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通过“思维可视化”的做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解决问题中促进物理学科素养的形成.具体的做法是将“抽象物理量”、“运动过程”、“相互作用过程”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可视化处理,让学生在最关键的环节得到启发,从而形成可迁移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思维可视化”的做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解决问题中促进物理学科素养的形成.具体的做法是将“抽象物理量”、“运动过程”、“相互作用过程”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可视化处理,让学生在最关键的环节得到启发,从而形成可迁移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其他文献
以岸边直立的树木上任一点为物点,从光的折射定律入手,利用两条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确定出像点的位置,给出像点的坐标方程,利用几何画板软件绘制出潜水员在水中看到的岸边直立的树木的像;发现潜水员看到的水上景物的像随着自身位置的变化而变化;从潜水员的视角看,岸上所有物体的像都聚集在一个倒立的圆锥中;圆锥与水平面存在截面圆;如果岸边直立的树木位于截面圆以外,潜水员能看到岸边直立树木经水面折射所成的像较高较远、顶部直立、下部扭曲、底部残缺;如果岸边直立的树木位于截面圆内,潜水员能看到岸边直立树木经水面折射所成的像
本文以“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教学设计为例,运用NOBOOK虚拟实验软件(NB物理实验),在虚拟探究实验与真实实验融合的基础上,优化课堂教学,以实现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更好地培育和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基于《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诠释了科学论证内涵及论证模型,梳理了科学论证取向的高考试题的设计,包括关注过程,经历完整的论证体验;强调环节,考查论证要素的形
本文通过对苏科版物理9年级上册教材中的一道习题的深入分析,指出了教师教学用书中提供的参考答案的不足之处,并给出了改进建议.
2021年高考全国乙卷第25题考查了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和牛顿运动定律综合运用,基本停留在“板块模型”考查范围.笔者在题目第3问后面增加了导体框在变加速运动过程中来求解电阻R产生的热量Q的问题,对本题进行了适当拓展.
虹霓现象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开展对自然现象的探究,也是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途径之一.本文简要介绍人类对虹霓现象的认识历史,通过数形结合的方法解释“雨后复斜阳,彩虹舞
本文给出《物理教师》杂志2020年第12期的一道试题的新解法,将原本“超纲”试题转变为能较好发展学生学科思维的“妙题”.
研究2020年高考物理3道“测量重力加速度”实验题,探究高考物理实验题命题素材,从高考评价体系角度细化试题情境设计、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水平、四翼层级;结合教学实践对3道试题提出命题角度展望;最后阐述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应对策略.
指出了第37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预赛)试题第6题及其参考答案存在的问题,并对碰撞中篮球损失的机械能遵循的规律做了深度的分析和探究.
2021年1月,江苏等8省高三学生进行了高考适应性考试.为了更好地让大家了解新课改下的命题,现对新高考适应性考试江苏物理试卷压轴题进行深入分析,以管窥当前高考物理命题变化动向,同时也对我们今后的物理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