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高等学校的扩招及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不利影响依然存在,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形势更加严峻。本文诣在对当前独立学院毕业生的就业的严峻现状及其原因进行初步分析,提出积极对策,探索出一些合理的调适方法。
【关键词】独立学院;大学生就业现状;优化对策
独立学院是指由普通本科高校按新机制、新模式举办的本科层次的二级学院,带有公办民助的性质。独立学院建立于1999年,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已经初具规模,为促进中国教育的大众化、普及化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国家和社会对独立学院的运行和发展十分重视,而其就业率的高低同样备受关注。它不仅关系到独立学院毕业生的切身利益,与独立学院的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也与国民素质的提高、社会的安定团结、国家的稳步发展联系密切。在目前大学生人数日益增多,就业岗位相对滞缓,而“名牌效应”充斥着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巨大压力下,独立学院的应届毕业生可以说是就业市场中的弱势群体。独立学院毕业生严峻的就业形势主要受到社会、学校和学生自身的影响。本文主要从这三大因素入手,对当前独立学院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和形势及其原因进行初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指导、优化对策以供参考。
1 独立学院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1.1 社会环境方面
1.1.1 应届毕业生逐年增多,而就业岗位却不能与之匹配,劳动力市场总体总是供大于需,导致用人单位对应聘大学生条件要求苛刻,人为设置过高的门槛,非“身出名门”不要,对独立学院大学生“另眼相看”,使独立学院毕业生在求职中处处受冷落,在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社会提供的工作岗位过少以及用人单位对独立学院大学生的偏见使得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难度加大。
1.1.2 就业市场机制和创业体制不完善。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就已经开始实施“自主择业、双向选择”以市场为导向的就业市场机制。但就目前情况来看,大学生就业市场还不够成熟,公平、竞争、有序的就业机制还未形成。
1.2 学校方面
1.2.1 独立学院知名度不高,社会认知度低。独立学院作为一种依托普通高等教育资源,采用民办机制运作的本科高等学校,其产生的时间相对较短,办学模式也在不断的探索中,社会影响力较小,社会对独立学院毕业生的各方面素质和能力持有怀疑态度,缺乏认同感。许多用人单位往往注重学校的“品牌”,学校的知名度是许多用人单位的首选,在这种情况下,独立学院毕业生的竞争力无形中就被降低了。
1.2.2 专业设置错位,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节。我国的独立学院一般是在申办高校的优势学科、特色专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与母体高校在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方面的雷同现象十分严重。在独立学院招生中尽管可以凭借母体高校的“光环效应”争取生源,但同样,这种雷同现象也是独立学院与母体高校争夺就业市场的弊端。很多独立学院专业设置无特色,盲目追求与母校的一致性,忽略了独立学院自身的办学特色与市场需求,这无疑减低了独立学院毕业生的就业能力。
1.2.3 就业指导工作尚未被充分重视,学校提供的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不完善。很多独立学院重“进口”轻“出口”,重招生轻就业,把主要精力放在争取生源和扩大招生规模上,而对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重视不够。很多独立学院开展的就业指导工作,大多形式单一、内容简单,仅仅停留在口头介绍就业政策、分析就业形势、简单教授就业技巧和礼仪等,缺乏针对性,实效性不强。担任指导课程的老师主要是从事管理工作的行政老师,本身忙于日常事务,难以有充沛时间和精力来接受专业的职业指导方面的学习、充电,教学质量低,实践经验不足,职业化和专业化程度不高,很难开展高质量的学生就业指导工作。
1.3 独立学院大学生自身方面
1.3.1 自卑、浮躁的心理状态。
很多学生存在强烈的自卑感,认为自己没有“身出名门”、“低人一等”,在职业选择中缺乏自信心,过分低估自己,在求职过程中畏首畏尾,紧张拘谨,表现欠佳。他们强烈的渴望成功,获得理想的工作,却又患得患失、急于求成,经受几次挫折后就心灰意冷,悲观失望,自叹蹉跎,沉浸在消极情绪中,难以自拔。
1.3.2 依赖思想比较严重。一般来说,独立学院大学生家庭条件相对于普通高校大学生要好得多,很多学生“等、靠、要”思想严重,不愿刻苦学习,不愿辛苦找工作,不愿接受艰苦的工作条件和环境,总是等着亲朋好友为自己解决就业难题,片面认为在双向选择的市场中要凭关系就业,缺乏进取精神和自我推销意识,或是干脆成为“啃老族”,安心呆在家,坐吃山空。
