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实现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目标的形势和对策

来源 :北方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yingbb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蒙古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到2010年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5%左右,也就是说,今后5年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年均下降速度必须达到5.6%左右,这一目标在全国各省市区中是最高的。实现规划提出的节能降耗目标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加大力度,努力把目标落实到经济发展的具体环节。
  
  一、“十五”以来我区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有所下降,但经济增长对能源的依赖度依然较高
  
  “十五”时期,我区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不断提高,2005年单位生产总值能耗达到2.48吨标准煤(经济普查后口径,按现价计算,下同),较2000年的2.56吨标准煤下降0.08吨。但我区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比能耗最低的广东高1.69吨标准煤,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26吨标准煤,在全国属于单位生产总值能耗较高的省份(见附表)。
  近年来,我区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经济增长对能源的依赖程度不断提高。“十五”时期,随着我区进入能源重化工发展阶段,能源消费增长速度大幅提高。1996-2000年能源消费增速为3.8%,高出全国平均增速近4个百分点;2001-2005年快速上升为19.2%,高出全国平均增速11.3%近8个百分点。2005年创历史最高水平,达到9481万吨标准煤。
  在能源消费大幅度提高的情况下,我区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在“九五”后期和“十五”前期快速上升之后,“十五”中后期总体上呈现下降态势。从1999年开始,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明显提高,2001和2002年分别达到1.22和1.24。2003年开始下降,2004年和2005年均低于1。这表明我区能源利用效率有所提高,但经济增长对能源的依赖程度依然较高,2005年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比全国高出0.02。
  


  
   二、我区单位生产总值能耗较高的原因
  
  (一)能源生产效率和综合利用效率低
  在我区能源消费中,煤炭一直占主体地位。2004年我区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高达95.1%,石油占2.88%,天然气占0.11%,水电占0.2%,而从国家能源消费结构看,煤炭占67.7%,石油占22.7%,天然气占2.6%,水电占7%。由于技术方面的原因,煤炭的转换效率低于石油、天然气等其他能源产品,而煤炭在我区能源生产和消费中占有较大比重,使得能源转换的总体效率较低。
  我区能源综合利用水平不高。以煤炭生产为例,2004年全区平均回采率仅为45%左右,其中众多小煤矿的回采率则更低,仅为25%左右,资源浪费比较严重。部分企业为了争占资源,往往在不同的矿区设立相同的煤炭转换项目,不同企业又常常在同一个矿区各自投资多个相同煤炭转换项目,造成资源利用效率较低。从煤炭利用方式看,煤转电可使效益增加5倍,煤转化工可增加10倍多,煤转油可增加20倍。而目前,我区生产的煤炭主要以原煤输出为主,加工转化率只有1/3左右,综合效益很低。
  
  (二)工业增加值率不高
  工业增加值是工业总产品中扣除中间投入之后的所得,是工业产品总产值的一部分,而资源消耗是用于生产工业总产品时所消耗的。因此,工业增加值率越高,获得同样的工业总产值所需要生产的产品总量就越少,消耗的能源量也就越少。2004年,我区工业增加值率为33.4%(按经济普查前口径估算),而美、日、德等发达国家的工业增加值率均超过40%,如果我区工业增加值率能够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就能下降近1/3左右。
  
  (三)产业结构的重型化趋势
  内蒙古具有发展能源重化工业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和产业优势。“十五”期间,我区紧紧抓住我国进入重化工业加快发展阶段,对能源需求旺盛的机遇,大力发展能源、化工、冶金等重化工业,在全国产业分工中的地位大为提升,成为我国新世纪经济发展的重要“支点”。但冶金、化学、建材等重化工业对能源的依赖程度较高,是导致生产能源消耗量增加的主要原因,2004年能源消耗总量达到1927万吨标准煤,占制造业耗能的83%(见表2)。
  


