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城市城区以沼气为主的清洁能源发展现状及应对措施

来源 :农业工程技术·新能源产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fastcandmu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晋城市城区是1985年实行市管县体制后设立的市辖行政区,是全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位于山西省东南部,四周与泽州县接壤。地理坐标为北纬35°25’~35°35’,东经112°44’~112°55’。南北长15.4km,东西宽17.5km。总面积149.6km2,其中耕地面积4.3万亩。现辖1个镇、7个街道办事处,共有78个社区、67个行政村。全区总人口47.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3万人。
  多年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连续把农村沼气建设作为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增加对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投资、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六小工程之一,加大了实施力度。以沼气为主的新能源建设已成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农民办实事的民心工程,是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改善农村能源短缺,资源浪费及生态环境恶化,农业发展后劲不足问题的重要举措。
  为了加快发展以沼气为主的清洁能源建设,沼气工程曾是我市市政府“农字一号”工程、也是我区为民所办的实事之一。2007年就制定了一系列的惠农政策,为我区发展以沼气为主的清洁能源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我区农村清洁能源发展现状
  以沼气为主的农村清洁能源在我国已有70多年的建设历史,在我区以往历史上也有农户自建沼气池,但规模化系统化的农村清洁能源建设却是近十年内的事。尤其是07年以后我区沼气秸秆气工程建设快速稳步发展,质量明显提高。
  截止目前,我区沼气及秸秆气建成2047户,(不包括在建的丰安悟能养殖场大型沼气工程)其中北石店镇722户、钟家庄办事处614户、西上庄办事处711户。
  发展户用沼气242户,其中北石店镇17户、钟家庄办74户、西上庄办151户。主要分布在散户养殖基础比较好、农户居住相对分散的地方。
  发展秸秆气化工程一处,可供气510户。西上庄办事处山西底村利用其耕地面积较多,秸秆资源丰富的优势,建设800m3秸秆气化站,可解决山西底、南掩、东掩三村燃气问题。
  在有规模养殖场的北石店镇小车渠村、西王台村,重点发展中温发酵大中型沼气工程二处,可供385户用气。其中小车渠的200m3沼气工程可供120户,西王台的沼气工程设计供气能力为265户。
  发展养殖小区小型沼气工程19个,可为910农户供气,其中钟家庄办12个(金匠5个、东田石2个、寺底4个、耿窑1个);北石店镇6个(七岭店2个、孙村2个,太平1个、窑头1个);西上庄办1个(坡底村)。该类工程主要以养殖小区为依托,可为多户连片集中供气,既很好地解决了我区大多村因规划整齐,无散养条件及无空地建池之难,又摆脱了户户管理之苦,且造价较低,非常适合我区城郊型的农业生态建设。
  二、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区农村清洁能源建设经过多年来的发展,在不断总结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发展过程中暴露了不少的困难和问题。
  1、认识问题
  由于宣传推广不到位,一些干部及农户对以沼气为主的新型能源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积极性,认为沼气仅仅解决点灯做饭问题,有煤有电沼气就不需要了。据我站调查显示,大部分农户在建设前没听说过沼气,而70%的基层干部只知道沼气能做饭。
  2、资金问题
  一口10m3的沼气池建设需要一次投资2000元左右(近两年达到3000多元),如果配套进行“一池三改”需要投资4500元以上。养殖小区联户沼气一处需要投资20~30万元,大型沼气秸秆气工程则需要200~300万元。
