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中有效利用生成性资源的策略研究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mething1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数學是思维学科,数学教学是思维活动的教学,数学课堂是动态生成的思维场。教师要关注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不断捕捉与重组课堂教学中涌现出来的各种精彩生成,把握课堂教学中闪动的亮点,抓住课堂教学生成的机遇。本文就“顺水推舟,创设生成机遇”、“讨论质疑,促进动态生成”、“有效追问,捕捉生成智慧”、“变废为宝,善用错误资源”四个方面谈谈课堂资源的生成与利用。
  【关键词】 生成资源;动态生成;有效利用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089(2017)13-0-02
  教学过程是一个信息传输和控制过程,而控制过程是教师通过正确了解与处理课堂信息来实现的,它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师生之间信息不断传递与反馈,教学过程处于不停顿的运动状态,从平衡到不平衡,再从不平衡到平衡,在周而复始中实现教与学目标的实现。而审视这些信息,有些是非预设产生的,有些是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预设中产生的,可见课堂教学是预设与生成的矛盾统一体,没有生成,课堂就是封闭僵死的操练,没有预设,课堂就是胡乱无序的盲动。
  预设是课前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的预先设计。生成是指在具体教学中,因学情的变化,对目标、内容、过程、方法的适当调整,充分利用课堂上的生成性资源重组课堂。充分的预设,是课堂教学成功的保障。只有课前精心预设,才能在课堂上动态生成。然而课堂教学是千变万化的,再好的预设也不可能预见课堂上可能出现的所有情况。课堂上出现了意料之外的情况,教师可以而且应该调整预设,给生成腾出空间,机智地驾驭课堂,让课堂呈现别样的精彩。故如何处理好二者对立与统一的关系,达成预设,促进生成是当前初中课堂教学中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就课堂资源的生成与利用作些研究探讨。
  1.顺水推舟,创设生成机遇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课堂教学最大的技巧是教师善于因时改变自己的教学计划,必要的教学技巧之一就是能随机应变。课堂的生成性常常让我们遭遇“节外生枝”,面对学生的节外生枝,教师若能顺水推舟,适时地进行合理地调整教学安排,也许就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案例1】“平行四边形特征”探索过程中的意外生成
  在教学“探索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内容时,教师通过设计一组问题链创设问题情境,达到“探索平行四边形的特征”的教学目标,但就在教学片段行将结束时,课堂上出现了一个小插曲:
  生:平行四边形还可以看作是由梯形旋转而形成的,将梯形绕一腰中点旋转180°,旋转前后的两个梯形所构成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课前准备中教师没有想到过这个问题。学生提出这种做法之后,教师马上意识到这个结论是正确的。同时,还隐隐约约地感觉到这里有“文章”可做。为此教师顺水推舟,先布置全班学生动手画图,并对问题进行探索。
  稍加思索,教师意识到:实际上,过中心对称图形的对称中心任意作一条直线,将其分成两个部分,其中的任何一个部分绕这个对称中心旋转180°,均能与另一个部分重合,也就是说,这两个部分成中心对称。这才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本质特征。
  于是,待绝大多数学生对上面这个同学的做法表示了认同之后,教师接着提出了下面这个问题:有一个呈梯形形状的池塘(AD∥BC),其四个角上分别种有A、B、C、D四棵树。请设计一个方案,将池塘的形状改为平行四边形,使其面积扩大为原来的两倍,A、B、C、D四棵树分别落在改造后的池塘的边上。问题是对上述学生所提出问题的升华,学生主要给出了两个设计方案,具体如下:
  (1)将梯形ABCD绕一腰中点旋转180°,旋转前后的两个梯形所组成的四边形一定符合设计要求;
  (2)连接对角线BD,将梯形分割成两个三角形,再将△ABD和△BDC分别绕腰AB和CD的中点旋转180°,旋转前后的四个三角形所组成的四边形也一定符合设计要求。
  以上问题的设计,抓住了课堂生成所创造的教学契机,深化了学生对平行四边形的“对称性”这一本质特征的认识。虽然本节课没有完成既定的教学进度和教学目标,但教师通过对课堂中无意生成的资源顺水推舟,在师生的双边活动和思维不断交汇的过程中,对生成资源有效利用与探索,使教师与学生实际获得的比预设的更多。
  2.讨论质疑,促进动态生成
  组织学生讨论质疑是促进动态生成的一个重要途径。课堂讨论是以学生为主的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得到碰撞,更能激发学生思维,生成宝贵资源。此时,尽管呈现出来的信息相对是隐性的,却最能反映学生真实的想法,最能出现有价值的信息。而教师如果能捕捉到这些有价值的信息,就可以开展针对性的反馈,调控学生的学习过程,引导学生深入地理解知识。如果捕捉到的信息是非典型性的,教师可以当场答疑;如果捕捉到的信息是典型性的,与课堂教学内容、教學目标有直接关系,那么教师就可以把它加工设计成阶梯式攀升的问题,让全班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自主完成,或全班讨论,进一步深入探索,以达到对问题的深度理解。
  【案例2】“蚂蚁怎样爬距离最短”探索讨论的教学生成
  如图所示,有一长为8cm,宽为4cm,高为5cm的长方体,在它的底面A点有一只蚂蚁,它想吃到上底面上与A点相对的E点处的食物,需要爬行的最短路程是多少?你能求出来吗?(处理方式:让学生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
  生:每个小组都讨论得非常激烈,同学们各抒己见……
  师:看到差不多每个小组都有结果了,我开始叫小组代表发言。
  生1(迫不及待):先沿AD方向,再沿DB对角线方向。距离为。
  生2(争先恐后):先沿AC对角线方向,再沿CB方向。距离为。
  生3(得意洋洋):先沿BC方向把长方体的上面摊平,变成一个大长方形,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最短距离为。(这位同学回答后教室一下子安静下来,都觉得他说的有道理)   师:这位同学考虑得很完整,思维非常活跃,他的方法的确比刚才两组都短。(此时,有一位同学脸上充满了疑问,我就请这位同学回答)
  生:我是把左面折过来摊平,然后也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最短距离为,怎么答案不一样呢?
