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屋外长了一棵巨大的银杏树,天色阴沉,地上铺满了落叶。林枳和她初中、高中、大学的同学分别站在不同的屋子里等待“宣判”:如果屋里的灯灭掉,就不能再活下去。她听到旁边屋里的女生声嘶力竭地喊:“只要我还活着,就绝对不会让这盏灯灭掉,你们相信我,好吗?”
这是林枳一年以来反复做的一个梦。
林枳是中国人民大学的大四学生,一年前被确诊为重度抑郁症。每次醒来,她回忆起梦里的自己麻木地站着,不明白隔壁的女生为什么要如此努力地挣扎。但是,她又会想,如果这样做能活下去的话,也挺好的。
像林枳这样自小成绩优秀、有名校光环加持,却患上严重抑郁症的人越来越多。在外人眼中,这些优秀的年轻人是“别人家的孩子”,未来是大有作为的“天之骄子”;而他们自己迷茫、焦虑,找不到存在的意义,越来越多的人在自我诘问中坠入痛苦的深渊。
大三的冬天,林枳发现自己没有任何想做的事,好像浑身的力气都被抽走了,觉得一切都没有意思,生活像被按下了暂停键。经过北京回龙观医院诊断,她患上了重度抑郁症。
在此之前,林枳反复陷入一个问题中:到底什么才是我真正想要追求的东西?
林枳来自某高考大省的三线小城,在经历残酷的竞争后,终于从高考的千军万马中成功厮杀出来,考入中国人民大学。那一刻,她觉得自己终于扬眉吐气了。
但来到大学之后,林枳发现自己的认知逐渐被颠覆。
最大的冲击在被选拔进学校的英语实验班之后到来。她本以为实验班应该是一个像自己就读的高中一样,专门培养顶尖应试型选手的地方。但在上课过程中,她发现自己和周围的同学格格不入:他们谈论的影视剧、音乐,自己从未听说过;他们的娱乐方式、生活理念,都与她的截然不同,这让林枳非常自卑。以快乐为第一要义,鼓励大胆尝试,并忠于自己的每一个选择,这个课堂上提倡的一切都和林枳人生前18年所接受的教育完全不同。
结课后,林枳终于逃出了那个令自己不适的圈子,但一些从未有过的观念开始觉醒。“他们让我看到,原来没有什么事是‘必须要做的’,但我之前一直认为,如果要保持优秀,就必须放弃自由。”
事实上,在同学和朋友眼中,林枳一直是优秀的。她能用英语辩论、拿奖学金、文采好、出版了自己的网络文学作品……但林枳觉得,做这些事仅仅会让她被别人看重,而无法让她发自内心地拥有任何成就感。“原来支撑着我保持优秀的动力没有了,但我又没有自由的原生种子。我既不优秀,也不快乐,只是一条忧伤的咸鱼。”
针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北京大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副主任徐凯文提出“空心病”一词。
徐凯文认为,“空心病”可以被称作“价值观缺陷所致心理障碍”。这些优秀的年轻人从小都是最好、最乖的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没有明显创伤,生活优渥、个人条件优越,却感到内心空洞,缺乏支撑其人生意义和存在感的价值观,不知道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就像茫茫大海上的孤岛一样,感觉不到生命的意义和活着的动力。
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主任胡邓23年来做过1万人次的心理咨询。做咨询的这些年,胡邓明显感觉到,相比普通学校的学生,名校学生患抑郁症的概率更高。“内在没有力量,外在没有目标”是他给这类年轻人总结出的共同特征。“很多人无法回答这样的问题:你喜欢什么?未来想要做什么?”胡邓说。
胡邓作出解释,当一个人生存和生命的整个意义是外界赋予的,而不是自己内心真正发散出来的时候,有时一旦达到阶段性目标,心理就会崩溃。而且现在的年轻人会把人生的全部意义放在某个“单一的支点”上,“很多‘90后’‘00后’的学生有这个问题,这是很可怕的事情”。
美国作家史蒂文·约翰逊说:“书籍最危险的特质或许在于,它们总是顺从一条固化的、线性的道路。读者无法以任何方式控制叙事……一种被动性会被广泛植入我们孩子的脑海中,令其感到自身无力改变周围的环境。”
约翰逊认为,当阅读不是一个主动的、富于参与性的过程,而是一个唯命是从的过程时,孩子自主意识的养成将会受到影响。因为书中的显性知识被放在第一位,而不像玩游戏时,孩子能学会思考、解决问题、做出决策,然后建构和探索世界。
