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还原反应考点突破

来源 :中学生数理化·自主招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nfy10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氧化还原反应的考试范围主要包括: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转移,了解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掌握常见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和相关的计算。其核心考点主要包括:(1)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的判断;(2)氧化剂的氧化性或还原剂的还原性的相对强弱的判断;(3)氧化还原反应方面的种种计算,等等。为此,在复习中必须熟练掌握好这些核心知识,并努力做到从这些知识去挖掘隐含着的重要规律,学会运用这些规律去解决各种问题,最终达到真正掌握知识的目的。
  案例某校化学实验兴趣小组在“探究卤素单质的氧化性”的系列实验中发现,在足量的稀氯化亚铁溶液中,加入1~2滴溴水,振荡后溶液呈黄色。
  提出问题Fe3 和Br2的氧化性谁更强?
  (1)猜想:①甲同学认为氧化性Fe3 >Br2,故上述实验现象不是发生化学反应所致,则溶液呈黄色是含______(填化学式,下同)听致。
  ②乙同学认为氧化性:Br2>Fe3 ,故上述实验现象是发生化学反应所致,则溶液呈黄色是含______所致。
  (2)设计实验并验证:丙同学为验证乙同学的观点,选用下列某些试剂设计出两种方案进实验,并通过观察实验现象,证明了乙同学的观点确实是正确的。
  供选用的试剂:a.酚酞试剂;b.四氧化碳;c.无水酒精;d.KSCN溶液。
  请你在表1中写出丙同学选用的试剂及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试剂填序号)。
  (3)结论:氧化性:Br2>Fe3 。故在足量的稀氯化亚铁溶液中,加入1~2滴溴水,溶液呈黄色,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____。
  (4)实验后的思考:
  ①根据上述实验推测,若在溴化亚铁溶液中通入氯气,首先被氧化的离子是______(填离子的化学式)。
  ②在100mL FeBr2溶液中通入2.24LCl2(标准状况),溶液中有1/2的Br-被氧化成单质Br2,则原FeBr2溶液中FeBr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
  分析:这是一道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的探究性试题,以“探究卤素单质的氧化性”为基础的系列实验,涉及氧化还反应的相关知识,有一定难度。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就是要认真读题,用好课标知识,抓住次序规律与“量”的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切入口。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一种氧化剂(或还原剂)与多种还原剂(或氧化剂)相遇时,总是依据还原性(或氧化性)强弱顺序先后被氧化(或被还原)。根据这个规律,可判断氧化还原反应发生的先后次序,写出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例如,把Cl2通人FeBr2溶液中,Cl2的强氧化性可将Fe2 、Br-氧化;由于还原性Fe2 >Br-,所以,当通人少量Cl2时,依据次序规律:Cl2首先将Fe2 氧化,当Cl2足量时,方可把Fe2 、Br-一并氧化。其离子反应方程式可分别表示为:
  对策:结合上述对核心知识的分析,以及案例中给予的条件,可迅速解决试题中的各个问题。
  (1)根据题意,在足量的氯化亚铁溶液中加入1~2滴溴水,若Fe2 氧化性强于Br2,则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溶液呈黄色是由于加入溴水引起的;若Br2氧化性强于Fe3 ,则发生反应2Fe2 Br2=2Fe3 2Br-,生成了Fe3 ,则溶液呈黄色是由Fe3 引起的。据此,①甲同学认为氧化性:Fe3 >Br2,不发生反
  方案一:证明溶液中不存在Br2,依据题意,选择试剂四氯化碳来进行萃取实验,由于四氯化碳呈无色,密度大于水,与水不互溶,易溶解Br2,观察到的现象为出现分层现象,下层为四氯化碳,且呈无色,则证明方案一正确。
  方案二:证明溶液中存在Fe3 。依据题意,选择试剂硫氰化钾溶液,观察到现象為溶液呈血红色,则证明方案二正确。方案一、方案二都正确,即可证明乙同学的观点确实正确。
  总结:针对上述问题的解决,结合课本知识,通过讨论、交流,可总结出如下的规律及运用。
  规律一:性质规律。
  (1)某元素处于最高价态时,则该元素只具有氧化性。这是因为在氧化还原反应中,该元素的化合价只能降低,不可再升高。例如,
  (2)某元素处于最低价态时,则该元素只具有还原性。这是因为在氧化还原反应中,该元素的化合价只能升高,不可能再降低。
  (3)某元素处于中间价态时,则该元素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这是因为在一定条件下,该元素的化合价可能升高或降低。例如,C0、S0等。
  (4)一般来说,同一元素所处的价态越高,表现的氧化性越强,但有少数情况除外。例如,HClO氧化性强于HClO4
