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主问题及其有效设计

来源 :语文天地·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lldy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效的课堂提问能够给学生创设宽松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探究思考问题,培养良好的问题意识。有的课堂热热闹闹,看起来老师用心,学生开心,但细细品味,其实这些课堂内容肤浅,效率低下。问题的根本在于教师没有精心备课,没有形成对课文的整体把握,缺乏对教材的独到感悟和深刻理解。解决这一问题的最有效的方法是精心设计主问题,唤醒学生思维的潜能。那么,优质的主问题有哪些特征?教师在主问题互动导学研究中该如何进行主问题的设计?笔者结合一些具体教学案例,略陈己见。
   一、主问题的特征
   1.主问题具有较强的目的性和概括性
   主问题是相对于那些串问、碎问等浅层次的问答而言。它能在整个文本解读过程中起到主导作用,从而从整体上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引导学生深层次的长时间的思考。
   如《甜甜的泥土》的教学,要紧紧围绕“母子深情”的中心组织教学,否则课堂就有可能搞得非常零碎。我们可以抓住 “说说你喜欢谁,为什么喜欢”,从课文中找到依据并读出感情。用这样的句式:“我喜欢 ,因为 。”这个句子,使这个主问题目的明确,简练概括,又加上前面学生的复述,所以,课堂上学生兴趣盎然,高潮迭起,可以很好地完成本课的学习目标。
   2.主问题在教学中的先后梯度
   摘得到的苹果才是好苹果。教师应为学生摘苹果搭好适宜的阶梯。一堂课中几个重要的主问题,其出现的先后是一种科学有序的安排,各自在教学过程发挥一定的作用,它不具有随意性。如《背影》的教学就涉及提问设计的梯度问题。A.朱自清的四次流泪分别在什么样的情况之下?流泪的内容各是什么?B.这四次流泪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A问题正是到达B问题的一块跳板,这样在已知和未知之间架设了桥梁,化天堑为通途,降低了问题的难度。有了这样的梯度,才能使较难的问题深入浅出。课堂也不会因为课文过于晦涩而造成学生思维的卡壳,班级气氛的冷场。主问题设计的先后顺序是需要认真考虑的,其内在的联系也是需要有序安排的。只有这样,才能在语文课堂中使学生的思维得到锻炼,能力得到提高。
   二、主问题的有效设计
   找准文本分析的切入点,能迅速激发学生深入文本,形成对话教学,实现有效的多元解读。教师可从以下方面入手,寻找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主问题。
   1.从题目入手
   一篇文章的标题往往体现了作者别出心裁的构思,因此,标题常常作为教学的入手点。比如,教学《枣核》时,围绕“枣核”展开教学,要枣核、得枣核、议枣核,引出了海外华人对祖国的热爱这一重大主题。教学《黔之驴》时,先抛出问题,从题目看文章应该写什么?许多同学都说是驴。其实,这篇寓言不仅仅写驴,还有什么?学生说有老虎。那课文中到底写老虎的段落多还是驴的段落多呢?为什么“黔之驴”要写老虎的段落多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请同学们先看书,在书上画出写虎和写驴的句子,然后再圈出表现老虎和驴特点的动词,想一想它们不同的特点。这种“主问题”设计可以带动对全篇文章的理解,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起到了重要作用。
   2.从关键语句或段落入手
   何谓关键语句?具体说就是能揭示文章的主旨,集中体现段落及文章中心的句子。比如,《社戏》是一篇较长的小说,按部就班容易让学生失去学习兴趣。我们可以抓住文末最后一句,为什么“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让学生都围绕这个问题发表个性的理解,充分互动,使质疑解疑成为课堂的主题。教学《事情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由于初一新生初次接触议论文,有一定的难度。引导学生抓住文章的最后一句“如果能做到这些,你一定会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课堂围绕这个关键语句,解决三个问题:1.这篇文章向人们提出了怎样的希望和要求?2.作者为什么提出这样的希望和要求?3.为了实现这样的愿望和要求,作者又提出了哪些具体的方法?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文章的脉络一目了然。先是倒嚼甘蔗,进而中间看花,最后收拢全文,以最快的速度直切要害,实现了高效课堂的教学目标。
   3.从文章的疑点入手
   疑点能激发学生探究的激情。教学《柳叶儿》时,作者在文章中展现的童年生活给你什么样的感受?试着用一个字概括。学生自然分成苦乐两派。作者在回味那段艰难岁月时流露出的思想感情到底是苦还是乐?这时学生有疑问,教师不要把答案全盘托出,应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大胆讨论,主动探究。学生在自主合作,在文中找出证据来证明自己独立的看法。这些见解都是靠学生独立思考,细心领悟才得到,不像老师平时喋喋不休地注入讲解。教师设计高效的主问题须以学生的情感认知为切入口,不拘一格提炼主问题,学生会思考得更为深入,讨论得更为热烈。
