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系统论》课程实验教学新探

来源 :大学教育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jc02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课堂实验是国家精品课程《物流系统论》的特色之一,课程组在国家精品课程建设过 程中,基于体验式教学的思想设计课堂实验,提出了课堂实验教学的规则制定、理论学习、 自主实验、总结强化、拓展研究等五个基本步骤,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课堂实验;体验式教学;课程建设;构建主义;国 家精品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0717(2009)01-0076-04
  
  一、引言
  
  我国高校开展物流管理专业教学只有短短15年时间,学科和专业建设一直是该专业发展的首 要任务,而核心课程建设又是专业建设的当务之急,《物流系统论》作为我国物流管理专业 获 得国家精品课程称号较早的课程之一,是该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因此该课程的建设对物 流管理专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该课程的教学目的是,要求学生从物流学科发展角度准确理 解物流概念,及其与相关概念的关系;要求学生掌握物流系统分析方法,并利用这些方法对 物 流系统的组成要素、组成结构及系统功能进行分析;要求学生理解物流系统的运行 规律并运用 物流系统的基本原理,为进一步掌握现代物流知识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1]
  1988年北京工商大学(原北京商学院)初设《物流系统论》课程,1998年开始作为北京工商 大学精品 课程进行建设,2003年被确定为北京市精品课程,2007年被教育部评为国家精品课程,其20 年的课程建设为国内物流管理本科专业的精品课程建设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精品课程建设涉及教师、学生、教材、教学技术手段、教育思想和教学管理制度等多方面内 容,以融素质教育与业务培养为一体、融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为一体、融理论与实践为一体 的“三体相融”作指导思想,旨在在高校中打造出一批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 一 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制度的示范性课程[2]。北京工商大学在《 物流系统论 》课程建设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的成果,其中课程实验是其最具特点的教学技术手段之一。 本文将结合课程实验的教学来介绍课程建设中的一些有价值的经验。
  
  二、基于体验式教学的课程实验设计
  
  物流作为一个新兴的交叉学科,有很强的专业性,在教学过程中,要运用到许多专业术语以 及独特的理论与设施,如JIT、物料需求计划、集装箱和托盘等;同时,物流也是一门综合 性的交叉 学科,涉及的范围极为广泛,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运用有关经济学、管理学、运筹学等学 科的知识,才能解决实际的问题,而《物流系统论》则是物流系统基本原理的综合,所涉及 的 理论和知识比较抽象与枯燥。1988~1998年期间,该课程的所有内容全部是教师课堂讲授, 这种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难以将理论教学和解决实际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教师和学生都对 教学效果不满意。
  为了实现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999年课程组结合体验式教学模式 ,决定进行全面的课程 教学改革,即从原有的36课时理论教学课时中拿出8课时用于实验教学,实验教学过程强调 学生对物流系统运作过程的亲身体验。
  体验式教学模式的提出是以建构主义的学习观为基础的, 并遵从它的基本理念, 即学习是 主体主动建构的过程[3]。首先,学习在本质上是学习者主动建构心理表征的过程 ,这种心 理表征既包括结构性的认识,也包括非结构性的知识或经验,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决定了只能 由他自己完成学习,必须是学习者主动的活动体验来完成心理表征的建构,而且任何对象都能为学习者所体验。其次,教师和学生分别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世界的理解,其对世界的 理解是多元的,教学过程就是教师和学生对世界的意义进行合作性建构的过程[4]
  在设计课程实验的过程中,课程组强调实验中师生的合作是必须的,教师的引导作用不可忽 视,否则,仅有主动体验将会导致课程实验的无序状态。另外,建构主义的教学策略是 以学习者为 中心的。同时,实验过程中强调学生间的对话,在学习者主动建构的基础上,使学生学会 聆 听其他同学的理解;要求学习者不仅应充分自主体验各个对象,并在一定情境及人际关系中 交流, 以最终完成对自己的心理表征的建构。也就是说,课程实验是主体主动“体验—建构”的过 程。
  