  按最新补助标准,户用沼气项目享受中部政策的县中央投资1200元,省级配套600元,市级配套300元,补助标准为2100元,农户自筹最少2400元。
  大中型沼气工程项目享受中部政策的项目每处中央补助项目总投资的35%,总额不超过150万元,地方配套总投资的30%(其中:省级配套20%,市级配套10%),其余部分由企业自筹。也就是说企业自筹35%,自筹资金在70万~105万左右。因此由于建设一次性投资较大,资金困难是限制大规模发展及项目实施的关键因素,单纯依靠国债资金投资的局面并没有打破,并且在项目投资中地方财力困难,配套资金跟不上,企业效益不好,农户自筹资金也比较困难,投资主体单一。资金缺乏是根本问题。
  3、管护问题
  在农村清洁能源建设中重建设轻管护的问题相当突出,工程一经建成,其效益发挥的好坏,使用年限寿命与后期管护密切相关,是谓三分建七分管。后继管理跟不上,造成部分工程停用。
  大部分地区已建成的项目建后维修管理虽然每村确定了管护人员,但是由于没有实行物业化管理并形成产业规模,管护人员报酬无法得到保障,技工流失严重。
  虽然村级服务网点也有,但由于服务体系没有形成,服务质量、接受程度及乡里乡亲的关系,维护服务网点正常运转和养家糊口就有点捉襟见肘,用户必需的零配件没有地方购买,致使形成坏了就坏了,就放弃不管,造成工程停用、报废。
  农村青壮年外出打工、陪读、旧村改造、新农村建设也是造成停用和报废的原因之一。因此,建后管理问题仍是影响农村清洁能源推广的关键问题之一。
  4、综合利用技术问题
  沼气的开发与综合利用,是一种集能源、生态、种植、养殖多种功能于一体,全方位、多渠道的实用技术。通过沼气、沼液、沼渣综合利用,能有效减少人畜传染病的发生,改善农村水环境和空气质量,减少农药化肥的污染,对保护森林植被、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和建立节约型社会均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把沼气与农业生产活动直接联系起来,成为发展庭院经济、生态农业,增加农户收入的重要手段,也开拓了沼气应用的新领域。通过沼气综合利用,可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农产品的产品质量,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可持续发展。
  但由于技术宣传培训不到位,对沼气的综合利用远远没有发挥,沼气工程的效益70%在于开展综合利用,而大部分用户只停留在解决燃料问题上,对沼液、沼渣的其它用处了解很少,据调查,进行综合利用的用户不到50%,大部分用户仅仅停留在点灯做饭。沼气综合利用效益发挥不够。   三、针对存在问题的工作对策
  1、突出主线,加大项目实施力度。
  在今后的农村能源项目建设上,要在工程质量和效益上狠下功夫,强化示范带动作用,扩大示范规模。在项目建设方面,要加强技术支持,派工作人员下村蹲点,强化对项目建设的监管。在管理方面,要继续建立健全一系列规章制度,创新完善现有的管理机制,做好技工的管理工作,让更多的技工都参与到沼气技术服务协会中来,让技工成为一支稳定的有组织、有纪律的可再生能源建设队伍,为顺利实施项目打好基础。在服务模式方面,要总结经验,完善现有的物业化管理制度。真正做到让群众满意。
  2、加强培训,提高队伍素质。
  农村清洁能源综合建设是~项涉及到千家万户和各行各业的系统工程,其综合性强、技术含量高。随着形势的发展,农村清洁能源工作领域的拓宽和工作量的大幅度增加,从业人员的数量和素质与项目建设的要求相比,有较大的差距,最为突出的问题就是管理人员不足、知识陈旧、认识滞后,施工技术人员素质不高,因此,解决这一问题是今后工作的重点。要继续挖掘农村中有经验、技术强的农民,组织参加沼气技术知识培训,择优筛选,推行持证上岗。
  现有的技工要加强沼气综合技术培训与经验交流,学习借鉴其它地方的先进做法及经验。要经常性的组织技工开展学习活动,进行培训,使我区的技术水平跟上发展的需要。并要做好使用技术普及入户工作,为每个项目户提供技术资料、培训服务,在项目村开办培训班,讲解沼气知识,使群众能够熟练、安全、综合的使用沼气。
  3、抓好示范,以点带面,推动农村清洁能源建设持续快速发展。
  项目建设的意义在于通过引导示范,发挥农村能源的综合效益,辐射带动周边农户。从以往的经验来看,在示范搞得比较好的项目村,往往能够发挥以点面的积极作用。在今后的项目建设中,要重点从示范入手,以点带面,引导农民。要在全区所有项目中选择一批高质量的精品工程,真正做到“示范一处、成功一处、发展一处、富裕一方”,扎扎实实做好示范工作,通过树典型、立榜样,使群众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让每一个示范点尽可能地全面反映出能源建设的发展潜力,充分发挥以点带面的作用。
