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随着封建商品经济日趋活跃,以不义手段牟利的行为严重影响了商品经济的正常发展和百姓的日常生活。封建社会于规范的交易活动尚未能提供法律保障和伦理支持,对此就更显力不从心。于是道教与民间信仰便借神道设教的传统发挥"民众大宪章"的作用,以宗教教义、掠剩神及众多因果报应故事来遏制不义敛财的行为。
【基金项目】
:
本文系2008年度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祈财信仰与和谐社会研究--以中原地区为主要考察对象》(编号2008BZX002)、河南省教育厅2009年度人文社科研究项目《中原地区妈祖信仰研究》(编号:2009-GH-059)阶段性成果.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封建商品经济日趋活跃,以不义手段牟利的行为严重影响了商品经济的正常发展和百姓的日常生活。封建社会于规范的交易活动尚未能提供法律保障和伦理支持,对此就更显力不从心。于是道教与民间信仰便借神道设教的传统发挥"民众大宪章"的作用,以宗教教义、掠剩神及众多因果报应故事来遏制不义敛财的行为。
其他文献
道教内丹修炼过程其实就是人体体质改善的进程。它主要通过内丹真气散化方式与反复之功的改善人体的体质,具有层次性特征。通过“司外揣内”的方法分析内丹学文献记录了大量内炼过程中呈现出来内、外景象,可以探索并发现其中的改善人体体质原理和具体方法。其价值意义在于为个体体质增强服务。
宗教伦理学是研究宗教道德的起源、发展,人(包括信徒)的行为准则,人与人、人与神,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义务的学说。宗教伦理通过对人们行为的规范引导,甚至深刻地影响或促成社会新生制度的发育。在现代社会中,宗教的许多功能衰退了,但宗教伦理道德的行为规范功能却日益突出。面对当今世界和中国对于加强伦理道德建设的需求和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探讨各种宗教的经济伦理、工作伦理、家庭伦理、社会伦理、生命伦理,以及这些伦理观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工作。
经典基础主义和修正版基础主义在解答上帝存在信念的合理性问题时,各自提出了有较大分歧的合理性概念,分歧的实质在于恰当基础信念的不同和证据原则的不同,这两个不同的合理性概念、两套不同的证据原则可以分别适用于和谐社会有关公共问题的信念和私人领域的信念。
道学之名,典出《隋书·经籍志》,原指老庄道家及其有关“道”的学说。后来的“道学”则指以“道”为宇宙万物之发源和思想根柢,以道家和道教的发生、发展流变为对象,以探索宇宙、生命和社会奥秘为目标,以发掘生存智能为指归,以“道”为终极关怀的学说。概括而言,传统道学也就是道家之学与道教之学。
成玄英的重玄学在本质上是一种阐述道教修道思想和方法的宗教哲学,其重玄认识思想从主题、框架、内容、方式、旨趣等多方面给我们以启示,尤其是其纯粹玄思的思想、主客体同一的思想、穷理尽性的思想、破执遣滞的思想、真理绝于言之的思想、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相统一的思想、精神超越的思想、和光同尘的思想,对当今认识论、方法论、生存论、修养论、境界论仍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六朝道教典籍《真诰》使用了口语、俗语,其用语较有特点,学界多有讨论。但由于道教文献的特殊性,其中对某些语词的讨论尚欠深入,仍有可商之处,本文即对"不授"、"盛"、"建"三个语词的含义进行了考释。
明清时期,龙门派几成全真道之主脉,传遍大江南北,江南地区尤盛。本文对龙门派研究中存在的一些有争议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在江南传播的龙门派承丘处机之传,形成了"龙门心法"的传承系统,虽然出现了一些分支,但大都具有崇拜吕祖、精严戒律、重视内丹、与正一道相融合等特点。龙门派推动了全真道在江南地区的传播与发展。
继明代《正统道藏》之后,《道藏辑要》是最重要的道教丛书。《道藏辑要》一书的形成至今仍是个谜,当代学者普遍认为它有三个主要版本:一为彭定求(1645-1719)编原本,二为蒋元庭(1755-1819)增补本,三为贺龙骧、彭瀚然最终修订本。与学者们普遍认可的观点不同,本文力图证明《道藏辑要》实际上只有两个版本(版本二和版本三),而所谓的彭定求本纯属虚构。在对蒋元庭之同代人闵一得(1748/58-1836)的作品进行研究后,我们证实蒋元庭确是《道藏辑要》的编者。在闵一得的作品中,我们还可以发现《道藏辑要》在江南
在长期的酝酿、发展与演变过程中,北京民俗与中国土生土长的制度化宗教——道教发生了互生互动的密切联系,在很多方面都体现出道教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道教民俗。每年正月十九日的白云观"燕九节",是京城非常重要的道教民俗之一。自元代中后期以来,"燕九节"历经流变与传衍,不仅在北京传承悠久,在全国也不乏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