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刊》是我的标杆

来源 :儿童文学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moyang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晃四十年就快过去了。
  很多感慨,不知从何说起,我和《儿童文学选刊》相处的时间非常长,我几乎是跟着《选刊》的足印走到现在的。《儿童文学选刊》创刊于1981年,我是从1979开始发表作品的,算是同一个时代。我的感慨汇成三点感想:
  1.《选刊》是我的标杆
  我一直认为,那是一个最好的时代。那个时候,很多儿童文学杂志纷纷创刊,遍地开花,如果你处于那个时代,想写作,你可以挑最喜欢的杂志去投稿,虽然发表相对难(其实是写稿的人特别多),但秩序井然,知道自己从哪儿开始,往哪儿努力,发表一篇成就感就加一分。虽然也常有退稿,但也没那么沮丧,反正也不是奔著成名或者稿费去写作的,一篇作品的稿费或许能买一双布鞋,这些都无关紧要。作品一旦发表,说好的,大家都会说好,说不好的,大家都说不好,好像那时候大家都很有判断力。这一点很重要,那些被认为好的作品对年轻作者很有示范效应,自己的作品是发表在哪个杂志上的,自己就默默地认为自己写到了某种水准。大家只要朝着好作品好杂志而去,就能真实地、踏实地前行。《儿童文学选刊》无疑是很多作者的标杆。


  那个时代,就是爱上杂志的时代。我全年订阅,很多年从不间断。当然,光是订阅是不够的,我还因为《选刊》而备感有奔头,生活有了目标,这个目标就是:我要好好写,争取我的作品能上《选刊》!所以,那时的日子很具体也很简单。
  《选刊》创刊号是1981年初,仅过了一年,我的愿望就实现了!我的第一篇童话《大海,梦着一个童话》发表了!时间是1982年4月。那时我25岁。一个年轻的作者写了不到两年,就能够在《选刊》发表,这是很大的激励,我暗暗想:“好,我知道了,从此我就写童话了,一直写。”


  可能与地域有关,我的很多作品都发表在上海,《小朋友》《娃娃画报》《少年文艺》,还有《儿童时代》《看图说话》《童话报》等报刊。可以说,我写作儿童文学有两个摇篮,一个是浙江少儿社,我在那里做编辑和写作品,另一个就是上海的各种杂志,尤其是《选刊》。不能不说我的人生是与《选刊》紧密相连的,就像是一种天意和缘分。
  很感谢那个时代就有了《选刊》,并且成为独具特色、显而易见的标杆。
  2.《选刊》是窗口和园地
  《选刊》用有限版面承载无限的内容,对文字非常“挑剔”,为读者和作者打开了一扇风景优美的文学之窗。《选刊》更是引领、扶持写作者,并为写作者提供了争鸣的园地。
  写作很多时候是孤独和寂寞的,有时候甚至是苦恼和疲惫的,但是,在《选刊》编辑的感召下,我总能感觉到写作的快乐、激情和喷发。
  有两个写作故事值得记录:
  1990年,那时候还是周晓老师在做主编吧,《选刊》编辑部的周基亭提议:我们一起来写一篇同题文章吧,题目就叫:《神秘的眼睛》,写好之后我们争取一起发表。我欣然叫好。我写了,周锐也写了,周基亭和朱效文是不是也写了,我记忆模糊了。我写的《神秘的眼睛》在《童话报》发表后,《选刊》热情地给予关注,随即于1991年3月号选载。我感觉依然深刻的是当时内心的激情,这种同题写作加深了作家之间的友谊,也让作家在交流中获得了启迪和智慧,而《选刊》当时的热情关注十分难忘。
  还有一次,我和周锐两个人被邀请用同一个角色来写作,写一头非同寻常的鹿。我们说好,写之前不允许讨论,写成什么样就什么样。最后,我们都发表了,周锐写的是《鹿梦》(发表在江苏《少年文艺》),我写的是《白鹿》(发表在《少年文艺》),《选刊》也都关注了,于1993年5月号选用。所以,我想说,这篇作品本身写得好不好已经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类似于这样的激发对于作家的成长的重要,这已经远远超过了作品本身,在带来这种成长的激励的过程中,《选刊》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窗口和园地,越来越成为写作者的家园,大家连结起来,成为真正的文友,氛围空前地热烈,一派欣欣向荣。大家似乎忘记了写作还会有稿费这类事,而更沉浸在你写我也写的类似于游戏竞赛的快乐之中。
