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本书阅读教学中的教师角色定位

来源 :文学教育(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huishup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整本书阅读”已然成为语文教学改革中的亮点,但依据目前的教学现状,一线教师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状态.而指导学生读好整本书,教师首要明确自身定位,在读前、读中、读后三个阶段做好先行者、同行者、助推者的角色,方能正确把握阅读指导、教学的尺度.
其他文献
学界对杨慎的诗词文已有很多研究,但对杨慎散曲的研究较少,尤其是对其代言体散曲关注极少.杨慎散曲集《陶情乐府》收录了他的散曲作品,其中代言体散曲约有26首,这些散曲通过运用一些艺术手法代不同女子口吻来抒发感情,或是代妻子口吻以慰相思之情,或是代伎女口吻以表脂粉之意.同样这些代言体散曲也是杨慎代自己而言,其中寄寓了作者无限的情思和难以直说的心境.
《星星百纳被编织者》是小威廉·黄罗伯创作的美国少数族裔戏剧,一幕四场讲述了两位女性围绕星星百纳被所展开的纠葛.笔者经研读文本与相关文献,发现星星百纳被在美国土著印第安人生活中举足轻重的地位,于是通过探讨星星百纳被所象征的姐妹情谊、美国梦、以及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来剖析这部戏剧的深度内涵.
本文根据高校以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儿童文学”课程改革实践为研究对象,积极探索如何通过课程改革调动学生积极性,将高校课堂转变为创造力的发源地.本文从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现状出发,结合“儿童文学”课程应用实践,提供高校课程改革新思路,包含教师课堂思维转变、课堂多感官体验,课程“产品导出”等,做适应新时代“互联网+”线上线下混合式教育,做适合当代学生风格的创新课堂.
本文结合空间与越界的相关理论,来探究美国当代作家路易斯·厄德里克的小说《拉罗斯》中的空间越界,主要体现在地理、性别以及阶级等三个空间的越界.厄德里克笔下的印第安青年在空间规训下表现出的越界行为与抗争,是抵抗同化,遵循印第安传统的体现;其笔下的女性在家庭空间与公共空间之间的跨越,是向白人主流男权社会抗争的标志;小说中人与人之间跨越阶级的交往,也呈现出了多元,流动的趋势.厄德里克试图通过小说中对不同人物的塑造,向读者传递自身所秉持的多元文化观,借此也展现了多元文化背景下厄德里克对少数族裔的关照.
《牡丹亭》中杜丽娘在封建传统礼教的束缚下,大胆追求人性之爱,寻求心灵寄托,展现了“至情”的一面,她在理学的牢笼中不屈不挠、顽强抗争,树立了理学思潮下女性与命运抗争的典范,生理情欲驱使其与理学做本能抗争,心理情感促使其与理学做主动抗争,历经生生死死,情理纠葛裹缠,成为理学功用下的奇女子.
陈忠实先生的《白鹿原》通过人物悲剧命运形象的塑造及悲剧意识的展现,描绘了一个以儒家文化为根基的族群半个多世纪以来的苦难,传达出一个民族在反抗大自然的威胁,对抗人自身的性格的缺陷及在时代社会的挣扎中,人所具有的主体意志,显示出了浓郁的悲剧意识和沉重的民族精神,具有独特的悲剧美学特征.
伴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我国教育也在不断地进行改革与创新,高职学校的高职考教育教学也越发成为了我国教育急需加强的其中一方面.我国教育新课程标准明确地对高中语文教学提出新的发展要求,高职学校的高职考教育在进行语文教学的同时必须重视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尤其需要提升学生的个人综合素养,进而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古典诗歌是我国传统优秀文化内容之一,也是国学的灵魂,自古以来,多少文人墨客都将智慧融入其中,为世人展现一首首优秀作品.古典诗歌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大部分古典诗歌意境深远、语言精妙,读起来朗朗上口,还能多样化彰显其内涵美.而这种内涵美也是初中美育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为充分渗透初中语文古典诗歌教学的美育教育,老师应充分挖掘其美育价值,引导学生细细推敲其语言,体会其语言之美;结合实际,感受其意境美;节奏朗读,感受其韵律之美;析文入情,深刻感受其情感美,帮助学生切身了解其内涵,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学科核心
本文着力于庾信生平的简单勾勒,能够从中看出其创作生涯的几回起伏波折.同时,通过对当时王朝的历史情况与现实中江陵(即今日南京)的猜想性描写,力图使本文能够在现实的读者心中与当时的诗人产生共鸣,达到完善庾信生平这一效果.
教育教学改革一直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其实现的根本途径就是不断深化素质教育.孙双金的“情智语文”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巧妙融合,为素质教育的发展做出了语文教育者应有的贡献.本文在研究“情智语文”核心思想的基础上,以课堂实例论述“情智语文”教学的一般模式和具体操作方法在教学中的运用,并进一步探究了“情智语文”的一般模式和具体操作方法对于语文教学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