癌理念,中国抗癌协会1995年倡导发起,将每年的4月15日~21日规定为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简称4·15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今年已是第24届,主题为“科学抗癌 关爱生命”,活动旨在倡导全社会积极行动,传播科学防癌理念,普及抗癌健康知识,提高群众癌症防控知识,增强患者抗击癌症信心。
  4月19日,由山西省科協主办的“健康科普大讲堂”活动邀请健康365专家、山西省人民医院肛肠科、放疗科、普外科及口腔内科的相关专家走进社区、来到企业,开展了“科学抗癌 关爱生命”健康教育讲座。
  山西省人民医院副院长兼结直肠肛门外科二病区科主任李耀平:科学识“癌”方能有效诊断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以及我们对疾病的不断认识,目前癌症已经成为除心脑血管疾病以外威胁我们生命的第二大杀手。但是很多人并不真正清楚什么是癌症,往往分不清肿瘤和癌症的区别。通俗地讲,肿瘤按照性质可以进一步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良性肿瘤从字面上就可以知道它是一种良性的疾病,只在局部生长,不转移、不扩散。恶性肿瘤,也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癌症”,但是癌症又分为“癌”和恶性肿瘤,这二者区别在于从上皮组织发生的恶性肿瘤,我们称它为“癌”,比如通常所说的肺癌、乳腺癌、胃癌、结肠癌等,而从皮下组织,如肌肉、血液、骨骼等发生的恶性肿瘤称它为“肉瘤”。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了解关于癌症的基本概念非常必要。
  为什么很多人会谈“癌”色变呢?一方面是癌症只要发生,只有三分之一的人可以治愈(通过药物作用可以延长寿命),可见其凶险程度。另一方面是因为癌症发病率呈现逐年提高的趋势,我国每年有350万人发病,相当于每天有一万人、每分钟有7个人被确诊为癌症,350万人中死亡人数超过200万人,死亡率超过50%。因为癌症的发生起因总体不明确,所以有些相关因素要格外注意,比如遗传和后天环境。另外,早起筛查非常有必要,早发现、早治疗是提升癌症治愈率的关键因素,遗憾的是在我国一旦确诊癌症的患者多数为中晚期患者,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期,这也是我国癌症五年存活率低于发达国家的重要原因,所以我们能做的就是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从肛肠科疾病的角度来说,50岁以上的人建议至少每年做一次肠镜,另外高危人群应格外引起重视,如肠癌患者、大便异常者、慢性肠炎患者、肥胖糖尿病患者以及精神压力大的人等应重点关注肠道健康。
  山西省人民医院放疗科主任任晋进:莫让“恐癌”成为心理绝症
  随着现代医学的进步,癌症的治疗方法也越来越多,现代医学主要以手术、化疗、放疗为主,其治疗方法的选择可根据肿瘤的不同性质、发现时间、恶性程度等选择不同的方法,当然不同的癌症应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
  许多人对于普通疾病的反应可能是花点钱去医院就能治好,但如果疾病对象换成了肿瘤,很多患者就不再淡定了,都会想到痛苦、惊恐、呕吐、脱发等症状。事实上,放、化疗虽有一定的副作用,但现在的肿瘤治疗过程中,借助辅助药品,大多数肿瘤患者能够轻松度过化疗期,患者切不可因恐惧副作用而拒绝放、化疗,错失最佳治疗时间。
  在传统观念里,多数人认为癌症是不可治愈的,其实这是一种认识上的误区。一般早期癌症通过综合治疗是完全可以治愈的,比如女性高发病之宫颈癌、乳腺癌等在早期发现的话,治愈率都非常高。还有一些癌症患者认为到了晚期已经没有治愈的可能,加之不少患者出于对放、化疗痛苦的恐惧,会选择放弃治疗,这是一种片面的想法,也是不可取的做法。大家要知道,癌症并不等于死亡,癌症中晚期虽然不能根治,但通过综合的、合理的治疗手段,完全可以控制肿瘤的生长,使肿瘤缩小,缓解肿瘤造成的各种症状和疼痛,并能最大限度地延长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
  我们知道,肿瘤治疗是一场拉锯战,在漫长的治疗过程中,患者所遭受的痛苦无疑是巨大的,因此癌症患者出现心理问题相当普遍,尤其是中晚期患者多数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障碍,对此,除医务人员对患者给予必要的心理干预之外,作为家属也要鼓励患者振作起来,帮助患者改善心身紧张状态,积极树立康复信心。
