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女人为何钟情老男人?

来源 :伴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ilem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你是否想过,年纪轻轻的你为什么总是钟情于那种几乎能做你父亲的大男人?是你真的爱他,还是他的出现满足了你的某种渴望?是你真的崇拜他,还是你潜意识里需要一种安全感的补偿?
  这里,探究一个“小”女人爱上“大”男人的原因或许可以帮助你认清自己的深层渴望:也许正因为这方面过于饥渴,你才会陷于偏差;或者,这方面过于欠缺,你才急于找那方面的补偿。
  
  原因一:童年父爱的失落
  
  你的经历:幼年丧父,或父母离异的单亲家庭。
  
  你的表现:
  1.你看到他时,觉得自己没有父爱的童年得到了补偿。
  2.一旦你投入他的怀抱,另一种失落油然而生。
  
  心理分析:
  由于你在潜意识里一直渴望有一个父亲,当你寻找爱情伴侣时,也就很难摒弃自己的原始渴望。又因为,你没有和父亲同处的经验,你对父亲的渴望多半来自于你的幻想,因此,现实中的真人常会偏离你的幻想而让你失望。
  假如你看到他时,觉得自己没有父爱的童年得到了补偿,那与其说你找到了爱,不如说你找到了弥补内心缺憾的伴侣。虽说补偿和爱很多时候很相似,但本质上它们不一样:爱是生产,补偿是消费;爱是积极,补偿是消极;爱是给予,补偿是索取。
  爱只有在健康人格中才能变成生产力:你给予我爱,我又因你的爱而产生出更多的爱。相反,若你仅仅只把他当作内心需要的补偿,你就很难不堕入一味“享受”补偿的偏差,以致忘记或忽略给予对方,因为你的人格不健全,你内心缺少爱的力量,如此一来,即使他在一开始很爱你,随着欲望的满足和时间的推移,他对你的爱也难免不流失;同样,你对他的爱也有可能因着年龄和性格的差异而发生裂变。结果,原以为倚着一个长辈般的大男人你从此可以一劳永逸,殊不知,一旦你投入他的怀抱,另一种失落感油然而生,补偿的失落将带给你更大的失望。
  
  行动方案:
  1.走出童年的阴影
  只有走出童年的阴影,你才能面对未来的生活;只有摆脱幻想的困扰,你才能找到自己的喜好。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一方面的渴念必然带来另一方面的压抑。也许你和旁人一样需要同龄人的开朗、朝气和热情,那么,忘掉童年的不快吧,一旦你走出童年的阴霾,会发现屋外是一片阳光。
  2.不要拒绝同龄的求爱者
  在寻爱的道路上,千万不要先入为主,更不要无端自闭,不要以为自己除大男人外不会对同龄人产生感情。要知道,很多时候我们并不了解自己,而人只有在异性身上才能真正认识自己,找到自己。所以,不要轻易拒绝同龄的求爱者,也许开始你的确没有感觉,一旦打开心门,在与“他”的实际交往中你会发现意想不到的新鲜和乐趣。
  
  原因二:对父亲的感情过于深厚
  
  你的经历:从小就被浓厚的父爱包围着。
  
  你的表现:
  1.和他在一起,你仿佛回到了随心所欲的童年。
  2.只要和他在一起,你才能毫无顾忌地撒娇和任性。
  
  心理分析:
  
  漫长的童年旅途中,你习惯了父亲的放纵和娇宠,你一味地缱绻在随心所欲的任性里,虽然你的年龄已经进入成年,你的思维还是一个未成年的孩子;或许你在工作上可以进入社会角色,但在感情上却难以步出童年的世界。一旦你心中萌发了爱的火种,你习惯的行为方式必然把你引向一个和你父亲颇为相似的大男人。
  客观地讲,一个年轻女孩和一个大龄男人生活未必不幸福,但前提是你必须有爱,并懂得以真换真,以爱付爱。假如对方对你付出真爱,而你却处处以自我为中心,或者完全要他服从你的脉搏,如此不平等的爱恐怕难以维持,甚至你们的关系也会发生冲突或裂变。
  
  行动方案:
  1.走出父亲的影响
  通常,父爱是对母爱的限制和补充。因为母爱是无条件的,父爱是有条件的。无条件的爱给予孩子爱的温暖,有条件的爱教给孩子爱的分寸。若你的父亲非但未能给你爱的分寸,还对你放纵有余,那么,他对你的娇宠就有可能混淆你爱的价值,剥夺你长大的能力。作为两性关系中的一半,若你心目中的爱只有索取没有给予,在互动的两性关系中,你恐怕很难得到幸福。
  
  2.学习关注他人
  有意识地学习关注他人,可以帮助你走出狭隘的自我中心。
  
  原因三:和年轻男孩失恋后,寻求大男人的保护
  
  你的经历:曾经被某个年轻男孩深深伤害过。
  
  你的表现:
  1.你认为只有年长的男人才能给你安全的爱。
  2.你知道他待你无可挑剔,可你还是若有所失。
  
  心理分析:
  出于报复或是退守,你再也不敢跟那些年轻而不负责任的男孩来往,你说,他们都不成熟,你相信只有真正成熟的男人才能给你安全感,于是,你选择了一个几乎可以做你父亲的大男人。
  但是经历了失恋的伤痛后,一个执著感情的女孩似乎很容易发展南辕北辙的变迁;从前的你想找一个你爱的人,眼下的你认为找一个爱你的男人更实惠、更合算。如此一来你难免不堕入以利益代替爱情的陷阱,一旦生米煮成熟饭,你会发现,尽管他待你无可挑剔,可你还是若有所失。
  
