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路线设计中存在的问题研究

来源 :大陆桥视野·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rmes2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最近几年,道路施工量在不断增加,路线设计对整个经济发展的过程起到了关键的作用,直接体现了公路的价值,以及影响了地区经济的发展。就目前而言,我国公路存在设计弊端,导致严重的交通堵塞,频繁的交通安全事故等现象,所以,施工前期的设计必须结合这些环境因素,满足道路发展的趋势,使公路设计具备美观,实用,可持续性。因此本文主要是对公路路线设计中所存在着的问题做出了全面的分析研究,同时也是在这个基础之上提出了下文之中的一些内容,希望能够给予相同行业中工作的人员提供出一定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公路路线;设计;问题;对策;分析
  1.导言
  由于我国近年来经济的不断发展,公路建设项目也在不断增加,公路路线设计在建设环节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路线设计影响着公路的造价,并且还会对本地经济发展、城市进步等有一定的影响作用。目前我们国家在建设公路工程中还有一些其它问题,出现这些问题主要是因为公路路线设计不符合沿线环境造成的,所以在设计公路路线时需要考虑多个方面影响因素,一定要确保设计的公路路线符合社会发展和规划要求,使修建的公路更加环保,更加安全。
  2.公路路线设计的现存问题
  2.1缓和曲线过短问题
  公路路线线形有两种形式,一种为直线另一种为曲线。缓和曲线是在直线与圆曲线,圆曲线与圆曲线之间设置的曲率连续变化的曲线。缓和曲线是道路平面线形要素之一,它是设置在直线与圆曲线之间或半径相差较大的两个转向相同的圆曲线之间的一种曲率连续变化的曲线。《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规定,除四级路可不设缓和曲线外,其余各级公路都应设置缓和曲线。在现代高速公路上,有时缓和曲线所占的比例超过了直线和圆曲线,成为平面线形的主要组成部分。在城市道路上,缓和曲线也被广泛地使用。缓和曲线设置过短,使曲率变化过快,影响行车的舒适性和行车安全。
  2.2线位调整问题
  在设计公路路线设计中,设计人员一定要对现场进行详细的考察,从多方面考虑选择最佳的路线设计方案。设计人员如果没有对现场充分了解,在设计过程中会出现各种问题,导致以后可能的线位调整问题,不仅会延长项目的建设周期,还会增加建设成本。
  2.3变坡点的选择问题
  在公路路线设计中,设计控制点资料常常会出现不详尽的情况,变坡点位置没有依照关键结构物以及控制点进行科学的设计,导致变坡点的位置出现不合适,直接对后期工程产生影响影响,并且也增加了建设成本,所以变坡点位置的设计需要重视起来。
  3.公路路线设计工作需要遵循的设计原则
  3.1需要重视环境的协调发展
  我国环境污染可以说是日益严重,环境问题不仅关系着国家的未来发展,同时也影响了国家经济的发展,因此在公路路线设计工作进行中一定要充分考虑好周围地区的环境问题,从保护周围环境角度出发做好公路设计,让公路路线设计能够跟环境和谐共处。科学规范的公路路线设计能够把公路工程建设对当地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既能够维护好当地的生态环境,同时也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我国的人口数量逐渐增多,耕地面积也在逐年减少,因此在进行路线设计时一定要协调好道路跟耕地之间的关系,争取把对耕地面积的占用率降低,有效保护我国耕地资源。
  3.2路线设计要适应地理环境
  公路施工建设过程中,会不断面临各种各样的地理环境,因此造成施工环境过于复杂问题。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就需要统筹好地理环境跟公路施工环节的关系,从公路施工角度出发优化公路曲线设计和道路交叉设计,公路路面坡度要经过科学、规范的运算,才能够有效提升公路路线设计和施工质量。
  3.3直线路段设计
  两点之间直线最短是基础性数学定律,因此为了能够有效控制好公路施工建设成本,目前很多路段都是在公路路线设计中使用直线设计,这样不仅能够降低施工成本,还能够扩大驾驶人员在行驶过程中的视野,有效防止出现交通安全事故。但是直线设计并不是公路设计的唯一设计线型,通过大量的案例查阅可以得出结论,长时间的进行直线行驶。周围的环境相同、单一时,很容易让司机在行驶过程中产生视觉疲劳、视觉错觉,有时候看不清楚路标,导致在行驶过程中司机无法保持长时间的精力集中,一旦出现突发情况很容易引发严重的交通安全事故。目前我国的有些地方高速公路直线段长度超过了6Km,有很多甚至超过了10Km,导致交通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因此在进行公路路线设计工作过程中,不能一味进行直线设计,要让路线的直线长度保持在科学长度的范围之内。
  3.4缓和曲线设计
  公路设计过程中容易受到当地地形地势的影响,因此需要采取缓和曲线设计方式。缓和曲线就是直线与圆曲线之间或半径相差较大的两个转向相同的圆曲线之间的一种曲率连续变化的曲线,属于连续变化状态。在设计公路缓和曲线过程中,要结合公路的实际施工情况和施工地形考虑,协调好直线路段和圆曲线路段之间的长度,提升公路的设计质量。缓和曲线需要以公路的行驶轨迹和运行通畅的前提下,设计中还要重视缓和曲线的人性化设计,确保公路质量的同时保证设计美感,有效提升道路行驶的舒适性。