  山西省人民医院普外科二病区主任张燕忠 抗癌治癌更要“好好吃”
  近年来,随着胆结石发病率的提高,胆囊癌的发病率也呈现上升趋势。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两组数据,一个是10%,一个是5%。其中10%所指的是胆囊癌病人一旦发现病情,只有10%的人有手术治疗的机会,换句话说90%的病人几乎没有治疗的必要,由此可见胆囊癌恶性程度之高,预防意义之重大。5%则指的是,胆囊癌病人5年生存率不足5%,我们的病人当中多数人发现病情几乎已经到了中晚期,胆囊癌早期预防极为重要。
  胆囊癌如何预防呢?大家知道有一种病叫胆囊息肉,胆囊息肉是一种多发病,它也是胆囊癌前期的一个病变。一旦发现胆囊息肉,首先要从息肉的形态来判断,对于单发性胆囊息肉来说,如果息肉较小,手术切除即可,但确诊为多发性胆囊息肉,或体积较大,一般应考虑手术切除胆囊;其次从息肉的大小来判断,临床上的统计数据显示,95%以上的人群,癌症的发生率更多见于0.8公分以上的息肉;再次就是结石,单发的胆囊结石超过3公分必须采取手术措施,同时合并胆囊萎缩的患者,要尽快手术处理。由于胆囊癌属于女性高发病,所以建议40岁以上、同时合并胆囊结石、胆囊息肉的女性患者积极采取手术处理;40岁以上、合并糖尿病、高血压、胆结石的肥胖女性患者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胆囊癌虽然没有遗传性,但有家族倾向性,所以有家族病史的人应格外注意。
  在接诊过程中,医生总会遇到一些营养不良的肿瘤患者,有不少患者认为,患有肿瘤疾病的人不能吃太有营养的食物,否则肿瘤会生长得快。然而迄今为止,并没有研究发现增加营养可促进肿瘤的生长。相反,肿瘤细胞并不会因为机体营养不良而放慢生长脚步,营养不良时,机体的免疫力首当其冲受到影响,所以营养支持在肿瘤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
  山西省人民医院口腔内科主任石晶:
  溃疡久治不愈或变癌
  口腔恶性肿瘤是发生在口腔的恶性肿瘤的总称,大部分属于鳞状上皮细胞癌,即所谓的黏膜发生变异,口腔癌在身体恶性肿瘤中排名第六位。那么什么情况下会发生口腔恶性肿瘤呢?首先是口腔创伤溃疡,即口腔溃疡。口腔溃疡是口腔粘膜最常见的疾病,病程一般较短,但是如果出现在口腔内固定一个位置、连续四周溃疡不见好转的情况,必须及时就诊。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每个人的口腔内都存在危险三角区,这三个位置分别是上颚、舌下U型区和口角双侧区域,也就是说长在这三个位置的溃疡、斑块或者肿块必须及时就诊。另外,如果突然感觉舌头活动性受到限制,导致咀嚼、吞咽或说话困难,或舌头半侧知觉丧失、麻木,应尽早查明原因;颌骨局部肿大,导致面部不对称,有时合并感觉异常,或牙齿松动等症状以及突然张不开口、说话困难等症状出现时,应予以高度重视。
  临床发现,不被人们重视的口腔健康盲区往往能成为诱发口腔癌的高危因素,比如存在与口腔内的烂牙残根长期摩擦口腔粘膜,导致口腔组织长期受损,引发溃疡进而转化为癌症。此外,酒精因其对口腔粘膜产生刺激,发生口腔癌的危险性随饮酒量的增加而上升;烟草致癌,特别是易致口腔癌和肺癌几乎已成定论,且吸烟是导致口腔白斑发病的主要因素,口腔白斑癌变率高达30%左右,所以烟民同时嗜酒者发生口腔癌的危险性更高。
  大家需要注意的是,口腔癌是一类慢性的病理过程,在其进入典型的或明显的癌症病变之前,需经历数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口腔粘膜癌前病变过程,所以大家不必“恐癌”,要积极面对,及时治疗,且口腔癌多见于口腔表浅部位,便于自己直接检查发现,也便于早期诊断,及时防治。
  科学导报记者闫剑利整理
其他文献
科学导报讯 4月22日,第十七届(2018)太原煤炭工业技术装备展览会在山西省展览馆开幕。此次展览会由山西省煤炭工业协会主办,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指导,中国煤炭机械工业协会支持。  本届展览会有200余家煤炭技术装备厂商参加,包括10余家外资、中外合资企业和三一重工集团、徐工集团、北方交通重工集團等知名企业亮相此次展览会。参加本届展览会的煤机装备更适应煤炭企业现代化发展需求,更趋于新型化、智能化、信息
期刊
4月22日,在北京举办的第十九届中国国际模型博览会上,许多观众被一款造型酷似“迷你电饭煲”的无人机产品吸引。这是由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研制、国内首款民用微小型涵道风扇无人机。  这款无人机外形独特,像个胖娃娃,有大脑袋、细脖子和圆圆的身子。它高约20厘米,半斤重,可以托在巴掌上。据航天科工二院二部高级工程师、“天空工厂”无人机团队负责人何宇介绍,该产品特别适合在狭小的空间环境中垂直起降、穿梭往返、闪转
