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生成路径研究———基于学生心理、角色及行为的转变

来源 :长江丛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fastcandmu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生群体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心理、角色和行为等方面发生的转变是学生“获得感”的主要生成路径和重要考察因素。研究高校大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上的“获得感”,不仅能厘清当代青年学生的思想品德情况及政治触觉状况,还能检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只有学生在思政课堂上真正有所获得,才能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从而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同化于群,为建设社会主义、实现共产主义搭建稳固的思想理论基础和坚定正确的政治导向。
其他文献
高等教育肩负“立德树人”的使命。为高校英语专业学生开设的综合英语课程兼具工具性及人文性,重视培养学生的理解赏析运用能力、批判性思维、国际视野和家国情怀。在综合英语课程中发掘思政元素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以综合英语课文《寂静的春天》为例,挖掘教学内容的思政元素,探索学科育人途径,为提升英语教师育人意识、开展英语课程思政改革提供参考。
当前,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互相交流、交融、交锋,情况纷繁复杂,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行至转型边缘,不同立场、不同观点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面对如此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国家越来越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以及实践工作。为了进一步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学习效果,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迭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学习方法,根据党、国家的政策措施扩充、更新思想政治课程教学内容,开展多样化的教育实践活动。故此,本文主要针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自主学习的实践教育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推动下,自媒体时代悄然而至,信息载体形式更加多元化,信息传播方式也逐渐丰富,导致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等出现了较大的改变。在自媒体时代背景下,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在获得良好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全新的挑战,给辅导员的工作模式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本文对自媒体时代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探索了工作模式创新路径,希望可以帮助到高校辅导员,提高思政教育效果。
我国教育部门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现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以及立德树人教育任务的实施具有重要作用。所以,在高职院校教育工作中,将育人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结合,能够促使学生文化品质的形成。基于此,将经典朗诵作为主体,将传承作为任务,在学校中创建特色化教育活动,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朗读氛围,在学生人文素养积极形成的条件下,保证教育效果的发挥和实现。
职业院校的发展离不开教师,教师的发展离不开持续的培养。工程型“双师”素质师资培养改变传统型“双师”素质师资的培养模式和思路,提高职业院校师资的专业综合水平,改变职业教育发展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职业院校具有培养工程型“双师”素质师资的人力资源优势,要利用好国家相关政策,发挥主观能动性,加强与企业合作,校企共同制定工程型“双师”素质师资培养方案,保证工程型“双师”素质师资培养的顺利进行。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网络的即时性与兼容性使旧媒体时代纸媒化的信息传播进入低谷期,逐渐进入新媒体时代。而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所提出的,针对于受众不同需求,采用最合适的媒体形式和渠道进行传播,以达到受众全面覆盖及最佳传播效果理念,与现如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以人为本”理念不谋而合。如何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将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机制构建与新媒体进行融合,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从业工作者的挑战也是机遇。
为顺应社会经济的发展,桥梁隧道工程的建设规模日益扩大,逐步完善了交通基础设施。在桥梁隧道施工中,需要充分考虑现场地形、地势、水文等多重条件,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以科学的方法施工,达到筑安全、保质量、增效益的效果。在现阶段的桥梁隧道工程施工技术体系中,灌浆法颇具代表性,若操作得当,有助于提高桥梁隧道的质量,为车辆的通行提供安全保障。鉴于此,文章以某桥梁隧道工程为例,首先阐述灌浆法的应用原理、优势及具体方法,再着重围绕具体的应用要点展开分析。
当前需要充分认识到思政教育对型塑学生工匠精神的意义和价值。高职思政教育可以解构为:政治理论课教学、课程思政,以及由学工部、团委、社团所举办的各项实践活动。在综合利用思政教育手段的基础上,型塑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思政教育模式可围绕着:以提供感性认知为目的重构思政课程内容、以提供理性思考为目的激活学生的主体性、以提供知行结合为目的优化实践主题设计、以创新创业教育为内容创新校企合作模式等四个方面来构建。
“立德树人”教育政策呈现出“纵深推进”的特点,是一种“大思政”发展态势。中医药大学第二外语课程做好“立德树人”关键在“融入”,根据课程的教学目标,立足课程原有教学资源,完成语言知识技能传授的同时,实现育人目标。思政融入的必要性由文化传统、课程教学本质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决定。思政融入在课程、教学和师生三个层面发生。融入实践应具有国际视野,兼顾时政与传统,充分利用现代技术,实现全方位育人。
马臻为会稽太守,详考农田水利,发动民众,创建三百里镜湖(非宋以后的鉴湖)。湖周长358里,全堤长达127里,上可积蓄洪水,下可抗拒咸潮,旱时又能泄湖溉田,这使得山会平原中9000多顷良田可以旱涝保收。马臻建设鉴湖,导致豪门冢宅被淹没,豪门利益被侵犯,于是利益受损的豪门用溺死百姓的罪名,拿死去的人名列出清单,联名上报朝廷状控马臻。马臻因此含冤入狱,并被朝廷处以极刑。身虽死,但其留下的鉴湖工程造福百姓,其精神也传颂后世,印证了新时代的水利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