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着中国“时尚女魔头”称号的苏芒,时刻保持着“指点江山”的气场,但卸掉浓妆,脱掉高跟鞋,她却是一个温柔的女人。
文艺青年一根筋
苏芒出身于济南一个艺术家庭,父亲是作曲家,自然期望她成为音乐大家。所以,苏芒从小就学古筝。15岁那年,她考进了中央音乐学院。但她骨子里是个不折不扣的“文艺青年”, 一有时间就在本子上写写画画,经常在《读者文摘》上发表文章, 18岁那年还出版了个人诗集《旱季》。
拿着音乐学院的文凭去找杂志社的工作,却不是一件易事。直到1994年,她才经一位熟人介绍,来到《时尚》杂志社。老板刘江对苏芒说:“我们要做国际一流的杂志。”多么青春、热情、远大的目标!于是,这里成了苏芒梦想开始的地方。
然而,当时条件很艰苦,创刊初期杂志社只有7个人,苏芒身兼记者、编辑、内勤,还要生炉子、抄信封、打杂、整理资料和广告催款。那时候没有电脑,手写一篇三千字的稿子,手臂都会发酸。可领导一句不行,就得连夜打翻重来。但因热爱文字,苏芒做得很开心。
除了这些,创刊初期,人人都还要做销售。一年冬天,苏芒骑着自行车从东单骑到长城饭店,又从东三环骑到西三环,终于从一家银行拉回了杂志社的第一份信用卡广告。不经意间表现出的销售能力,让老板顿时刮目相看,于是没征得她同意,就将她的办公桌从编辑部搬到了广告部。
一向有“指哪儿打哪儿”精神的苏芒,就这样咬着牙担起了销售的担子。之后,她被客户气得摔碎过手机,但爽朗与真诚也让她拿回不少广告单。
第二年春节期间,《时尚》开始谋求与《COSMOPOLITAN》的合作。这次机会让苏芒的命运再次发生逆转。在美国杂志出版集团HEARST总部的大楼,COSMO的灵魂人物海伦·格丽·布郎对她说:“我们就是要帮助女人,不管是对人生充满美好理想的、被爱伤害过的,还是有困惑的。”
这让此前抱着“什么都能干”的工作态度的苏芒,突然明白:“此生的志愿莫过于心怀使命感做一本杂志。”
在HEARST总部接受培训后,苏芒向老板再三征求,终于拿到了部分编辑工作。长期的销售工作,锻炼了她敏锐的市场嗅觉与坚强的意志,拍摄、选片、策划,她有了更为精准的眼光与判断。到2000年,她已成为《时尚健康》杂志的执行出版人。
2001年7月的一个上午,苏芒办公室的门突然被推开,老板刘江甩出一句:“我们要与《BAZAAR》合作了,你来做主编。”“《BAZAAR》?全球第一本高级时装杂志?”苏芒在座位上惊愕了半分钟。
第二天,她像打了鸡血,开始马不停蹄地招人、准备,与各行业中的资深人士开研讨会,与目标读者一对一交谈。一个月之后,苏芒便带领初创团队,在临时办公室做起了试刊。
温柔的霸道总裁
成为《时尚芭莎(BAZAAR)》主编后,苏芒正式开启了时尚集团的新篇章:创刊时尚系列杂志、开发时尚新媒体、创办芭莎明星慈善夜……她每天鲜衣亮裙、珠宝叮当,接触的全是名流新贵,人们送她一个称号,中国的“时尚女魔头”。
可是,一个人光鲜的背后,却有常人想象不到的努力。
苏芒对自己很狠。每天睡3小时能坚持3天,每天睡4、5个小时能坚持一周。头天加班熬夜到凌晨,还能保证第二天6点起床。她说:“我觉得如果我不在亢奋状态,就不是在最好的状态。”
她还不只对自己狠,对身边人同样狠。2013年芭莎明星慈善夜前夕,她要在一天内奔赴三个地方解决10个项目问题。她要求司机的时间精准到分,必须从一个地方准时离开,再准时到达下一个地方。
正因为对工作“第一、唯一、最好”的品质要求,《时尚芭莎》在创刊三年后,就成为中国最高级的时装杂志。
但她只是在工作上冷酷决绝,认识她的人都知道,生活中,她也有温柔的一面。
她经常忙到连盒饭都没功夫吃,一听自己的女下属因结婚要辞职,她就像失去玩具的小孩,哭着嗔怪:“你怎么会为了男人抛弃我?”