期刊
为了防止学生在夜间玩手机影响休息,浙江杭州一所学校安装了手机信号屏蔽仪,每天晚上10时至次日凌晨4时间启用。此举在当地引发了争议,有附近居民认为自己家中的手机信号受到了干扰,杭州市无线电管理局则表示,该校安装屏蔽仪未经过审批。  学生使用手机和学校维护管理秩序之间的“较量”,过去十几年间一直存在。凡是针对学生使用手机出台政策的学校,几乎都会出现“猫捉老鼠”的情况。学校为执行管理规定,耗费了大量管理
期刊
科学导报讯 4月16日,大同市举行2018年千亿百项转型发展暨能源革命项目集中开工活动,能源革命十大突破工程、工业振兴项目暨大同正道清洁能源汽车产业基地、启迪大同新能源产业创新中心、中国能源信息技术产业基地、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所大同分所等一批工程同时开工。这标志着大同全面拉开了当好能源革命和对外开放两个尖兵、率先走出资源型城市创新驱动转型升级新路的大幕。  大同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期刊
《科学》杂志官网近日消息称,一项探索非编码DNA的新研究发现,调节基因活性区域的改变也可能导致自閉症,令人惊讶的是,这些变化倾向于从非自闭症的父亲那里继承而来。  研究人员发现,父亲传递了超过50%的变体,这表明自闭症儿童可能遗传了父亲而不是母亲的风险变异。房琳琳
期刊
英国《自然》杂志近日在线发表的一篇神经科学论文称,德国科学家最新实验表明,身体的免疫应答通过免疫记忆,影响了生命后期脑疾病的严重性。这一发现或预示着科学家将由此  找到一种可以缓解神经疾病的新方法。  研究人员发现,免疫耐受也减少了中风后的神经元损伤。在随附的新闻與观点文章中,美  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科学家表示,研究这些过程或意味着能从中找到可以缓解神经疾病的新方法。张梦然  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
期刊
《科学》杂志4月20日报道了一项由中美科学家领导的国际团队对金刚石在纳米尺度下力学行为的重大發现,研究首次观测到纳米级金刚石可承受前所未有的巨大形变且能恢复原状,其中单晶纳米金刚石的局部弹性拉伸形变最大可达到约9%,接近金刚石在理论上可达到的弹性变形极限。甘晓
期刊
相信很多人小时候都曾与别人比试过掰手指,比的时候不仅要看是否能将手指关节掰得“啪啪”响,还得看谁响的次数多,而获胜者总是会觉得自己酷酷的。不过,当你想方设法把手指掰得更响的时候,科学家们却一直试图弄明白为什么手指能够掰响。  这不,法国巴黎综合理工大学的教授阿卜杜勒·巴拉卡特和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博士生詹德兰·苏亚最近就利用数学模型模拟了掰响关节过程中的参数变化,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  假说一:“啪
期刊
建国近七十年来、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对基础科学研究始终非常重视。纵览这几十年来基础科学研究发展的布局、近观国内外对中国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讨论、前瞻世界基础科学发展的趋势及中国高质量发展的需要,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刻不容缓——它不仅是中国基础科学研究发展的历史必然,也是新科技革命的时代机遇,更是建设科技强国的战略选择。  基础科研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仍是建设科技强国的“短板”  早在2014年4月1
期刊
航天员在远离地球的太空中能否长期生活?中国“月宫一号”科研团队14年不懈努力相关研究攀上世界巅峰  新华社电 记者刘婧宇 《自然》杂志2017年度最佳科学图片中,一幅名为“ISOLATION ZONE”(隔离区)的照片中,透过一个泛着紫红色光的圆形密闭窗口,一名志愿者正在种满植物的实验舱中做实验。这张照片拍摄自“月宫一号”科研团队。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向月球,春暖花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