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战以后,世界艺术中心从巴黎转移到了纽约,从欧洲转移到了美国。其中,不乏杰克逊波洛克这样的艺术家的推动。以波洛克为代表的抽象表现主义艺术家们将现代主义艺术推向了一个新的层面。他们不再拘泥于借助作品内容表现个人内心感情世界,而是直截了当的将创作艺术的情绪宣泄在了他们所营造的作画者与作品之间的“暧昧空间”中去。波洛克的艺术创作即是如此,他不再依附于传统的绘画工具,转而利用细长棍或者破布沾取油料甩向画布或是整桶颜料的随意倾倒。他从绘画的形式语言中解放出来,也不再遵循欧洲传统绘画中二维平面构建三维世界的准则,而是利用其行动式绘画的方法,将每一根线条、每一滴墨迹与画家创作情感、创作心态直接对接产生共鸣。
一、抽象表现主义艺术观念
抽象表现主义,是兴起于二战后期,兴盛于20世纪30、40年代的艺术流派,美术风格。在现代主义绘画领域中,特别是抽象绘画,已不再着眼于绘画作品内容中的人物、风景、静物等等所蕴含的内在含义。取而代之的是绘画本身的颜料、材料、构成等艺术语言,作为能够体现艺术的价值。波洛克作为抽象表现艺术画派最具话语权的艺术家,我认为他更深一步地提纯了艺术的创作目的,即为了艺术本身或者说源于对于自身认知的表达。“一幅画有它自己的生命,我的任务便是让他的生命诞生。”[1]波洛克巨大的尺幅和无始无终的扩张性画面拉近了作品和观众的距离,将美术作品改变成一种氛围、一个环境,促进了观众的参与感。抽象表现主义就走出了开放性创作的第一步,为将创作过程延伸至观赏过程、实现创作与接受的同一化提供了启示。波洛克的无边际的自由、无形状的绘画风格表现的抽象,是他对抗传统、向往自由的艺術家精神。这种表现出的新画法,呈现出艺术家惊人的创新能力。
波洛克的作品往往采用无边界的构图,我们在以往古典主义艺术家的作品里,都会产生一个欣赏者的“视觉焦点”,例如达芬奇《最后的晚餐中》通过每位门徒的目光、手势、和动作将观众的视线引向画面正中的耶稣基督。然而,在波洛克的作品里,他消解了这种“视觉焦点”,而是采用满构图,打散了观众的视觉焦点。作品以油彩充斥画面,不分主次,将视觉焦点呈现无限自由化,波洛克的画作可以说创造了新的视觉空间。
二、波洛克与“滴画法”
以波洛克为代表的抽象表现主义艺术对欧洲的绘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他拓宽了绘画的空间,虽然二维平面不再拘泥于描绘日常生活等三维生活图景,但绘画者将艺术创作过程本身转化成了艺术品的一部分。这种艺术创作意识可以从他所创造的“滴洒”画法中得以窥见,他一改将画布绷在画框上的做法,而是整个平铺于地板或者墙面,在画布边上边走边滴洒颜料。“这样我可以与作品更为接近,我可以在四周工作,并使自己有在作品之内的感觉。”这种画法被罗森伯格称之为“行动绘画”。也就是说,画家为我们呈现的不仅是已完成的艺术作品,而是包含了其整个创作过程的一种艺术行动的记录。画家也不再以二维平面作为艺术的载体,而是转向了在二维平面上探索三维空间。波洛克认为每幅画作都有自己的生命,因此,它往往只是以一种旁观者的姿态,将自我融入画面的生成过程中。在施展“滴画法”时,波洛克让沾满油料的刷子,从空中滴向地面的画布,迅速的用手百城漩涡打转,来回转圈蜿蜒前进,直到油墨完全滴尽,然后又用另一种颜料,重复刚刚的程序。油彩运动过程本身和画家“引导性”的处理相互交替,直到地面上的画布再无空间,呈现出鲜艳的颜色和无法预测的图案。
与传统架上绘画相比,中心式构图被彻底摒弃,整幅画面都是色彩和线条的平铺。例如他的代表作《1948年,第五号》所带来的视觉冲击,有变化的覆盖上各色线条,层层交叠,层次异常丰富,具体的色彩和抽象的线条相互交织,让画面的界限变得异常模糊,观赏者无所谓具体的视觉中心,从每个角度和方向,都可以感受到期画面留有的艺术家手臂的运动、速度和气势,具有直接鲜明的感染力,由此,我们观赏美的方式也产生了变化。另一件波洛克的杰作《薰衣草之雾》杰出的运用了滴画法。乍一看,线条互相交织,扑面而来。近看画作,是颜料直接滴洒在画布上的结果。画面没有任何可辨识的形象,到处充溢着奔放自由的激情。画面也没有空间透视,但又不能说是平面的,因为颜料的流动,作者的挥洒,最终使得这些色彩以凝固的形态呈现在画布之上,观者依然可以清晰地感受到画家在创作时所留下的痕迹。波洛克创造了一种暧昧的空间,大部分的笔触悬浮在这块表面的后方,悬浮在被有意压缩了的、被剥夺了透视关系的空间之中。前景与后景相互渗透,充斥着观者的视线范围,模糊观者的空间意识,产生目不暇接的饱满质感。
