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校园流行语 把握大学生思想动态

来源 :教育与职业·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smax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校园流行语因其新鲜奇特、另类时尚、生动活泼而深受青少年喜爱。校园流行语既反映了校园生活,也刻上了青年学生思想的印记,探究校园流行语可以了解和掌握青少年的心理和思想状况,有针对性地开展青少年思想工作。
  [关键词]校园流行语 大学生 思想状况
  [作者简介]邱贵芹(1966- ),女,河北清河人,河北邢台学院教务处科长,讲师,主要从事现代汉语和汉语口语教学与研究;张兰英(1968- ),河北无极人,河北邢台学院科研处副处长,副教授,主要从事现代汉语和汉文化的教学与研究。(河北邢台054001)
  [课题项目]本文系河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校园流行语与青少年思想教育研究》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SZ060827)。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7)20-0190-02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说:“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在哲学语言里,思想通过词的形式具有本身的内容”。申小龙在《语言:人文科学统一的基础与纽带》一文中指出:“语言就像一面色彩斑斓的镜子,摄下了民族经济、文化、心理素质各方面的特征,它又像一副隐形眼镜,规范着一个民族看待世界的样式,规范着一种文化的深层结构。”从20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各种思潮以不可遏制之势迅速蔓延,随之,新词语、新的表达方式大量涌现。大学生向来是推行新思想、新文化的先锋,各种媒体的交互作用使这个人群的思想空前活跃,新思想必然表现在他们的言语活动中。校园流行语作为一种“学生特殊口语”,作为社会流行语的一个重要表征,反映了当代大学生群体独特的社会文化心态。
  