  4、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以沼气为主的农村清洁能源建设,是国家实施“生态家园富民计划”的核心内容,要继续贯彻“开发与节约并重”的农村能源建设方针,同时推广沼气不能搞行政命令的一刀切,更不能搞运动,要因地制宜、着眼长远,从农村的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农村畜牧养殖水平、农户宅院形置、农民生活习惯等各方面的因素,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尊重客观规律,因村制宜,因户制宜,真正从具备发展沼气条件或者说通过努力可以具备发展沼气条件的农村和农户入手,扎扎实实把这项工作作为一项长期性的工作抓下去,不搞运动式的盲目刮风,风紧一哄而上,风过又一哄而下,劳民伤财,黯然收场。
  四、发展农村清洁能源的启示和建议
  1、领导重视支持是农村能源建设持续发展的关键。
  近年来,我们通过广播、电视、举办宣传培训班、散发宣传资料等形式大力宣传沼气的重要意义,收到良好效果。但个别镇办、村领导干部对沼气的认识还存在较大差距,没有从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视。因此,今后要继续通过舆论引导和典型示范等多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宣传覆盖面,引起各级领导和广大干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要把发展农村清洁能源当作贯彻中央一号文件,解决“三农”问题的大事来抓,真正把造福于民的好事办实,实事办好。
  2、搞好综合利用是农村清洁能源建设的力量源泉。
  农村清洁能源建设不能仅仅停留在做饭和照明上,必须做实“三沼”(沼气、沼液、沼渣)利用这篇文章,要充分发挥农村沼气的生态、经济、社会功能,这是农村能源建设的生命力所在。实践看来,以沼气为纽带,把沼气建设与发展种养业结合起来,大力推广“养殖一沼气一种植”三位一体的生态能源模式,是20多年沼气发展经久不衰的成功经验,我区在沼气建设中,应按照适应市场、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发挥优势的原则,综合考虑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需求、区域气候、地理特点、经济基础及能源供需状况等因素,鼓励、引导农民切实开展“三沼”综合利用,不断提升沼气池建设的总体效益,使沼气建设更具生命力、吸引力和辐射力。
  3、强化管理和服务是农村清洁能源建设成败的决定性因素。
  农村清洁能源建设实际上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一个是技术推广应用、工程建造阶段,另一个是建造后的管理、使用以及维护阶段,其成效都体现在后一个阶段。因此,农村能源工程或产品建(售)后管理和服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农村能源建设作用的发挥,这是农村能源建设成败的决定因素。
  一方面要强化管理和服务,从抓沼气施工人员培训入手确保建池质量;另一方面强化管理和服务,建立区、镇(办)、村三级技术维修服务网络体系,及时向农户提供技术服务,切实做到建造一座,成功一座,正常使用发挥效益一座,使沼气真正成为农民致富的有效载体。因此,要针对我区服务网络体系现状,在强化技术培训和项目管理的基础上,逐步建立区、镇(办)、村三级技术服务体系和沼气协会,解决沼气池建设后的管理和维护工作,确保农村沼气建设整体效益的发挥。
  5、拓展市场和产业是农村清洁能源建设自身的活力所在。
  有效地开拓农村清洁能源建设市场,推动市场化、产业化的健康发展,不但能给农村清洁能源建设自身添活力,而且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我区要紧紧抓住国家对农村清洁能源建设投资力度逐年加大的机遇,结合实际,探索和建立与市场化相适应的服务机制,促进农村清洁能源事业健康发展。
其他文献
王孟杰  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能源委员会 委员  中国农村能源行业协会生物质能源专委会 主任    背景  《因地制宜,多能互补、综合利用,讲求效益》十六字是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农村能源建设坚持始终的大政方针。  1979年末国家科委在杭州召开了全国能源形势座谈会,会上对农村用能的困窘状况极为重视,会上一致认为 “我国农村能源问题严重”。会议的有关文件于1980年元月,经小
