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组织沿革》的续编工作

来源 :档案工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osmi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组织沿革》有重要的参考利用价值。现在很多机关档案室和各地档案馆都编辑了本单位或本地区的《组织沿革》,给利用者带来了很大方便。但是如何将这项工作逐年继续下去,把以后的续编工作做好呢?本期介绍航空工业部第六○六研究所和山西省吕梁地区档案馆的经验,这些经验主要的一条是要在平时做好《组织沿革》续编的积累工作。其中六○六所采取编写年鉴的方法,吕梁地区档案馆设计了《组织沿革续编统计卡》。这两种办法对于做好《组织沿革》的续编工作,都起到了积极作用,可供有关单位学习和借鉴。 “Organization History” has important reference value. Now many agencies and archives around the archives have edited the unit or the “evolution of the region” to the user has brought great convenience. However, how to continue this work year after year and do a good job in the follow-up work? In this issue, we will introduce the experiences of the 600th Institute of Aviation Industry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nd the archives of Lvliang in Shanxi Province. The main point of these experiences is to Usually do a good job in the “organizational evolution” continued the accumulation of work. Six hundred and six of them adopted the method of compiling the Yearbook, and the archives of Luliang Prefecture designed the Statistical Card for Continuation of Organizations. Both of these measures have played a positive role in the succession of “organizational evolution” and can be used by the relevant units for reference.
其他文献
每年秋季在北京举办的国际信息通信展被誉为“中国ICT领域的‘奥斯卡’”、“行业走向的指路灯”、“行业发展的晴雨表,技术演进的风向标”。“为期5天的2009年中国国际信息
我們貫徹了以利用为綱的方針后,改变了档案工作的面貌,使档案工作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現將我們的利用工作情况介紹如下。 (一)为了便于領导解了全区的基本情况,我們編印了“
党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号召,似阳光雨露滋润着亿万人民的心田。文明、礼貌之花在开放;“五讲”、“四美”活动在普及;职业道德规范,各行各业也在讨论、制订。受
现介绍一种已申请专利的储存粮食、蔬菜新方法供大家参考:在一密闭、不回潮的储存粮食的仓库里,安放一臭氧发生器和氧气燃烧装置.氧气燃烧装置可为液化气燃烧装置.臭氧发生器
第一现场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2D06年2月28日受权就陈水扁决定终止“国统会”运作和“国统纲领”适用发表声明。声明全文如下: 2月27日,陈水扁在两
怎样才能实现财富增长?这是经济学最古老的命题。从重商主义开始,到重农主义,再到英国古典学派,思想家们莫不围绕这一命题展开讨论。今天,当经济增长问题重新引起人们关注的
“了解别人,熟悉自己”是做好档案资料利用工作的最重要的工作方法。我們开始搞利用工作的时候,由于对这一点認識不足。因此,搞出来的一些参考工具书和提供的材料,总是用不
放暑假了,爸爸在杭州打工,我自然就到杭州去度假了第二天,爸爸就带我到西湖去玩。我们乘上画舫,荡舟西湖的碧波之上,看着四周的美景,别提有多惬意了。我指着南岸的一座宝塔,
北京市人民委员会档案员赵万林同志,是一个只唸过两年半小学,档案工作历史也只有一年多一点的新手。但他却以“走出办公室、登門拜訪”以主动了解情况“送货上門”的出色劳
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人们对精神文化及视觉审美有不断的需求,促使了视觉艺术的不断发展,为了更好的更有效的抓住人们的眼球,也就少不了在视觉符号上进行创新,这并不是真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