1.3.3 职业生涯认知模糊,就业期望偏高,功利主义表现明显。很多大学生到了毕业学年才急急忙忙开始就业准备,对自己的职业目标和定位模糊,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能干什么”,只是用“收入高、地位高、工作环境好、轻松且稳定”来衡量工作的好坏,对未来寄予了太高的期望值,加大了毕业生的竞争压力和就业难度。同时,很多毕业生片面理解“先就业,后择业”,对自己的爱好和能力缺乏清醒的认识,不断的“临时就业“,尝试各种既不爱好也不擅长的工作,频繁跳槽,却始终找不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并没有实现真正就业。
1.3.4 学生自身素质较低,适应环境的能力不足。很多大学生把几年的大学看作是摆脱高考噩梦、脱离家长管束、自由放任的场所,不思进取,懒于学习,又加之独立学院大学生本身的基础较普通高校偏低,就会造成毕业生质量不高,适应环境能力差。在这种情况下,用人单位拒绝独立学院毕业生自然也是常理。
2 解决独立学院大学生就业过程中问题的优化对策
2.1 社会环境方面
2.1.1 切实落实就业政策,建立长效就业创业机制。目前,从中央到地方都出台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政策。这一系列的就业创业政策是否能使大学生就业市场和环境真正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是否真正能使大学生得到实惠,享受到公平公正的权利,关键是将政策切实落实,这需要各级政府和整个社会的严格督促和检查,狠抓落实。
2.1.2 政府应正确引导和进一步深化我国的教育体制的改革,打破社会对独立学院的偏见,营造有利于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的社会环境。用人单位应树立正确的用人标准,重视学历的同时更应注重大学生的能力,不要一味的盲目追求高学历,而应根据所设岗位的要求来挑选适合的人才,人尽其才,避免社会人力资源的浪费。
2.2 学校方面
2.2.1 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建立良好社会口碑,努力提升社会影响力。在高等教育逐渐普及、大众化的背景下,高等教育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而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已成为衡量高校优劣的重要指标之一,是关系到高校生死存亡的生命线。独立学院只有加强教学设备环境、师资力量等各方面条件,提高其自身的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出合格、优秀的人才,使学校的声誉和社会认可度得到提高,才能增强其竞争力,从根本上促进独立学院大学生就业,有利于独立学院自身的生存和发展。
2.2.2 加强应用性教育,突出办学特色。学校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设置专业,以行业及岗位的需求为导向设置课程。独立学院应积极探索新思路、新出路,突出自身办学特色,不再拘泥于母体学校尤其是研究型大学的办学传统,逐步转变办学方向,面向区域经济发展打造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特色。
2.2.3 加强对就业指导工作重视,逐步建立完善的就业指导体系。独立学院要充分认识到就业工作与学校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关系,狠抓就业工作,逐步建立完善的就业指导体系。一方面,独立学院要努力提高就业指导教师的专业化和职业化水平,另一方面,要实现就业指导教育在大学教育中的全程化。就业指导应针对不同年龄学生开展内容不同、形式各异的就业指导,贯穿整个大学的全过程,而不是等到快毕业时才临时抱佛脚,要让大学生从进入大学就开始关注就业,启发学生尽早思考自己的人生职业规划,为就业奠定基础。
2.2.4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正确定位自己。面对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暴露,高校应该切实加强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可以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办心理咨询中心,根据学生不良就业心理对症下药,让学生调整好就业心态,正确定位自己,让他们意识到荣誉要靠自己的努力争取。独立学院可以培养出考名牌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创业的优秀人才,而在重点院校同样也有不努力学习而退学或拿不到毕业证、学位证的学生。机遇从来不会带有色眼镜择人,只会垂青有准备的人。
2.2.5 完善和创新就业指导模式,加强就业渠道的拓展。就业指导工作不应仅仅停留在向学生灌输就业政策等理论知识的教学工作这一层面上,而且要把毕业生推荐工作当作是一项“产品”的营销工作。首先,学校可以把用人单位请进来,实行“校企合作”,建立“实习基地”,邀请企业来学校开展校园招聘活动等等。其次,就业指导工作人员应主动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走出校门,积极宣传和推荐优秀毕业生,使用人单位了解学校,扩大学校的影响和知名度,为毕业生的就业开辟广阔天地。
2.3 学生自身方面
