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东川地区地质演化与铜矿区构造特征分析

来源 :地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hao13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是一个贫矿国家,尤其是铜矿的储藏量不足世界的6%;同时,我国铜矿的分布较为广泛,但是富矿较少。这也直接导致了可以利用的铜矿资源更为贫乏。在这样的背景下,对老矿山的深层与周边探矿迫在眉睫。在探矿的过程中区域的地质演化与铜矿区构造特征能够为探矿与开采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本文以云南东川地区为研究对象,对其地质演化以及铜矿区的的构造特征进行总结与分析,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后续的探矿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地质演化 构造特征 云南东川
  [中图分类号] P624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5)-4-50-2
  1引言
  东川铜矿是我国著名的产铜基地,享有“天南铜都”的美誉。东川铜矿区在大地构造位置上处于扬子板块西缘,属于昆阳中元古代大陆裂谷内会理-东川东西向裂陷槽东端的一个梯形断陷盆地[1,2]。该断陷盆地以同生断层为边界,东部和西部以南北向小江断裂和普渡河断裂为界,南部和北部以东西向宝九断裂和麻塘断裂为边界,四条边界断裂控制了东川梯形断陷盆地 (图1)。
  2东川地区地质演化
  根据不同矿区的构造演化历史将东川地区地质演化分为如下三个过程:
  (1)基底阶段(距今大约2500Ma)[2]。东川运动使该区基底基本形成,同时Cu的总量分布也基本定型。(2)裂堑阶段(距今大约2000Ma)[2]。主要是通过地球内力作用对已形成的基底进行改造,并形成后期的褶皱与断层,是该区成矿的重要时期。该时期可分为三个主要阶段:首先,地球进入冰山时期,利用冰山时期的分割作用使该区形成现阶段的地质特点;其次,火山活动填补了由于冰川活动所形成的沟壑,并形成以伴生矿为主体的多元地质结构;最后,利用地球内部动力将岩浆渗透入更为细致的空隙中,在形成整体地质特性的基础上形成了穿刺结构。(3)挤压收缩阶段(距今大约1800Ma)[2,3]。此阶段作用时间较长,并形成新褶皱。由于此阶段形成的过程更为缓慢与柔和,其形成的褶皱多被保存至今。
  3东川铜矿区构造特征
  矿区构造特征以断裂构造、褶皱构造以及刺穿构造等形式呈现,具体的构造特征如下:
  3.1断裂构造
  东川铜矿区断裂十分发育,目前已探明断层为32条[4],以南北向及东西向两组断裂为主,且规模巨大,控制了铜矿区构造格局,使该区呈断块状展布。北东、北西向的斜交断裂,将铜矿区切成网状块体(图1)。
  (1)南北向断裂
  小江断裂:为一级断裂构造,南北延长150千米,倾向西,倾角40°~87°。在东川铜矿区长4000余米,断裂上盘(西侧)为元古界昆阳群,下盘为上古生界二叠系[6]。
  普渡河断裂:地表为一组断裂束,沿普渡河西岸呈S5°~20° W延伸,其主干断层南延至昆明市滇池一带,全长320千米。
  落因破碎带:在铜矿区内出露长约20千米,沿断裂带有多期次的岩浆活动,断裂两侧地层厚度有明显差异(西部厚,东部薄),说明是同沉积生长断裂,也是活动中心,为控矿断裂。
  (2)东西向断裂
  宝台厂-九龙断裂:东段起自小清河,被小江断裂切割,向西延至燕麦地,被震旦系地层覆盖,长5. 5千米,倾向北,倾角35°~70°。中段燕麦地至九龙,长15千米,被震旦系地层覆盖。西段九龙-普渡河,长12. 5千米,倾向10°,倾角75°。
  麻塘断裂:仅在矿区北部象鼻岭一带出露,向东与小江断裂交汇,呈S70°W方向西延至四川省滴塘一带被震旦系覆盖,全长26千米。
  黄水箐断裂:沿黄水箐沟呈东西向延伸,在月亮田附近转为北北东向,在达朵以北被小江断裂所切,成为一弧形断裂。其产状在新塘经平硐揭露为南北向,倾向西,倾角40°。沿断层形成厚约10m的糜棱岩带,带内有碱性辉绿岩岩体侵入。
  在地质运动过程中不同的矿物构成之间的联系受到弱化,更容易在地球内部活动能量影响下形成更为显著地地质条件,在宏观上则表现为断裂活动。