“十一五”期间,我国省、市、县三位一体、协调运行、监管有力的建筑节能管理机制全面建立,新建建筑节能监管、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绿色建筑、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等工作成效显著。在城市建筑节能工作取得突出成绩的同时,农村的节能工作至今还未纳入监管体系当中,面临着诸多问题。广大的农村,是建筑节能工作的最终环节,也是如今建筑节能工作中监管最薄弱的环节。资料显示,我国现约有7亿人居住在农村,占全国总人口的56%。农
摘 要:以武术为媒介进行汉语文化传播已经成为一种有效的方式,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及对比分析对嵩山少林武术职业技术学院外派武术教师进行分析,针对外派教师赴外国人数、年龄、性别、学历以及面试等情况,总结出外派武术教师培养的不足,并提出相关对策与建议。随着“汉语热、武术热”的到来,世界各国对武术教师的需求数量猛增,但是国内能够提供的合格武术师资严重不足。针对这种情况,为汉推专业的积极发展提供了重要
进一步加强农村能源宣传工作    2011年1月31日,农业部科教司根据中宣部新闻局《关于做好农村新能源宣传报道的通知》(通知【2011】1号)文件精神,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能源宣传工作的通知》。通知中强调要大力宣传我国农村能源发展的经验、成效以及对节能减排做出的重要贡献,切实加强农村能源宣传工作,具体内容如下:   一、深入领会中宣部通知精神,尽快形成宣传声势   我部领导对中宣部下发的通
村庄环境风貌整治工作,改善农村环境卫生条件,日前,黄山市首个太阳能微动力污水处理项目在西溪南镇西溪南村开建。  据悉,该技术由浙江浙大水业有限公司同浙江大学共同研究开发,以传统“a2/o”工艺为基础,根据太阳能光伏发电的特点,吸纳“a2/o”工艺中的关键因素整合开发形成的一种全新工艺,整套工艺的动力来源由太阳能微动力污水处理设备提供,以太阳能为能源,利用太阳能光伏板光电转换技术,为污水处理中的曝气
近几年来,河北省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来指导沼气建设工作,下大力解决沼气建设快速发展与沼气物业服务滞后之间的矛盾,立足“以建池农户为本”的发展理念,把“一使用,两满意”作为工作目标,采取“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有偿服务”的原则,从与群众关系最密切的村级站建设入手。完善服务网络,加强硬件建设,强化管理手段,创新运行模式,构建了以鹿泉市为代表的公益性与经营性相结合的服务模式,保证了新建池成功率100%,使
7月12~14日,由中国农村能源行业协会和中国沼气学会联合主办,辽宁省农村能源行业协会和北京中农科企农业科技研究院共同承办的“2011年第一期大中型沼气工程技术与管理培训班”在辽宁省丹东市举办。中国沼气学会秘书长李景明、中国农村能源行业协会秘书长王正元、丹东市农业委员会主任谷桂林、辽宁省农村能源办公室副主任王莹、辽宁省农村能源行业协会会长唐春福等有关领导出席了培训班开班典礼。  此次培训班邀请了从
摘要:为了提高生物质能-太阳能互补供热系统的经济效益,该文从经济性角度对系统的主要参数进行优化设计,提出了一种生物质能-太阳能互补供热系统设计方案,建立了系统的经济分析模型,并采用线性规划的方法进行优化,并以北京地区-供热面积为200m2的办公楼为例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建立的经济分析模型可用,其中,太阳能集热器的价格、生物质颗粒燃料的价格、蓄热水箱的价格、生物质颗粒燃烧器的价格对系统中各部分参数
摘要:本文通过对沼肥在甘蓝、油菜上的对比试验,采用相同的田间管理方法,不同施肥方式、不同浓  度对作物的影响进行比较,从而得出相应结论。  沼肥是优质的无公害肥料,在农业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为研究沼肥施用技术在太原市蔬菜上的应用,选取了小店区西草寨蔬菜生产基地进行沼渣、沼液在甘蓝、油菜上试验。该基地土壤结构、灌溉条件、农技水平、基础设施较好,常年种植各类时令、反季节蔬菜,具备试验条件。  1
传统油源日渐枯竭,地球温室效应所带来的影响愈演愈烈,因应而起的再生能源产业成为可能拯救地球与振兴经济的方法,因此再生能源产业发展成为大家注目的焦点。以蓬勃发展的太阳能产业来看,德国研发使用太阳能电池(Photovoltaik-Module)已超过20年,且德国去年的太阳能装置容量达3GW,产电量更由2008年的4.4TWh增加至2009年的6.2TWh,发展迅速。  随着全球太阳能产业的迅速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