2.3.1 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不断提升自我,为就业做好充分准备。事物的发展是通过内、外因结合推动的,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要从根本上改变目前独立学院毕业生在就业中处于弱势的现状,关键在于提高其自身各方面的素质、能力,增强就业竞争力。独立学院大学生要想在残酷的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必须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客观准确评价自我,充分了解自己的优缺点,不断充实完善自我,不断提升自己,把就业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这是独立学院大学生顺利就业的最根本的保证。
2.3.2 认清就业形势,,调整就业观念,把握就业机会。就业是毕业生面临的重大人生转折,在求职过程中,独立学院毕业生应全副武装,积极应对每一次挑战,但也必须认识到,努力并不一定都能获得成功,失败再所难免。大学生在求职择业时应当面对现实,端正择业心态,戒骄戒躁,根据自身条件和就业形势,调整就业期望值,把握和珍惜来之不易的就业机会,在困境中成长、成熟,逐步实现自我追求和人生价值。
3 结论
独立学院是普通本科高等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独立学院大学生就业工作对高等教育良性发展意义重大。在高等教育从精英向大众教育转化的过程中认真研究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的现状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探索出一条具有独立学院办学特色,适应独立学院就业指导工作的路子,刻不容缓。只要在政府的指导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独立学院及其大学生认清现实的严峻性,采取积极的对策来克服困难,迎接挑战,相信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前景会更好。
参考文献
[1] 马媛.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现状分析及心理指导策略[J].中国科技信息,2010.11:156-157.
[2]陈根.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分析及干预[J]教育与职业,2010.18:86-88.
[3]黄国清,邱波,陈丽霞.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J]出国与就业:就业教育,2010.2:19-20.
[4]李宁.浅析独立学院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及调适[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0.5:303-304.
[5]赵慧芹,田家莉,卢凤刚,吕岩,彭秀坤.独立学院大学生就业心理特征及优化对策[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8.2:126-132.
[6]刘薇.当前民办独立学院大学生就业困境与对策[J].黑河学刊,2010.8:157-158.
【关键词】独立学院;大学生就业现状;优化对策
独立学院是指由普通本科高校按新机制、新模式举办的本科层次的二级学院,带有公办民助的性质。独立学院建立于1999年,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已经初具规模,为促进中国教育的大众化、普及化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国家和社会对独立学院的运行和发展十分重视,而其就业率的高低同样备受关注。它不仅关系到独立学院毕业生的切身利益,与独立学院的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也与国民素质的提高、社会的安定团结、国家的稳步发展联系密切。在目前大学生人数日益增多,就业岗位相对滞缓,而“名牌效应”充斥着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巨大压力下,独立学院的应届毕业生可以说是就业市场中的弱势群体。独立学院毕业生严峻的就业形势主要受到社会、学校和学生自身的影响。本文主要从这三大因素入手,对当前独立学院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和形势及其原因进行初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指导、优化对策以供参考。
1 独立学院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1.1 社会环境方面
1.1.1 应届毕业生逐年增多,而就业岗位却不能与之匹配,劳动力市场总体总是供大于需,导致用人单位对应聘大学生条件要求苛刻,人为设置过高的门槛,非“身出名门”不要,对独立学院大学生“另眼相看”,使独立学院毕业生在求职中处处受冷落,在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社会提供的工作岗位过少以及用人单位对独立学院大学生的偏见使得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难度加大。
1.1.2 就业市场机制和创业体制不完善。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就已经开始实施“自主择业、双向选择”以市场为导向的就业市场机制。但就目前情况来看,大学生就业市场还不够成熟,公平、竞争、有序的就业机制还未形成。
1.2 学校方面
1.2.1 独立学院知名度不高,社会认知度低。独立学院作为一种依托普通高等教育资源,采用民办机制运作的本科高等学校,其产生的时间相对较短,办学模式也在不断的探索中,社会影响力较小,社会对独立学院毕业生的各方面素质和能力持有怀疑态度,缺乏认同感。许多用人单位往往注重学校的“品牌”,学校的知名度是许多用人单位的首选,在这种情况下,独立学院毕业生的竞争力无形中就被降低了。