  3.5公路路线的超高设置
  目前随着公路等级的提高,位于缓和曲线乃至圆曲线上的桥梁日渐增多,但是同时公路中平曲线上的超高设计容易影响到公路的桥梁设计与施工,对于施工难度和施工工艺使用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例如说一部分工程施工单位把公路的超高端位置设定在了桥梁的中间部位,这样就会导致桥梁在施工过程中因为超高的设置而出现扭曲变化,不仅影响了桥梁的美观,对于行车安全性同样造成严重影响。因此针对这种情况需要优化公路的超高设置,最好能够把公路的超高设置设计在前两的桥头,这样不仅能夠缓解了桥梁的扭曲变化,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桥梁的美观性和安全性,保证公路使用质量的同时也加强了人们的行驶安全。
  4.结论
  综上所述,公路路线设计是项目建设的先决条件,也是公路施工的决定性环节,直接影响公路的后期施工及使用过程中的可行性。在公路项目竣工以后,将一直影响公路的寿命期限,并伴随整个公路使用过程,就此带来公路的可持续利用的持久影响。公路路线设计需要遵循长久生态发展,安全可靠的设计原则,充分结合环境,地质,设计点,安全度等影响和控制的要点,制定适合地形的线位设计方案,提高设计路线的可操作性,在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科学合理地应对解决,优化设计方案,在保证财务经济成本的同时,提升景观审美感,保障公路建设的安全使用性。
  参考文献:
  [1]毕云健,徐晨辉.公路路线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12).
  [2]苑博深.公路路线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要点研究[J].林业科技情报,2016,48(02).
  [3]柴春峰.公路路线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要点研究[J].交通建设与管理,2015(06).
  [4]杜燕霞.公路路线设计及存在的问题[J].交通标准化,2013(14).
其他文献
摘要:文章以移动互联网背景下电商物流“最后一公里”为研究对象,首先分析了当下电商物流存在的问题,随后结合相应问题,提出了一些移动互联网背景下电商物流最后一公里模式优化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背景;电商物流;最后一公里  当下,电商物流企业在“最后一公里”物流配送方面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电商物流相关企业深刻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借助移动互联网带来的各种信息化技术优势,突破自身发展桎梏,
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工程造价的控制是非常重要的,它贯穿在建筑工程管理的不同环节之中,不论哪一个环节存在问题,都会导致建筑工程造价受到非常严重的影响,并且进一步导致建筑
【摘要】苗族服饰作为少数民族丰富的文化遗产之一,服饰数量、样式、种类极其繁复。苗族服饰图案纹样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与文化内涵。作者对湘西苗族服饰图案纹样的研究,并结合苗族风土民情、宗教信仰、民族服饰等相关图案,进行相关的书籍装帧应用设计,使其与书籍装帧设计进行有机结合,建立新颖有效的保护苗族服饰文化的模式。  【关键词】湘西苗族;服饰图案纹样;书籍装帧设计  【中图分类号】J523.5 【文献标识码
Impact of coordination costs and market size on a firm's choice of technology is studied in a general equilibrium model in which firms engage in oligopolistic c
期刊
因地制宜地开发利用低丘缓坡土地,是山地丘陵区城镇切实保护平原优质耕地、拓展建设发展空间,破解土地瓶颈制约的有效路径.位于中部的河南省,其西侧和南侧的山地丘陵区分布有
随着经济的发展,高速公路的发展越来越迅速,对高速公路的设计标准和工程质量要求就越来越高,这就要求必须重视和加强高速公路现场施工中的工程质量管理,提高施工质量意识.故
期刊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根据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总体要求和全国财政工作会议的部署,围绕会计改革发展的新任务,确定《财务与会计》2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迅猛,经济的快速发展,使人们的整体生活质量也在不断提高。税收关系到一个国家是否能够正常的运营,税收在我国占据了极为重要的位置。本文主要
期刊
In the light of the fact that there has been substantial growth in China's exports in last three decades,particularly after China joined the WTO in 2001,this ar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