  3.2褶皱构造
  东川铜矿的褶皱主要分布在四个褶皱带上:
  (1)落雪-因民褶皱带,该褶皱带走向南北,由背斜结构进一步挤压缩成,其形成方式会形成更为松散的地质结构,对于采矿区域而言属于一级不稳定区域。
  (2)滥泥坪-汤丹-新塘褶皱带,该褶皱带是由三条稳定的断裂带夹构而成。此种方式形成的褶皱具有完整的地质结构,并较为稳定,同时受到断裂带的影响褶皱的地表覆盖土层较薄,在实际的矿区作业与开采过程中有一定的优势。
  (3)杉木箐一拖布卡褶皱带,该褶皱带呈南北向展布,由杉木箐刺穿体、杉木箐一新塘向斜、小山脑一坡头背斜、红门楼沟一安乐箐一播卡向斜组成。
  (4)南部盖层构造,为上震旦系陡山沱组、灯影组,其呈缓倾斜状不整合于昆阳群之上,为一组平行的背斜和向斜。
  大、中型东川式铜矿床、稀矿山式铁铜矿床,一般都赋存在落雪-因民褶皱带、滥泥坪-汤丹-新塘褶皱带的落雪组和因民组中;杉木箐一拖布卡褶皱带到目前为止,铜矿仅找到一些不成型的矿点,但在拖布卡找到播卡金矿。盖层构造中震旦系陡山沱组为滥泥评式中型铜矿床的赋矿层[6]。
  3.3刺穿构造
  矿区内部由于不同的矿物组成而形成的特殊结构称之为刺穿构造[7],刺穿构造的主要特点是由火山岩体在地球内部压力的作用下被压入或者主动嵌入矿区矿物之间而形成的明显非本体矿物的结构。这样的矿区结构会使得铜矿的伴生矿物极大的丰富并出产一定的微量矿物。此外,此种矿物由于与本体矿物属于非同源矿物在物理与化学分离过程中较为容易。在云南东川矿区内较为常见的是杉木箐刺穿构造,该构造长4.8km,南北走向,穿刺宽度为1.5km,形成原因主要为次发火山侵入岩体所致,在伴生矿成分分布层面主要以Mn、Ti、V、Co为主。   4总结
  本文以云南东川地区多种地质构造形式为具体的研究对象,对地区地质演化与铜矿区构造特点进行了研究。并在铜矿构区造特点的分析基础上讨论了各种构造形式对铜矿的成矿、找矿以及采矿过程中的影响。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今后的相关工作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指导。
  参考文献
  [1]Mao Jingwen,Chen Yuchuan and Yu Jinjie.The Iron Oxide-Apatite Deposits in the Ningwu CretaceousBasin in the Lower Reach of the Yangtze River Valley,China[C]//33rd International Geological Congress,(abstracts).Oslo:International Geological Congress,2008:33
  [2]陈国达,彭省临,等.云南铜_多金属壳体大地构造成矿学[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4:1-414
  [3]龚琳,何毅特,陈天佑.云南东川元古宙裂谷型铜矿[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96, 1-252。
  [4]衣成利. 云南东川铜矿构造演化与辉长岩地球化学特征[D].昆明理工大学,2010.
  [5]柳玉龙,方维萱,汪树栋,等.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东川铜矿接替资源勘查报告[R].北京:有色金属矿产地质调查中心,2009:1-160。
  [6]王国泰,包昌良.云南东川昆阳古裂谷型铜矿的成矿模式与找矿方向[J].矿产与地质,2003,97(17 增刊):342-344。
  [7]王同荣.云南省东川滥泥坪铜矿铁氧化物铜金型(IOCG)矿体技术经济分析[D].昆明理工大学,2012.
  [8]王生伟,廖震文,孙晓明等. 云南东川铜矿区古元古代辉绿岩地球化学--Columbia超级大陆裂解在扬子陆块西南缘的响应[J]. 地质学报,2013,12:1834-1852.
  [9]周邦国,王生伟,孙晓明等. 云南东川望厂组熔结凝灰岩锆石SHRIMP U-Pb年龄及其意义[J]地质论评,2012,02:359-368.
  [10]叶霖. 东川稀矿山式铜矿地球化学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地球化学研究所),2004.