  三、课程实验教学过程
  
  根据体验式教学和建构主义的理论,通过长期的实践,课程组总结出课程实验教学的步骤: 规则制定、理论学习、自主实验、总结强化、拓展研究等五个基本步骤(如图1所示)。按 照此步骤,师生不断交互,最后使学生掌握基本理论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1规则制定
  体验式教学是将深奥复杂的物流系统理论用实验的方式表达出来,因此规则(规矩)的制定 尤显重要。课程组以实验脚本的形式确定了实验的基本规则,并在设计课程实验 和制定实验脚本的过程中深入了分析学习者特征和教学目标。学习者分析是设计适合学生能 力 与知识水平的实验任务的基础,也是确定具体的实验目标和实验内容的主要依据;分析教学 目标是为了确定课程实验的主题及对这些主体所要达到的具体目标要求。
   在分析学习者特征和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课程组将20多年来一直采用课堂讲授的理论部分的 内容设计成实验,成功开发出8学时的4个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物流流体与载体辨析试验、物流系统仿真模拟、跨国公司物流系统功能分析实验、啤酒游戏); 同时,编写了这8个实验的指导手册,并开发出配套的实验脚本,对实验场所、实验材 料、实 验过程、实验分组、实验结果评估等内容进行了系统、全面的描述,提供了与该实验相关 的参考资料。按照这些文件的指引,教师和学生可以获得类似微软公司办公软件提供的“智 能学习与帮助”的指导,从而使实验过程变成可以复制的标准化教学活动。组织开展这些 实验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国家精品课程的推广起到了重要作用。
  


  2理论学习
  由于《物流系统论》的理论性较强,适当的课堂理论传授还是必要的。首先教师要讲授 与课程实 验相关的基本理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容易混淆的问题。比如在讲授“物流的流体和载 体 ”一节时,教师先阐述“物流”、“流体”、“载体”的概念,然后讲授他们之间的关系, 其中“流体和载体可以互相转化”,如“包装袋”有时是流体,有时是载体,这时教师要 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让他们发表看法。学生们在课堂上的唇枪舌战,往往可以大大 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这种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在理论学习上不断地“认识—质疑 — 讨论—形成看法”,加深对理论知识的反复性印象,并在不断的思考和质疑中纠正错误的看 法,形成正确的观点。
  3自主实验
  学生学习时经常出现这种情况,概念和理论似乎都已经懂了,但是面对实际问题却无法判断 ,这就需要通过实验来解决问题。《物流系统论》课程组经过认真设计,将课程论文、实地 调 查、课堂讨论、课程实验等引入课堂理论传授过程,比如,在讲授“物流的流体和载体”一 节时,理论讲授后立即进行实验,由教师提出实验任务,并指导学生阅读实验脚本,让学 生每5人为一组(成员有不同的职责和任务),到邮局实际地邮寄一件物品,到火车托 运 站、公路货运站、配送中心去调查了解物流过程中使用的流体和载体,到超市去购买半斤糖 果;然后学生返回课堂,由教师提问(比如,问学生在超市购买糖果时售货员是否将糖果放 进包 装袋后再称重量,售货员是否用糖果的价格让学生购买了塑料袋,等等);最后学生对 实验过程 进行归纳,对结果和教师所提问题进行讨论,并陈述讨论结果,再由教师对流体和载体 属性进行归纳和总结。这样,学生就可从理论和实际两方面全面地了解流体和载体, 进而 能准确地回答“超市的包装袋到底算流体还是算载体”等专业问题。实践证明,这种通过实 验传 授理论、在实验中讲授理论、把课程实验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的教学方法十分容易被学生接 受,教学效果良好。
  同时,实验过程中,教师要履行控制、管理、帮助和指导的职责,引导学生正确使用分析工 具。对教师而言,自己既是实验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也是学生知识体系建构的帮助者、 促进者。
  4总结强化
  通过理论和实验教学,教师应该适时地对知识点进行总结。比如,通过流体载体实验,学生 明确认识到对物流过程中的流体和载体的划分其实是要考虑很多因素的,并且他们还能够举 一反三地思考和解决相关问题,如物流公司要将客户委托的电冰箱从甲地运到已地,冰箱需 要放 在托盘上进行包装然后才能托运,那么,这个托盘是流体还是载体?这涉及到是由客户还是 物 流公司来承担托盘的运输费用的问题,显然,这一问题通过“流体载体实验”就能得到答案 。通过类似学习,学生们对流体和载体的理解更加深刻。
  5拓展研究
  通过理论讲授和实验参与,学生们的学习欲望有所增强,部分学生甚至还会产生进一步进行 研究的念 头,此时,教师应趁势引导,指导有能力、有兴趣的学生进行研究,撰写科研论文, 或参与教师的课题,以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理论基础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目前北京工商大 学物流教学中的拓展研究已取 得了良好的效果,2003年以来,该校物流管理专业本科生对物流流体与载体等问题进行了系 列研究,5年来共有6名学生就物流流体和载体辨析问题写出了6篇优秀本科毕业论文,部分 学生就啤酒周转箱、托盘标准化、RFID技术应用案例、双ABC分析法等问题写出的论文也 获得企业的广泛好评,其中5篇论文在中国物流学术年会会议上获得一、二等奖。
  
