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大树的精神关怀

来源 :首席ELITE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ngheng525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把金融比作一棵大树,那么,业务是叶,管理是枝,体制是干,文化是根。
  ——中国光大集团董事长唐双宁《上下求索》
  
  在新近出版的文集《上下求索》和一些重要演讲中,唐双宁先生以充满殷忧的哲思,提出了一个“形而上”的金融文化之根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土壤日趋肥沃,中国金融这棵大树已渐呈叶茂、枝繁、干壮之势。但是,尽管如此,不可回避的是,中国金融业目前总体还处于初级阶段……这促使我们不能不去思考一下它的文化,不能不审视一下它的根。”
  他还提出,仍在持续的国际金融危机,也许不仅是单纯的经济危机,同时也是文化危机、价值危机、哲学危机,应该去思考潜藏于金融这一现代经济核心背后的深层问题。
  以波澜汹涌的国际金融危机为背景,展开对中国金融文化之根的探索与思考,确实是一个既具现实意义又有研究价值的重大课题。在由次债风波引发的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中,华尔街拥有上百年历史的银行金字招牌,或在危机中轰然倒塌、瞬间骤亡,或在大潮中历经劫难,伤筋动骨。扼叹之余,引起思考的是,这些曾经貌似强大的金融大鳄,为什么如此不堪一击?这些严格按照西方金融制度与操作模式建构起来的信用大厦,究竟遗忘、缺失了什么样的关键环节与核心关怀?更一层的思考是关于“制度嵌入文化”的问题:中国金融在清末放弃了以道德为主体的传统信用体系,选择了西方的信用体系与金融制度。此后一百多年,中国基本是以西方为师,走了一条技术、制度层面日益精细、完备而道德、人格层面日渐忽略、粗疏的曲折路径。面对金融危机的涤荡,对照当代信用体系中道德信用、人格信用失落的困境,促人反思的是,无论信用建设还是制度养成,都不仅仅只是技术层面、制度层面的借鉴与移植,而应该是与作为内在支撑的文化、精神、信仰相关的一件事情,追随、引进了一个多世纪的西方银行技术、制度,也许当它真正植根、融合、嵌入于中国文化、精神的深厚土层与积淀中时,我们才会真正拥有金融的自觉、自醒与自信。
  中国金融文化的根基与血脉何在?中国金融文化的特殊性是金融文化的一般性在中国金融业的具体表现,是优秀民族传统文化与金融行业特征的统一。他还进一步把中国的金融文化概括为利、法、信、义、道五个字,即金融企业不讳言以盈利为目的,但利要以法为约束,要以信、义、道为前提。在目标体现为利,在行为体现为法,在他人体现为信,在社会体现为义,而在这一切之上,则体现为道。
  循着金融大“道”,对中、西信用体系与金融文化进行比较、挖掘,的确能够发现许多具有启发性的思考资源,找到更贴近问题核心的探索路径。
  道德延续与精神切割的比较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以道德为本的伦理社会,孔子即圣人,所谓的神界与人界是相通并统一于伟大的人格与道德、行为的。中国传统银行机构的诚信守则、以义制利精神,建立了从道德、人格、精神向经营行为、商业领域的价值延伸,道德精神绵延于金融信用,制约、统帅着中国金融的商业惯例、伦理准则与行为规范。精神对物质、人文对经济的统帅、制约模式在整个传统中国社会一脉相传,没有发生质的变化。
  在西方银行,由于宗教与文化的不同,则是另外一种情形。传统基督教中商业、取息都是与上帝的价值指向相悖的。十六世纪,以路德和加尔文为代表的新教运动,对传统的基督教义进行了重大改造,对工商业经营盈利活动给予道德上的肯定。新教把赚钱本身当作一种目的,当作一种职业责任,看作是一种美德和能力的表现,把努力增加自己的资本并以此为目的的活动视为一种尽责尽职的行动。所以,与中国金融信用中浓厚的道德元素与文化价值取向相比较,西方银行的经营遵循更多的商业原则而少有道德价值的考虑,其金融信用与文化特征体现出更多的是资本力量以及商业规则对赢利的冲动的纠偏与约束。在中国传统的票号、钱庄,金融信用与文化更倾向于是一个基于价值选择、人格取向的道德与伦理问题,在西方银行,信用与品牌则首先是基于商业利益、经营目的的精密计划与理性运作,两者有着潜在歧异与冲突。道德与伦理特性,是我们在进行中国金融文化考察中要着重考关注的问题。
