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癌体检不是越贵越好

来源 :健康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ddlcp050306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钱先生是一家私营企业的老总,这两年,他的父母先后患恶性肿瘤过世,这让他深感不安。他听说防癌体检可以及早发现肿瘤,而且越贵的检查越好,因此他听从“专业人士”建议,每半年花费近万元做一次PET-CT(正电子发射式计算机断层显像)检查。防癌体检真的越贵越好吗?事实上并非如此。
  昂贵检查反而筛不出肿瘤
  临床医学把体检分为两类:一类是针对普通人群的筛查式体检;另一类则是针对重大疾病高危人群进行的特殊检查,而其中最常做的就是针对肿瘤高危人群的特殊体检。肿瘤高危人群是指:⒈有恶性肿瘤家族史的人群(通常包括三代以内的直系或旁系亲属罹患恶性肿瘤的病史)。⒉有不良生活习惯的人群(长期大量吸烟、长期酗酒、药物滥用、长期过度劳累、严重营养不良、偏食等)。⒊职业因素长期接触有毒、有害物质的人群。⒋生存环境遭污染的人群(化学污染、重金属污染、核污染等)。⒌遭受特殊微生物感染的人群(乙型肝炎病毒、艾滋病病毒、人类乳头瘤病毒、幽门螺杆菌感染者等)。
  以上高危人群在每年安排体检时,最好能找肿瘤专科医生来做一次全面分析,量身订制一套适合本人的体检项目,以便及早发现问题,而避免一些不必要的过度检查。像钱先生那样每半年一次的PET-CT检查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原因是PET-CT在恶性肿瘤的早期筛查方面并不具有优势。在临床上,PET-CT通常用于异常肿物的良恶性鉴别、恶性肿瘤的复发、转移灶定位、恶性肿瘤的分期和治疗靶区的确定等。
  该做什么检查要因人而异
  第一类高危人群是有恶性肿瘤家族史的人,在就诊时最好能够提供至少三个完整的家族世代并带有罹患者的病理报告,以便肿瘤专科医生为其提供肿瘤风险咨询服务。必要时还可以选择是否进行相应的遗传学实验,以进一步作出肿瘤易感性的风险评估,并提出风险防治措施,包括定期监测(合理的体检项目)、化学预防、手术预防性切除等。例如有遗传性结直肠癌家族史的人,应及早进行相关遗传学实验,以明确是否伴随特定基因的突变和遗传,同时应每年做一次全结肠镜检查。一旦发现息肉和腺瘤,则应每6个月做一次全结肠镜检和息肉/腺瘤切除术。
  第二类人群的体检最好针对其不良生活习惯来进行安排,如长期大量吸烟者,如果其吸烟指数(吸烟年数乘以每日吸烟支数)超过400年支,则建议其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胸部数字化X线摄片检查,包括正侧位片;如发现可疑占位病灶则应及时配合胸部CT扫描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以进一步明确诊断。长期酗酒者至少每半年进行一次腹部超声检查,如发现异常,应配合腹部CT增强扫描或做核磁共振检查等。药物滥用常见的有激素致癌,如长期服用雌激素的女性可能诱发乳腺癌,体检时应重点排查乳腺。而长期服用抗雌激素药他莫昔芬则可能导致子宫内膜癌,这类人群应重点进行妇科方面的体检。
  第三类人群每半年应接受一次全面系统的体检,包括易受有毒有害物质影响和伤害的血液系统、免疫系统、泌尿生殖系统、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等。同时每年应安排不短于两周时间的休养,让机体脱离不良环境,有休养生息的机会。
  第四类人群体检时应明确告知其居住环境中的污染物质,以便专科医生分析排查后进行针对性的体检。例如长期接触燃烧排放废气和煤焦油易诱发肺癌和皮肤癌,接触苯可诱发急性白血病,接触氯乙烯容易诱发肝脏肿瘤,铬与镍易诱发鼻窦癌和肺癌等。在确认污染物质的种类、人体接触的方式、时间的长短后,安排有重点的、针对性的筛查,可以减少环节,提高效率,尽快发现问题,避免造成严重后果。
  第五类人群在每年安排体检时,首先要明确微生物感染的种类及目前的感染状态,然后再针对与该种微生物密切相关的肿瘤进行体检。如乙型肝炎病毒与原发性肝癌有关联,艾滋病病毒与卡波西肉瘤有关联,人类乳头瘤病毒与宫颈癌有关联,幽门螺杆菌与胃癌有关联等。在密切随访的同时还应积极治疗已确认的微生物感染,以阻断肿瘤发生的链条。(据《健康报》)
其他文献
平价“印度版”走俏  2012年6月,北京人戚书芸(化名)的母亲被诊断为肺癌晚期,经历两次不算成功的化疗后,健康每况愈下。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的医生建议服用易瑞沙,英国专利靶向药物,每粒550元,1天1粒,一个月需花费16500元。  为了寻求花费更低的治疗延长母亲的生命,戚书芸在网上找到了价格相对低廉的印度易瑞沙,一盒30粒,代购价在1500~1800元不等。戚书芸的一位飞行员朋友开始帮她从印