  师:这位同学说的也非常有道理,那有没有同学知道为什么会答案会不一样呢?(此时其他同学也出现了疑问的表情,开始动笔思考)
  很快学生们就得出虽然都应用了“平面内两点之间线段距离最短”,但因为勾股定理的两条直角边不同,所以结果也不同。以后再考虑类似问题时要全面,经过比较后才能得出最短路线。
  在此片断中,学生对“蚂蚁爬的最短路程”,同样应用了“平面内两点之间线段距离最短”,但产生了不同答案产生了疑惑,对此典型性的有价值的信息,教师能很快抓住此疑点引发学生讨论,学生自主地深入探究,通过比较论证论证,深刻地理解了相关问题的解决。
  3.有效追问,捕捉生成智慧
  有效追问是获取反馈信息最常用的方法,也是促使学生生成新信息的最佳途径。追问,顾名思义就是追根究底地问。是对某一内容或某一问题,为了使学生弄懂弄通,往往在一问之后又再次提问,穷追不舍,直到学生能正确解答为止。它是教师针对某一内容或某一问题,为使学生弄懂弄通,在学生有了一定的理解之后再次补充和深化,穷追不舍地问,直到学生能够理解透彻。通过追问可以了解学生接受知识、掌握知识的情况,从而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帮助学生找到思维的方向,激起学生的思维活动。可以设想,如果提出一个富有挑战性的,且与问题的解决密切相关的问题,就能激起学生已有认知结构与当前研究问题的强烈认知冲突,使学生以高度的注意力与浓厚的兴趣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积极主动地去解决面临的数学问题。
  【案例3】“参数范围研究”中有效追问的教学生成
  已知: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不相等的实数根,求的取值范围。
  (先让学生独立计算一会,然后再请学生回答)
  生1:由于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所以,故得。
  教师追问:不错,除此之外还有什么需要满足的条件吗?
  生2:因为题目说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所以说二次项系数,即答案是。
  教师追问:很好,其他同学还有需要补充的吗?
  生3:还必须使中的被开方数,这样才有意义,所以结果应该是。
  教师追问:(鼓掌)非常好.还有要进一步补充的吗?
  众生:没有啦!
  教师追问:谁来总结一下这个题的解题思路?
  生4:(举手回答)首先,因为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所以.其次题中还有两个隐含条件:其一,原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二次项系数必须不为0;其二,方程中还出现了根式,其被开方数必须大于或等于0,最后綜合得到k的取值范围是。
  教师针对学生某些不良习惯(粗心、片面、混乱等),设置一些针对性“思维型陷阱”,并让学生经历:陷入“陷阱”——冲出“陷阱”——再陷入“陷阱”——再从新“陷阱”中冲出来——这一过程,使学生的认识过程经历了螺旋式上升过程,完善了认知结构,掌握了摆脱“陷阱”的方法,深化了认知过程。可见,课堂上教师适时、恰当的追问,有助于生成诸多有价值的信息,通过处理这些信息,促进学生深层次思考。
  4.变废为宝,善用错误资源
  由于受知识、经验、思维能力的限制,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经常会遇到一些困难和障碍,进而产生一些错误甚至荒谬的信息。有时如能抓住生成的错误资源,变废为宝,深入挖掘并作巧妙的引导和利用,说不定能发现一些意外信息,使学生从中体悟到症结所在,从而完善自己的认知结构,真正达到纠错解惑的目的。
  【案例4】《认识事件的可能性》教学中错误资源的生成利用
  在学习《认识事件的可能性》一课时,给出了这样一道设计题:
  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若每组提供3个黄球,3个白球,这6个球除颜色不同外,其余完全相同,请对应下列条件分别设计一个摸球游戏。
  ①摸到的一定是黄球;
  ②摸到的一定不是黄球;
  ③任意摸出两个球,一定是一个黄球、一个白球;
  ④任意摸出三个球,可能是两个黄球、一个白球。
  (前面3小题很快能回答出正确答案。)
  ……
  生1:(第四小题)放两个黄球,两个白球。
  生2:可以把所有的球都放进去。
  生3:可以放两个黄球,一个白球。
  生(有人反对):不对,这样就不是“可能”了,而是“一定”了,变成了必然事件。
  师:这位同学反对都很好,那么让我们来看一下,要满足④,盒子里至少要几个球?
