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选择与运用的探究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ong_s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对于初中历史课堂的教学而言,合理引入史料不仅很有必要,这也是对于教学过程的一种拓宽与延伸。课本内没有讲到的,对于学生理解史实很有帮助的内容,教师都可以有选择性的将其引入课堂。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初中 历史 史料 选择 运用
  史料的合理选用,这既可以丰富课本的已有内容,也可以给学生理解史实和课本知识提供有力素材。这不仅可以起到显著的教学推动效果,这也会让学生的知识面有所拓宽,会让学生对于史实的理解更加深入与体系化。
  一、史料选取要贴近学生认知水平
  教师在选择史料前要结合多方面因素进行考虑,史料的选择要科学合理,能够起到对于课本内容的辅助效果。教师在选择引入史料时首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这是一个基本点。很多史料并不是那么容易理解,尤其是那些涉及到古汉语或者文言文的内容,这些素材学生不仅在语言上可能有理解障碍,学生如果没有完备的历史背景知识,对于这些内容的感知很可能只是停留在表面。这些问题都会在课堂上出现,因此,教师选择史料前一定要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了解哪些史料是能够被学生理解与吸收的。在这样的基础上选择引入课堂的素材才能够起到显著的教学辅助效果,不仅学生理解起来比较轻松,学生也可以以一个不一样的视角理解课本上谈到的那一段史实,这才是将史料引入课堂应当起到的效果。
  在教学《汉朝的兴盛》一课时,介绍汉朝兴盛的历史背景时,向学生出示了一段材料:“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汉书。食货志》)考虑到初一学生的认知水平,我解释了“醇”、“驷”两个字。这时学生就读懂了这段材料:皇帝出行也找不到同样毛色的四匹马来拉车,有时宰相将军出门只能乘牛车,我进一步提示学生:这是我们从材料中得出的直接信息或者叫做表层信息。我让学生思考,从这一段史料中大家还可以得到哪些深层次信息,学生的思维逐渐活跃了起来。这一段简短的史料可以很好的和课堂教学的知识点发生关联,在将这段史料引入课堂时教师对于难点内容展开解析是很有必要的做法,这样才能够消除学生理解这一记载的文字障碍,让学生能够读懂史料,并且从史料的表层含义和深层次含义的逐渐深入的剖析中来感受这一节课的教学重点。这样的史料教学的展开过程充分发挥了史料的辅助效果,也给学生理解课本内容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二、生活化的史料的灵活选用
  不少史料都是出自古书,或者是一些典籍中的文学记载,这样的史料确实有着一定的教学价值,但是学生理解文本很可能障碍比较大。教师除了可以在实际教学中选用这类史料外,也可以适当引入一些学生更感兴趣并且更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的素材,生活化的史料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史料并不仅仅可以以文字的形式存在,不少图片、图画乃至漫画都可以是教学中的辅助,这类史料不仅可以迅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还可以增强理论知识学习的趣味性,能够起到较为理想的教学推动效果。在教学有的框题时教师可以适当引入一些图画、音频或者视频类的史料信息,让学生在观看赏析这些内容的过程中以不一样的视角感受历史,增强历史课堂的趣味性,也能够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对于历史的认识。
  在教学《维新变法和义和团运动》一课时,讲到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时,我使用了两张历史漫画。我首先给学生分别呈现了两张作品,然后分别提出了一些引导问题。针对第一幅漫画提出了这样几个问题:图片中的龙代表的是什么?众多的人物又代表的是什么?这幅漫画的寓意是什么?针对第二幅作品《时局图》,提出的问题是每一个动物分别代表的是哪个国家?它们所在的位置有什么寓意?图片带给学生的冲击力远远强于文字,学生看这两幅图都非常认真仔细,从中得到了不少信息。以图片的形式来展现史料不仅可以让学生有耳目一些的感觉,这种直观的信息呈现形式也可以给学生理解文本提供很好的帮助。
  三、发挥史料的教学推动作用
  将史料引入课堂是为了给文本知识的教学带来辅助,教师在选择史料时要进行仔细筛选,要利用那些真正能够发挥效果的素材。有针对性的选取史料内容才能够起到教学推动作用,这也是利用史料的一个基本出发点。教师不仅选取史料时要结合多方面因素进行考虑,在课堂上呈现史料、引导学生一同分析和感受史料时采取的方法也要合理。如果是那些含义很丰富的内容,要指导学生进行由浅入深的剖析,让学生真正获知史料中传达出的信息,这样才可以体现出史料的教学推动作用。教师不仅要将史料引入课堂,后续的史料解读、分析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这样才能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在讲授《新文化运动》一节时,在导入新课我运用了以下几张图片:魏源、李鸿章、康有为、孙中山的图片资料,然后向学生提出问题:结合图片思考,中国的有识之士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已经进行了哪些尝试?目的达到了吗?学生进行思考后有了自己的观点,比如有的学生指出:魏源作为最早向西方学习的代表人物,主张向西方学习器物,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大家纷纷结合自己了解到的内容发表看法。图片是一个诱因,是激发学生思维的诱导剂。以这种形式利用史料能够起到非常明显的教学推动作用,并且可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逐渐深入。
  【参考文献】
  [1] 刘春阳. 史料教学法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应用[D]. 河南大学,2014.
  [2] 夏雨. 中学历史教学中史料的有效运用[D]. 陕西师范大学,2014.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市明达中学)
其他文献
2000年 12月 26日《中国园林》编辑部在北京召开在京编委座谈会。座谈会由《中国园林》副主编何济钦主持。《中国园林》主编余树勋先生首先发言。余先生对一年来全体编委和编
“我想学舞台剧。”“这有什么用?”“我正在读《追忆似水年华》。”“这有什么用?”“我会弹巴哈了。”“这有什么用?”“我会辨认楝树了。”“这有什么用?”这是我最不习惯
本文从自由空间中的并矢Green函数出发,引入了一种构造平面分层均匀媒质的并关Green函数的新方法。根据平面分层均匀媒质中不同取向的点源辐射在场声、处的响应得到了并失Gree
在物理课堂上,如何创设出有效的情境,实施情境教学是一个重要的教学改革趋势.本文就以实例列举的方式简单总结了几种物理课堂上常用的情境创设方式. In the physics classro
现实主义启示录———关于现实主义冲击波的思考王峰秀我国新时期的文学,是以现实主义创作的崛起而发展起来的,诸如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等都曾引起读者广泛的关注,在社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模型大鼠血浆中游离线粒体DNA(mtDNA)的水平及脑组织中Toll样受体-9/丝裂原蛋白激酶(TLR-9/MAPK)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SAH组和
[英j/CockwellAE…//JMedGenet.-1996,33.515。517相互易位在一般人群中的频率约为1/658。作者报道一个罕见的家族内相互易位t(8;18)(P21.3),即邻接1分离的两种不平衡产物。先征者女性,15岁,身
日本曹洞宗的开宗祖师道元禅师,传说他航海到中国来求禅,空手而来,空手而去,只得到一颗柔软心。这是令人动容的故事,许多人认为道元禅师到中国求柔软心,并把柔软心带回了日本
合肥大地学校创办于2004年,位于肥西县城上派镇派河之滨。现有走读部、寄宿部、三河分校三个校区,教学班级132个,在校学生近6000人,教职工400余人。学校以振兴肥西义务教育为
根据现有的资料,可以将我国译介西方文学的历史追溯到17世纪初期。明朝万历36年(即16O8年),来华传教的意大利人利玛窦用中文写作的《畸人十篇》刊行,其中便可发现西方文学作品的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