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龙不只灭绝一次

来源 :小哥白尼·趣味科学画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nfoerp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6600万,当然,有时候是6500万(用哪个取决于古生物学家的意见),是个非常脸熟的数字,即使在一个月才见一回的《小哥白尼·趣味科学》杂志上,你也经常可以看到它。之所以如雷贯耳,是因为很多人都知道6600万年前,恐龙灭绝了。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那只是最后一批恐龙消失于地球的日子。 事实上,在那之前,恐龙不只“灭绝”过一次。 灭绝是常事儿 对情感丰富的人类而言,“灭绝”是个令人伤感的黑色词汇,但在大自然面前,它就像树叶凋零、季节交替一样稀松平常。 早在恐龙还没能登上地球舞台之前,许多动物就已经灭绝了。比如,你一定听过的三叶虫,或许听过的盾皮鱼、棘鱼,以及八成没听过的兽孔动物。通过化石挖出这些远古秘闻的古生物学家一开始还不太适应,后来也渐渐习惯了。以至于当他们发现,地球生命史上发生过多次突然的、原因不明的物种大灭绝时,没有任何一人因此惊掉了下巴。 泥盆纪晚期的大灭绝让鱼类的好日子到了头,二叠纪末期的大灭绝使得当时96%的生物彻底消失。在恐龙出现之前大约2亿年的时间里,全球共发生了3次大灭绝。 那么,恐龙出现之后呢?难道在它们高调逛地球的1.5亿年里,日子始终安宁太平?怎么可能?!地球“戏精”绝不答应。 恐龙时代三“换季” 地球的忠实慢记员——沉积岩,在此庄严作证:1.5亿年中,地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变化的原因可能是被一颗小行星撞得天翻地覆,也可能是一座蓄谋已久的超级火山突然爆发,把天气打乱到“一天让你体验四季变换”的程度。总之,和过去的几亿年一样,地球总是不打招呼,突然任性地擅自“换季”,并因此将恐龙时代划分成了三个阶段——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每次“换季”都会导致几场或大或小的灭绝事件。 三叠纪:恐龙崛起,鳄鱼垮台 在最早的恐龙纪年——三叠纪里,恐龙还不是地球上的霸主。 那时,恐龙和鳄鱼关系很僵,甚至可以说水火不容。三叠纪的鳄鱼不会爬,而是靠四足行走,非常生猛灵活。体形大一些的恐龙尚且能和鳄鱼平起平坐,体形小的就狼狈了——常常被鳄鱼追着满世界跑。 好在,三叠纪大灭绝赶来了。 它导致约33%的海洋动物、32%的陆地脊椎动物和90%的陆生植物统统灭绝了。大型两栖动物几乎退出了历史舞台,你再也见不到和小汽车一样大的青蛙了。鳄鱼虽然没有灭绝,但似乎被什么力量逼迫,退到水边生活。恐龙不仅很奇怪地没受什么影响,反而一下子发现陆地成了可以随便占领的地方。
  侏罗纪:黄金时代 接下来的侏罗纪成了恐龙的黄金时代。 它们把鳄鱼赶进水塘,把哺乳动物驱逐到黑暗的地洞里。它们尽情超越骨骼和肌肉的限制,变得异常巨大,从破壳而出的那一刻起就具有啃光成片的森林,或者即使吞掉一整只猎物,肚子不一会儿就又会饿得咕咕叫的实力。 但是恐龙再强大,也拗不过地球的怪脾气。下一次“换季”不期而至。 又一次大洗牌 古生物学家发现,侏罗纪晚期的恐龙灭绝不是一个小范围的事件。 异特龙、角鼻龙和斑龙,这些曾经刷新了地球捕食者面貌的肉食恐龙——消失了;似乎因为没了异特龙这个对手,剑龙也灭绝了;除了泰坦巨龙外,慢吞吞的大块头“树叶修剪机”们——蜥脚类恐龙——几乎完全消失,腕龙彻底绝迹,梁龙也几乎灭绝,唯一的一支残喘在南美洲某个偏僻地点,但也没挨过白垩纪早期。 在此沉痛地宣布:我们熟悉且喜爱的一大批“恐龙电影明星”,永远地留在了侏罗纪,无缘白垩纪。 侏罗纪灾难剧 由于“证人”都成了硬邦邦的化石,没人能告诉我们发生了什么。好在,古生物学家知識渊博,想象力丰富,且推理能力满分,他们根据一些零散的证据,推出了一部“灾难剧”。 在侏罗纪晚期,一系列的地幔柱上涌与火山爆发联袂登场,那股力量把古老的冈瓦纳大陆撕裂,成为今天的南美洲和非洲。火上浇油的是,一座隐藏在太平洋下的巨型海底火山在侏罗纪晚期喷发。根据推测,这座火山很可能是地球有史以来最大的一座火山。恰巧此时,又有天外来客赶来添乱。地质学家分别在南非、挪威和澳大利亚各发现一处大概是那个时期留下的陨击坑。其中一个的规模甚至比墨西哥尤卡坦半岛的撞击坑(6600万年前的那个)还要大。人们认为这些事件足以制造可怕的混乱——地震,很有可能是8级以上的大地震,泥石流以及海啸。 