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记忆的双重书写——百度贴吧中“克拉玛依大火”的记忆结构之变迁

来源 :新闻与传播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jinyi2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1990年代末的诸多事故中,“克拉玛依大火”有其特殊性。它本是一起举国关注的特大安全责任事故,却因主流媒体一篇报道中颇具争论的一句“让领导先走”,在网络激发十余年的民间讨论,成为一个数字化时代公共记忆值得研究的事件。在集体记忆理论框架下,该研究借助社会网络分析、LDA主题模型等研究方法,通过爬虫技术挖掘百度贴吧2006-2018年间的全部吧友讨论文本,深入考察网络对事件呈现的民间记忆图景。研究发现,数字空间中的记忆书写具有双重性:一方面,是事件非亲历者的抽象记忆,“让领导先走”的制造者、捍卫者和求证者就记忆书写权展开互动、竞争与博弈;另一方面则是关于“大火记忆”之记忆,围观者和哀悼者围绕大火进行非书写性参与。在前数字时代无迹可寻的记忆“痕迹”,在数字时代却藉由数据挖掘技术而被捕捉、保存和分析,重现了特定事件集体记忆的公共书写。
其他文献
1930年代,新闻协作成为中国新闻界的关注要点和重要发展趋向,上海市新闻记者公会即是典型样本。虽然受到国民党政权"党规"与"国法"的双重限制,上海市新闻记者公会依然协同各地新闻团体,救助新闻界同仁,联合反抗国民党政权,保障行业权益,积极参与社会政治事务,拓展职业空间,并倡议筹建全国新闻记者公会,密切同业联系。由新闻团体展现出来的新闻协作,不仅有利于推动新闻职业化进程,发展新闻事业,也为新闻界建构职业共同体和"记者网络",借助"网络力量"对抗国民党政权的过分束缚,融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奠定坚
该研究通过整合框架(framing)和解释水平(construal level)两个理论来考察新闻发生地远近与编辑部资源投入之间的关系。基于我国政府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日报》《环球时报》《南华早报》《纽约时报》等四份中西方主流报纸涉及“一带一路”的报道进行了量化内容分析和比较。研究发现,距离事件越远的报纸,编辑部的资源投入就越低,引用的信息源也更多为官方机构、组织或权威人士。这种框架结构使得西方报纸在报道中国“一带一路”相关的新闻时较多采用高解释水平,内容宽泛而抽象。与之相反,中国媒体的报道则
城市传播分析的物质性维度意味着理解城市的“物质”建构问题。秉承知识社会学传统,“物质性”这一概念恰恰是对建构主义传统中“人类中心主义阐释”的一种驳斥,亦即强调在当下的社会互动中,存在着“不能化约为人类意图性的对象特质”。借由“行动者网络理论”,物的能动性则与社会性关联,物质性即为过去社会进程的结果;而行动则意味着制造当下实践网络的差异。传播的物质性分析,也因此意味着对“物质性”与“社会性”如何交织的分析,即“社会-物质实践”的分析路径。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扶贫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但西方主流媒体究竟是如何呈现中国扶贫工作的,却尚未获得充分的关注。基于网络议程设置的理论并结合话语分析的方法,该文对《纽约时报》2006-2018年有关中国扶贫工作的报道进行了历时考察,从议题关联和关系建构两个方面分析了该报有关中国扶贫报道的媒体网络议程。一方面试图明了美国主流媒体就中国扶贫工作所建构的语境及其对中国扶贫治理经验国际传播的潜在影响;另一方面也首次聚焦于媒体网络议程,探析了议题关联的特点和建构方式,初步揭示了媒体网络议程得以影响公众网络议程的机制和
以表征为视域的传播与媒介研究造就了“以视觉为中心”和“以文本为中心”的研究路径,研究中的情绪与活力、触觉与身体感、日常生活的琐碎与流变由于无法被“表征”而被“遮蔽”。非表征理论作为对现代性主体哲学二元对立的的批判,倡导研究者以具身的实践观作为认识论,关切实践中的转瞬即逝、生动性、物质性、超人类和非话语维度来研究人们如何持续地创造世界。该文在介绍这个新方法论的基础上反思表征主义,提出以非表征的视域和多模态的工具重新审视媒介交互过程中人、物、情、景交融的非表征状态,探索将表征(权力/文化)和非表征(实践/身体
如果仅从当下的新闻实践或概念去理解“时事新闻”,往往容易忽视其“层累地”形成的历史过程。基于对美国版权史上相关判例的分析,“时事新闻”实际上跨越了作为数据或信息的新闻与作为故事的新闻两个层面。前者如船期、货价,金融、股票、谷物行情,比赛分数等;后者如战争、火灾、地震、交通事故等以稍复杂一些的叙事形式出现的电讯。因此不难理解前者作为简单报刊消息性质的事实不受版权保护,后者虽有叙事形式,但因过于简单常与事实重合,亦不受版权保护。但两者均因付出了劳动、技巧和金钱,在美国司法史上从争取版权到不正当竞争法保护,逐渐
环境传播衍生为国家形象建构与话语权力博弈的场域。该文基于比较视野考察Google News平台上中印两国雾霾议题的呈现,探究西方眼中东方国家环境形象建构的差异及成因。研究发现中国雾霾议题被程式化地纳入富有冲突性的“政治化”框架,印度因具有与西方亲缘性的政治形态而被赋予“合理性”解释,中国媒体的声音几乎被掩盖,但印度媒体在搜索指征上被给予更多权重。在对中印两国“区别对待”的建构框架中,环境议题亦渗入西方冷战思维,成为“中国威胁论”持续延伸的又一维度。如何超越西方固有的“霸权逻辑”深入当下新型媒介生态,以“共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报业劳资冲突日益凸显。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特别是在大革命失败后,左翼运动蓬勃开展,报业工人运动成为党领导下的中国职工运动的组成部分。左翼运动中的报业劳资冲突,不只是资本家与工人之间的纠纷,还有报界公会与印务工会的对抗与联手,赤色工会与黄色工会的暗斗与合作。左翼报人以民主主义立场,主张“用生产合作方式来组织新闻事业”,倡导“大家都是报纸的主人”,呼吁“使用民主的集体会议来消灭保守的封建的行会制度”,提倡“集体主义的自我教育”,为寻求解决报业劳资冲突的方法与途径而努力探索。
当下,在“火热”的短视频平台上,大规模生产的“重复性”短视频展演,成为新媒体时代的奇特“文化景观”。短视频的“重复性”虽饱受“贬斥”,但其在“差异”中,却不仅蕴含着某种社会创造力,还萌发着社会基础理解的塑造与再塑造能力,并成就了短视频平台作为社会文化公共性生成的基础设施一日常生活的“非常规数据库”。“重复性”短视频实践正成为一种具有公众文化培育意涵的“文化技艺”(cultural technique),一种包孕社会“情感结构”的具化(embodiment)与生成方式,其中蕴藉着深刻的理论和社会意涵。
仪式是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消费行为学研究发现,完成消费仪式可以增强消费者的体验。一个很重要的传播学问题是,仪式传播是否也会提升受众对商品的态度?该研究通过两项双因素组间实验设计来探讨该问题,发现仪式传播可以影响受众的态度,并且受众的卷入度对于仪式传播的效果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在高卷入度条件下,观看消费仪式可以提升受众对商品的态度;在低卷入度条件下,观看消费仪式反而降低了受众对商品的态度。该研究在确认卷入度对消费仪式与消费体验的关系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的基础上,进一步将卷入度的内涵扩大。关键的是,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