1.2.2 专业设置错位,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节。我国的独立学院一般是在申办高校的优势学科、特色专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与母体高校在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方面的雷同现象十分严重。在独立学院招生中尽管可以凭借母体高校的“光环效应”争取生源,但同样,这种雷同现象也是独立学院与母体高校争夺就业市场的弊端。很多独立学院专业设置无特色,盲目追求与母校的一致性,忽略了独立学院自身的办学特色与市场需求,这无疑减低了独立学院毕业生的就业能力。
1.2.3 就业指导工作尚未被充分重视,学校提供的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不完善。很多独立学院重“进口”轻“出口”,重招生轻就业,把主要精力放在争取生源和扩大招生规模上,而对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重视不够。很多独立学院开展的就业指导工作,大多形式单一、内容简单,仅仅停留在口头介绍就业政策、分析就业形势、简单教授就业技巧和礼仪等,缺乏针对性,实效性不强。担任指导课程的老师主要是从事管理工作的行政老师,本身忙于日常事务,难以有充沛时间和精力来接受专业的职业指导方面的学习、充电,教学质量低,实践经验不足,职业化和专业化程度不高,很难开展高质量的学生就业指导工作。
1.3 独立学院大学生自身方面
1.3.1 自卑、浮躁的心理状态。
很多学生存在强烈的自卑感,认为自己没有“身出名门”、“低人一等”,在职业选择中缺乏自信心,过分低估自己,在求职过程中畏首畏尾,紧张拘谨,表现欠佳。他们强烈的渴望成功,获得理想的工作,却又患得患失、急于求成,经受几次挫折后就心灰意冷,悲观失望,自叹蹉跎,沉浸在消极情绪中,难以自拔。
1.3.2 依赖思想比较严重。一般来说,独立学院大学生家庭条件相对于普通高校大学生要好得多,很多学生“等、靠、要”思想严重,不愿刻苦学习,不愿辛苦找工作,不愿接受艰苦的工作条件和环境,总是等着亲朋好友为自己解决就业难题,片面认为在双向选择的市场中要凭关系就业,缺乏进取精神和自我推销意识,或是干脆成为“啃老族”,安心呆在家,坐吃山空。
1.3.3 职业生涯认知模糊,就业期望偏高,功利主义表现明显。很多大学生到了毕业学年才急急忙忙开始就业准备,对自己的职业目标和定位模糊,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能干什么”,只是用“收入高、地位高、工作环境好、轻松且稳定”来衡量工作的好坏,对未来寄予了太高的期望值,加大了毕业生的竞争压力和就业难度。同时,很多毕业生片面理解“先就业,后择业”,对自己的爱好和能力缺乏清醒的认识,不断的“临时就业“,尝试各种既不爱好也不擅长的工作,频繁跳槽,却始终找不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并没有实现真正就业。
1.3.4 学生自身素质较低,适应环境的能力不足。很多大学生把几年的大学看作是摆脱高考噩梦、脱离家长管束、自由放任的场所,不思进取,懒于学习,又加之独立学院大学生本身的基础较普通高校偏低,就会造成毕业生质量不高,适应环境能力差。在这种情况下,用人单位拒绝独立学院毕业生自然也是常理。
2 解决独立学院大学生就业过程中问题的优化对策
2.1 社会环境方面
2.1.1 切实落实就业政策,建立长效就业创业机制。目前,从中央到地方都出台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政策。这一系列的就业创业政策是否能使大学生就业市场和环境真正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是否真正能使大学生得到实惠,享受到公平公正的权利,关键是将政策切实落实,这需要各级政府和整个社会的严格督促和检查,狠抓落实。
2.1.2 政府应正确引导和进一步深化我国的教育体制的改革,打破社会对独立学院的偏见,营造有利于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的社会环境。用人单位应树立正确的用人标准,重视学历的同时更应注重大学生的能力,不要一味的盲目追求高学历,而应根据所设岗位的要求来挑选适合的人才,人尽其才,避免社会人力资源的浪费。
2.2 学校方面
2.2.1 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建立良好社会口碑,努力提升社会影响力。在高等教育逐渐普及、大众化的背景下,高等教育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而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已成为衡量高校优劣的重要指标之一,是关系到高校生死存亡的生命线。独立学院只有加强教学设备环境、师资力量等各方面条件,提高其自身的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出合格、优秀的人才,使学校的声誉和社会认可度得到提高,才能增强其竞争力,从根本上促进独立学院大学生就业,有利于独立学院自身的生存和发展。
2.2.2 加强应用性教育,突出办学特色。学校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设置专业,以行业及岗位的需求为导向设置课程。独立学院应积极探索新思路、新出路,突出自身办学特色,不再拘泥于母体学校尤其是研究型大学的办学传统,逐步转变办学方向,面向区域经济发展打造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特色。