  (5)金属单质只具有还原性,非金属单质多数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少数只具有氧化性。
  (6)含同种元素相邻价态的两物质之间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例如,C与CO,CO与CO2,Cl2与HCl,浓H2SO4与SO2等均不能发生氧化不原反应。
  根据这个规律,可以帮助我们准确判断物质(微粒)可否作为氧化剂.(或还原剂),可否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规律二:强弱规律。
  氧化剂和还原剂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就性质而言,氧化剂的产物(还原产物)具有一定的还原性,但比反应物中的还原剂弱;而还原剂的产物(氧化产物)具有一定的氧化性,但比反应物中的氧化剂弱。这种规律称之为活前强后弱”。利用这一规律,可对氧化还原反应中物质(微粒)氧化性、还原性的相对强弱进行判断。同一反应中有如下关系:
  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
  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利用这个规律,可以帮助我们判断出氧化还原反应中各物质(微粒)的氧化性或还原性的相对强弱;帮助我们选择合适的氧化剂或还原剂;帮助我们判断一个氧化还原反应能否发生。
  根据这个规律,可以准确判断氧化还原反应中的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标明电子转移的关系。
  解析:根据题给反应方程式和所学相关知识,发生化合价变化的元素只有硫和铜,其中:
  规律四:守恒规律。
  在一个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到电子的数目等于还原剂失去电子的数目,或者说氧化剂化合价降低总数等于还原剂化合价升高总数。根据这个规律,可以进行氧化反应方程式的配平以及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各种计算。
  例4 将铜、铁、锌3种金属粉末以等质量混合,取其混合物Wg加入FeCl3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不考虑水电离出的离子)后。试回答:
  (责任编辑 谢启刚)
其他文献
数学教学作为教学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而探究式学习是可以让学生从探究中主动获取知识,从而解决问题。但在小学数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借助物理模型来教授学生知识是非常有必的,学生通过对模型的了解和掌握,就可以轻易地解决在物理科目中遇到的难题。笔者在本文中分析了物理模型在高中物理教学
为了贴近时代性,浸会大学商学院从1980年代起就把研究重点从秘书管理,转到同香港回归紧密相连的些课题,让香港学生多了解些祖国大陆的经济界的情况,为改变香港当时作为“中国沙漠
GB6975《棉花包装》国家标准自1986年制定以来,历经4个版本,分别为1986、2001、2007和2013。在2007版修订时,由推荐性国家标准修订为强制性国家标准。作为棉花加工领域最为重
摘要:针对大学生科研能力和动手能力缺乏的现状,在教授“信息材料测试与分析”课程中,借助开展“半导体材料电阻率测量”实验的机会,增加了实验内容和测量数据总量,引入了对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的内容,使学生在完成一次综合性实验的同时,预演了一次科学研究过程,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了学生独立开展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  关键词:科研能力;动手能力;实验;预演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
目的探讨改良小切口锥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7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85例,椎
从一开始,战略就会像花园中的杂草一样疯长,而不是像番茄那样在温室中精心培育长成。明茨伯格这句话的意思是,让模式自己出现会比给组织强加一些人为的模式更好,尽管它看上去会由
目前,很多教育教学机构都非常重视现代化科技设施在教学中的辅助作用,多媒体技术也被越来越多的学校所广泛应用,已成为新型的教学手段来应用到教学实践当中。传统的音乐课程
初中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人文素养是新课程改革提出的新的要求。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精神培养。对学生进行爱心教育,鼓励他们树立理想,培养他们热
教学的主阵地是教学活动,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不但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也是教师们共同关心的话题,俗话说:“授人予鱼不如授人以渔”,一切教学活动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