  
  (五)能源长距离输出损耗较大
  我国煤炭资源和能源消费的地区分布是逆向的,华东、华北和东部地区是能源消费的主要区域。近年来,内蒙古煤炭、电力等能源输出总量不断增加,2003年煤炭调出量居全国第三位,电力输出量全国第一。在东北地区和华北地区调入的煤炭总量和输入的电量中,内蒙古的市场份额分别接近10%和7%。但煤炭、电力长距离输送往往会有不小的损耗,并且煤炭输出还会增加运输部门的能源消耗。
  


  
  三、实现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的基本途径
  
  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工业化的发展将带来能源消费总量的增长和消费结构的升级。“十一五”期间,随着我区工业化进程加快,冶炼、化工等优势特色产业做大做强,产业用能将大量增加。同时,居民收入的快速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用能在总量上也将不断增长。按“十一五”时期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以上、到2010年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5%计算,我区能源消费年均增长速度必须控制在经济增长速度的40%左右,即“十一五”时期能源消费弹性系数达到0.4,而“十五”前4年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为1.04。按照科学发展观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加大能源节约力度,确保实现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的任务仍较艰巨。为确保实现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的约束性目标,应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建立和完善落实工作责任的体制和机制。建议借鉴上海等地的做法,成立自治区能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强化组织领导,推动政策措施的实施。要按照总目标明确分解目标和责任主体。主管部门对能耗下降指标的执行情况进行监测分析,建立工作通报制度。研究制定“奖节罚超”措施。盟市政府也建立相应的能源管理机构。
  二是建立和完善节能降耗法律法规体系。加大现有节能法规的执法力度,不断完善节能降耗的法制环境。对工业耗能设备、家用电器、照明器具、机动车、建筑等制定和实施具有一定强制性、超前性的能效标准,推广强制性能效标识制度,规范节能认证制度,加快能效管理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建设、工商、质检等部门的作用,从各环节加大监督执法力度。
  三是建立和实施新建项目能耗审核制度。有关部门要编制和执行严格的能效限额,在审批、核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时,要进行严格的合理用能和节能论证;在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备案时,要把是否符合能效限额要求作为重要的审查内容。新建项目必须达到该行业能耗国际或国内先进水平,各盟市、开发区在招商引资中,要将项目万元增加值能耗作为重要审核条件,严格把关。
   四是加快能源价格改革步伐。完善能够反映资源稀缺程度、市场供求关系和污染治理成本的价格形成机制。根据社会价格总水平和产业结构升级的要求调整能源价格,防止能源价格偏低引起的资源浪费,充分发挥市场的寻价功能,引导能源的合理配置。
  五是改善能源生产和利用结构。以火电为核心的能源生产和利用体系,客观上对煤炭等一次能源的消耗较高。为此,应积极调整能源结构,充分利用气候、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质能源。
  六是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服务业,做大服务业经济总量,努力提高其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促进产业升级,积极发展技术先进、能耗较低的电子、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上海市近年来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2005年工业能源消耗同比增长8.1%,大大低于生产总值13.6%的增幅。同时,万元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同比下降了7.4%,其中电耗同比下降达10%。
  七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要加快编制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制定中长期战略目标和分阶段推进计划。建立健全循环经济政策支持体系、技术创新体系和激励约束机制。努力实现资源循环式利用,在资源开采、消耗、废物产生、资源再生、消费等环节推动资源高效和循环利用。如在大型化工、钢铁基地,可以利用产生的余热发电或实施集中供暖,国内外已有许多成功的案例。加快构建节约型产业体系,促进能源、冶金、化工、建材等重点行业实现循环式组合。
  八是加强节能技术创新。认真实施节能技术标准,加大对通过技术改造促进节能的支持力度。加快制定节能技术改造计划,鼓励生产企业增加节能技术投入,加强科技创新,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引入节能、清洁生产技术工艺和设备,淘汰落后产品、工艺、设备,做到生产过程节能,生产出的产品节能。政府采购和财政性资金支持的建设项目要优先选用节能产品、节能技术。