  一、校园流行语折射出大学生的心理特点
  
  大学校园流行语是流行语的一种,特指在大学校园中广泛盛行和使用的语句。它涉及大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层面,时代性强,传播面广,使用频率高。本课题组对本校大学生流行语做了全面而细致的调查,和其他高等院校相比,既有共性,也有独特之处。这些流行语就像一面镜子折射出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主要体现为以下心理特点:
  1.学业、经济、就业等重重压力之下的消极心理。目前,在大学生中流传广泛、甚至已经成为口头禅的表达消极情绪的词语有“郁闷” “恶心” “没感觉”“无所谓”“崩溃”“想跳楼”等。与以前相比,当代大学生失去了社会、家庭和学校的多层保护,更多地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承受的压力很大。研究生考试、英语等级考试、计算机等级考试和各种资格考试使大学生疲于奔命,学业压力空前加大;每年数量不菲的学费、生活费让大部分学生承受着前所未有的经济压力;愈演愈烈的就业大战让大学生不堪重负。在这种情况下,诸多消极情绪的产生就不足为奇了。于是“郁闷”一词在大学校园里广为流行。
  有关媒体进行过一项高校流行语调查,“郁闷”以55.2%的投票率高居榜首。课题组在对本校学生的调查中发现,有近80%的学生声称“郁闷”。其原因课题组分析认为:本校为新升格的地方性本科院校,办学层次较低,名气小,学生就业压力大,加之以农村学生为主,他们经济压力相对更大。因此,学生的郁闷程度更高。
  在当前体制下,学生在教育过程中仍然缺乏话语权,对于各种不公平和不合理现象,只能表示愤怒和无奈。他们充沛的精力和才能无处发挥,有时会表现出迷茫、麻木、空虚、苦闷等心态。为了化解心中的块垒,他们就找来一些看起来很解气的词语宣泄一番。而大学生动辄就说“崩溃”“想跳楼”等,虽然不可能付诸行动,但同时也反映出他们心理承受能力弱化的趋势。“没感觉”“没心思”“无所谓”等张口就来的词语,则很清晰地反映出大学生责任感的缺失。
  2.学习主动性增强与游戏应付的双重心理。在反映大学生学习态度方面的流行语中,排在前几位的是“挂科”“过级” “中招儿”“报班”“超生”等。“挂科”和“中招儿”意为考试不及格,两词含义相同,出发点却不同。“挂科”着眼于某门功课没通过,需要补考,这是学生自身的问题;“中招儿”显然把老师和学生对立起来,老师是“出招人”,而学生就是“接招人”。“过级”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过级”特指英语四、六级考试和计算机等级考试,广义的“过级”泛指各级各类证书考试。“报班”也是目前大学生打招呼的一种方式,为考研、考各种证书而要参加考前辅导班,于是参加辅导班学习已经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超生”实际是“抄生”的谐音词,指考试时专靠抄而得分的学生。
  以上这些流行语表现出学生学习欲望增强和游戏应付的双重心理,排名不分伯仲,反映出大学生极为矛盾的学习心态。一方面,大学生已开始按照社会的要求去塑造自己,学习主动性增强,学习目标比较明确,成才意识趋浓。当代大学生最关心的问题是择业与就业,为此,专业对口与否已不再重要,关键是所学知识要实用。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知识的快速老化和新的领域不断出现,现行学校教学改革滞后,教学内容陈旧落后,不能满足社会需求,因此出现了大学生课上应付学习,课外主动地选择性学习的情况。另一方面,各种社会诱惑和客观存在的各种不公平不合理现象,尤其在就业方面的不公平现象极大地刺激着校园中的莘莘学子,使“学得好不如有个好老子”“学得好不如嫁得好”“学得好不如运气好”的论调盛行,这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学习状态。为了适应知识不断更新的需要,大学生不得不学习多种内容,而学习好又不能保证出路好。在这样的压力下,大学生便有了玩世不恭、游戏学习的心理。所以,“超生”“分不在高,及格就行”等大学生自编的顺口溜在校园大行其道。
  3.政治鉴别力增强,但政治觉悟不高,关心政治又厌恶政治的矛盾心理。近两年,大学校园政治流行语有“执政能力”“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霸王条款”“和谐社会”“分配不公”“伊拉克”“巴以冲突”“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节约型社会”“中东局势”“食品安全”“台湾问题”“三农问题”“科学发展观”“审计风暴”等。这些流行语既有反映国际焦点的,也有反映国内社会热点和政治制度的。对于这些流行语,大学生既有正面解读,也有反面解读,还有很多戏谑的解读。如对于“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这句奥运口号,正面使用的时候居多,但也经常成为戏谑之词。比如谈到期末考试顺利过关这个大学生最贴近、最具体的目标时,同学们会说“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和谐社会”无疑是近两年一个热门流行语,建立一个和谐社会无疑也是大学生的共同心愿,但对于这样一个严肃而高尚的目标,大学生在正面使用的同时,仍然不忘戏谑一番。如考试时老师抓住作弊的同学,胆大的学生会跟老师贫嘴“老师,和谐社会咱要互相体谅。”凡此种种,本来很庄严的话语经常在大学生口中变味。
  在使用频率上,反映国内社会热点和政治制度方面的流行语在地方性高等院校的大学生中,使用频率更高。主要原因在于地方性高等院校环境相对更闭塞一些,大学生就业压力大,对未来的期望值更低,更切实际。如地方性高等院校以当地农村生源为主,大学生对“三农问题”都会给予高度关注。再如,“分配不公”之所以成为流行语,与大学生的自身背景有很大关系。就业困境、家庭背景和收入差距,都使这些农村子弟对“分配不公”问题极为敏感。
  当代的大学生生活在一个高度开放和信息高度通达的社会,虽然各种压力空前加大,但他们关注国家的前途命运、关注世界局势的热情依然不变,社会化的特征越来越突出。“巴以冲突”“中东局势”“萨达姆处以绞刑”等都是他们非常关注和频繁讨论的话题。此外,难能可贵的是,当代大学生不再崇尚空谈,他们的政治参与意识非常高。调查发现,对国家各项政策的制定,大学生给予了广泛关注,加上现在参政议政的渠道很多,通过网络、短信等平台,大学生愿意踊跃地献计献策,不少建议显然还经过了深思熟虑和广泛调研,价值不低。
  
  二、校园流行语折射出大学生的政治观特点
  
  从以上分析中不难看出,当今大学生在政治观上表现出了如下特点:
  l.关心国家大事,对重大政治事件的看法多能与中央保持一致。学生对政治生活中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如社会分配不公问题、贪污腐败现象、农村发展问题、社会治安问题以及国企改革与发展问题都比较关心与担心,这些也正是中央正在着力解决的重点问题。
  2.政治视野更加开阔,政治评价更为积极。由于信息的高度发达,大学生已跳出了传统视野,能从更广阔的背景上去分析看待政治问题。在实践中,他们已经认识到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性,感受到了国家的发展与进步,对国家的前途充满信心,政治心态渐趋成熟。
  3.对政治问题分析日趋理性,政治鉴别力明显增强。当代大学生能比较冷静地思考,自主判断有关政治问题,不再被某些政治思潮所左右。
  4.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停留在表面上。大学生在对社会主义的理解上存在一些感性、模糊甚至错误的认识,尤其是对“特色理论”缺乏理解,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不够坚定。
  5.在政治取向上部分表现出功利性倾向。部分学生对一些政治观点和政策并未真正接受,一些政治行为也未出于本心,只把它作为增强就业竞争力的手段,想得到政治给自己带来的便利,又不想承担社会责任,功利倾向较明显,特别表现在对入党的态度和做法上。
  6.部分大学生在政治上还存在不成熟的一面。突出表现为对党的理论与决策问题以及对国家政治生活中一些重大政治事件关注不够,或片面理解。
  
