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维特根斯坦的反私人语言论证

来源 :法制与社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bj1202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反私人语言论证是维特根斯坦思想中的重要内容。它标志着西方哲学家从崇尚“自我”到注重语言现象的分析转向,在哲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简单地梳理了维特根斯坦的反私人语言论证,肯定了其对私人语言观批判的价值性。
  关键词维特根斯坦 私人语言 唯我论
  中图分类号:B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0)01-282-02
  
  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是20世纪最有影响的哲学家之一,语言一直是他所关注的中心。他在《哲学研究》中,首次提出了“私人語言”论题,并假想这种语言的存在,后来他进行的反私人语言论证,体现了哲学由近代向现代的转变,在哲学史上影响深刻。
  一、私人语言概念的界定
  关于何为私人语言,维特根斯坦在《哲学研究》中有相当严格的界定:“这种语言的单个的语词指称只有说话人才知道的东西,指称他直接的私人感觉。因此,别人不能理解这种语言。”从这个定义中,我们可以得出,私人语言并不是某人自言自语的独白。说话者自言自语的语言跟他的生活密切相关,这种语言是一种他人可以翻译、理解的语言和他人可以参与的生活;而说话者的私人语言与其私人直接感觉相关,这种语言是一种他人无法翻译、只有说话者本人才能知道的语言。
  英国哲学家哈克(Hacker)认为私人语言有三个特征:第一,这种语言的内容是只有说话者自己知道的东西,因而它是仅仅为说话者使用的语言,其中的所有语词或记号只为说话者自己所理解;第二,说话者使用这种语言是用于指称他当下的私人感觉,这种感觉不仅无法被他人所理解,甚至说话者本人在不同的时间或地点都可能对相同的感觉有不同的理解;第三,这种语言是完全无法交流的,因为任何他人都无法理解这种语言,既不知道语言的内容,也无法知道说话者的私人感觉。从这三个特征中,我们可看出,由于私人语言只为说话者当时感觉而不能被用来交流,它并非真正的语言。
  二、维特根斯坦的论证
  维特根斯坦从两个方面论证了私人语言的不可能性。
  (一)从语言本身的性质来论证私人语言的不可能性
  一般说来,语言要求有语法、语义和语用规则,且遵守规则是一种实践,所有的规则都在人们的生活形式之中有其根源。如果私人语言是一种语言,那么它就应该遵守规则,但私人语言在遵守规则时是以主观感觉为标准的,这样看来可以说没有规则,缺乏正确性。“假设这样一个人,他每天都在日记中记下自己的一种特殊的内心感受。每当这种感觉发生在心中的时候,他就写下“E”这一符号。在这种情况下,只有他自己知道这个“E”意味着什么。”人们不可能私人地遵守规则,我们知道以为自己在遵守规则同遵守规则并非一回事。由此可见,维特根斯坦通过对语言自身的分析,否定了私人语言的可能性,他的反私人语言论证加深了我们对“语言是一种有社会规约性的符号系统”的认识。
  (二)从私人感觉的不可能存在来论证私人语言的不可能性
  假设私人感觉可能存在,那么我的感觉只有我自己知道,别人是不可能知道的。比如,“只有我知道我是否真的疼痛,其他人对之只能加以猜测。”如果我们把这句话的意思更为明确地表达出来,那就是“只有我自己有我的疼痛,其他人不可能有我这样的疼痛”。维特根斯坦这样的说法“从某个方面来说这是错误的,而从另一方面来说这是无意义的。”他指出,私人语言的产生正是由于人们患上了误用语言的疾病,把使用第一人称的句子与其他的句子等量齐观,这就混淆了它们之间的区别,导致了以为存在可以表达私人感觉的语言这种错误看法。维特根斯坦最终的观点是:我们或许真的有私人感觉,但是我们无从知道这一点。
  三、维特根斯坦的反私人语言论证的意义
  (一)深化了维特根斯坦后期的思想
  虽然维特根斯坦在晚期经过深入的思考,彻底否定了其早期的“私人语言”,进行了反私人语言论证。但维特根斯坦对语言游戏方法的运用和对语言意义的论述是伴随着对所谓“私人语言”现象的批判进行的,因此可以说,反私人语言论证是维特根斯坦在后期思想中对意义使用论和语言游戏论的深化。维特根斯坦通过反私人语言论证,强调了语言游戏的实践必须以生活形式为基础,只有通过这种方式,语词才可以获得意义。
  (二)哲学新范式的确立
