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螗娘,世谓之天马。盖骧首奋臂,颈长而身轻,其行如飞,有马之象。
——宋 ·罗愿《尔雅翼·释虫二》
中国古代词典《尔雅》中提到螳螂(蜱蛸),描述总结了螳螂的特点:勇气和无畏。是的,勇气和无畏,也同样是中国武侠小说中许多英雄人物所具有的特质。令人联想到刀客、剑客,一件件号令天下的兵器,一个个铁血丹心的故事。或许与各种困难和遭遇相对,没有什么真正的法宝和绝招;有时候,仅仅是狭路相逢勇者胜!而在西方,螳螂却又是另一种身份和形象,其英文名“mantis”源出希腊语,意为“占卜者”,因为古希腊人相信螳螂具有超自然的力量。螳螂能静立不动,也能身体优雅地前后摆动,头部上举,两前足外伸,像是在祈求,故也引出许多神话和传说。
螳螂是名副其实的“刀客”,它们的前肢比较发达,呈镰刀形长而有力,上面还长有非常锋利的尖刺,在捕食时能牢牢抓住猎物。除了极地环境,它们广泛分布在世界各地,尤其在热带地区,种类最为丰富。世界上已知的螳螂有近两千种,但在我国仅有几十种。虽不及蝴蝶和蜻蜓那样家喻户晓,但也有着广泛的知名度,这一切可能也缘于它们特殊的捕猎习性。它们不仅把许多昆虫当成美味点心,甚至还同类相残。大吃小、雌吃雄的情况非常普遍。那些分布在南美洲的个别大型种类,还能攻击和捕食小型鸟类、蜥蜴或蛙类、甚至是蛇类等小型动物,这在昆虫当中是绝无仅有的!
虽说螳螂勇敢无畏,但并非仅是一介武夫,绝非有勇无谋之辈。除了一对锋利的兵器,螳螂还具有保护色,比如最为常见的棕色和绿色,分别适应于绿叶和枯草的环境;有的还可以拟态,结构和质感与其所处环境非常相似,让猎物和天敌都无法辨认出来,可谓大隐隐于市,如著名的枯叶螳螂和兰花螳螂。当然,这些是与生俱来的天性,似乎与它们的“智慧”无关,而实际上他们确实比很多昆虫都更敏锐,它们会在必要时纹丝不动,选择在最合适的时机进攻,或者在感觉到来者不善时逃之夭夭。它们的飞行能力相比很多昆虫略显笨拙和缓慢,对此,摄影师们表示欢迎,因为更容易用各种镜头来和它们打招呼。
拍摄螳螂需“三超”
螳螂具备了昆虫中最上镜的特点:大眼睛、酷造型、靓色彩……因此,它们一直是倍受欢迎的昆虫模特儿。不仅如此,它们拟人化的动作和行为更加打动人心,也拓展了人们的想象力。要拍摄螳螂,似乎一切都是水到渠成,好像没有什么需要特别准备和注意的,而实际上,想要拍得更加出彩,还着实要下一番功夫。这种功夫不仅仅是要解决在拍摄技巧上的各种难题,更重要的是有超寻常的忍耐力、超灵敏的感知力,以及超现实的想象力。这“三超”听上去有些夸张,不过却是提升拍摄水平和拍摄意识的必经之路。
超常的忍耐力是重要的前提,因为螳螂不像蝴蝶和蜻蜓那样种类繁多、种群庞大。有时候走在野外,若不仔细寻找也许半天下来会一无所获。这往往是由于走得太快,还有路上各种“干扰”太多。这时需要告诉自己把步子慢下来,把身子低下来,这样看似简单的调整,对于发现它们却是十分有效的,因为人眼的视力在移动中对于物体色彩和形状的判断力会明显下降,就像相机镜头在对移动物体对焦时会出现“拉风箱”的现象。此外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和螳螂比耐心。这确实有些自不量力,因为螳螂可以几个小时守在某个地方一动不动,等待猎物,并伺机捕猎。但长时间的等待的确会增加很多拍摄的好机会。我们要的是自然的状态,而不是驱赶、摆弄,或完全人工打造的拍摄场景。在自然的机缘下的拍摄,也许画面会不够完美,但是这样的过程会让我们得到很多有用的要素,如它们的动作、姿态与环境的搭配组合,都会给日后的拍摄构思提供宝贵的参考。
