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青藏高原的史前巨兽——临夏巨犀

来源 :大自然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jianfa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浩瀚宇宙,缥缈星辰.若说生命是大自然的奇迹,那么,临夏巨犀就是生命的奇迹.rn如果有人问你,陆地上最大的哺乳动物是什么?你可能会想到大象,它的体重可达5~7吨.但是,我们在青藏高原东北缘甘肃临夏盆地发现的巨犀化石,肩高约5米,头部抬起来可高达7米,体重约为24吨,相当于4头成年非洲象!毫无疑问,这种史前巨犀是目前所知的陆地哺乳动物中的“巨无霸”.可是,作为一类已经绝灭的史前巨兽,人们对它知之甚少,古生物学家花了100年的时间才揭开它神秘的面纱.
其他文献
山东德州的华能德州丁庄水库发电站,是世界最大的单体水上漂浮式光伏电站.在该水库的水面上,漂浮着面积1.47平方千米的太阳能光伏板,设计总容量为320兆瓦,第一期建成了200兆瓦.
期刊
近年来,因门架式抗滑桩具有较高的能效比,可以更为经济地实现有效加固,因而在大型滑坡地质灾害的治理中被广泛使用.门架式抗滑桩的设计参数选取是实际工程中的难点,因此本文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其设计参数的选取进行了优化研究.首先,对门架式抗滑桩的加固机理进行了阐述,详细分析了桩土的耦合作用.然后,基于加固后边坡稳定性的变化以及潜在滑移面的形态演变,对桩的设计参数进行了优化分析.在此基础上考虑到门架式抗滑桩的显著特点是在联系梁作用下桩体结构的受力协调,本文重点量化分析了分级堆载情况下门架式抗滑桩体结构的受力协调性,
塔里木盆地顺北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中广泛发育穹隆构造.为研究盆地深部穹隆构造的发育特征、成因机制及石油地质意义,基于顺北地区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对穹隆构造开展几何学定量解析,确定其空间分布规律及内部结构样式;结合区域构造背景及盆内构造发育特征,明确其成因机制;在此基础上,结合生产动态数据探讨穹隆构造的控储—控藏作用.研究揭示:①穹隆构造平面形态为椭圆形至近圆形,长轴主频方向为NE40°,展布趋势主频方向为NW20°,与邻近主干走滑断裂的距离呈正态分布;②穹隆构造发育边部逆断裂和内部环形断裂,空间表现为锥体结
本文系统总结了湖北宜昌地区省级及省级以上地质遗迹资源,认为该地区地质遗迹分布规律主要可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受控于地形和河流的综合作用,以各类地貌景观遗迹为特点;二是各个地质时代地层剖面齐全,古生物化石产地聚集.其中可归类为世界级地质遗迹点为5个,均以“古生物化石”为核心,分别为三峡地区埃迪卡拉生物群、长阳寒武纪清江生物群、黄花场中奥陶统大坪阶“金钉子”、王家湾上奥陶统赫南特阶“金钉子”和远安三叠系南漳—远安动物群.立足于此,文中首次详细总结了这些地质遗迹点的化石代表、科学及科普意义,并从地质遗迹自身保护和
最近,在酒泉盆地早白垩世晚期中沟组地层中,中国科学家发现了被子植物——柳叶甘肃果的化石.这是迄今中国西北出土的最早的被子植物化石,也是西北地区早白垩世唯一的被子植物化石.该化石标本保存于中沟组上段灰绿色泥岩中,植株保存非常完整,除地下部分以外,化石上几乎完整保存有植物体的茎、叶和果序,为早期被子植物形态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材料.
期刊
捕蝇草是一种食虫植物,它们为了满足自身的营养需求而捕食昆虫.一项新研究发现,捕蝇草在捕捉和消化猎物时,会产生一种微弱的磁场.
期刊
近日,科学家研制出一种木刀,它比不锈钢餐刀的强度还高三倍.如果用这种木材制成木钉,其强度也等于或超过钢钉.rn木材的主要成分之一是纤维素,其比强度(强度和密度之比)超过陶瓷、金属和合金等大多数工程材料.木材中纤维素的含量为40%~50%,其他成分包括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等,但它们的含量均较低.这些材料的杂合导致纤维素的强度降低.因此,科学家尝试去除木材中这些“弱”的成分,让纤维素发挥全部潜力.
期刊
果蝇是一种社会化动 物,科学家常常用它做实 验,研究人类社会.在最近一项实验中,科学家将果蝇单独隔离,然后与群居的果蝇进行对比.结果发现,独居的果蝇睡眠更少、进食更多.
期刊
最近,由于北极海冰变化,科学家近期在格陵兰岛北部沿海采集样本时,意外发现一个人类从未踏足过的全新小岛.这个小岛也是世界最北端的岛屿,比原本认为的世界最北端岛屿更靠向西北方约780米.该岛宽度约为30米,最高点超出海平面约3米.该岛主要由海底泥浆和冰河作用形成.
期刊
我们都知道,狗是由狼进化而来的.然而,狗的饮食中却包含大量淀粉食物,这点和它们的祖先有所不同.曾有科学家认为,随着人类进入农耕时代,狗也开启了杂食模式.但最新研究显示,这个转变没那么简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