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金方对大鼠单核细胞炎症反应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来源 :时珍国医国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jjel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利金方对香烟提取物诱导的单核细胞炎症反应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实验分为①空白对照组;②香烟烟雾提取物组;③利金方低剂量组;④利金方中剂量组;⑤利金方高剂量组;⑥NF-κB抑制剂组.ELisa检测IL-8、IL-21,qRT-PCR检测NF-κB的mRNA表达,WB检测NF-κB P65的蛋白表达.结果 香烟烟雾提取物使IL-8和IL-21的分泌量增多,NF-κB mRNA表达量增加,NF-κB P65的蛋白表达升高.利金方低、中、高剂量及NF-κB抑制剂均能使IL-8和IL-21的分泌量减少,NF-κB的mRNA表达量减少,NF-κB P65的蛋白表达降低.结论 利金方通过抑制NF-κB P65从而降低IL-8、IL-21的表达进而减轻单核细胞的炎症反应.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脑出血(ICH)患者血肿体积变化及CT影像学动态评估.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2020年3月南阳南石医院就诊的ICH患者68例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在6 h内行头部CT扫描确诊.比较治疗后不同时间CT阈值变化,按照初始出血量将患者分为<10 mL组、10~20 mL组、20~30 mL组,使用多田公式法测量血肿体积,比较治疗后不同时间的血肿体积变化,比较治疗后不同时间、不同出血量患者的血肿吸收率,统计血肿扩大率及发生时间.结果 血肿CT值均值在治疗后1~7 d内均有下降趋势(P<0.05
目的 分析关节镜下活瓣切除内引流结合囊壁切除术治疗腘窝囊肿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64例腘窝囊肿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单纯关节镜下引流治疗,观察组给予关节镜下活瓣切除内引流结合囊壁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有效率,临床指标,术前、术后1、3、7 d VAS评分,术前、术后1、7月Lysholm评分,囊肿残存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6.564,P<0.05),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术后1、7月观察组Lysholm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目的 基于代谢组学研究策略,研究急性肝衰竭大鼠尿液中代谢物变化,探寻解毒化瘀颗粒拮抗ALF大鼠可能的疗效机制.方法 将18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6只,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ALF组)和治疗组(解毒化瘀组).建立ALF模型后,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的代谢组学方法对大鼠尿液样本进行检测,结合质谱信息和公共数据库检索对检测到的代谢物进行鉴定,用主成分分析(PCA)和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分析组间代谢产物差异.结果 正常组、模型组、治疗组的代谢轮廓有明显差异,筛选并鉴定出组间具有显
目的 观察腓骨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踝关节旋后外旋型Ⅳ度骨折的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踝关节旋后外旋型Ⅳ度骨折患者50例,根据数字随机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后外侧入路,观察组采用腓骨入路展开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统计两组患者复位内固定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后踝复位次数以及住院时间,采用Mazur踝关节评分系统评估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两组随访6月后的美国足与踝关节协会(AOFAS)踝与后足评分.结果 观察组复位内固定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
目的 探讨当归逐瘀胶囊对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再灌注(MCAO/R)不同时间点皮层组织中p38蛋白(p38)、核转录因子-κB65(NF-κB65)和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蛋白的影响.方法 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MCAO/R模型,缺血2 h待大鼠清醒后灌胃给药,假手术组与模型组灌胃给予蒸馏水10 mL/kg,当归逐瘀组灌胃给药2.00 g/kg,每天1次.再灌注24 h、48 h、72 h和7 d分别处死大鼠,取脑组织TTC染色法测梗死面积,干湿重量法测定脑含水量,HE染色观察组织病理学变化,W
目的 确定清热利湿饮对人角质形成细胞JAK-STAT3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抑制JAK-STAT3信号通路在清热利湿饮治疗银屑病机制的作用.方法 Western blot检测细胞蛋白的表达,实时定量PCR检测JAK mRNA的表达,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STAT3的转录以及JAK 3\'UTR的活性.结果 清热利湿饮显著降低人角质形成细胞株HaCaT细胞内STAT3磷酸化水平以及STAT3的转录功能;进一步研究显示清热利湿饮可通过转录后水平降低JAK1表达抑制STAT3的磷酸化;实时定量PCR和荧光素酶报
目的 研究藓状雪灵芝Arenaria bryophylla Fernald乙酸乙酯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 通过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制备HPLC方法等进行分离纯化,波谱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藓状雪灵芝分离得到2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小麦黄素(1)、山柰酚(2)、槲皮素(3)、异槲皮素(4)、芹菜素(5)、木犀草苷(6)、β-羟丙基香草酮(7)、儿茶素(8)、棕榈酸(9)、阿魏酸(10)、香草酸(11)、对羟基苯甲醛(12)、芒柄花黄素(13)、甘露醇(14)、蔗糖(15)、异牡荆素(16
“治痿独取阳明”的内涵丰富,自《素问·厥论》提出后,不少医家将其运用于男性勃起功能障碍(ED)的治疗中,拓展理法,创制效方,使此病的治疗体系更趋完善.本文从ED因机与“治痿独取阳明”涵义、生理和病理角度分析脾胃与勃起的关系、从阳明论治ED原则及举验5个方面出发,阐述经文对ED诊治的启示.同时提出:治痿独取阳明,非专补脾胃之虚,五脏皆可致痿,非独取脾胃,辨证论治是经文的深切要旨,最终目的在于补气血之虚、通气血之滞,使宗筋得养,阳道得兴.
目的 研究番泻叶致幼龄大鼠腹泻模型量-时-效关系.方法 将96只幼龄大鼠随机抽取24只作为空白组,余72只随机分为低、中、高浓度组,分别给予相应浓度番泻叶灌胃4周,建立大鼠腹泻模型.观察各组大鼠每周稀便率、腹泻指数、体重及电解质(Na+、K+、CL-)变化.结果 ①腹泻指标:中、高浓度组每周稀便率、腹泻指数均显著高于低浓度组(P<0.01),中、高浓度第2、3、4周稀便率、腹泻指数高于第1周(P<0.05),高浓度组第4周稀便率显著高于第1周(P<0.01).②体重:中、高浓度组每周体重增长较空白组、低浓
我国五音疗法萌芽于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属于音乐疗法的一种,《黄帝内经》首次提出五音疗疾思想,指出不同调式的音乐对人的身心有不同的影响.后代医家在此基础上不断补充与完善,创造了音乐治疗疾病的理论,奠定了我国传统音乐疗法的理论基础.音乐疗法是中医诊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分别从五音疗疾理论基础、作用机制、应用原则共3方面进行概括总结,以期为临床研究提供理论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