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尼勒克1812年地震断层构造特征

来源 :西北地震学报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caoyufei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了 1812年尼勒克地震断层的展布、构造类型和组合型式等地表特征 ,认为属倾滑型地震 .破裂展布与逆冲性质的喀什河断裂一致 ,可分为三段 .地震破裂的类型有正断层、走滑正断层、逆断层和地震裂缝四种 ,连续性较差 ,垂直错距约为水平位移的 4倍 ,断裂带东西两端具有不同的特点 .最后对发震构造与地表地震破裂的性质不一致问题进行了简单讨论
其他文献
以宏观岩石学为基础,结合侵入岩事件、高精度同位素测年、变质变形特征、岩石化学及地球化学特征,对通化地区古元古代、中元古代"岩石地层"单位重新进行划分和厘定,并赋予新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由56个民族共同组成的政治国体。加快少数民族事业发展对于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推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全面建设惠及全国各族人民更高水平的
使用相匹配滤波技术提取基阶面波振型的相位,然后再利用时变滤波进行振幅谱校正,以此分离出基阶振型面波信号。对合成面波理论地震图的处理结果表明,该方法可精确地从含高阶(最高
本文利用兰州有线传输台网的资料,首先用两次地震的频谱比确定了景泰地区地震震源谱的高频衰减趋势,其形式为ω~(-2),然后用试错法测得了景泰地区的Q_p、Q_(?)值。研究发现,1990年10月20日景泰地震前,从1988年开始,其震中至各台站间所有路径上介质的Q_p、Q_3值皆明显高于震后并高于参考值(1984—1985年介质的Q值)。本文还将景泰地区Q值与我国其它地区Q值进行了对比,最后用组合模
对西北地区地下流体观测网建设、调整与发展的各个阶段台网布局进行了评价.表明西北地区地下流体观测网已趋于成熟,在地震监测预报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对其地震监测效能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远场测点主要出现中短期异常而近场测点出现短临异常
分析了中国大陆地震活动的高频低强度现象与全球 7级大震活动和中国 7级强震活动的关系 .结果表明 :全球 7级强震活动弱时 ,中国大陆地区的地震活动就有可能出现这种现象 .这种现象出现后的第 1年中国台湾附近地区发生 7级大震的概率较大 ,第 2年中国大陆地区发生 7级大震的概率较大 .
本文介绍了分光光度法测定硼的分析方法,盐酸介质中,硼与甲亚胺-H生成可溶性黄色络合物,用饱和BaCO3溶液沉淀去除其干扰,于420.0 nm进行比色。方法的检出限为29μg/g,结果满足国家
本文提出了异常前兆信息量的直接计算法,实现了各种观测资料前兆异常的无量纲前兆信息量转换。用该方法对甘、宁,青地区5种观测手段共92个测项的5日均值一阶差分相关异常进行了前兆
红旗岭矿区基性—超基性岩体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成矿岩体REE配分模式均呈右倾的轻稀土富集型,铕具较明显的负异常→无异常(δEu=0.74~1.12),并且各岩体稀土元素特征
利用文献[1]给出的用井水位资料反演含水层应力变化的方法和井水位动态观测资料,反演了大同-阳高地震前后大区域应力场的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应力场的零值线穿过震中区.地震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