2.2.3 加强对就业指导工作重视,逐步建立完善的就业指导体系。独立学院要充分认识到就业工作与学校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关系,狠抓就业工作,逐步建立完善的就业指导体系。一方面,独立学院要努力提高就业指导教师的专业化和职业化水平,另一方面,要实现就业指导教育在大学教育中的全程化。就业指导应针对不同年龄学生开展内容不同、形式各异的就业指导,贯穿整个大学的全过程,而不是等到快毕业时才临时抱佛脚,要让大学生从进入大学就开始关注就业,启发学生尽早思考自己的人生职业规划,为就业奠定基础。
2.2.4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正确定位自己。面对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暴露,高校应该切实加强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可以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办心理咨询中心,根据学生不良就业心理对症下药,让学生调整好就业心态,正确定位自己,让他们意识到荣誉要靠自己的努力争取。独立学院可以培养出考名牌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创业的优秀人才,而在重点院校同样也有不努力学习而退学或拿不到毕业证、学位证的学生。机遇从来不会带有色眼镜择人,只会垂青有准备的人。
2.2.5 完善和创新就业指导模式,加强就业渠道的拓展。就业指导工作不应仅仅停留在向学生灌输就业政策等理论知识的教学工作这一层面上,而且要把毕业生推荐工作当作是一项“产品”的营销工作。首先,学校可以把用人单位请进来,实行“校企合作”,建立“实习基地”,邀请企业来学校开展校园招聘活动等等。其次,就业指导工作人员应主动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走出校门,积极宣传和推荐优秀毕业生,使用人单位了解学校,扩大学校的影响和知名度,为毕业生的就业开辟广阔天地。
2.3 学生自身方面
2.3.1 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不断提升自我,为就业做好充分准备。事物的发展是通过内、外因结合推动的,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要从根本上改变目前独立学院毕业生在就业中处于弱势的现状,关键在于提高其自身各方面的素质、能力,增强就业竞争力。独立学院大学生要想在残酷的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必须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客观准确评价自我,充分了解自己的优缺点,不断充实完善自我,不断提升自己,把就业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这是独立学院大学生顺利就业的最根本的保证。
2.3.2 认清就业形势,,调整就业观念,把握就业机会。就业是毕业生面临的重大人生转折,在求职过程中,独立学院毕业生应全副武装,积极应对每一次挑战,但也必须认识到,努力并不一定都能获得成功,失败再所难免。大学生在求职择业时应当面对现实,端正择业心态,戒骄戒躁,根据自身条件和就业形势,调整就业期望值,把握和珍惜来之不易的就业机会,在困境中成长、成熟,逐步实现自我追求和人生价值。
3 结论
独立学院是普通本科高等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独立学院大学生就业工作对高等教育良性发展意义重大。在高等教育从精英向大众教育转化的过程中认真研究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的现状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探索出一条具有独立学院办学特色,适应独立学院就业指导工作的路子,刻不容缓。只要在政府的指导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独立学院及其大学生认清现实的严峻性,采取积极的对策来克服困难,迎接挑战,相信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前景会更好。
参考文献
[1] 马媛.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现状分析及心理指导策略[J].中国科技信息,2010.11:156-157.
[2]陈根.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分析及干预[J]教育与职业,2010.18:86-88.
[3]黄国清,邱波,陈丽霞.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J]出国与就业:就业教育,2010.2:19-20.
[4]李宁.浅析独立学院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及调适[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0.5:303-304.
[5]赵慧芹,田家莉,卢凤刚,吕岩,彭秀坤.独立学院大学生就业心理特征及优化对策[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8.2:126-132.
[6]刘薇.当前民办独立学院大学生就业困境与对策[J].黑河学刊,2010.8:157-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