  行动方案:
  1.不要带着伤痕找依靠
  一段伤情过后,最好不要急于投入恋情。人在身体受伤后需要养伤,人在心理受伤后更需要修养和调节。带着伤痕找依靠并非不能找到,只是,伤痕的疼痛使称易于发生选择误差,潜在的怨恨又使你易于混淆爱的分寸。
  尽管受伤的委屈和失衡的痛苦往往需要一种可以暂且疗伤的替代,然而,替代终归不是爱情。待伤痕痊愈后,爱的呼唤还会对你诉说真实的爱恋,与其待到错爱发生后一切措手不及,不如从一开始就让理智成为你的主宰。这样不但不会再次浪费自己,对别人也不会有失公平。
  2.爱的真谛不是索取而是给予
  也许你对大男人的迷恋就在于你不想给予只想索取,果真那样,即使对方甘愿给予,沉湎于被爱的你也不会快乐。你要相信,只有通过自己的劳动,才能收取一份属于自己的爱情。
  
  原因四:多思女孩的爱情梦
  
  你的经历:你生性内向、敏感、心事重重。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你开始为小说和电影中塑造出来的成熟男人的形象所倾倒,他们深邃的眼神、神秘的微笑、复杂的过去都对你有着难以言说的吸引力。
  
  你的表现:
  1.你对同龄男孩从没有感觉,认为他们浅薄无味。
  2.只有大男人的成熟魅力才让你心动。
  
  心理分析:
  一个多愁善感的年轻女孩,超龄大男人易于成为她的诱惑。
  这是因为,多愁善感往往是多思的产物:没有思不会有愁,没有思更不会有感。问题是,女人的浪漫往往来自于她的自恋,她的自恋又加深了她的浪漫,而她对大男人的迷恋多半就是这种浪漫情怀的产物。
  更有甚者,她的痛苦并不在恋爱本身,而在于她并不想发展恋情,却只想保持浪漫。因为,她喜欢暗恋胜于恋爱,她喜欢独享暗恋的甘苦胜于表白。她不过是生活在为自己构筑的梦境里。若她的恋人真的出色倒也无妨,若他根本不是她想象的那般优秀,她一厢情愿的梦想就会破灭,她自己也会因幻想的破灭而备受伤害。
  
  行动方案:
  1.走出自恋
  自恋的女孩多半都有些忧郁症。她的优点是多思敏感,对生活的感受力强于同龄人,缺点是内心脆弱,害怕现实,她的浪漫带有不同程度的自虐,假如她有幸碰到一个爱她的大男人,她会学会生活,走出自恋;假如她不幸遇到一个玩世不恭的游戏者,她会因失恋的伤情而加深自伤自虐。
  这类女孩,最好能有意识地参加一些集体活动,以使自己的孤独在与他人的交流中得以化解。
  2.走出不实际的浪漫
  浪漫本身不是坏事,假如一个人在实际生活之外还保有适当的浪漫情怀,她的生活就不易生锈,还易于保持生机和乐观。假如她一味缱绻在浪漫里脱离实际,她的生活就不易展开,她自己也会因生活的狭隘而备感孤独和伤害。
  或许你多思早熟屡屡爱上大男人都不是错,只要你知道自己是谁,要什么,怎么做,你就能掌握自己的生活和脉搏。
其他文献
这天,一位名叫晓成的青年来咨询。他高高的个子,白净的面孔,可谓一表人才。然而,与此不相称的是他极为局促不安的动作表情,几经犹豫才在一个离我较远的座位坐下,开始了我们的
从做人和思想上来说,我读书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盲从;第二个阶段,迷惑;第三个阶段是探索。最小的时候我印象中是《趣味数学》、《十万个为什么》、《奔向二十一世纪》,
前面两期,我们通过几个极端的事例,看到了不良情绪长期郁结和情绪过度失控的严重后果,看清了情绪确实是个不可小看的大问题。 In the first two issues, we have witnessed
电话约定后,一位父亲找到我:“马老师,我是专门为孩子来咨询的,这回您可得帮帮我的忙了,真把我们难住了。您说该怎么办?”我请他坐下来静静心:“别急,孩子到底出了什么事?”
【内容摘要】微课是现代信息技术和教育发展相结合的最新成果。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合理地使用微课,可以大大地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对于知识的吸收和固化。本文以小学数学教学为例,探究微课应用的优点和它给课堂教学带来的变革,并针对微课在应用中暴露出的弊端提出应对措施。  【关键词】信息技术 微课 翻转课堂 小学数学 思考  近十年,农村学校随着硬件设施投入力度的加大,教学装备也日新月异,从最初的“农
凯文·凯利上午不知去哪儿了。早晨我还跟他讨论几十亿年前与几十亿年后不存在DNA时,信息以什么形式存在的问题。凯文·凯利一边吃早餐一边对我说:你不要误解我的意思,我在《
生活和工作中的压力可导致心理障碍,而不同的心理障碍会产生不同的夜梦,正如老话说的“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但很多时候,这种心理障碍并不被人所意识到,心理学家在进行病案分
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这一时期出现的各种矛盾现象势必导致人们观念和心理上的不适应。大量调查表明,青少年学生20%左右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心理适应不良现象,心理障碍发生
八月一个周末的两天,数十位北京少年儿童与他们的父母一起,走进国家图书馆和三联韬奋书店,参加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与两家著名图书机构共同面向全国中小学生推出的“以
有个成语叫“画荻和丸”(或作“画荻丸熊”),其中,欧阳修的母亲画荻教子的故事流传甚广,而“柳母和丸”的典故并不为今人所熟知。《新唐书》列传第八十八《柳仲郢传》载:仲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