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集约安全利用评估模型构建及应用

来源 :水资源保护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xiaot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贯彻落实“十六字”治水思路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任务之一——水资源集约安全利用的评价工作,在节水优先和生态优先方针指导下,探讨了水资源集约安全利用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而采用AHP-CRITIC综合赋权,引入对称交互熵多属性排序法,建立了水资源集约安全利用评估模型.应用于2019年中国31个省级行政区(不含港澳台)的研究结果表明:31个省级行政区的水资源集约安全利用总体上处于中等水平,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集约与安全之间存在互斥现象,北京、天津和新疆等多个省级行政区的集约利用和安全利用水平悬殊较大,亟须针对性地进行优化;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是当前中国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水资源集约安全利用的重要策略之一.
其他文献
电能电能表管理是电力企业日常工作的重要内容,贯穿发电?输电?用电的整个过程,电能计量的准确性与用电客户?电力企业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为实现对电能表电压异常状态的准确检测,开展电能表电压异常在线检测方法设计研究?通过电能表运行参数实时采集?电能表电压互感器状态量选择?电能表电压运行状态在线评估,实现了在线检测?通过应用实验证明,新的检测方法应用到电力企业的电能表上,对其电压异常状态进行测量时,可以准确找出存在电压异常的装置,为装置运行和电力系统整体运行安全提供保障条件?
为提高岩溶区洪水的模拟精度,基于自由水蓄水库和线性水库的概念,提出了考虑表层岩溶带与深层地下溶隙调蓄作用下的降水径流分布式模拟方法.在栅格新安江模型的基础上引入表层岩溶带及深层地下溶隙调蓄模块,构建了栅格岩溶分布式水文模型,并将该模型和栅格新安江模型应用于典型岩溶流域(普厅河流域)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栅格岩溶分布式水文模型在普厅河流域的模拟精度高于栅格新安江模型,20场洪水的平均径流深误差降低了4.92%,平均洪峰误差降低了3.59%,平均确定性系数提升了0.23;基于栅格的表层岩溶带自由水蓄水库及深
《水资源保护》是教育部主管、河海大学与中国水利学会环境水利专业委员会共同主办的科技期刊,创刊于1985年.在广大审稿专家、作者、读者的大力支持下,在一代代水利人、一届届编委和编辑们的共同努力下,《水资源保护》不断成长、进步,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从科技核心期刊成长为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2020年被评为中国精品科技期刊、RCCSE中国权威学术期刊.
期刊
采用自下而上的能源水足迹评价模型,对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能源贸易隐含水足迹进行测算,解析其贸易结构及类型,并利用分形方法深入探究其位序规模分布规律.结果表明:2001—2019年,中国能源水足迹出口规模较小且呈下降趋势,进口规模大且增长迅速;贸易结构以煤炭和石油水足迹为主,天然气水足迹占比小并持续提升;能源贸易隐含灰水足迹高于蓝水足迹.从贸易规模首位度来看,中国能源水足迹出口规模首位分布从不明显逐渐趋于明显,进口首位分布不明显且呈分散化趋势.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能源贸易隐含水足迹位序规模空间分
基于对水利高质量发展的概念解析,提出了以水旱灾害防御、水资源集约安全利用、水资源优化配置、河湖生态保护治理4项能力为切入点的判断准则,构建了水利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并基于熵云模型对全国31个省市区的水利高质量发展现状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水旱灾害防御能力方面,东部多数省份较优;水资源集约安全利用能力方面,黄河沿线各省份、海河流域及东南沿海表现较好;水资源优化配置能力方面,长江、珠江流域表现更好;河湖生态保护治理能力方面,西南及中东部表现突出.水利高质量评价结果的不确定性分析表明,水利高质量发展系统复杂度较
双语教育的开展不仅在少数民族交流?融合,维护国家统一,促进少数民族学生综合素养提升,增强就业竞争力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还有助于少数民族地区整体素质的提升以及中华民族综合能力的提高?然而从当前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育教学开展的实际来看,普遍存在着双语教育环境缺失?教师队伍素养不高?教材和教学内容滞后等问题,使得双语教育教学的质量受到了影响,所以,如何有效地采取措施提升双语教育教学的有效性和教学效果,是当前少数民族教育教学中的重要课题?基于此,本文以新疆兵团职业院校为例,首先概括了当前新疆兵团职业教育双语教
在简述人水关系学学科体系的基础上,介绍了人水关系学的分支学科,总结提出了人水关系学的基本原理,包括人水关系交互作用原理、人水系统自适应原理、人水系统平衡转移原理、人水关系和谐演变原理;论述了人水关系学的理论体系,由理论基础和基本理论两部分组成,其中理论基础包括水文学、水资源、水环境、水安全、经济学、社会学等理论,基本理论包括人水系统论、人水控制论、人水和谐论、人水博弈论、人水协同论、水危机冲突论、人水关系辩证论、人水关系可持续发展论等理论,并分析了基本理论的应用前景.
针对目前透水砖堵塞后引起径流颗粒物输出规律变化不清晰的问题,采用模型模拟、因素分析等方法研究透水砖堵塞对其表面径流颗粒物冲刷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堵塞程度、降雨重现期是影响透水砖表面径流颗粒物冲刷过程的重要因素,堵塞程度越高、重现期越大,初期冲刷效应越强烈、颗粒物累积冲刷量越大;结合不同降雨重现期下,各堵塞程度透水砖表面径流颗粒物冲刷过程,引入堵塞程度r这一动态变化量修正传统指数冲刷模型,建立了适用于不同堵塞程度透水砖的径流颗粒物冲刷模型;透水砖堵塞程度可显著影响径流中颗粒物粒径分布,且与降雨重现期、径流
为科学诊断京津冀地区水资源空间均衡状态、切实提高京津冀协同发展水安全保障水平,通过河道内外、地表地下水资源供需分析,计算各评价单元的综合缺水量和综合缺水率,以水资源空间均衡度为评价指标对京津冀地区水资源空间均衡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表明,现状情景下京津冀地区整体处于不均衡状态,沧州、衡水等6个评价单元处于严重不均衡状态;未来情景下随着调水和节水力度加大,水资源空间不均衡状态得以改善.基于评价结果从供、需两端提出了确定开发上限、强化节约用水、退减不合理用水、保障生态环境用水、多渠道增加供给和健全法制体制机制等
针对城市化对极端降水空间分布的影响问题,利用城市冠层模型结合WRF(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中尺度天气预报模式对河南省2021年“7·20”特大暴雨进行数值模拟,并结合国家级地面观测站实测降水数据对该模型的模拟精度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考虑城市冠层影响的耦合模型能更好地模拟出区域极端降水的强度和落区,与实测降水的空间分布更为接近,耦合模拟得到的平均降水量比未考虑城市冠层影响的模拟结果高12.1 mm;人工耗水改变了区域的水热耦合平衡,促进了城市区域对流性降水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