  九是抓好对重点耗能企业的监控。加强对重点耗能企业节能监察和能源审计,及时掌握能源利用状况。督促和帮助企业降低能耗,量化任务、加强考核,在企业内部实现能量的梯级利用和资源的循环利用。对不能达到节能降耗目标的企业,可采取经济处罚、提高能源价格、公示通报等措施,促使其节能降耗。对其中超过单位产品能耗限额的,可依法要求其限期治理;逾期达不到治理要求、情节严重的,可责令其停业整顿或关闭。也可以借鉴国外比较通行的做法,政府和企业签订“节能自愿协议”,企业承诺在一定年限内通过一些具体措施把能耗降低到某一个水平;而政府给签协议的企业一些优惠政策,比如税收的减免等。
  十是加大节能宣传力度。按照国家《节能法》修订工作的进展情况,尽快制定适合我区实际的能源节约条例,形成节能长效机制。加强节能宣传和教育,增强全社会节能降耗的责任感、紧迫感。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和企业要经常组织开展节能宣传、技术和典型交流以及节能管理和技术人员的培训。充分发挥大中小学、社会团体、新闻媒体等社会各方面宣传教育和舆论监督的作用,普及节能知识,增强全民节能意识,培育节约型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抵制浪费行为,努力形成有利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社会氛围。
其他文献
中小企业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微观主体。中小企业创新既有获利和求发展的内在动因,也有外在竞争的压力。中小企业创新既有其优势,也有许多制约因素。要提高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
促进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是西方发达国家工业化进程中面临的共性问题,也是一个世界性难题。2005年10月,国务院振兴东北办组团考察了欧洲部分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情况。德国、法国政府都很注重在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中发挥政府引导作用,采取一系列措施支持资源型城市转型和老工业区重建,已取得显著成效。     一、设立专门机构负责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工作      德国在联邦经济部下设联邦地区发展委员会
低碳经济是一种新兴经济模式,其核心是在市场机制基础上,通过制度和政策创新,推动节约能源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和温室气体减排技术的开发和运用,促进整个社会经济向高能效、低能
信息贫困已经成为当前我国农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加快我国的农业信息化,将有助于各级农业部门综合管理和服务功能的改进,农业和农村经济运行效率和有序度的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完善,农业产业的信息技术改造。本文论述了农业信息化的内涵及发展现状,发掘出现阶段我国农业信息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推进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的主要措施。  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村、农业、农民问题是中国改革、发展的基本问题,而信
2008年全面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均产生了重大冲击。中国在巨大挑战面前,一方面在国内采取全方位的应对措施,另一方面在国际层面展开广泛的国际协调和合
我国电信市场改革以来,垄断逐渐被打破,带给行业和社会公众更多的福利。但是我国目前所采取的价格管制方式却存在一些问题,导致了电信市场的过度竞争。本文从电信市场存在的问题出发,探讨价格管制机制的调整,从而增加电信市场的有效竞争性。    随着技术的进步,世界各国的电信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电信行业是我国最早实行政府管制体制改革的基础设施产业,致力于打破电信业的垄断,引入竞争机制。2002年5月,中国电信
据商务部消息,美国对华出口快速增加。中国成为美国第四大出口市场,并将成为美国第二大贸易伙伴。
住宅服务品质受住宅的建筑特征、邻里特征、区位特征和心理因素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台湾学者彭建文、花敬群将住宅服务品质定义为住宅实质属性与权利内容的组合。所谓住宅实质属性包括面积、屋龄、楼层、房厅数、采光、通风、景观、停车位等属性;权利内容则指承租者能否有享有较大的自由度,依据本身住宅消费需求来调整权利义务内容,例如居住期间、局部装潢等权利。    本文对住宅服务品质的定义与之有所区别,在文中指居住者对
洋县审计局抓住下半年审计整改的有利时机,在帮助被审计单位建章立制、加强内部控制的同时,大力加强审计财经法规宣传,促进提高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益和管理水平,截止10月底,已
期刊
通过叙述聚类分析、空间数据挖掘和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结合土地利用数据库,对系统的体系结构、设计与实现进行了详尽的阐述,提出了一个基于聚类的空间数据挖掘系统框架,并结合实例进行了分析与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