超灵敏的感知力。这可不是凭空而来的,更不是什么第六感。它是在大量观察和拍摄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预判能力。比如在一个场景中,不同种类的螳螂会对环境的变化做出不同的反应。对它们的行动路线、运动方式、运动速度,包括身体姿态的相应变化,若仅仅靠即时的快速反应来拍摄,容易错过大量的精彩瞬间。和拍摄其他昆虫不太一样的是,螳螂简直就是昆虫界的“智人”,它们所表现出来的“思维”和反应是丰富多样的,既不单调,也不乏味。了解在不同的情境下如何接近它们、可以接近到怎样的程度,都会有助于我们在按下快门前有足够的准备和思考。摄影师之所以要建立这种感知力,就是因为它们绝对会在某个时刻带给你惊喜和震撼。只有当你把握每一次的观察机会,不走马观花、不一味猎奇、不一味追求更多的种类,才能深入下去,发现其中的奥妙和乐趣。超灵敏的感知力也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预判的成功率大大提升,也会带给我们十分特别的成就感,让我们和自然的关系更加微妙、也更近。
超现实的想象力。人类世界之所以不断发展,想象力是其所具有的非常重要的能力。这既是与生俱来的,也是在体验和实践中不断积累的。对拍摄而言,何为超现实的想象力呢?这要说到两种不同的摄影类型:纪实类和艺术类。纪实类旨在记录下现实世界中相对客观存在的物体和事件;而艺术类却可以是和现实无关的纯个人感受、思想的表达。具体而言,有些时候我们要忘掉眼前的这个拍摄对象实际上是什么,它可以是一只螳螂,也可是一个卡通形象,又可以只是一种自然世界中的形状,或者只是一种几何结构,这都没有关系,我们不要限制自己的想象力,不需要记住每一种螳螂的拉丁学名,更不需要知道它从一颗卵开始,究竟蜕了多少次皮才变成今天这个样子。是的,如果你对那些感兴趣,当然可以学习和记忆,但我认为这不是摄影所必须的。你只需尽情想象,然后尝试各种技巧,尽力缩短照片和想象的距离,最后就是按下快门后的期待和惊喜了。
技艺与技巧
技艺和技巧的区别,在于前者不局限在“技”的层面。技高者为匠,艺高者为师。螳螂也好,蝴蝶也罢,拍摄昆虫从本质上与拍摄其他题材无异,最难的不是发现它们,也不是发现它们的身形与色彩有多么奇特,而是要忘掉这些一开始最吸引我们的东西,真正回归到摄影本身。摄影的本质是什么见仁见智,各取所需,我们这里只需更加丰富的体验,在积累一定的技巧经验之后,形成自己的创作理念,开始更加自由的尝试和创作。不要太在意你面对的是一只平淡无奇的蝴蝶,还是一只震撼眼球的竹节虫,这些角色固然会让你的照片更有新鲜感,但却只是转瞬即逝的精彩。如果想要你的作品获得观者更长久的感动,首先就是要打动自己、触动自己。面对自然,我们既可以是忠实的记录者,也应该是执着的创作者。创作会让我们在这条路上走得更长久。
《说苑·正谏》:“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旁也。”“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样的故事,世世代代地告诫着人们,不能目光短浅,只想着眼前的利益。这样的哲学思维,是人们在观察自然的过程中得来,是自然给人们的智慧提供的营养和能量。
——宋 ·罗愿《尔雅翼·释虫二》
中国古代词典《尔雅》中提到螳螂(蜱蛸),描述总结了螳螂的特点:勇气和无畏。是的,勇气和无畏,也同样是中国武侠小说中许多英雄人物所具有的特质。令人联想到刀客、剑客,一件件号令天下的兵器,一个个铁血丹心的故事。或许与各种困难和遭遇相对,没有什么真正的法宝和绝招;有时候,仅仅是狭路相逢勇者胜!而在西方,螳螂却又是另一种身份和形象,其英文名“mantis”源出希腊语,意为“占卜者”,因为古希腊人相信螳螂具有超自然的力量。螳螂能静立不动,也能身体优雅地前后摆动,头部上举,两前足外伸,像是在祈求,故也引出许多神话和传说。
螳螂是名副其实的“刀客”,它们的前肢比较发达,呈镰刀形长而有力,上面还长有非常锋利的尖刺,在捕食时能牢牢抓住猎物。除了极地环境,它们广泛分布在世界各地,尤其在热带地区,种类最为丰富。世界上已知的螳螂有近两千种,但在我国仅有几十种。虽不及蝴蝶和蜻蜓那样家喻户晓,但也有着广泛的知名度,这一切可能也缘于它们特殊的捕猎习性。它们不仅把许多昆虫当成美味点心,甚至还同类相残。大吃小、雌吃雄的情况非常普遍。那些分布在南美洲的个别大型种类,还能攻击和捕食小型鸟类、蜥蜴或蛙类、甚至是蛇类等小型动物,这在昆虫当中是绝无仅有的!