  四、课程实验教学效果
  
  在《物流系统论》的教学过程中增设课程实验部分,不仅能够调动学生专业学习的积极性, 提高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热情,而且也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增进了教师与 学 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加强了学生间的互助协作关系。同时,由于设计的实验提供了标准化 的实验脚本,《物流系统论》课程已在福州大学、北京物资学院等国内多所大学采用。该课 程实验教学的效果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明显提高。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发现,学生的地位发生变化,他们 不再处于被动的位置,而是以主体的身份参与物流教学,自我管理意识和积极性、自信心、 责任感明显增强。比如,为了做好“物流流体载体辨析”实验,学生会主动地到邮局、超 市、火车站等去收集资料;为了提高对实验观察结果的可信度,学生会去拍摄照片或视频; 学生也经常会在课堂外针对某个问题或知识点进行讨论。这些激发了学生学习和研究专业问 题的热情,使之产生一种自发向上的钻研劲头。
  2.学生创新能力得到培养。由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营造了一个自由宽松的环境,学生在 这个环境中得以充分思考、充分讨论。这种环境活跃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学生不再局限于 教材上的理论知 识,而是努力探索新的研究思路;实验成果也不再是千篇一律,而是各具特色,每个人在实 验报 告上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充分展现出自己的才华。同时,一项实验,就是一个科研 项目,通过实验,学生们学会了设计调查问卷和进行统计分析,掌握了科学研究的一般 程序,培养了严谨的科研素质和动手能力。
  3.学生之间的协作能力明显增强。学生们在参与实验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与他人分工合作 、协调配合,而且还要支持他人工作,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小组任务,取得优秀的工作成果 。通过这种合作方式,学生们彼此的友情可以增进,协作能力得到加强。
  4.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有所提高。由于学生参与实践的机会增多,语言表达和与人 交往的时间也随之增长,必然推动其有意识地提高语言组织和修饰能力。如4个 综合性实验的任务 中都包括实地调查一项,学生不仅要到中国邮政局、超市、商场等企业进行实地考察,观 察企业的物流作业流程,而且还得通过一定的交际手段和与企业的沟通才能收集到相关数据 ,这 可充分锻炼学生们的口才和应变能力。而回到课堂进行陈述时,因要使用PPT进行演示等, 这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是一种锻炼。另外,实验教学还能提高学生们的组织管理能力 ,特别是对于各个 小组的组长,他们不仅要对实验任务进行合理分配、组织实验计划的实施,而且还要协调、 统一组员间不同意见。
  
  五、结束语
  
  课程实验是国家精品课程《物流系统论》的特色之一,课程实验的方式,明确了学 生的专业学习目的,激发了其学习动机,提高了他们探索问题、解决问 题 的能力。教师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应不断地启迪学生、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并做最终的总结。 从中,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结合资料查询和实地调查,最终可达到充分理解理论知识、巩 固理论知 识的目的。总之,整个实验教学过程真正地体现了“教师是教学中的主导,学生是教学中 的主体”的理念。
  
  [参考文献]
  [1]何明珂. 物流系统论[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05-149.
  [2]吴晓云,刘侠,邓竹箐. 国家精品课程“市场营销管理”的建设及其经验分享[J] . 开放教育研究,2007,(3):94-98 .
  [3]辛继湘. 试论体验性教学模式的构建[J]. 高等教育研究,2005,(3): 64-68.
  [4]卢启程. 基于建构主义的体验式教学设计探讨[J]. 科技信息,2008,(7): 137-1 38.
  (责任编辑 黄建新)
  
   Study of the Classroom Experiment Teaching Logistics System Study
  ——Experience-based Teaching
  