  所以,《选刊》是活跃的、奋发的、友好的、茁壮成长的。
  3.坚定纯真的生命力
  我梳理过自己的写作经历,早期我的写作,是为实现文学梦想而努力,换句话说就是,我写的作品很大程度上是写给编辑和评论家来审读的,比如《孤独的小螃蟹》《蓝鲸的眼睛》《狼蝙蝠》等,目的就是让他们来评论,否定、肯定或者惊讶,如果得到了肯定,我就有满足感。1990年代后,我开始想着要写儿童喜爱的,我的这种转变是有意义的,我也确实往这个方向努力了,《阿笨猫》就是这个时期的尝试。到了新世纪,我又有了新的变化,我想为自己写作,写自己内心想要表达的,至于读者是否认可,评论家是否看见,都交给时间去检验,我只需要求自己不滥写,对文字负责,不去博眼球,不去扩大影响甚至去炒作,《月光下的肚肚狼》正是这样的一种尝试。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也有一些曾经熬夜写的作品淹没了,但我很庆幸地发现,这本默默无闻,从未获得过任何奖项,也没开过任何发布会的童话,在经过出版社出版之后,依然被不少读者肯定了。也许,是读者的厚爱,也许是自身努力获得的回报,因为这本童话的命运,我感悟到回归写作本质的重要性。我忽然感觉,无论对于个人,还是对于一份刊物,在历经了热闹开始之后,在经历爬坡之时,不也一直都在回归文学的宁静和纯真吗?多少年来,《选刊》默默地陪伴着作者、读者,在喧闹的大都市中,在变革的时代中,犹如一个安静的孩子,一点点长大,不匆忙,不喧嚣,慢慢成为一个飞扬但不张扬,成熟但不世故,书卷但不迟疑的少年,坚定、纯真地开拓着前行的方向。
  四十年,对于一个作者或者读者来说,已走过了人生的青春,而对于《儿童文学选刊》来说,风华正茂。对于新的写作者,《选刊》依然可以做他们人生的指引和前行的方向。对于努力蜕变的老作者,也依然是不变的指引和前行的方向。
  我忽然发现,《儿童文学选刊》以文学的面貌,和许多人形成了美好的默契。坚定、纯真是这份纯文学杂志刻在我心上的岁月印记。
  冰波,本名赵冰波,杭州人。一级作家。浙江省文联委员。1979年开始儿童文学创作。主要作品有《狼蝙蝠》《阿笨猫全传》《孤独的小螃蟹》《月光下的肚肚狼》《蓝鲸的眼晴》。获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国家图书奖、冰心儿童图书奖等,多部作品入选小学语文或幼儿教材,被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教育部列入推荐书目。

其他文献
我常常在想:  天上什么最大?  爸爸说:太阳最大。  我说太阳没有窗户大,  为什么一扇小窗,  就可以把太阳全装下?  妈妈说:月亮最大。  我说月亮没有池塘大,  为什么月亮落在池塘里,  还不如一个脸盆?  爸爸说:星星最大。  我说星星没有眼睛大,  为什么满天的星星  都落在我眼睛里?  妈妈笑着凑近我,  我在她的眼睛里,  看见了我自己。  在妈妈的眼睛里,  我小得像一粒芝麻。 
期刊
懒画眉·花似人心向好处牵  须晴日,到园中赏景,看最撩人春色是今天,少甚么低就高来粉画垣,自是春心无处不飞悬。人生最美之况味,不过如此便了。今年虽有不同,因为疫情,大家普遍居家,但春未迟来,四月初的窗外已是一树繁花,蜂舞蝶唱。  早晨戴好口罩出楼门的时候,扑面而来的香透露了园中海棠花未眠的事实。我特意选择了河边的小路慢慢走,不经意间张继青的声音便回荡在脑海,轻轻哼唱起了水磨腔,一路闲情“步步娇”,