刚柔并济,并不是苏芒的行事手段,该哭就哭,该笑就笑,她从不隐藏内心的感受。因为她的率真,她收获了很多人的真心。创办时尚芭莎明星慈善夜时,一众巨星前来助阵。
带着凝聚众人力量的本事,去年她被升为时尚集团总裁。最近,因对中国时尚产业发展的推动,她还登上了第18届哈佛中国论坛的演讲台——一个云集中美最顶尖企业家与专家学者、探讨中国发展机遇的国际论坛,展现出了一名中国时尚领域最前沿女性的风姿。
平行的幸福
鲁豫曾经问她:“认识你这么多年,怎么从来没在你的活动上看到过你老公?”苏芒沉思了几秒回答:“有的人希望完美的幸福是水乳交融的,有的是相互扶持的,而我希望的完美幸福是两条平行线。”
1991年,想要做外教赚外快的苏芒,经一位围棋老师介绍,认识了现在的法国老公。经过一段时间相处,两人恋爱了。但在那个年代,一个中国女孩和一个外国男孩手牵手走在大街上,会遭人白眼。一气之下,她拉起男朋友的手说:“索性我们结婚吧。”就这样,没有求婚、没有婚纱照、没有婚礼,相恋9个月后,两人结婚了。
婚后两人一直过着朴实平淡的生活,1999年还有了女儿娜娜。也是在这段时间里,苏芒在个人事业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功。
常有人猜测:“成功的男人背后都会有一个默默付出的女人,你的背后肯定有这样一个男人吧?”每当被这样问,苏芒都只是莞尔一笑不作回答。
苏芒的丈夫是名普通的外文老师。他喜欢一个人、一个包,到世界的尽头或者世界的最高点探险旅行。平日在家上网查阅的,也多是这类探险家的个人传记。
一次他无比艳羡地指着电脑屏幕对苏芒说:“你看,这个人告别妻儿多年后,他的妻儿才在加拿大的一个小镇和他呆了一个星期。”苏芒苦笑:“你什么意思啊?”
是的,她与丈夫完全是两个世界的人,一个沉醉于时尚事业,一个迷恋自由生活。但他们从来不吵架,蘇芒会像谙熟这一种生活模式的主妇告诉你:“不能说自己的老公不好,你要通过自己的方式让他改变。” 比如她认为老公的打扮不够时尚,但是她只是通过不断地给他买衣服,让他自己淘汰掉那些不时尚的。
但谁都不为了另一个走出自己的世界。唯一能把他们聚在一起的,就是共同建立起来的家。
“母亲”是她最重要的身份
在对女儿的陪伴上,苏芒却做不到婚姻中那样“进退自如”。
平日里都是丈夫陪伴女儿,苏芒工作忙,对女儿的陪伴很少。不过,再忙,她都努力做到将工作与生活分离。早上离开家,扭钥匙的时候,她在心中默念:“我没有小孩,我没有小孩。”下了班回家,再把钥匙插进去的时候,她又开始念:“我没有工作,我没有工作。”
头天晚上睡得再晚,第二天6点多照常起床,陪家人一起吃早餐、检查女儿作业,有时还会送她去上学。
但渐渐长大的女儿,在母亲身上学得更多的,是对外在光鲜的追求。
苏芒难得陪女儿外出,那天她在楼下等了很久都不见女儿下来,丈夫催促了一声,女儿却回复:“妈妈都是不化妆不下楼,我也要化妆。”
苏芒被逗得笑了起来,内心却不免有些失落。