  三、对校园流行语反映学生思想状况的认识
  
  生活语言的无厘头化已经成为大学校园的普遍现象,如“大喜(洗)之日”“偶像(让人作呕的对象)”“天才(天生的蠢材)”“可爱(可怜没人爱)”“原子弹(肥胖的人)”“卧谈会”“大跌隐形眼镜”等说法,大学生们可以张口就来。
  这些词语使用了各种标新立异的表达方式,常用比喻、仿拟、别解、拆字、意外接续等手法,表现出了这一社会群体的聪明智慧、创新能力以及反传统、反规范的意识。从内容上看,这些词语大多是对原有词语的一番别解,但并无实质性的价值,只起娱乐和调侃作用。例如“大跌隐形眼镜”其实与“大跌眼镜”的含义并无不同,但由于大学生中戴隐形眼镜的人很多,因此,“大跌隐形眼镜”便成了他们更热衷使用的词语。当大学生们彼此用“圈内人”才通行的话语进行交流时,在心理上自然能够获得一种满足,这使得年轻的心灵在言语行为上趋于一致,同时独特的交流方式也使这群年轻人能在心理上取得某种优越感。
  用语生动风趣,语气比较调侃,消遣作用大是大学生流行语的明显特点,相对于紧张忙碌的学习生活来说,这些流行语的频繁使用事实上是一种对紧张压抑情绪和竞争压力的调节与缓解。也就是说,调侃是大学生调适心理状态、适应紧张枯燥生活的一种尝试。
  语言是思想的外衣,校园流行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大学生的某些思想状况。认真了解和分析校园流行语,可以使广大思想政治工作者多侧面地了解新时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便于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任何陈旧的观念和极端的做法,都会导致学生心理上的抵触情绪,思想政治工作要与时俱进,就必须关注校园流行语,从校园流行语入手,去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去开辟思想教育工作的新途径。
  
  [参考文献]
  [1]姚汉铭.新词语·社会·文化[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
  [2]郭熙.中国社会语言学[M].南京:南京出版社,1999.
  [3]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
  [4]申小龙.语言:人文科学统一的基础与纽带[J].汉语学习,1991(5).
  [5]沈娉.网络词语语义别解类型初探[J].修辞学习,2004(2).
其他文献
妇产科教学中涉及相当多的解剖教学,其在学习中易产生枯燥无味的情绪,并且难学易忘。因此,为了丰富教学、增强教学效果,数字化解剖学逐渐应用于妇产科学的多媒体教学中。文章简单
针对目前煤矿普遍采用的几种多绳摩擦式提升机主绳的换绳工艺存在的成本、安全、效率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将新绳绕过天轮的换绳新工艺,通过实践应用和对旧绳带新绳、同步入出
教育上的话题就是多——因为它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问题,更是与千家万户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而倍加引人关注。像曾经炒得沸沸扬扬的南京理工大学首推的“宾馆式服务“,当
随着免疫检验新技术、新仪器的不断问世,给高职院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开展免疫检验技术实验实训带来了较大的教学成本压力。以学生为主体开发模拟实验是一条技能学习的辅助途
根据巷道围岩性质和支护形式,提出了底板注浆加底板锚杆的治理方案。使用FLAC3D模拟软件对巷道围岩变形及锚注加固机理进行模拟,分析了围岩的应力、变形和破坏情况。现场试验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以下简称”上海院”)成立于1960年,是国内最早从事石油化工科技开发的综合性研究机构,是中国石化科技开发的一个重要基地,也是基本
衢州中专,一个崛起的名字。它地处浙西山水名城衢州.在短短的五年时间里,衢州中专实现了飞跃,规模迅猛扩张,质量迅捷提升。
在中国东部赣东北朱溪矿集区枣林地段发现两条新生代碧玄岩岩脉。地球化学研究表明该碧玄岩具有低SiO2(41.08%~42.94%),高Mg#(0.61~0.65),高TiO2(2.19%~2.43%),高Na2O+K2O(4.
针对EBZ132CZ型窄机身半煤岩综掘机在具体巷道掘进的应用效果与EBH120掘进机进行对比和分析,认为其具有极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能够替代炮掘机实现高效率的窄断面、薄煤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