  信用保障与产权抵押的不同
  与中国金融机构以信用作为贷款的依据不同,西方银行贷款的条件是以产权的抵押。两种贷款信用制度的区别,与其信用内涵的不同与产权制度的完备程度不同有很大的关系。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诚,信也。信,诚也”。传统中国文化中的“信”与信用,建立于诚实、守信等道德、品行的判断,在很大程度是属于道德价值判断的范畴。在西方金融体系中,信用更多的体现的是履行信用的方式与能力,以保障权力、义务得以实现。其依靠的是建立产权让渡基础上的抵押制度。道德的信用是意识层面的问题,是信用实现的意愿与前提,而能力的信用则是实现道德信用的基础与保障。中国传统票号、钱庄的信用贷款主要依据身份、门第对人格、道德意义上信用的评估与判断,而西方银行的抵押贷款须以产权让渡为保障。
  以产权让渡为前提的西方银行抵押贷款制度,运用产权的抵押作为贷款收回与风险化解的保障,确保信用的使用与扩张在信用双方所能承受的范围之内。而没有明晰产权制度的票号、钱庄,以道德人格为依托,从事汇兑、存款等信用业务,承担的是以东家全部身家性命为保障的无限责任。票号、钱庄对客户放款,是基于对客户身份、门第与道德人格、守信程度的判断为依据的信用贷款,没有产权方面的让渡协议。当信用的扩张能量超出道德、人格的掌控与调节极限,传统中国金融机构的危机就成为再所难免的事情。信用制度的差异,是中西金融文化对比考察中的一个核心问题。
  伦理约束与契约精神的差异
  作为信用制度的外在制约与保障,中国传统金融机构依靠的是基于血缘、地缘的伦理约束,西方银行依靠的是法制与契约的保护。费孝通先生说,“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时的可靠性。”在乡土中国有差序格局社会里,维系、约束金融信用的外部环境与因素就是基于血缘、地缘关系的伦理与俗成。伦理、道德、乡规、民约使金融机构及其东掌、伙计们的言行始终受到“熟悉人”的无形监督与制约,违诚的高成本与内在的道德律令约束使得其信用体系得以维持。在西方的团体格局社会中,维系银行信用的是契约精神。从文化背景上看,西方国家具有契约精神的传统,《旧约全书》中的“约”就是上帝同人类之间订立的契约,它具有神圣性、强制性和义务性。早在古罗马时期,随着罗马人和异帮人经济文化交流的扩大,贸易中就逐渐引入了契约关系,并具有公共信用的性质。随着西方工业革命的较早开展与商业社会的较早形成,商品交换跨地域、跨国度和跨文化展开的趋势愈益明显,人员的流动性加大,借助于法律,进行以利益关系为纽带的契约信用交易成为西方社会的主流形式,成为衡量人们信用行为的基本社会准则。
  传统中国金融的道德精神、人格特征、伦理约束得源于传统文化的熏染,积淀深厚而影响久远,正如马克思指出的:“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传下来的条件下创造。一切已死的先辈们的传统,像梦魔一样纠缠着活人的头脑。”在当代,我们究竟应该如何开展中国金融文化的建构?要坚持优秀传统文化的主体性,借鉴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文化的一般性,整合东西方文化的优点,将中国优秀传统民族文化与金融行业特征有机结合起来。作为中国金融机构,只有充分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顺应中华优秀文化发展的趋势,才能在中国这块土地上扎根、发展、壮大。
  在中国金融大树渐呈叶茂、枝繁、干壮之势时,对金融文化之根的思考与探索当合其宜,对“金融大树”精神、信仰、道德、人文层面的关切与追问,其意义既深且广。
其他文献
一  和钱理群老师相识多年,私下聊天时,凡是谈到他,他说的最多的一句话从来都是:“若要了解我,首先得了解贵州与安顺。”熟悉钱老师的人都知道,从一九六○年到一九七八年,他在安顺度过了十八年的时光。熟悉钱老师的人也都知道,他祖籍杭州,生于重庆,长于南京,后来又长期生活在北京,但在所有这些和“故乡”有关的城市中,他最念兹在兹的还是安顺。  二十一岁大学毕业,钱老师就到了安顺工作。当他三十九岁离黔进京时,
期刊