艺术作品是画家由内心深处的情感所表现的最直白方法。波洛克的每一张画都留下了他的情感印记,在画面完成之后,他根据自己的思路裁出某一特定部分,再将其装裱入画框。艺术批评家罗森伯格将他的这种作画方式称为称“行动绘画”。也就是说,,画家拿出的这幅作品已经不是美术作品,而是其创作过程中的时空定格,画布只是再现艺术家某个特定时间、空间行动的载体。对于波洛克来说,奇特的画面效果只是过去某一时间的再现。他的美术作品是能够代替他自我创造的本身,呈现出像表演艺术一样地创作方式。
三、结语
波洛克的艺术创作理念引发了人们对于现代主义绘画的思考。他始终坚持绘画的过程具有自身的内在规律与生命力,而作者只是绘画创作过程中一个自我展现的载体。通过人的绘画活动,展现其本身的情感,将其投射在画面中,这样的绘画过程是独一无二的。因为在这之前,绘画都是以达到心目中的预期效果为目标,波洛克的绘画,在某种层面来说,找到了绘画滋生的生命力和表现力。我们无从知晓其背后的创作动机,也许是机械美学时代下生产力变革所产生的审美层面的改观,也许是艺术创作走向的必然规律,抑或是艺术家基于自身的艺术修养和积淀的选择(波洛克的创作艺术深受毕加索等艺术家影响)。而不论其动机如何,他对整个西方绘画产生的结果却是不容忽视的,从他的作品中,我们获得了不同以往的审美体验,他的作品用色鲜艳大胆,设计流畅动人。
自现代主义艺术萌发之后,艺术创作的走向发生了全新的转折。绘画打破传统架上原则,绘画成为了承担内心精神表达的载体。正如丹托面对“现代性”危机时所提到的艺术走向终结,其实也不过是传统绘画艺术已逐渐被建立在现代主义乃至当代概念基础上的美学观念所取代,这种美学观念下产生的即是以波洛克这样的艺术大师为代表的崭新的艺术形态,艺术的发展已经迈入了一个全新的章节。
注释:
[1]何政广主编,《波洛克》,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5,序言.
参考书目:
[1]何政广主编,波洛克,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5.
[2][德]汉斯·贝尔廷著,苏伟译,现代主义之后的艺术史,北京:金城出版社,2013.
一、抽象表现主义艺术观念
抽象表现主义,是兴起于二战后期,兴盛于20世纪30、40年代的艺术流派,美术风格。在现代主义绘画领域中,特别是抽象绘画,已不再着眼于绘画作品内容中的人物、风景、静物等等所蕴含的内在含义。取而代之的是绘画本身的颜料、材料、构成等艺术语言,作为能够体现艺术的价值。波洛克作为抽象表现艺术画派最具话语权的艺术家,我认为他更深一步地提纯了艺术的创作目的,即为了艺术本身或者说源于对于自身认知的表达。“一幅画有它自己的生命,我的任务便是让他的生命诞生。”[1]波洛克巨大的尺幅和无始无终的扩张性画面拉近了作品和观众的距离,将美术作品改变成一种氛围、一个环境,促进了观众的参与感。抽象表现主义就走出了开放性创作的第一步,为将创作过程延伸至观赏过程、实现创作与接受的同一化提供了启示。波洛克的无边际的自由、无形状的绘画风格表现的抽象,是他对抗传统、向往自由的艺術家精神。这种表现出的新画法,呈现出艺术家惊人的创新能力。
波洛克的作品往往采用无边界的构图,我们在以往古典主义艺术家的作品里,都会产生一个欣赏者的“视觉焦点”,例如达芬奇《最后的晚餐中》通过每位门徒的目光、手势、和动作将观众的视线引向画面正中的耶稣基督。然而,在波洛克的作品里,他消解了这种“视觉焦点”,而是采用满构图,打散了观众的视觉焦点。作品以油彩充斥画面,不分主次,将视觉焦点呈现无限自由化,波洛克的画作可以说创造了新的视觉空间。
二、波洛克与“滴画法”