  YANG Hao-xiong,HE Ming-ke
  Business School, Beijing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 Beijing, China,100037,China)Abstract:Classroom experiment is a feature of the national excellent course-Log istics System Study. In the proces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national excellen t course, the course group designed the classroom experiment of the course basedon experience teaching, and advanced the 5 basic steps in the operation of theclassroom experiment: rule-making, theoretical study, independent experiments, s ummarized strengthen and expand research. The use of classroom experiment had ha d been a good teaching effectiveness.
  Key words:classroom experiment;experience-based teaching;cours e construction;constructivism;national excellent course
其他文献
[摘要]中国大学的人文教育要在吸收借鉴现代先进教育理念的同时,高度重视中国传统人文精神,重视这种精神的养成教育,重视深厚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发扬。必须将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精华注入现代社会的教育体系之中,创造出既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内涵,又具有现代特色的人文教育模式,让学生真正成为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人。  [关键词】传统人文精神;现代性;人文教育;全面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
期刊
[收稿日期]20090921  [作者简介]戴艾芳(1985),女,山西临汾人,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教育社会学、高等教育学研究。     [摘 要]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以西部地区某师范大学的师范生为对象,分析了该校学生对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的理解与看法以及影响其对待免费教育政策态度的因素。调查结果显示:西部地方师范院校的师范生对免费教育政策的关注度及认可度都较高;家庭经济状
期刊
[摘要]中国共产党思想史教学中的语境关怀既是适应学术发展趋势的需要,更是语境在中国共产党思想史中的重要作用决定的;中国共产党思想史中语境主要包括话语的历史文化环境、篇章语境和篇章内语境;将语境纳入到中国共产党思想史教学中应该坚持:层次性与整体性相结合原则;静态性与动态性相结合原则;尊重客体语境客观性与规避主体语境原则;在中国共产党思想史中主观语境和客观语境的区别与综合原则等。  [关键词]中国共产
期刊
[摘要]人是寻求意义的主体,教学作为育人事业,有责任引导学生迈向意义世界,获得精神上的充盈,生命活力的激发,自我素质的超越以及人的主体性发挥的自由创造感。本文将教学置于人与世界的角度,认为教学作为意义世界,具有文化性、生成性、关系性和情境性特征。基于教学意义失落的现状,从思维方式的转向、文化教学和回归生活世界等方面提出几点策略。  [关键词]教学;人;意义世界  [中圈分类号]G64Z [文献标识
期刊
[摘要]美国高校管理模式经历了四个阶段:过渡阶段的殖民地学院管理;美国独立到19世纪末的“知识工厂”式管理;20世纪的“超级市场”式管理;20世纪90年代以来,特别是21世纪以来的“专卖店”式管理。“专卖店”式管理模式体现为三个特征:消费者成分日趋复杂;服务更加高效便捷,物美价廉;网络教育异军突起,很可能发展成为高等教育的“专卖店”。美国高校“专卖店”管理模式虽有不足之处,但对中国的高校管理仍有不
期刊
[摘 要] 本文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中国高等教育研究四本CSSCI期刊2006~2009年的载文信息进行统计分析,以揭示中国高等教育研究作者群的成熟度。结果显示:我国高等教育研究业已形成学术集中地区,但学术成果产出机构性质比较单一;高等教育研究作者队伍规模庞大,但新、老作者结构不合理,尚未形成稳定的高产核心作者群;非教育学科背景作者对高等教育研究介入较少;高引文率显示学科内部联系相当密切,但研究者
期刊
[摘要]通过对全国69所高校500余名硕士生导师就研究生招生、培养及质量的调查发现,近年来研究生生源质量下降,学制过短,学生未能系统掌握本专业理论和知识,科研方法训练不足,科研能力不强,研究生教育质量下降。为此,应适度控制研究生招生规模,实行差异化的学制和个性化的培养方案,改善研究生教学科研条件及生活条件,确保研究生参与课题研究的数量和质量,扩大国内外学术交流,切实提高研究生综合素质和科研能力,以
期刊
[摘 要]相对于传统的课堂教学,工作坊(WORKSHOP)教学模式下的课堂是崭新的、活泼的、开放式的,处处渗透着实践性、合作性、愉悦性、生成性和创造性。在工作坊教学模式下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角色是突破传统的,实现了角色的转变。以翻译课堂教学为例,工作坊教学模式下的整个课堂就像一台演出,教师角色是多面的,扮演着编剧、导演、演员等不同角色。由于各个角色的要求,工作坊教学模式对授课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
期刊
[摘要]本文是对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高等教育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道格拉斯博士的访谈录。在访谈中,道格拉斯博士认为,20世纪60年代美国加州高等教育总规划对于建立一个分化的高等教育系统和建设一流公立研究型大学功不可没,为加州高等教育大众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随着环境的变化,总体规划的内容已经有了一定的变化,并且将来不同机构之间的使命与任务分配将会有更多变化。  [关键词]高等教育;总规划;美国加
期刊
[摘 要] 1992年以前,中国大学生文化与社会政治文化高度同质,建立在计划经济基础上的 集体主义是大学生文化的当然价值取向。90年代以来,随着独特的大学生文化的形成,传统 集体主义观受到大学生的不断质疑。中国大学生文化正在走向强调个人和集体共同发展的“ 后集体主义”,各类学生组织正是沟通个人自由与公共规范的中介以及形成新的集体主义精 神的关键。  [关键词]大学生文化;传统集体主义;后集体主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