   4.从文章的语言入手
   汉语是细腻而丰富的语言。所以,针对文本中那些具有模糊性的语言进行品味揣摩,容易形成学生的多元理解。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通过有关问题的设计,可以引导学生体会作品的语言风格,赏析、品味、领悟作品的语言特色,对学生养成良好的语言风格、感悟作者丰富的思想,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教学《松鼠》这篇科学小品,扣住说明语言的生动准确,教师设计了一个主问题:文章有哪些语句让你觉得松鼠很讨人喜欢?找出相同点(都用了什么修辞)。学生很快搜索到文中片段,并美美地朗读。他们知晓使用这些修辞、描写才让说明语言生动活泼。接下来自然过渡到你还能从文中找出哪些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的句子或词语。这节课的目标不只是了解松鼠的生活习性,而是应该让学生学习作者是如何描写松鼠的生活习性,以什么样的顺序进行说明的。
   余映潮老师认为:“主问题是阅读教学中立意高远的有质量的课堂教学问题,是深层次课堂活动的引爆点、牵引机和粘和剂,在教学中显现着‘以一当十’的力量。”(余映潮《论初中语文教学提问设计的创新》,《语文教学通讯》2003年第5期)确实,主问题设计精当,能让学生的兴趣充分地激发,思维深层地挖掘,这样,高效的语文课堂就不会是梦想。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东县大豫镇初级中学(226400)
其他文献
随着经济的进步和社会的转型,人力资源的发展也随之发生了变化,采取了绩效与薪资相结合的科学模式,其主要的目的在于科学、合理地使用人才,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落实人才政策,确保人才的均衡发展,激发员工的责任感和积极性,为现代企业的发展提供专业性、全面性的人才,增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缓解劳资矛盾,实现职企双赢和收入的公平合理分配,另外,该模式的运用还可以改善目前企业常见的人员流失现状,为企业留住和吸引更多
教学的自主和开放,是推动教育发展的不竭动力,是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已成为新时期课程实践的新理念。如何做到语文教学的自主和开放,将语文课堂建设好,让语文课成为学生自主的课,成为模式开放的课,这是必须认真研究的课题。  一、自主:释放学生的主观感受  构建模式开放的语文课堂,首先在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于教学的互动实施,思维的启发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落实这一点,应扎实做
思维能力的提高是建立在教学活动基础之上的,没有凭空想象的思维。要想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必须在设计一切教学活动时以生为本,并充分考虑学生的思维层次、思维需求。对
以3-氨基酚和乙酰乙酸乙酯为原料,合成一种新型香豆素荧光单体N-(4-甲基-1,2-苯并吡喃酮-7-基)丙烯酰胺(FM)。采用自由基溶液共聚合法,将FM、丙烯酸(AA)和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
公共产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任何一个人都不能排除其他人享用公共产品,公平性是公共产品的根本特征之一。本文依据公平理论,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从基础设施、基础教育和医疗
互联网问世已有几十年的时间,目前已经在方方面面对人们发挥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自1987年中国第一家证券公司成立起,中国证券行业也已走过二十七年的道路。当两者碰撞在一起会
本文从金融的供需主体——金融机构和农户的角度,来探讨农村金融发展问题。通过对农业生产的投入产出和金融机构的成本收益分析,得出了地权稳定性越好,则农村金融供需双方的供给
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每个学生也不会完全相同,因此,在课堂教学时,应高度重视学生在基础及认知能力等方面的差异,激发学生的兴趣,积极探索适合学生情况的教学方式。  一、方言的运用  初中生的逻辑思维还没有完全形成,很难透过文字准确地理解作品蕴涵的感情。但是生活在闽方言区域的学生却熟练掌握莆仙方言,熟悉方言的语气、语调。因此,让学生用方言对话课文内容,容易拉近学生与作品的感情。  以《
最近,李凤老师给我们做了一节“素课”——《我的母亲》。“素课”是清新自然、没有雕琢痕迹的课,是真实而原始的本色课。“素课”仿佛给我们提供了一次健康、绿色的营养餐,令人
现代学徒制是职业院校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完善校企合作育人机制而采取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过程中,相关保障制度有待完善,行业企业参与不够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