其他文献
[摘要]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庙地区X气田储层主要为下石盒子组,为辫状河为主体的辫状河-三角洲沉积,储层物性较差,属典型的低孔、低渗储层范畴,通过扫描电镜观察研究区储层内粘土矿物含量高,多呈伊/蒙间层出现。该文对研究区岩心进行流动试验,结果表明,储层主要为中等偏强水敏、中等偏强速敏、中等偏弱盐敏,弱碱敏和弱酸敏,其中,水敏性和速敏性主要是由蒙脱石和伊利石造成的。因此,在后期开发过程中,液体流速控制在0
期刊
[摘要]文章分析该区域近东西向构造为沙地-大柏地东西向构造带的派生构造,为本区的主要容矿构造,对该区域控矿地质因素进行研究,探讨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  [关键词]多金属 控矿因素 找矿 铜  [中图分类号] F407.1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5)-4-113-2  1概述  该区内岩浆活动强烈,出露的岩浆岩主要为酸性侵入岩体,主要有三叠纪、侏罗纪花岗岩。以三叠纪
期刊
[摘要]北祁连成矿带为青海省内主要的铜铅锌金等多金属成矿带,本文通过对青海省北祁连成矿带喷流沉积型铜多金属矿特征的研究,结合其成矿背景、含矿岩石等地质特征进行了综合对比分析,加之在对前人研究资料整理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两类主要的喷流沉积型铜多金属矿的异同点,提出了青海省北祁连成矿带喷流沉积型铜多金属矿的找矿标志,希望能对以后在该地区寻找同类型的铜多金属矿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北祁连成矿带 喷
期刊
[摘要]老挝南部阿速坡省波罗芬高原分布大面积玄武岩,红土化作用强烈。通过野外地质调查、浅井、钻孔施工,结合样品化学分析、X射线衍射、光谱半定量分析等分析方法,对老挝波罗芬高原的铝土矿地质特征与成矿规律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老挝波罗芬高原存在丰富的铝土矿,该铝土矿是由玄武岩风化而成,分布于整个波罗芬高原及周边地区,Al2O3含量为44%~50%,SiO2含量为2%~8%,铝硅比为5~20,具有中铝
期刊
[摘要]叙述了煤矿综采工作面资源开发的损耗以及影响综采工作面回采效率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几点提高煤矿综采工作面回采效率的技术措施,最后重点说明煤矿综采工作面缩面回采的技术应用,希望能为煤矿工作者带来一些帮助。  [关键词]综采工作面 缩面回采技术 影响因素 效率  [中图分类号] F407.1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5)-4-103-1  随着中国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
期刊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大宝山斑岩型钼矿、矽卡岩型钼钨矿空间分布规律,找矿标志包括地质找矿标志、地球物理找矿标志、地球化学找矿标志,找矿模型。  [关键词]钼多金属矿 分布规律 找矿标志 找矿模型  [中图分类号] F407.1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5)-4-104-2  0引言  大宝山钼多金属矿床属典型斑岩型钼矿床,矿体主要赋存在花岗闪长斑岩、次英安斑岩中,主
期刊
[摘要]那日尼亚铅锌矿床位于青藏高原中部的羌塘地块上。矿床矿体由一系列细脉状的矿石组成,硫化物主要是方铅矿和黄铁矿,也含少量闪锌矿和黄铜矿,脉石矿物中出现大量石英、方解石和白云石,围岩蚀变以白云母化和黄铁矿化为主。  [关键词]那日尼亚 构造特征 矿床成因  [中图分类号] F407.1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5)-4-82-2  新生代印-亚大陆碰撞造导致大量金
期刊
[摘要]豫西地区位于华北克拉通的南缘,夹持于黑沟-栾川-维摩寺-羊册断裂、潘河-马超营-拐河-沙河店断裂之间;该区的硫铁多金属矿床主要分布于豫西卢氏和栾川一带,以银家沟、后瑶峪、骆驼山矿床为代表。银家沟硫铁多金属矿床处于灵宝县南64km处的朱阳乡,自1958年发现以来,经过几次勘查工作,目前为大型硫铁矿矿床,伴/共生的铁、钼、铜、铅、锌、银、金等有用组分均达到中-小型矿床规模。  [关键词]硫铁多
期刊
[摘要]本文结合河南省境内某金矿区的案例,通过对金矿区的矿床特征进行分析,指出区内矿体赋存于含矿构造破碎带中。矿区南侧为朱夏断裂,为一主要区域大断裂,断裂走向310°,倾向南西,倾角45°~50°,局部为80°。北侧有瓦穴子断裂,中部有多条次一级的韧性剪切变质带,构造条件对成矿较为有利。  [关键词]地质 矿床 成因 特征  [中图分类号] F407.1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
期刊
[摘要]老挝阿速坡省铝土矿位于波罗芬高原,是一个红土型三水铝土矿,由玄武岩风化而成。矿层赋存于第四系残积层中。矿体平面形态主要受地形地貌控制,矿石自然形态主要有块状、结核状、粒状,其次有片状、不规则状、管状等。呈灰褐色、黄红色、紫红色。大范围的玄武岩和地形地貌为铝土矿的形成提供了主要的成矿条件。  [关键词]阿速坡省 波罗芬高原 三水铝土矿 玄武岩  [中图分类号] P618 [文献码] B [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