十几年的应试教育,做题和考试,同样强化了这种“给定唯一结论而忽视选择自由”的思考方式。一些优秀的学生往往宁可在前人蹚过的路上走到黑,也不能接受任何偏离大路可能带来的风险。
高陽从小到大一直是“别人家的孩子”,高考后顺利考上了清华大学某工科专业。上大学之前,她期待在大学能拥有不错的成绩,平时打打排球,交一个男朋友,参加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什么都能做得很好。
但第一个学期结束后,高阳的绩点很低,她在朋友面前大哭了一场,觉得关于大学生活的美好幻想全都破碎了。“我是不是干什么都不行?”反思之后,她认为是自己“过得太自由,导致了掉队”。
从此,“掉队”成了高阳最害怕的事,恐惧和担忧无时无刻不在支配着她。
高阳开始用高考数学的逻辑去要求自己:不能出错,不能脱轨,这道题完成后马上开始做下一题。“高中时自己偷偷放松一个下午会有负罪感,但现在哪怕只是午觉睡了一小时,起床后都会感到特别焦虑。”
直到长久以来积攒的压力爆发出来,她被确诊为轻度抑郁症,以焦虑为主。
高阳回想起来,觉得自己从没真正掌控过任何事情,二十几年的人生在被催促中度过,被无数明晃晃的“截止日期”和隐形压力推着走。“我停不下来,也不知道怎么才能停下来。停下来让人害怕,但走下去让人恐惧。”高阳说。 害怕掉队,“一步错,步步错”,这种线性思维经常被胡邓在课堂上批判。“这就是十几年来被训练出来的,典型的农耕时代、工业化机械生产思维。”胡邓说,“孩子从小被训练出这种思维以后,会觉得自己肯定比别人更出色。当心理行为模型是被训练的结果,孩子已经把这种价值观内化成自己行为标准的一部分,希望自己能像永动机一样转动。”
“很多孩子上高中时是第一,到了顶尖大学发现自己不再是第一了,就很容易崩溃。他们觉得生命的唯一目标是超过别人。这可能是现在高校很多学生患有抑郁症的原因之一。”胡邓说。
当林枳试图从竞争体系中抽身而出,她发现这需要巨大的心理力量。
家人认为她“不求上进、不正常”,好朋友认为她在说谎,在偷偷地努力。来自外界的压力和不理解、理想和现实之间巨大的割裂感,让林枳的清醒变成痛苦。
“这些年来,我的父母最常传递给我的理念,就是成绩永远要摆在第一位。”
林枳觉得,母亲无法接受她“不想优秀下去”这件事。如果自己不再是竞争中的优胜者,母亲长久以来在同辈人面前的心理优越感就会被打破。
学校心理咨询中心的来访者背后,有很多像林枳母亲这样的家长。“这些家长的爱是有条件的爱,你一定要有出息,你得拿好的成绩来回报我。而且在某种程度上,家长想要孩子去改变整个家族的命运,也是想要展示给别人看。”胡邓分析,家庭不当的养育方式导致孩子的人格结构出现偏差,最后孩子就难免出现心理问题,“孩子想按照内心向往的方式去生存、成长和发展,但是又不可避免地受到外界评价标准的干扰,这个时候就会很矛盾。”
但追根溯源,这些优秀的学生被抑郁症折磨,家庭只是压力层层传导中的一环。
考上好大学取代考上大学,成为许多学生和家长的目标,升学压力自上而下传导。
如果将视角拉得更大,过去30年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30年,整个社会就像一辆疾驰的列车,所有人都在往前赶,都不想成为被甩下的那一个。
如果把影响这代年轻人的同辈、家庭和社会因素看作一个环环紧扣的系统,那么处于社会焦虑、压力链条最底端的青少年,心理出现问题就是各个方面合力的结果。
胡邓明显感觉到,2010年以后,患有抑郁症的学生人数逐渐上升。
胡邓说:“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理本能中对资源和地位的掌控欲被调动起来。教育被赋予改变命运的功能,家庭对孩子成才的期望变高,推力越来越大,孩子从小被训练,要求表现得更强、更好,而忽略了他们的内心感受和对他们自我创造力、感知力的培养,形成了‘空心’。一旦达到一个阶段性目标,空心一塌就容易导致抑郁症。”
他回想起自己上学的时候,“赶上了计划经济的尾巴”,而现在的年輕人缺少这样的容错空间。一位人文社科学院的院长多次跟胡邓讲,希望校园能恢复到20世纪90年代的样子,温暖、柔和、浪漫,有生活气、烟火气。可胡邓觉得,这个目标过于理想主义:“我做现实咨询,我知道真的回不去了。每个同学都在想,我现在去路边弹吉他、唱歌、谈恋爱,他在那边考证,毕业的时候我能弹着吉他去找工作吗?”