  维特根斯坦的反私人语言论证以及之后深受其影响的日常语言学派已经流露出一种趋势,即把自我以及与此相关的意识问题看作是虚假的哲学问题而加以排斥。维特根斯坦的反私人语言论证显示了传统哲学在其理论自身中的谬误,从而使人们不再接受任何一种导致私人语言的观念和方法。经过维特根斯坦以及他之前或之后如詹姆士、罗素、海德格尔等人的思考,对主体形而上学或自我形而上学的排斥已经成为当代哲学的一个基本共识。当代哲学家如哈贝马斯认为,克服主体性哲学思维传统时,应该把“语言”、“身体”、“行为”等范畴提升到哲学的高度,即用“存在”、“意识”、“语言”分别代表三种不同的思维范式。
  (三)对哲学行为主义的影响
  维特根斯坦的反私人语言论证为哲学行为主义提供了理论给养。哲学行为主义的基本观点是:“心灵不是一种实在,心理事件也不是在这种实在中的私人事件。关于心灵状态的描述可以翻译成关于行为或行为倾向的描述。”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是美国哲学家吉尔伯特·赖尔(GilbertRyle,1900一1976)代表著作是《心的概念》。行为主义主义者把心灵和行为捆到了一起,否定了私人性心灵实体的存在,坚持一种身心同一论的观点,从另一角度批判了“他心问题”。而哲学行为主义的这一观受到了维特根斯坦反私人语言论证的启发。维特根斯坦一再明确地拒斥了行为主义。哲学行为主义者把心灵与行为等同起来考虑,把心灵完全归结为行为。而维特根斯坦承认“内在之物”的存在,“感觉不是某种东西,但也不是无!”他只不过是认为“感觉”在日常的语言表达中不起任何作用,是一种语法上的虚构。一个广义的行为主义者。因为在维特根斯坦看来,“行为”这个概念的含义非常广泛,不仅指人的面部表情、行为举止,而且包括人在当时所处的整个环境。有行为主义倾向,但却并不是行为主义者。维特根斯坦始终承认存在“不可说”的心理过程,并且认为“不可说”的东西比“可说”的要更为重要。只强调行为的行为主义是错误的,因为心理活动不能完全归结为行为。确实存在这样的情况,即一个人感受到了痛苦,但却没有任何行为表现。
  (四)对心身问题的影响
  心身问题是指心灵和身体的关系问题。笛卡儿认为有一个心灵实体,它独立于身体的生理过程,独立于其它的经验过程,人的精神、心理意识、思维以及语言等都由它产生。维特根斯坦在心身问题上的观点可谓独树一帜,他反对笛卡儿以来的心身二元论(心灵和身体是人体内的两个不同部分),也不赞成行为主义者的观点(心灵归为行为或行为倾向),他认为人是一个统一体,这个统一体在生活形式中有了他的精神活动,不存在什么心灵和身体之分。
  1.对他心问题的影响
  所谓“他心问题”,就是指关于我们怎样知道我们之外的其他人仍然具有与我们同样的思想、情感以及其他心理属性等,或者我们能否知道他人的感觉状态的性质或者我们是否知道还存在任何具有不属于我们自己的感觉状态的他人心理的问题。维特根斯坦虽没有对“他心”问题作出缜密、详细的论述,但我们仍可以遵循他的思路来说明他对“他心”问题的看法。从维特根斯坦的反私人语言论证中可以看出他对“他心问题”持否定态度。维特根斯坦为“他心”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个新的解决思路:应通过语言分析解决心灵问题。
  2.对唯我论的影响
  据布鲁格编著的《西洋哲学辞典》所述“唯我主义是唯心论的一种,它除了思想行为及一己的主体之外,不承认有任何别的确切事实,其他一切或者不可知或者不确切”。维特根斯坦前期持一种唯我论的观点。在他看来,“唯我论所指的东西是完全正确的,只是他不能说出来,而只能表明出来。”后期维特根斯坦基本上否定了唯我论的观点。他认为,唯我论的问题是由于哲学家们不满于日常语言而重新建构语言所引起的,因此对唯我论问题的解决必须从分析语言入手。维特根斯坦反私人语言论证不是否定内在意识,而是说明语言活动是一种生活形式,人的内在的意识生活是不能脱离外在的现实生活的。私人语言问题的解决驳斥了唯我论者的基本观点,为身心问题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维特根斯坦关于私人语言不可能的论证给笛卡-胡塞尔路线一严厉的打击。
  四、结语
  不可否认,维特根斯坦反私人语言论证有其积极的意义,正如哈克对维特根斯坦的“反私人语言论证”作出的评价,他在《洞见与幻想》中写道:“如果反对私人语言的论证是正确的,那么它便将会是人类在本世纪中所获得的最为重要的哲学洞见之一。它是对于渗透于我们文化——不仅仅是西方哲学——之中的对于心的看法的批判。这一看法潜伏于心理学、语言学、乃至正在就‘自我意识’和心的本质进行思考的绝大部分人的思想之中。”但是,维特根斯坦对反私人语言的论证并不充分,如薛平等人(2006)提出还应通过人有理性这一事实论证私人语言的不可能性。无论如何,维特根斯坦的反私人语言论证在哲学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是现代哲学中所谓语言转向的反映。从它所引发争论的广度和深度来看,折射出它与现代哲学发展密切相关,既体现了语言哲学的发展趋势,也为语言转向提供了新的维度。另外,维特根斯坦独特的论证技巧为我们搞哲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即我们应时刻注意语言的习惯用法和特别之处,经常从语法角度探讨哲学问题。
  