以波洛克为代表的抽象表现主义艺术对欧洲的绘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他拓宽了绘画的空间,虽然二维平面不再拘泥于描绘日常生活等三维生活图景,但绘画者将艺术创作过程本身转化成了艺术品的一部分。这种艺术创作意识可以从他所创造的“滴洒”画法中得以窥见,他一改将画布绷在画框上的做法,而是整个平铺于地板或者墙面,在画布边上边走边滴洒颜料。“这样我可以与作品更为接近,我可以在四周工作,并使自己有在作品之内的感觉。”这种画法被罗森伯格称之为“行动绘画”。也就是说,画家为我们呈现的不仅是已完成的艺术作品,而是包含了其整个创作过程的一种艺术行动的记录。画家也不再以二维平面作为艺术的载体,而是转向了在二维平面上探索三维空间。波洛克认为每幅画作都有自己的生命,因此,它往往只是以一种旁观者的姿态,将自我融入画面的生成过程中。在施展“滴画法”时,波洛克让沾满油料的刷子,从空中滴向地面的画布,迅速的用手百城漩涡打转,来回转圈蜿蜒前进,直到油墨完全滴尽,然后又用另一种颜料,重复刚刚的程序。油彩运动过程本身和画家“引导性”的处理相互交替,直到地面上的画布再无空间,呈现出鲜艳的颜色和无法预测的图案。
与传统架上绘画相比,中心式构图被彻底摒弃,整幅画面都是色彩和线条的平铺。例如他的代表作《1948年,第五号》所带来的视觉冲击,有变化的覆盖上各色线条,层层交叠,层次异常丰富,具体的色彩和抽象的线条相互交织,让画面的界限变得异常模糊,观赏者无所谓具体的视觉中心,从每个角度和方向,都可以感受到期画面留有的艺术家手臂的运动、速度和气势,具有直接鲜明的感染力,由此,我们观赏美的方式也产生了变化。另一件波洛克的杰作《薰衣草之雾》杰出的运用了滴画法。乍一看,线条互相交织,扑面而来。近看画作,是颜料直接滴洒在画布上的结果。画面没有任何可辨识的形象,到处充溢着奔放自由的激情。画面也没有空间透视,但又不能说是平面的,因为颜料的流动,作者的挥洒,最终使得这些色彩以凝固的形态呈现在画布之上,观者依然可以清晰地感受到画家在创作时所留下的痕迹。波洛克创造了一种暧昧的空间,大部分的笔触悬浮在这块表面的后方,悬浮在被有意压缩了的、被剥夺了透视关系的空间之中。前景与后景相互渗透,充斥着观者的视线范围,模糊观者的空间意识,产生目不暇接的饱满质感。
艺术作品是画家由内心深处的情感所表现的最直白方法。波洛克的每一张画都留下了他的情感印记,在画面完成之后,他根据自己的思路裁出某一特定部分,再将其装裱入画框。艺术批评家罗森伯格将他的这种作画方式称为称“行动绘画”。也就是说,,画家拿出的这幅作品已经不是美术作品,而是其创作过程中的时空定格,画布只是再现艺术家某个特定时间、空间行动的载体。对于波洛克来说,奇特的画面效果只是过去某一时间的再现。他的美术作品是能够代替他自我创造的本身,呈现出像表演艺术一样地创作方式。
三、结语
波洛克的艺术创作理念引发了人们对于现代主义绘画的思考。他始终坚持绘画的过程具有自身的内在规律与生命力,而作者只是绘画创作过程中一个自我展现的载体。通过人的绘画活动,展现其本身的情感,将其投射在画面中,这样的绘画过程是独一无二的。因为在这之前,绘画都是以达到心目中的预期效果为目标,波洛克的绘画,在某种层面来说,找到了绘画滋生的生命力和表现力。我们无从知晓其背后的创作动机,也许是机械美学时代下生产力变革所产生的审美层面的改观,也许是艺术创作走向的必然规律,抑或是艺术家基于自身的艺术修养和积淀的选择(波洛克的创作艺术深受毕加索等艺术家影响)。而不论其动机如何,他对整个西方绘画产生的结果却是不容忽视的,从他的作品中,我们获得了不同以往的审美体验,他的作品用色鲜艳大胆,设计流畅动人。
自现代主义艺术萌发之后,艺术创作的走向发生了全新的转折。绘画打破传统架上原则,绘画成为了承担内心精神表达的载体。正如丹托面对“现代性”危机时所提到的艺术走向终结,其实也不过是传统绘画艺术已逐渐被建立在现代主义乃至当代概念基础上的美学观念所取代,这种美学观念下产生的即是以波洛克这样的艺术大师为代表的崭新的艺术形态,艺术的发展已经迈入了一个全新的章节。
注释:
[1]何政广主编,《波洛克》,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5,序言.
参考书目:
[1]何政广主编,波洛克,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5.
[2][德]汉斯·贝尔廷著,苏伟译,现代主义之后的艺术史,北京:金城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