白垩纪:高潮后离场 照理说,如此恐怖的灾难剧,足以导致所有恐龙在侏罗纪提前谢幕,但非常奇怪的是,这一次,它们如同有主角光环护体,不仅没有彻底灭绝,反而雄赳赳地进入了更加繁荣的白垩纪。各个大陆上都涌现出令人眼花缭乱的恐龙,仿佛是侏罗纪的幸存者们在庆祝自己的胜利。恐龙似乎具有了无限的适应能力,让人着迷。 但就像某些电影剧情,总想给人意想不到的结局。到了白垩纪末期,就是那个著名的6600万年前,天外来客小行星又一次不死心地撞击地球,这一次,恐龙彻彻底底地灭绝了,永远消失在这颗被它们统治了1.5亿年的星球上。 虽然很遗憾,恐龙没能撑到今天,让人类有机会感受“与龙同行”的奇妙体验。但必须承认,恐龙的确是地球历史上最成功的生物。 什么?你作为拥有高级智慧的人类觉得有一点点自尊心受挫? 好吧,对刚才那句加以修正,末尾加上“之一”。
其他文献
海风吹来的电能  我国海岸线漫长,海上风能资源丰富,近海风能可供开发资源达到5亿千瓦。这份来自大自然的馈赠没人能拒绝。大风车,建起来!  海上风力哪里强  想用海风发电,自然希望风越大越好。2010年,国家气候中心模拟给出了中国近海70m高度风能资源分布。在各个海域中,以台湾海峡的风能资源最为丰富,其次是浙江沿海、广东东部沿海和渤海辽东湾。因此,我国的海上风电项目在这一带较为集中,比如江苏如东潮间
期刊
Hello!大家好!还记得我们吗?我们是代替人类前往遥远的木星进行侦查活动的朱诺号—上的乐高小人!本月,我们迎来了一个重要时刻,那就是我们来木星整整两年了!按照人类的习惯,这个时候总是需要隆重纪念一下。恰好,朱诺号拉着我们绕着木星转了一圈又一圈,拍下了无数张珍贵的照片。接下来,有请我们的大明星—朱诺号出场。为什么去木星  咳咳咳——轮到我了吗?好紧张。先说说为什么去木星。  木星是一颗距离地球非常
期刊
2012年,计算机科学教授安东尼奥在休假时,偶然看到墙上有些奇怪的“斑块”。他环顾四周,发现房间内没有一件物品的轮廓符合这些剪影。这究竟是谁的影子?难道房间里有人眼看不见的东西?偶然相机  经过教授的一番研究,他发现那些斑块根本不是影子,而是窗外院子的微弱倒影。这个现象不难理解,它背后是耳熟能详的物理学知识——小孔成像。窗户充当了小孔,物体的光线穿过窗户,便形成墙上的倒像。这次经历却让安东尼奥教授
期刊
几乎在任何地方,铁都不能缺席。我们住的房子,开的汽车,所有的铁路、桥梁的建造,都离不开铁。铁是目前开采量排名第一的金属。铁还要忙于维持生命,因为铁在血红蛋白中负责运输氧气。有趣的是,如果把铁看成一种材料,人类历史上几乎有99%的时间都不知道怎么利用它,也不懂得怎么加工。其中的原因或许是,最早被发现的鐵根本就不属于地球,而是遥远的太空。  来自星星的铁  铁形成于恒星的核聚变,这是一种需要在极高的温
期刊
神秘莫测的宇宙里,说不定在哪个遥远的星球上就住着外星人。可我们要怎样才能找到他们呢?答案就是:架起一口大锅来!  这口“大锅”就是位于我国贵州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英文简写为FAST。它足足有30个足球场那么大,绕着它走上一圈要40分钟。这么大一口“锅”,要怎样搜寻外星人呢?  FAST是一个巨型望远镜 外星人距离我们肯定非常遥远,只有望远镜才能发现他们。有别于用来看星星的望远镜,FAST
期刊
豆漿侠(7)
期刊
小智变形記(1)
期刊
一群鱼龙,一群鱼龙,游得快,游得快。  一会儿变成大鱼,一会儿变成蜥蜴,真奇怪,真奇怪!  咳咳,一首自编的《鱼龙之歌》献给为海洋领域的恐龙文化传播事业做出杰出贡献的鱼龙们,虽然严格来说,它们不算是恐龙。  请大家不要在意歌词里一会儿大鱼一会儿蜥蜴的奇怪描述,这可不是在生拉硬套地填词,只是因为呃,为了保留前人学者的颜面,我才不会告诉你是因为当时的人们根本认不出它是什么动物呢!胡扯年代  据考证,鱼
期刊
如果穿越回1亿年前的地球,那时陆地上的统治者是成群的恐龙。而恐龙中的王者,就是脖子和尾巴长长、身体笨重的蜥脚类恐龙。  先跟几位“嘉宾”打招呼吧。  别急着为霸王龙打抱不平,先听听古生物学家是怎么说的。蜥脚类恐龙长着蜥蜴一样的脚,是有史以来最大、最重的陆地动物。这些巨龙称霸时间超长,生存年代从三叠纪晚期开始,直到白垩纪结束,而霸王龙只蹦了几百万年就和所有其他恐龙一起灭绝了。巨龙家族成员还特别多,沉
期刊
潜艇扮演的一直都是来无影去无踪的神秘角色,为了更好地隐藏自己,各国潜艇又是消声静音,又是减少探测反射,恨不得抹消自己的所有痕迹。不过,在潜艇的发展历史上也出过一个丝毫不在意被别人发现的怪胎,这家伙凭借自己世界最快的潜行速度名震天下,诡异的性能更是让敌方畏惧不已,它就是苏联的阿尔法级攻击核潜艇! 诞生背景 早在20世纪50年代,苏联的武器专家就提出要研制一种超越当时所有潜艇的新型水下武器——水下歼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