胡邓认为,抵抗抑郁症最好的方法是对世界充满好奇,而这种感知力需要培养。
从2003年起,胡邓开设了“自助旅行与心理素质教育”课,“培养对世界的好奇心”是课程唯一的目标。他跟同学们分享自己在世界各地背包旅行的各种奇妙经历,鼓励学生们勇敢地去追求想要的生活和梦想。“我要让同学们把脑子打开,把触角打开,看到生命还有很多种可能性。”
胡邓也知道,他的课堂只是能够让人暂时逃避的地方,听完课后,能够将“好奇、自由”的宗旨真正贯彻到生活中的学生只是极少数。
在中小学给家长开办心理讲座时,胡邓经常公开反对逼迫孩子争第一的做法。他从不给自己的孩子报辅导班,给孩子设置的目标是达到平均标准,不必争前几名,只需要掌握基本的生活知识和技能。但他也承认,这样的教育方式需要家庭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并且家长内心要比较富足。
与这个庞大的群体相比,胡邓的这些努力只能说是沧海一粟,远不能解决问题。
2020年9月11日,国家卫健委公布了《探索抑郁症防治特色服务工作方案》,首次在制度层面,关注抑郁学生群体。但没人知道怎样才能让大家慢下来,无数个家庭投入这股洪流,为孩子织就一张细密的网,没有人能全身而退。
(文中林枳、高阳均为化名)
(鄂 渚摘自微信公众号“RUC新闻坊”,本刊节选,陈 曦图)
这是林枳一年以来反复做的一个梦。
林枳是中国人民大学的大四学生,一年前被确诊为重度抑郁症。每次醒来,她回忆起梦里的自己麻木地站着,不明白隔壁的女生为什么要如此努力地挣扎。但是,她又会想,如果这样做能活下去的话,也挺好的。
像林枳这样自小成绩优秀、有名校光环加持,却患上严重抑郁症的人越来越多。在外人眼中,这些优秀的年轻人是“别人家的孩子”,未来是大有作为的“天之骄子”;而他们自己迷茫、焦虑,找不到存在的意义,越来越多的人在自我诘问中坠入痛苦的深渊。
“天之骄子”的痛苦
大三的冬天,林枳发现自己没有任何想做的事,好像浑身的力气都被抽走了,觉得一切都没有意思,生活像被按下了暂停键。经过北京回龙观医院诊断,她患上了重度抑郁症。
在此之前,林枳反复陷入一个问题中:到底什么才是我真正想要追求的东西?
