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

来源 :飞·素质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oryfei9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课堂教学中,结合实际,既要深刻挖掘德育内容,又要巧妙设计渗透方法。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充分挖掘里面的教育因素,把握时机,适时渗透,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法制教育中的渗透必须依托教材,离开了教材就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而教材中的育人因素,大多寓于知识之中,呈隐性状态。只有充分驾驭教材,才能悟得育人真谛,探寻到知识教学与法制教育的最佳融合点,即教学中进行法制教育的“渗透点”。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学习的主人,教育的对象,这就要求法制教育必须既遵循学生认知的规律,又要符合法律意识形成的规律,只有从分利用教学的主阵地,同时找准渗透点,法制教育才能立竿见影。
  一、在理解词语时渗透法制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词语教学是重要的内容之一,语文教师会使用到不计其数的成语、俗语、歇后语等词语,教师在给学生讲解某一个词语意思的同时,引导学生从法制视角来解释分析这些词语。如“拾金不昧”一词,在字典中的意思是“拾到钱财不藏起来据为己有”。同时,教师就趁机进一步从法制视角去讲解:如果我们捡到别人遗失的贵重物品不想返还并且占为己有,按照现行的法律规定,这种行为就属于盗窃行为。这样,学生在理解词语的同时也受到了法制教育。
  二、在课文讲解分析中渗透法制
  语文课堂教学就是实施法制教育的主要场所。我们要善于结合实际,既深刻挖掘德育内容,又巧妙设计渗透方法。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充分挖掘里面的法制教育因素,把握时机,适时渗透,使学生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中受到教育。
  三、结合文中重点词句渗透法制
  如四(上)课文第十九课《秦兵马俑》,在教学时着重引导学生抓住课文重点词语,理解秦兵马俑这一珍贵历史文物的特点,之后进一步挖掘教材中的法制因素,马上提问:“当你看到文物遭到破坏时,有什么感受?”在此基础上,结合生活实际,谈谈游客在参观文物古建筑时,在建筑物上刻字,这样的做法对吗?该受到什么样的处罚?讨论声中及时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让生知道通过法律手段来保护文物,用法律来制止,制裁破坏,盗掘文物的行为,是保护文物的有效手段。
  四、在交流讨论中渗透法制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时,一定要将教学内容与相关的法律知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我们不能单纯走过场,因为法制教学中已经规定在什么课中要渗透什么法制教育,我认为这是古板的教学,我们不能把语文课上成法制课,也不能忽略语文教材中包含的法制内容。一定要把握好分寸,做到潜移默化。
  五、在开放性练习中渗透法制
  练习题具有多样性和明显的层次性,不仅能巩固学生所学语文知识,而且学生在解答过程会出现很强的探索性。引入开放性练习题有助于培养学生应用法律的意识和能力。
  六、在语文活动中渗透法制
  每学期,语文教师都会在班里举行许多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课外活动,我们还可以将法制教育巧妙地融合到这些活动之中。语文教师可以组织一些关于法制教育的的主题演讲比赛,例如五年级有一个综合性学习《走进信息世界》可以开展“珍惜青春,远离网吧”演讲比赛,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到自己不应该沉溺网吧,而应该把自己的大好的青春年华用在学习之中,争取早日获得佳绩来回报自己的老师、父母和其他亲人;举行“青少年如何进行自我保护”演讲比赛,学生就可以明确地了解采取什么方式才是真正的自我保护等等。还可以开展一些学生辩论赛,主题可以设置成这样:“我们究竟该不该和陌生人说话”,“钱是不是万能”,“当官就一定要贪污吗”……
  七、在口语交际中渗透法制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学校即生活,生活即学校”。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影响,对世界观的形成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在进行“口语交际”教学时,也应适时渗透法制教育。我经常引用生活中的、报刊上的、电视上的那些违法犯罪的事件,组织学生进行口语交际,因为这些最能激发他们表达的欲望和交流的热情。例如直面惨不忍睹的交通肇事案件,特别是自己身边发生的小孩子横穿马路被车撞死的事件,孩子们小小的心灵受到强烈的震动,他们会发自内心的感慨,劝告同学们一定要遵守交通规则;面对有些社会上的小混混收取学生?“保护费”的事情,孩子们个个气愤填膺。老师因势利导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三十四条中称“严重不良行为”里第三点是“多次拦截殴打他人或者强行索要他人财物”。老师只需要往深处引导一下,学生便会“向青草更深处漫溯”。孩子们纷纷表示,对于这样的行为,应当及时制止,制止不了应该告诉老师或者其父母,采取措施严加管教。这样自然而然地就把他们的思维转向了对规则的认知上来。通过讨论交流,深化他們遵纪守法的意识,强化对法律法规的认知。
其他文献
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所以加强物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能力在物理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思维活动是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上产生的,感性材料是思维活动的源泉和依据。各种类型的物理实验,具体形象地展示了物理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丰富的感性材料,强化了学生的感知并纠正在感知中形成的错觉,从而达到丰富学生头脑中感性材料的储存及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目的。在我国历来的中学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探究性学习是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课程改革应突出以人为本的思想,为此,开展探究性学习的研究势在必行。  一、语文教师转变角色  传统的语文教学,习惯于教师讲课文,学生记笔记;习惯于老师说到底,学生听到底。而探究性学习要求学生运用综合知识,主动地进行有意义的探索,要实现这一目标,教师要转换角色。  1.做学生兴趣的激发者。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早晚一罐茶乡下小住的时候,每个清晨,我尚在睡梦之中,就听到堂屋里的父母起床开门的声音,紧接着,就传来板斧劈柴的声响。等我起来,父母已经在堂屋的屋檐下喝茶了,一叠自家烙
大槐树下不久前回到久违的新窑煤矿,我重又见到了阔别已久的儿时伙伴五堂。说五堂是我儿时的伙伴,实在有占他便宜的成分,他年长我许多,我本应叫他兄长才对,可因为他孩子气十
我的父母既没有多少文化,也没有任何公职,都是普通农民。但他们身上那种敦厚善良的思想品质、谦和待人的处事方式、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对我的学习、工作、生活产生了极为深
老家门口有一棵粗壮高大的杏树,杏树下面有一排青石台阶。杏儿金黄的颜色,青石台阶一样光洁。小时候,杏子熟了,爷爷找来一条大床单,四个大人揪住四角,父亲拿着一根长长的棍子
物理实验及其教学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基础,也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方法和手段,而加强物理课外实验教学,拓展物理实验教学的空间,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推进学校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有着独特的作用,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学生实际,开展物理课外实验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一、开展物理课外实验活动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中学物理课外实验活动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加强学生对课内知识的理解和巩固  物理概
国有企业改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既要使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又必须使国家利益、企业利益和普通职工群众的利益都得到充分保障,使三方利益实现优化,协调发展,达到共赢的局面。如
贫困问题一直是我国甚至国际上的一个大问题,我国从改革开放以来,一直致力于消除我国的贫困人口,并且承诺在2020年我国要全面实现小康,但是目前我国的贫困问题仍是我们实现这一目标的最大障碍。广东省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最好的省份之一,目前仍然存在大量的贫困人口,尤其是地处广东西南部的湛江市贫困情况也依然严重。因此,加快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对湛江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意义重大。本文以贫困成因理论、贫困治理理论和小额
学位
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类比、猜想、交流、反思等活动,获得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这一要求明确了小学阶段对数学知识的学习,要让学生感知到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着数学,数学教学应该寓于生活实际,并且运用于生活实际。鉴于此,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