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至上次参与讨论“信息技术教师生存与发展”话题已经过去五年了,学校里的信息技术教师生存现状好像也没发生巨大的变化,依然重复着当年的哀叹。我们这群曾被冠以“先驱”的探索者们,如今似乎也多了些沉寂,我们中许多人都发生了不小的职位改变,对于任何学科的教师都是一样的,如同对于麦田的守望,不付出艰辛就难有收获。
2004年以后,我被调到区教育信息中心任副主任,负责区域内的课程整合工作。好比是从一线战场撤到后方指挥所,离开了一线的拼杀,但也有了更多的思考。近年来,轰轰烈烈的信息化环境建设热潮已退去,应用成为了教育信息化的主旋律。从一线实践中出来的我,体会最深的是信息化手段的应用对改变教师理念的影响。因此,几年来,部门的主要工作是通过组织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师培训等项目,对基层学校的学科骨干教师进行理论与实践操作的培训,推广应用网络等信息化手段进行教学设计与教学实践,扩大应用队伍。在工作过程中,我欣喜地看到,五年前自己曾在学校积极实践的Webquest等网络主题探究等活动,如今正在教研、师训等部门的培训中,成为了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培训内容,心中不免增添些许自豪。
面临不断完善的信息化环境与不断创新的教学模式,看到成果的同时,也遇到不少困惑。大家都在反思,教育信息化给教育带来了什么?是公开课上的那种热闹,还是学不完的新技术?它对学生学习成绩提高有什么作用?这些问题让我们不再一味地强调信息技术如何地重要,而是认真深入思考技术进入教育后的一系列问题。于是,从前面拉车转向后面推车,我将服务放在了首位,经常在各类学校间走访、听课、调研,参与教研活动,了解应用现状,发现问题,也思考对策。几年中,帮助普遍缺乏技术力量的中小学、幼儿园完善校园网,五年前在中学里摸索出来的校园网应用经验就又派上了用场。如今针对不同学校的要求,可以将其不断修改完善,比起商业化的软件,更贴近学校的实际。工作中不断为学校信息化应用出谋划策,解决了很多学校在课题研究、学校管理与教学应用中的实际困难,也得到了基层学校的肯定。
如今的工作,依然会走上讲台进行专题讲座,内容不再是信息技术学科内容,更多的是教师培训与信息化应用的思考。我连续两届被聘为区信息技术骨干教师,今年又被评为新一届区学科带头人,但一直不在一线任课,总觉得有愧于信息技术教师的身份。仔细想来,能在业务上得到这些荣誉,也是得益于在做教师时不断地求索。于是,当有机会再上公开课时,我就会花上十二分努力,想把自己对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思考与设计好好在实践中体验一下。
在与一线教师接触的过程中,探讨较多的也常常是教师个人专业发展该如何定位的问题。他们在学校依然忙碌,除本学科的教学任务以外,很多教师会身兼机房管理员、网络管理员、计算机维修员、办公室文秘等多重身份,业务上究竟该如何发展,总让不少教师迷惘。我在工作中,谈得最多的体会是,信息技术教师要发展,其实与其他学科教师都一样,业务提高是基础。任何学科都需要不断地学习提高,勤于思考。稍有不同的是,信息技术由于学科特点,其业务范围不应狭义地停留在IT技术上,而应更加关注在教育的本源上,要多学点教育理论,就会多一些思考,这样才会在信息技术课上教什么、在学校为人做嫁衣自己得到什么等困惑中寻找到答案。
教育信息化,如同一块垦荒的土地,由于与IT结上缘,便注定了其不断求新多变的特性,撒下种子,还需付出汗水。麦子拔节,我们嗅着泥土的芬芳,共同守望这片田地,相信一分耕耘终将会得到一分收获。
(作者单位:上海市嘉定区教育信息中心)
2004年以后,我被调到区教育信息中心任副主任,负责区域内的课程整合工作。好比是从一线战场撤到后方指挥所,离开了一线的拼杀,但也有了更多的思考。近年来,轰轰烈烈的信息化环境建设热潮已退去,应用成为了教育信息化的主旋律。从一线实践中出来的我,体会最深的是信息化手段的应用对改变教师理念的影响。因此,几年来,部门的主要工作是通过组织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师培训等项目,对基层学校的学科骨干教师进行理论与实践操作的培训,推广应用网络等信息化手段进行教学设计与教学实践,扩大应用队伍。在工作过程中,我欣喜地看到,五年前自己曾在学校积极实践的Webquest等网络主题探究等活动,如今正在教研、师训等部门的培训中,成为了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培训内容,心中不免增添些许自豪。
面临不断完善的信息化环境与不断创新的教学模式,看到成果的同时,也遇到不少困惑。大家都在反思,教育信息化给教育带来了什么?是公开课上的那种热闹,还是学不完的新技术?它对学生学习成绩提高有什么作用?这些问题让我们不再一味地强调信息技术如何地重要,而是认真深入思考技术进入教育后的一系列问题。于是,从前面拉车转向后面推车,我将服务放在了首位,经常在各类学校间走访、听课、调研,参与教研活动,了解应用现状,发现问题,也思考对策。几年中,帮助普遍缺乏技术力量的中小学、幼儿园完善校园网,五年前在中学里摸索出来的校园网应用经验就又派上了用场。如今针对不同学校的要求,可以将其不断修改完善,比起商业化的软件,更贴近学校的实际。工作中不断为学校信息化应用出谋划策,解决了很多学校在课题研究、学校管理与教学应用中的实际困难,也得到了基层学校的肯定。
如今的工作,依然会走上讲台进行专题讲座,内容不再是信息技术学科内容,更多的是教师培训与信息化应用的思考。我连续两届被聘为区信息技术骨干教师,今年又被评为新一届区学科带头人,但一直不在一线任课,总觉得有愧于信息技术教师的身份。仔细想来,能在业务上得到这些荣誉,也是得益于在做教师时不断地求索。于是,当有机会再上公开课时,我就会花上十二分努力,想把自己对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思考与设计好好在实践中体验一下。
在与一线教师接触的过程中,探讨较多的也常常是教师个人专业发展该如何定位的问题。他们在学校依然忙碌,除本学科的教学任务以外,很多教师会身兼机房管理员、网络管理员、计算机维修员、办公室文秘等多重身份,业务上究竟该如何发展,总让不少教师迷惘。我在工作中,谈得最多的体会是,信息技术教师要发展,其实与其他学科教师都一样,业务提高是基础。任何学科都需要不断地学习提高,勤于思考。稍有不同的是,信息技术由于学科特点,其业务范围不应狭义地停留在IT技术上,而应更加关注在教育的本源上,要多学点教育理论,就会多一些思考,这样才会在信息技术课上教什么、在学校为人做嫁衣自己得到什么等困惑中寻找到答案。
教育信息化,如同一块垦荒的土地,由于与IT结上缘,便注定了其不断求新多变的特性,撒下种子,还需付出汗水。麦子拔节,我们嗅着泥土的芬芳,共同守望这片田地,相信一分耕耘终将会得到一分收获。
(作者单位:上海市嘉定区教育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