林枳来自某高考大省的三线小城,在经历残酷的竞争后,终于从高考的千军万马中成功厮杀出来,考入中国人民大学。那一刻,她觉得自己终于扬眉吐气了。
但来到大学之后,林枳发现自己的认知逐渐被颠覆。
最大的冲击在被选拔进学校的英语实验班之后到来。她本以为实验班应该是一个像自己就读的高中一样,专门培养顶尖应试型选手的地方。但在上课过程中,她发现自己和周围的同学格格不入:他们谈论的影视剧、音乐,自己从未听说过;他们的娱乐方式、生活理念,都与她的截然不同,这让林枳非常自卑。以快乐为第一要义,鼓励大胆尝试,并忠于自己的每一个选择,这个课堂上提倡的一切都和林枳人生前18年所接受的教育完全不同。
结课后,林枳终于逃出了那个令自己不适的圈子,但一些从未有过的观念开始觉醒。“他们让我看到,原来没有什么事是‘必须要做的’,但我之前一直认为,如果要保持优秀,就必须放弃自由。”
事实上,在同学和朋友眼中,林枳一直是优秀的。她能用英语辩论、拿奖学金、文采好、出版了自己的网络文学作品……但林枳觉得,做这些事仅仅会让她被别人看重,而无法让她发自内心地拥有任何成就感。“原来支撑着我保持优秀的动力没有了,但我又没有自由的原生种子。我既不优秀,也不快乐,只是一条忧伤的咸鱼。”
针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北京大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副主任徐凯文提出“空心病”一词。
徐凯文认为,“空心病”可以被称作“价值观缺陷所致心理障碍”。这些优秀的年轻人从小都是最好、最乖的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没有明显创伤,生活优渥、个人条件优越,却感到内心空洞,缺乏支撑其人生意义和存在感的价值观,不知道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就像茫茫大海上的孤岛一样,感觉不到生命的意义和活着的动力。
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主任胡邓23年来做过1万人次的心理咨询。做咨询的这些年,胡邓明显感觉到,相比普通学校的学生,名校学生患抑郁症的概率更高。“内在没有力量,外在没有目标”是他给这类年轻人总结出的共同特征。“很多人无法回答这样的问题:你喜欢什么?未来想要做什么?”胡邓说。
胡邓作出解释,当一个人生存和生命的整个意义是外界赋予的,而不是自己内心真正发散出来的时候,有时一旦达到阶段性目标,心理就会崩溃。而且现在的年轻人会把人生的全部意义放在某个“单一的支点”上,“很多‘90后’‘00后’的学生有这个问题,这是很可怕的事情”。
被驯化的线性思维
美国作家史蒂文·约翰逊说:“书籍最危险的特质或许在于,它们总是顺从一条固化的、线性的道路。读者无法以任何方式控制叙事……一种被动性会被广泛植入我们孩子的脑海中,令其感到自身无力改变周围的环境。”
约翰逊认为,当阅读不是一个主动的、富于参与性的过程,而是一个唯命是从的过程时,孩子自主意识的养成将会受到影响。因为书中的显性知识被放在第一位,而不像玩游戏时,孩子能学会思考、解决问题、做出决策,然后建构和探索世界。
十几年的应试教育,做题和考试,同样强化了这种“给定唯一结论而忽视选择自由”的思考方式。一些优秀的学生往往宁可在前人蹚过的路上走到黑,也不能接受任何偏离大路可能带来的风险。
高陽从小到大一直是“别人家的孩子”,高考后顺利考上了清华大学某工科专业。上大学之前,她期待在大学能拥有不错的成绩,平时打打排球,交一个男朋友,参加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什么都能做得很好。
但第一个学期结束后,高阳的绩点很低,她在朋友面前大哭了一场,觉得关于大学生活的美好幻想全都破碎了。“我是不是干什么都不行?”反思之后,她认为是自己“过得太自由,导致了掉队”。
从此,“掉队”成了高阳最害怕的事,恐惧和担忧无时无刻不在支配着她。
高阳开始用高考数学的逻辑去要求自己:不能出错,不能脱轨,这道题完成后马上开始做下一题。“高中时自己偷偷放松一个下午会有负罪感,但现在哪怕只是午觉睡了一小时,起床后都会感到特别焦虑。”
直到长久以来积攒的压力爆发出来,她被确诊为轻度抑郁症,以焦虑为主。