  参考文献:
  [1]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英文版).1967年版.
  [2]约翰·海尔著.高新民,殷筱,徐技译.当代心灵哲学导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维特根斯坦全集(10卷).185.€?59“内在之物的确就是感觉 思想 想象 心情十意图等等”.
  [4]维特根斯坦全集(l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5][日]饭田隆著.包羽译.維特根斯坦——语言的界限.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6]薛平,周斌.对维特根斯坦反“私人语言”论证的一种解释.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11(22).
其他文献
本文介绍了通识教育与卓越工程师教育的概念.分析了通识教育在创新型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和意义.探讨了卓越计划背景下通识教育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优化课程内容、
期刊
病句辨析一般使用主干分析法和枝叶分析法,即从语法角度对句子成分进行分析找寻病因。本文针对近年来的高考病句题,聚焦于一个“和”字,对其致误的几种情形进行剖析,有益于提
虚拟现实技术的不断发展,为网络学习提供了新的思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在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主动地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因而强调“情境”、”协作”
目的 评价心理护理在肝移植患者围手术期应用的意义,并总结护理方法 .方法 选择2016.4~2017.8收治的60例肝移植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甲、乙组,在围术期均给予常规护理干预,乙
每位授课教师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或多或少会遇到一些与课堂不一定有直接关系的“突发事件”。对此,若处理得好,则会风平浪静,海阔天空;若处理得不好,不但会招来“是非”,甚至会影响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思想观念的更新,文化世界的日新月异,教育变得越来越具有社会性、开放性、前沿性。教育的新思维、新视角不断涌现,单调的教育方法解读已不再受人青睐。打
本文通过对2017年高考全国Ⅰ卷理综化学试题考点分布和试题特点分析,从中获得教学复习启示。要加强有机化学教学,真正进行实验探究,要依托基础,拓宽视野,要注重信息给予题的
摘要知识产权边境保护是世贸组织法律制度中关于知识产权保护的一项极为重要的法律措施。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是知识产权边境保护制度中最主要的保护形式。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制度是随着世界各国尤其是西方经济发达国家对知识产权保护的日益关注而产生的。加入WTO后 ,中国海关面临知识产权保护严峻的新形势和新任务 ,为此 ,应正视中国海关目前在知识产权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并结合“入世”后《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的新要
教育应以人为本,从生命的角度看,教师应先给予学生人性关怀。除了教会学生学习知识的本领,还要让学生学会快乐生存的本领,并引导学生努力运用自己的本领实现生命的价值。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