期刊
慈禧太后(1835~1908年)姓叶赫那拉,小名兰儿。她27岁死了丈夫,41岁死了独子,外遭洋人的欺凌,内受义军的威胁,还需要与那“不听话”的侄皇及其“帝党”周旋、斗争,真可谓大小心事未曾断,各类忧患无尽头!然而,她年逾花甲仍“风韵不减当年,神采矍烁,肌肤如玉.青丝不落”,而且活了74岁,“垂帘听政”了40多年!  食补和药药补  慈禧深知自己的艰难处境,惟恐自己不堪重负,所以非常重视食补和药补。
期刊
地球另一端,维生素保健品遭遇“讨伐”  随着我国卫生状况和医疗保健水平的不断提高,健康早已成了人们关心的话题。近几年来,将维生素补充剂当作保健品成了国人追逐健康的重要手段。但在地球另一端,欧美学界最近正掀起一股“讨伐”维生素保健品的热潮。权威医学杂志《美国内科协会年鉴》最新文章认为:“所谓维生素保健热就是浪费钱!”  其实,维生素补充剂自诞生之日起,学界对“健康人服用维生素保健”的质疑就从未间断。
期刊
朱元璋是中国明朝的开国皇帝,又是少有的暴君。同是开国皇帝,朱元璋为什么不像刘邦、李世民、赵匡胤等人那样雍容大度、善待功勋呢?这体现出朱元璋独特的心理素质和人格特质。  在起义初期,朱元璋善于挖掘人才,聚集了宋濂、刘伯温、朱升等谋士,并在他们的协助下建立大明王朝。可天下方定,朱元璋就开始担心文臣会鄙薄自己贫贱的出身,武将会篡夺皇位,久而久之出现了典型的焦虑表现,如缺乏自信、极度敏感、易妄想等。  比
期刊
最近,江苏卫视推出了国内首档科学真人秀节目《最强大脑》,把超强记忆力的郑才千捧红了。现在正值高考前夕,如果拥有他这般神奇的记忆力,应对考试那岂不妙哉?节目中,郑才千坦言,大脑技能方面天赋最重要,后天的培训和锻炼可以得到一定的补充。  在传统印象里,核桃、猪脑都是很好的补脑食物,真的是这样吗,吃了就可以变聪明了吗?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临床营养科夏朋滨营养师指出,脑细胞数量在婴幼儿时期已经定型了,光靠
期刊
平时吐掉了的葡萄籽,近年来却大放异彩,与葡萄籽提取物相关的保健产品受到不少人的追捧,很多产品宣称具有抗氧化功效,可以起到降血脂、降低胆固醇的作用,也有类似产品宣称具有美容、抗癌的效果,还有些被有些商家大肆宣传为能抗癌,抗氧化,延缓衰老。市场上各种“葡萄籽油”、“葡萄籽粉”等卖得火热。广告中的功能从降血脂、降胆固醇、抗癌到美容、抗衰老等等,几乎是各种时髦的功能都贴在它身上。广告做得再热闹,也代替不了
期刊
近日,被称为“黑瘟疫”的埃博拉病毒还只在西非肆虐,如今全球已拉响“埃博拉警报”。埃博拉病毒为人所知已有38年之久,在非洲造成了至少3次大流行,造成数千人死亡,而此次卷土重来的“埃博拉病毒”被定性为“历史上最致命性的爆发”。就目前来看,虽然疫情尚未在非洲以外国家扩散,但人们对埃博拉病毒的恐惧却在不断增加。  疫情比想象得更严重  据世界卫生组织7月31日通报,此轮疫情自2月份在非洲几内亚被发现,截至
期刊
时值夏季,正是水果丰富、琳琅满目的季节。一些网友对催熟水果产生了疑虑,吃催熟水果会影响健康吗?催熟水果营养是否有变化?就此,记者采访了多位专家。  市面上多数是催熟水果?  【回应】不是,需要长途运输和反季、后熟的水果才催熟,欧美也普遍使用  “听说市场上销售的水果多数是催熟水果,是这样吗?”一名网友在微博中问。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物学博士史军告诉记者:“并非所有水果都需要催熟,主要是一些需
期刊
年轻人心梗更凶险  20多岁的年轻人竟然会得心肌梗死?如今,这些看似不可能的悲剧正越来越多地发生在我们身边。开芸主任表示,尽管心肌梗死的发病高峰是60~70岁的老年人,但现在正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一方面,中青年面临巨大的工作压力,为了家庭、前途,不惜熬夜加班、透支身体,加上缺乏运动、吸烟等原因,心脏血管内膜过早受损,为疾病埋下隐患。另一方面,如今年轻人普遍喜欢玩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经常“废寝忘食
期刊
老百姓买食品,绝大多数只看包装上的老三样:价格、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这本无可厚非,而细心的人发现,现在少数食品包装上开始出现一项新内容———过敏原信息。其实这个易被忽略的信息,对于过敏体质的人群,可以说是“关乎生命”的健康标识。  是不是所有商家都替我们的健康着想呢?记者调查发现,仅四成包装食品明确提示了过敏原信息,而多数食品的这项标识让人雾里看花。  很多知名品牌食品未提示过敏原  包装上标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