高阳回想起来,觉得自己从没真正掌控过任何事情,二十几年的人生在被催促中度过,被无数明晃晃的“截止日期”和隐形压力推着走。“我停不下来,也不知道怎么才能停下来。停下来让人害怕,但走下去让人恐惧。”高阳说。 害怕掉队,“一步错,步步错”,这种线性思维经常被胡邓在课堂上批判。“这就是十几年来被训练出来的,典型的农耕时代、工业化机械生产思维。”胡邓说,“孩子从小被训练出这种思维以后,会觉得自己肯定比别人更出色。当心理行为模型是被训练的结果,孩子已经把这种价值观内化成自己行为标准的一部分,希望自己能像永动机一样转动。”
“很多孩子上高中时是第一,到了顶尖大学发现自己不再是第一了,就很容易崩溃。他们觉得生命的唯一目标是超过别人。这可能是现在高校很多学生患有抑郁症的原因之一。”胡邓说。
合力
当林枳试图从竞争体系中抽身而出,她发现这需要巨大的心理力量。
家人认为她“不求上进、不正常”,好朋友认为她在说谎,在偷偷地努力。来自外界的压力和不理解、理想和现实之间巨大的割裂感,让林枳的清醒变成痛苦。
“这些年来,我的父母最常传递给我的理念,就是成绩永远要摆在第一位。”
林枳觉得,母亲无法接受她“不想优秀下去”这件事。如果自己不再是竞争中的优胜者,母亲长久以来在同辈人面前的心理优越感就会被打破。
学校心理咨询中心的来访者背后,有很多像林枳母亲这样的家长。“这些家长的爱是有条件的爱,你一定要有出息,你得拿好的成绩来回报我。而且在某种程度上,家长想要孩子去改变整个家族的命运,也是想要展示给别人看。”胡邓分析,家庭不当的养育方式导致孩子的人格结构出现偏差,最后孩子就难免出现心理问题,“孩子想按照内心向往的方式去生存、成长和发展,但是又不可避免地受到外界评价标准的干扰,这个时候就会很矛盾。”
但追根溯源,这些优秀的学生被抑郁症折磨,家庭只是压力层层传导中的一环。
考上好大学取代考上大学,成为许多学生和家长的目标,升学压力自上而下传导。
如果将视角拉得更大,过去30年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30年,整个社会就像一辆疾驰的列车,所有人都在往前赶,都不想成为被甩下的那一个。
如果把影响这代年轻人的同辈、家庭和社会因素看作一个环环紧扣的系统,那么处于社会焦虑、压力链条最底端的青少年,心理出现问题就是各个方面合力的结果。
理想主义
胡邓明显感觉到,2010年以后,患有抑郁症的学生人数逐渐上升。
胡邓说:“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理本能中对资源和地位的掌控欲被调动起来。教育被赋予改变命运的功能,家庭对孩子成才的期望变高,推力越来越大,孩子从小被训练,要求表现得更强、更好,而忽略了他们的内心感受和对他们自我创造力、感知力的培养,形成了‘空心’。一旦达到一个阶段性目标,空心一塌就容易导致抑郁症。”
他回想起自己上学的时候,“赶上了计划经济的尾巴”,而现在的年輕人缺少这样的容错空间。一位人文社科学院的院长多次跟胡邓讲,希望校园能恢复到20世纪90年代的样子,温暖、柔和、浪漫,有生活气、烟火气。可胡邓觉得,这个目标过于理想主义:“我做现实咨询,我知道真的回不去了。每个同学都在想,我现在去路边弹吉他、唱歌、谈恋爱,他在那边考证,毕业的时候我能弹着吉他去找工作吗?”
胡邓认为,抵抗抑郁症最好的方法是对世界充满好奇,而这种感知力需要培养。
从2003年起,胡邓开设了“自助旅行与心理素质教育”课,“培养对世界的好奇心”是课程唯一的目标。他跟同学们分享自己在世界各地背包旅行的各种奇妙经历,鼓励学生们勇敢地去追求想要的生活和梦想。“我要让同学们把脑子打开,把触角打开,看到生命还有很多种可能性。”
胡邓也知道,他的课堂只是能够让人暂时逃避的地方,听完课后,能够将“好奇、自由”的宗旨真正贯彻到生活中的学生只是极少数。
在中小学给家长开办心理讲座时,胡邓经常公开反对逼迫孩子争第一的做法。他从不给自己的孩子报辅导班,给孩子设置的目标是达到平均标准,不必争前几名,只需要掌握基本的生活知识和技能。但他也承认,这样的教育方式需要家庭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并且家长内心要比较富足。
与这个庞大的群体相比,胡邓的这些努力只能说是沧海一粟,远不能解决问题。
2020年9月11日,国家卫健委公布了《探索抑郁症防治特色服务工作方案》,首次在制度层面,关注抑郁学生群体。但没人知道怎样才能让大家慢下来,无数个家庭投入这股洪流,为孩子织就一张细密的网,没有人能全身而退。
(文中林枳、高阳均为化名)
(鄂 渚摘自微信公众号“RUC新闻坊”,本刊节选,陈 曦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