期刊
每天,在钟鼓楼上,总会有呜呜飞翔的鸽子。每当听到那悠扬的鸽哨,我总会仰起脖子来,瞅着天上的那些鸽子想:若是能骑在它们身上朝下看该有多好,我一准儿能看见我们所在的那条胡同,它一定是在当中间儿的19号院儿门口那么一拐,把整条胡同愣生生地给拐成个弯刀般的模样。我还一准儿能认出我们家那个细长的小院儿。瞧见小芬儿家住的东屋,大水子家住的北屋,我们家住的西屋。  弯刀般的胡同叫钟楼湾儿。  在老北京,但凡一带
期刊
当我还是孩子  世界是一只带路的小鸟  引我去最长最长的海岸线  整日整日追逐晶亮的泡沫  整夜整夜与仙鹤翩翩共舞  四月的风听见我清脆的笑声  四月的百花便姹紫嫣红  八月的雨聽见我无忌的大哭  八月的繁星就照亮夏夜  还有十二月  十二月的飞雪一点点  一片一片  一团一团  当我还是孩子  我能变成白翅膀的精灵  当海鸥躲进黑礁石的巢里  最后一只船消逝在天之涯  一朵睡莲在许多人额头盛开 
期刊
“既然野人已经死了,”眼看周围的树林逐渐黯淡,盖瑞不禁催促,“咱们回头吧。”  “死人吓着你了吗?”威玛·罗伊斯爵士带着轻浅的笑意问。  盖瑞并未中激将之计,年过五十的他算得上是个老人,这辈子看过太多贵族子弟来来去去。“死了就是死了,”他说,“咱们何必追寻死人。”  “你确定他们真死了?”罗伊斯轻声问,“证据何在?”  “威尔看到了,”盖瑞道,“我相信他的话。”  威尔料到他们早晚会把自己卷入这场
期刊
历史课  我想把兜里的硬币  埋到地底下  让几千年后的人们  来考古  音乐课  哆来咪  哆来咪  你们  你们看见那些音符了吗  那些调皮的小音符  我看见了  它们像一只一只小鸟  在教室上面  飞过来,飞过去  飞过去,飞过来  地理课  老师  请您慢点儿转动  那只地球仪  好吗  要不然  我会头晕的  美术课  草是红的  花是绿的  鱼在天上游  鸟在水里飞  海里盛着牛奶  
期刊
我在梦中的海边  悠闲散步  一个一个脚印  沙滩小心翼翼地收藏着  无数弄潮儿的笑脸  潮起潮落  岁月抚平人们心中的沟壑  远处繁星点点  星光闪烁  小舟像漂流瓶  若隐若现  在海面自由舞蹈  无数的星光洒在身上  海天一色  如同油画一般  时间凝固了  竟忘却有鱼儿亲吻我的脚心  海風阵阵  黑夜中有白帆向我驶来  仿佛看到了库克船长  载着从珊瑚海采来的海螺  对我讲述美人鱼的故事 
期刊
满满一张纸的英语演讲稿、复杂的单词、台下聆听的家长同学们,这些都刺激着我紧张的神经,上台时我努力控制着发抖的手和腿,感觉心都要跳出来了!我深吸一口气,开始演讲,那演练过无数次的词句竟如行云流水般脱口而出。演讲结束时,台下热烈的掌声,让我明白,站在台上的是自信且无所畏惧的我,勇敢尝试就是最大的成功。  初一(1)班康纯玥指导老师王小敏  什么是勇敢?一岁生日那天,我做到了不借助任何依靠,独立奔向妈妈
期刊
不知不覺中,时间来到了六月。回首过去的半年,人们抵抗了冬日的严寒,抵御了病菌的肆虐,经过一冬一春的漫长等待,终于迎来了温暖的初夏。在暖洋洋的微风中,我们听到了情感迸发、生命绽放的声音。  在这样的日子里,我们来看一些温暖而美好的文字吧,让它们来纾解心中久积的苦闷,抚慰人类受伤的灵魂。《孤独的时候》中吴小舟因为哥哥盗窃的事而被同学们冷落、孤立的时候,有一双温暖有力的小手紧紧地握住了他的手,这份温暖会
期刊
(一)  1823年9月1日  他们要抛弃他了。受伤的人见那小伙子低头瞅了他一眼,闪烁着躲避他的目光,他心里清楚,他们要撇下他离去。  几天来,那小伙子一直在跟戴狼皮帽子的人争吵。真的已经过了好几天?这个受伤的人饱受发烧和疼痛的折磨,根本拿不准是真的听到那两人在交谈,还是昏迷中自己脑袋里在胡思乱想。  他仰望上方的岩石峭壁,见一棵孤零零的扭曲松树盘根错节贴在岩石表面。这棵树他看了一眼又一眼,先前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