虽说螳螂勇敢无畏,但并非仅是一介武夫,绝非有勇无谋之辈。除了一对锋利的兵器,螳螂还具有保护色,比如最为常见的棕色和绿色,分别适应于绿叶和枯草的环境;有的还可以拟态,结构和质感与其所处环境非常相似,让猎物和天敌都无法辨认出来,可谓大隐隐于市,如著名的枯叶螳螂和兰花螳螂。当然,这些是与生俱来的天性,似乎与它们的“智慧”无关,而实际上他们确实比很多昆虫都更敏锐,它们会在必要时纹丝不动,选择在最合适的时机进攻,或者在感觉到来者不善时逃之夭夭。它们的飞行能力相比很多昆虫略显笨拙和缓慢,对此,摄影师们表示欢迎,因为更容易用各种镜头来和它们打招呼。
拍摄螳螂需“三超”
螳螂具备了昆虫中最上镜的特点:大眼睛、酷造型、靓色彩……因此,它们一直是倍受欢迎的昆虫模特儿。不仅如此,它们拟人化的动作和行为更加打动人心,也拓展了人们的想象力。要拍摄螳螂,似乎一切都是水到渠成,好像没有什么需要特别准备和注意的,而实际上,想要拍得更加出彩,还着实要下一番功夫。这种功夫不仅仅是要解决在拍摄技巧上的各种难题,更重要的是有超寻常的忍耐力、超灵敏的感知力,以及超现实的想象力。这“三超”听上去有些夸张,不过却是提升拍摄水平和拍摄意识的必经之路。
超常的忍耐力是重要的前提,因为螳螂不像蝴蝶和蜻蜓那样种类繁多、种群庞大。有时候走在野外,若不仔细寻找也许半天下来会一无所获。这往往是由于走得太快,还有路上各种“干扰”太多。这时需要告诉自己把步子慢下来,把身子低下来,这样看似简单的调整,对于发现它们却是十分有效的,因为人眼的视力在移动中对于物体色彩和形状的判断力会明显下降,就像相机镜头在对移动物体对焦时会出现“拉风箱”的现象。此外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和螳螂比耐心。这确实有些自不量力,因为螳螂可以几个小时守在某个地方一动不动,等待猎物,并伺机捕猎。但长时间的等待的确会增加很多拍摄的好机会。我们要的是自然的状态,而不是驱赶、摆弄,或完全人工打造的拍摄场景。在自然的机缘下的拍摄,也许画面会不够完美,但是这样的过程会让我们得到很多有用的要素,如它们的动作、姿态与环境的搭配组合,都会给日后的拍摄构思提供宝贵的参考。
超灵敏的感知力。这可不是凭空而来的,更不是什么第六感。它是在大量观察和拍摄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预判能力。比如在一个场景中,不同种类的螳螂会对环境的变化做出不同的反应。对它们的行动路线、运动方式、运动速度,包括身体姿态的相应变化,若仅仅靠即时的快速反应来拍摄,容易错过大量的精彩瞬间。和拍摄其他昆虫不太一样的是,螳螂简直就是昆虫界的“智人”,它们所表现出来的“思维”和反应是丰富多样的,既不单调,也不乏味。了解在不同的情境下如何接近它们、可以接近到怎样的程度,都会有助于我们在按下快门前有足够的准备和思考。摄影师之所以要建立这种感知力,就是因为它们绝对会在某个时刻带给你惊喜和震撼。只有当你把握每一次的观察机会,不走马观花、不一味猎奇、不一味追求更多的种类,才能深入下去,发现其中的奥妙和乐趣。超灵敏的感知力也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预判的成功率大大提升,也会带给我们十分特别的成就感,让我们和自然的关系更加微妙、也更近。
超现实的想象力。人类世界之所以不断发展,想象力是其所具有的非常重要的能力。这既是与生俱来的,也是在体验和实践中不断积累的。对拍摄而言,何为超现实的想象力呢?这要说到两种不同的摄影类型:纪实类和艺术类。纪实类旨在记录下现实世界中相对客观存在的物体和事件;而艺术类却可以是和现实无关的纯个人感受、思想的表达。具体而言,有些时候我们要忘掉眼前的这个拍摄对象实际上是什么,它可以是一只螳螂,也可是一个卡通形象,又可以只是一种自然世界中的形状,或者只是一种几何结构,这都没有关系,我们不要限制自己的想象力,不需要记住每一种螳螂的拉丁学名,更不需要知道它从一颗卵开始,究竟蜕了多少次皮才变成今天这个样子。是的,如果你对那些感兴趣,当然可以学习和记忆,但我认为这不是摄影所必须的。你只需尽情想象,然后尝试各种技巧,尽力缩短照片和想象的距离,最后就是按下快门后的期待和惊喜了。
技艺与技巧
技艺和技巧的区别,在于前者不局限在“技”的层面。技高者为匠,艺高者为师。螳螂也好,蝴蝶也罢,拍摄昆虫从本质上与拍摄其他题材无异,最难的不是发现它们,也不是发现它们的身形与色彩有多么奇特,而是要忘掉这些一开始最吸引我们的东西,真正回归到摄影本身。摄影的本质是什么见仁见智,各取所需,我们这里只需更加丰富的体验,在积累一定的技巧经验之后,形成自己的创作理念,开始更加自由的尝试和创作。不要太在意你面对的是一只平淡无奇的蝴蝶,还是一只震撼眼球的竹节虫,这些角色固然会让你的照片更有新鲜感,但却只是转瞬即逝的精彩。如果想要你的作品获得观者更长久的感动,首先就是要打动自己、触动自己。面对自然,我们既可以是忠实的记录者,也应该是执着的创作者。创作会让我们在这条路上走得更长久。
《说苑·正谏》:“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旁也。”“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样的故事,世世代代地告诫着人们,不能目光短浅,只想着眼前的利益。这样的哲学思维,是人们在观察自然的过程中得来,是自然给人们的智慧提供的营养和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