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路径在急性阑尾炎手术中的应用探索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1301w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探讨临床路径在急性阑尾炎手术中的应用效果,以供参考。方法 将我院普外科2011年4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者84例纳入本研究,随机分组。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其中对照组围术期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围术期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比两组在住院时间、医疗费用和护患满意率方面的差异性。结果 与对照组对比,我们发现实验组住院时间较短,医疗费用较低,护患满意率较高,组间差异经统计学分析后认为有意义(p<0.05)。结论 临床路径在急性阑尾炎手术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可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医疗费用,增进护患关系。
  【关键词】 临床路径;急性阑尾炎;手术;应用效果
  急性阑尾炎是普外科临床常见的急腹症,一般首选手术治疗。围术期护理工作质量对减少并发症、促进康复进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1]。我院探讨了临床路径在急性阑尾炎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本文将结果报道如下,以供临床参考。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普外科2011年4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者84例纳入本研究,年龄20-75岁,平均年龄(45.63±5.74)岁;体重49-84kg,平均体重(59.44±5.68)kg;病程6-28h,平均病程(12.65±2.71)h;其中男性患者46例,女性患者38例。
  所有患者均有腹部疼痛、麦氏点压痛等临床表现。研究对象剔除合并严重肝肾功能障碍、心肺功能不全、凝血机能异常、控制不良的高血压、糖尿病、精神异常、智力障碍、严重听力和语言障碍、妊娠期女性、未成年人等患者。
  根据就诊顺序奇偶数法分组,奇数者归为对照组,偶数者归为实验组,每组42例。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发现其在年龄、体重、病程、性别等方面,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具有良好的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围术期实施常规护理,术前进行各项常规检查和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手术医生和麻醉师操作,术后做好基础护理。
  实验组围术期采用临床护理路径。首先成立临床路径小组,由科主任、护士长、管床医师和责任护士组成,制定《急性阑尾炎手术临床路径表》。科主任、护士长负责与相关科室协调,确保检验、心超、放射、手术室等相关人员处于良好的配合状态。预定住院为6d,实施临床路径护理过程中,如果患者病情按正常路径发展,由责任护士执行并签名。如未按正常路径发展,在护理记录中详细记录变化情况、发生原因和处理措施,由临床路径小组讨论后修改[2]。
  入院当日给予一级护理,进行血型、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心功能等常规检查,期间穿插健康教育和临床路径实施办法,以缓解患者不良情绪,并取得其配合。在连续硬膜外麻醉状态下实施阑尾切除术。术后严密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静脉输注抗生素[3]。
  术后第1d管床医生和责任护士进行查房,观察并评估患者手术情况、肠功能恢复情况、有无并发症,确认下一步治疗方案。给予外科二级护理,指导患者进食半流质饮食,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继续静脉输注抗生素。
  术后第2d管床医生观察伤口愈合情况,更换切口敷料。观察患者一般情况,指导饮食、活动注意事项,指导患者进食半流质饮食。继续静脉输注抗生素。
  术后第3d复查血常规,观察切口有无渗血、渗液等异常情况,询问患者进食情况,鼓励患者增加活动量。继续静脉输注抗生素。
  术后第4d观察切口情况,更换切口敷料,如无感染征象可停止输注抗生素。指导患者进食普通饮食。鼓励患者下增加活动量。
  术后第5d观察切口情况,如患者一般情况良好,无腹痛、腹胀、发热症状,切口愈合良好、无红肿、硬结、渗血、渗液等感染症状可出院。确定出院时间后,向患者进行出院指导,交代注意事项、约定复诊日期,并指导患者合理饮食、运动和休息。协助患者办理出院手续,并进行满意度调查[4]。
  1.3 数据处理 本次研究中所涉及的有关数据均录入SPSS17.0统计学软件,数据处理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χ±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时认为组间差异结果在统计学上有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8.64±1.57)d;医疗费用(4528.35±522.69)元;患者表示对护理工作质量非常满意22例、比较满意16例、不满意4例,护患满意率为90.48%。
  实验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6.20±1.32)d;医疗费用(3970.11±475.56)元;患者表示对护理工作质量非常满意25例、比较满意17例、不满意0例,护患满意率为100.00%。
  与对照组对比,我们发现实验组住院时间较短,医疗费用较低,护患满意率较高,组间差异经统计学分析后认为有意义(p<0.05)。
  3 讨论
  临床护理路径是依据标准护理计划为患者设定的护理服务程序,对某一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做出最适当的护理计划,重视顺序性和时间性,以减少康复延迟,避免医疗资源的浪费。同时可充分满足患者的知情权,使其明确每日的治疗计划和护理内容,了解治疗和护理目标,使其参与到对自身疾病的护理中。
  急性阑尾炎手术治疗的临床路径规范了术前常规检查和准备,加强生命体征监测,合理应用抗生素,规范换药流程。从各个方面加强标准化的管理,有效控制了术后并发症,使住院时间缩短、医疗费用降低,不仅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以避免了社会医疗资源的浪费。医、护、患三者之间加强沟通,减少了医疗纠纷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临床路径在急性阑尾炎手术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可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医疗费用,增进护患关系。
  参考文献
  [1] 刘盛谋,黄洁,陈水昌,等.急性阑尾炎手术治疗临床路径的应用体会[J].现代医院,2011,11(5):117-118.
  [2] 吴水娥.临床护理路径对于阑尾炎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分析[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3,24(3):360-361.
  [3] 邵春英.临床路径在单纯性阑尾炎患者中的应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0(1):67-69.
  [4] 吴聪丽.临床路径在手术治疗急性单纯性阑尾炎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1,9(12):3215-3216.
其他文献
1999年~2005年,本文作者所在的三家医院共有27例患者于脊柱后路手术中采用了增加椎弓根螺钉固定强度的方法,取得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目的:分析在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过程中,使用不同剂量的奥美拉唑所产生的临床效果.方法:在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入院就诊的患有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婴幼儿秋冬季节出现腹泻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 2012年10月——2013年3月,我院共收治腹泻患儿120例,搜集其临床护理方法。结果 120例患儿经过积极治疗与有效护理,患儿均转危为安,安全出院,临床治愈率为100%。结论 有效的治疗与临床护理是患儿康复的关键。  【关键词】 秋冬季节;腹泻;婴幼儿;临床护理体会  婴幼儿腹泻,又名婴幼儿消化不良,是婴幼儿期的一种急性胃肠道功能
期刊
[目的]检测股骨远端LISS倒置固定股骨转子下骨折的生物力学性能.[方法]选取成年股骨16根,在小转子下方1 cm处截骨成2 cm间隙,模拟粉碎性高位股骨转子下骨折.标本随机分成2组,
我国骨科的基础研究工作近十多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20世纪六、七十年代,除了在北京、上海等城市的个别医院有骨科研究所之外,各医院的骨科大多只是从事临床工作或开展以病例
期刊
目的:探究将宫腔镜联合雌孕激素治疗应用于人工流产术后宫腔粘连临床治疗中的应用疗效.方法:选择在2015年6月至2016年7月间于我院施行人工流产手术且术后引发宫腔粘连的84例
目的:对3例儿童颅咽管瘤进行剂量学比较,以探讨质子在儿童颅咽管瘤放疗中的潜在优越性。方法:靶区肿瘤照射剂量为55 Gy。每例患者分别作单纯光子、光子和质子混合射线以及单
所谓双语教学,就是在课堂上,能够熟练运用汉语、英语两门语言进行学科的教与学,师生共同进入一种真实的汉语和英语语境,并熟练地运用汉语和英语进行学科知识上的教学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