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一个多月的房地产市场,承接了此前的疲软态势,且有加剧之势。尤其是一些热点城市的表现更加令人关注。相关机构统计,“五一”小长假上海新建商品住宅成交2.6万平方米,相较去年同期下滑幅度高达52.1%。与此同时,北京住房成交量创下2009年来最低值,“五一”三天的房屋总成交量仅200套,去年同期则是975套。杭州的成交量也比去年同期减少了52%,青岛新房成交量则仅为去年同期的3成。
降价的城市似乎也有蔓延之势,北上广深都有相关案例。上海某高端楼盘出现7.2折大促销;深圳一些楼盘有2000至3000元每平方米的降幅;广州某楼盘均价较去年下降了5000元每平方米;北京某楼盘现房特价房源比北京市住建委网站记录的最后一次取证价格平均下降20%,与该小区二手房业主报价相比更相当于腰斩。
一向火爆的土地市场也有冷却迹象,沈阳、苏州等地均出现了流拍现象。
于是,许多人士断言,今年楼市“下行”已成定论。
我们认为这一定论为时尚早。
因为,一方面正如笔者在本刊上期卷首语中所说:影响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基本面并未发生颠覆性的变化,开年的市场表现并不能代表全年的发展走势;另一方面,市场上的其他数据及相关市场人士的看法也并不支持这一判断。比如,相关媒体报道,在全国20余个城市中,真正出现直接降价的城市只有6个,实质性降价楼盘不过9个,其余多为减少首付成数、特价房、团购房等常见的促销形式。相关统计也显示,除4月份外,今年一季度开发商在土地市场的活跃程度仍然好于去年同期,众多开发商并没有因为销售面积和金额的下降而减少在购买土地和项目开发的资金支出,许多房企仍然对后市比较乐观,有开发商指出,每年一季度都是舆论唱衰中国楼市的时期,这已经是一个固定的套路。
尽管“下行”的定论尚早,但不少城市却由于市场的疲软表现而频频产生“救市”冲动。南宁、无锡、杭州、铜陵等地都或正式、或试探性地放出了“救市”信号,其措施包括了税费优惠、放松限购等。
与大多数“市场派”不同,我们认为在楼市发展的特殊时期,政府的干预和调控是必须的。在房地产市场调控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渠道尚无创新、完善,中国经济对房地产业的依赖尚难以根本改善的情况下,“救市”将不可避免,对地方是如此,在全国层面目前也难以排除其可能性。只是,现在就提“救市”似无必要。因为,第一,如上所述,楼市“下行”尚难以定论,特别是在一些热点城市,房价仍是居高不下的态势;第二,造成中国房地产市场长时期快速上涨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地方政府对房地产的极度依赖,此时市场的“降温”既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契机,也是其不可避免的过程,产生“阵痛”是必须的。
因此,有必要在此提醒业界,稍安勿躁。
降价的城市似乎也有蔓延之势,北上广深都有相关案例。上海某高端楼盘出现7.2折大促销;深圳一些楼盘有2000至3000元每平方米的降幅;广州某楼盘均价较去年下降了5000元每平方米;北京某楼盘现房特价房源比北京市住建委网站记录的最后一次取证价格平均下降20%,与该小区二手房业主报价相比更相当于腰斩。
一向火爆的土地市场也有冷却迹象,沈阳、苏州等地均出现了流拍现象。
于是,许多人士断言,今年楼市“下行”已成定论。
我们认为这一定论为时尚早。
因为,一方面正如笔者在本刊上期卷首语中所说:影响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基本面并未发生颠覆性的变化,开年的市场表现并不能代表全年的发展走势;另一方面,市场上的其他数据及相关市场人士的看法也并不支持这一判断。比如,相关媒体报道,在全国20余个城市中,真正出现直接降价的城市只有6个,实质性降价楼盘不过9个,其余多为减少首付成数、特价房、团购房等常见的促销形式。相关统计也显示,除4月份外,今年一季度开发商在土地市场的活跃程度仍然好于去年同期,众多开发商并没有因为销售面积和金额的下降而减少在购买土地和项目开发的资金支出,许多房企仍然对后市比较乐观,有开发商指出,每年一季度都是舆论唱衰中国楼市的时期,这已经是一个固定的套路。
尽管“下行”的定论尚早,但不少城市却由于市场的疲软表现而频频产生“救市”冲动。南宁、无锡、杭州、铜陵等地都或正式、或试探性地放出了“救市”信号,其措施包括了税费优惠、放松限购等。
与大多数“市场派”不同,我们认为在楼市发展的特殊时期,政府的干预和调控是必须的。在房地产市场调控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渠道尚无创新、完善,中国经济对房地产业的依赖尚难以根本改善的情况下,“救市”将不可避免,对地方是如此,在全国层面目前也难以排除其可能性。只是,现在就提“救市”似无必要。因为,第一,如上所述,楼市“下行”尚难以定论,特别是在一些热点城市,房价仍是居高不下的态势;第二,造成中国房地产市场长时期快速上涨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地方政府对房地产的极度依赖,此时市场的“降温”既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契机,也是其不可避免的过程,产生“阵痛”是必须的。
因此,有必要在此提醒业界,稍安勿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