一次表演后,一位听众走过来与我交流。在我简短地回答了他的几个问题之后,他笑着把他刚听到的称为一种类似黑暗料理的音乐。我想,他这样说并非出于单纯的不解,更多是缘于一种不可描述的复杂体验。虽是无心之言,我却一直在想黑暗料理般的音乐这件事。人的感知是相通的,是谓“通感”,所以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是联系在一起的。如此说来,黑暗料理和音乐是有着内在的关联的。  黑暗料理是什么?这个概念如何定义是值得
期刊
他们问这世上什么是真相,假如你以玫瑰的名字为真,那么真相就是词语,我们每个人所能够把握的都只是词语。“昔日玫瑰以其名流芳,今人所持唯玫瑰之名。”翁贝托·埃科《玫瑰的名字》结尾引用的这两句拉丁语在概念上等于什么都没说,却引发出无穷的追问与沉思。但是“對于沉思而言,存在始终是最值得追问的东西。沉思在存在那里遭遇到极端的抵抗,这种抵抗阻挡着沉思,使之不能严肃对待进入其存在之光亮的存在者”(海德格尔《林中
期刊
法学家阿尔伯特·维恩·戴雪(A. V. Dicey)出生于一八三五年,卒于一九二二年,亲历了大英帝国由鼎盛走向衰落,并沐浴一战战火的历史,也见证了不列颠的联合逐步瓦解,进而走向分裂的历史。在戴雪晚年,不列颠遭遇了前所未见的危机:内有爱尔兰之独立诉求,外有德国带来的战争威胁。诗人威廉·华兹华斯生于一七七○年,卒于一八五○年,他近距离观察了法国大革命及其恐怖,见证了拿破仑战争给英国带来的威胁。华兹华斯
期刊
城墙在中国古代文明中扮演了重要的守护者角色。它仿佛盾牌,抵御人间战火,保卫墙内安宁,让文明得以延伸。经历过千百年的变迁,迄今仍有不少地方留下了或长或短的古城墙,无声地向人们述说着历史。这些城墙大多是明代的产物,累经战火而屹立不倒。作家潘大明在《湮没的帝都——淮河访古行纪》(中西书局2020年)一书中,以正史研究与实地考察为主,辅以民间故事、传说,时空交错,穿越反复,为我们讲述了明城墙与大明王朝兴衰
期刊
在历史之下,是记忆和遗忘。  在记忆和遗忘之下,是生命。  书写生命却是另一种历史。  永未完成。  —保罗·利科  “一位作者,在她艺术水平的巅峰,转遍整个世界并回到了原点。”在裘帕·拉希莉(Jhumpa Lahiri)的小说《低地》(The Lowland)出版后,Vogue杂志给予了这样一个耐人寻味的评价。原点,对于拉希莉这样一位凭借处女作便获得普利策文学奖的作家来说,意味着再次拾起最初惊艳
期刊
费正清回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在北平的生活时,提到了欧文与埃莉诺·拉铁摩尔夫妇,尤其强调埃莉诺“打理欧文的日常生活,非常热情可爱,具有很强的社交能力,朋友遍天下”。费正清的回忆代表了拉铁摩尔夫妇朋友圈的一个共识:欧文的事业成就离不开埃莉诺的支持。这对伉俪的携手之旅始于极有个性的蜜月:以历史上的西域为目的地,欧文跟随传统的骆驼商队穿越戈壁沙漠,埃莉诺则通过现代化的铁路穿越西伯利亚,最终他们在名叫塔城的边
期刊
从一九二四年到一九七一年,苏联作曲家肖斯塔科维奇依次写出了一批彪炳史册的交响曲。第一号作于一九二四年到一九二五年,首演于一九二六年;第二号,一九二七年,同年首演;第三号作于一九二六年至一九二九年,首演一九三一年;第四号,一九三五年,首演一九六一年;第五号,一九三七年,首演一九三七年,地点在列宁格勒(今圣彼得堡);第六号,一九三九年,首演一九三九年,列宁格勒;第七号,一九四一年,首演一九四二年,列宁
期刊
今天,中年人的职场危机已经越发成为社会重视的问题。原本以为打拼奋斗了多年的职场,是我们居住在大城市中收入和安全感的来源。可是不曾想到,上班的时候突然有一天就被公司劝退,离开了自己熟悉的岗位,似乎又难以再度找寻到新的轨道。一瞬间,房贷、老人、二孩、伴侣的压力纷至沓来,沉重无比。深处人生的低潮,要如何才可以面对和解决?或许你可以在这本书中找到一些答案。  《失业白领的职场漂流》(Bait And Sw
期刊
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  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  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张籍《节妇吟》  “恨不相逢未嫁时”,这句流传千古写尽了人世间痴男怨女缠绵悱恻的暗恋之苦的诗,你想得到是张籍写的吗?因为张籍是作为韩愈的学生和亲密朋友的“卫道士”;韩愈强烈要求恢复儒家道统,张籍却还嫌他推行得不够,在《上韩昌黎第二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