  生:4个。
  师:对,那么黄球至少……
  生:2个。
  师:白球至少……
  生:1个。
  师:好,根据这一要求,你能用今天我们所学的知识把满足④的所有可能性都列出来吗?
  (很快有学生运用了列表和画树状图来分析)
  可见,错误也是一种宝贵的教学资源,是学生建构自身知识和能力体系螺旋上升中的一个插曲。在学生与教材、教师,学生和自身对话时,出现一些错误是难免的。但是,我们要巧妙地利用和发挥好“错误”这一教学资源,真正挖掘出蕴藏在错误背后的“富矿”,学生就会通过讨论、争辩,产生自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完善原有的认知结构,最后起到化错误为神奇的功效。
  华东师大的叶澜教授曾经说过: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行,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即便教师备课很充分,由于学生是有思想的,总会有无法预见事件发生,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要注意观察学生,倾听学生,善于抓住学生的生成資源,因势利导与学生积极互动。如果教师拥有驾驭“生成”的艺术,就能灵活地根据情况的变化随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应情境而变,应学生而动,就能使课堂因生成而演绎不曾预约的精彩,从而让课堂成为师生共同创造奇迹的场所,使课堂在不可预约的精彩生成中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其他文献
近年来,伴随着中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素质教育"成为全社会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音乐教学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受到各级院校的广泛重视。高等师范院校作为培养我国中小学
为了使水利行业质量技术监督工作达到规范化、法制化和标准化的要求,需要建立严格的规章制度,并开展科学的审核和监督工作。介绍了四川省水环境监测中心在水利计量、计量认证和质量管理方面所取得的主要成果及具体经验,包括:规范管理,提高检验能力;建立仪器设备计量标准,提升质量技术监督水平;强化质量管理,提高社会服务能力等几个方面。指出了下一步工作的重点,为四川省水资源保护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和深化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对于高职体育的发展来说,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体育教学的形成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高职体育课程的设置也根据这一思想进行了一定的改革。在现在的高职体育教学中不仅提出了提
分析和处理能谱数据是核电子学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使用市面上成熟的数据采集卡可以提高系统的通用性,然而如何改善微分非线性则是难点。根据多通道通用数据采集卡的工作原理,对
介绍了一个基于VME/PowerPC控制器和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的小型读出软件,包括运行于PowerPC控制器上的前端软件、运行于PC上的后端软件以及在线直方图软件3部分,实现了VME插
中国共产党将制定科学民主决策作为提高执政能力的重要内容。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具有统一战线性质的实践科学民主决策的重要机构。在制定科学民主决策过程中,人民政协所具有的
本文基于笔者多年从事铁路控制测量的相关工作经验,以武广高速铁路控制测量为研究对象,探讨了高速铁路测量控制网技术,论文首先分析了测量工程的概况,进而给出了测量平面控制网的实例,全文是笔者长期工作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升华,相信对从事相关工作的同行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摘 要】 体验式阅读教学方式,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归纳总结的能力。这是有效教学和高效阅读的有益做法。教师要鼓励学生通过重视诵读、对话交流、开展活动、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从而深化、拓展、激活、升华学生的阅读体验,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体验式;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2.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5-3089(2017)14-0-0
双视角钴-60集装箱检查系统中虽可以对被检大型客体实现虚拟3D显示,但是在人工掏箱检查时,3D检测的定位精度较低。利用双视角图像中可疑物体图像的相对位置差,计算出可疑物体在集装箱内的相对精确位置,大大提高了可疑物体的定位精度和掏箱检查的效率,该方法已应用到中国海关多套双视角钴-60集装箱检查系统中。
五言体招隐诗是中古诗歌的一个独有类型,以表现隐逸思想为主旨,其创作模式包含结构类型上的寻隐与辩隐并存、表现手法上的出处进退对比、时空视野上的虚实古今融合。其中寻隐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