女儿今年16岁了,但这十几年里,她留给女儿的时间却太少,以至于不知道该如何下手调整女儿看待事物的方式。她唯一能守住的,就是对女儿的三点要求:不能撒谎、懂礼貌、懂感恩。
当问到对女儿的期望时,一向认同女人该追求物欲的苏芒却坦言:“我希望她像她爸爸,有自己的生活,做自己喜欢的事,不要为太现实的追求而辛苦。”
苏芒爱工作爱得痴迷,却没有痴迷到一定要让女儿步后尘。因为她清楚,自己选择的,才是最好的——哪怕在别人眼中是苦。女儿的苦与甜,只有她亲身去品尝了才能分辨。
文艺青年一根筋
苏芒出身于济南一个艺术家庭,父亲是作曲家,自然期望她成为音乐大家。所以,苏芒从小就学古筝。15岁那年,她考进了中央音乐学院。但她骨子里是个不折不扣的“文艺青年”, 一有时间就在本子上写写画画,经常在《读者文摘》上发表文章, 18岁那年还出版了个人诗集《旱季》。
拿着音乐学院的文凭去找杂志社的工作,却不是一件易事。直到1994年,她才经一位熟人介绍,来到《时尚》杂志社。老板刘江对苏芒说:“我们要做国际一流的杂志。”多么青春、热情、远大的目标!于是,这里成了苏芒梦想开始的地方。
然而,当时条件很艰苦,创刊初期杂志社只有7个人,苏芒身兼记者、编辑、内勤,还要生炉子、抄信封、打杂、整理资料和广告催款。那时候没有电脑,手写一篇三千字的稿子,手臂都会发酸。可领导一句不行,就得连夜打翻重来。但因热爱文字,苏芒做得很开心。
除了这些,创刊初期,人人都还要做销售。一年冬天,苏芒骑着自行车从东单骑到长城饭店,又从东三环骑到西三环,终于从一家银行拉回了杂志社的第一份信用卡广告。不经意间表现出的销售能力,让老板顿时刮目相看,于是没征得她同意,就将她的办公桌从编辑部搬到了广告部。
一向有“指哪儿打哪儿”精神的苏芒,就这样咬着牙担起了销售的担子。之后,她被客户气得摔碎过手机,但爽朗与真诚也让她拿回不少广告单。
第二年春节期间,《时尚》开始谋求与《COSMOPOLITAN》的合作。这次机会让苏芒的命运再次发生逆转。在美国杂志出版集团HEARST总部的大楼,COSMO的灵魂人物海伦·格丽·布郎对她说:“我们就是要帮助女人,不管是对人生充满美好理想的、被爱伤害过的,还是有困惑的。”
这让此前抱着“什么都能干”的工作态度的苏芒,突然明白:“此生的志愿莫过于心怀使命感做一本杂志。”
在HEARST总部接受培训后,苏芒向老板再三征求,终于拿到了部分编辑工作。长期的销售工作,锻炼了她敏锐的市场嗅觉与坚强的意志,拍摄、选片、策划,她有了更为精准的眼光与判断。到2000年,她已成为《时尚健康》杂志的执行出版人。
2001年7月的一个上午,苏芒办公室的门突然被推开,老板刘江甩出一句:“我们要与《BAZAAR》合作了,你来做主编。”“《BAZAAR》?全球第一本高级时装杂志?”苏芒在座位上惊愕了半分钟。
第二天,她像打了鸡血,开始马不停蹄地招人、准备,与各行业中的资深人士开研讨会,与目标读者一对一交谈。一个月之后,苏芒便带领初创团队,在临时办公室做起了试刊。
温柔的霸道总裁
成为《时尚芭莎(BAZAAR)》主编后,苏芒正式开启了时尚集团的新篇章:创刊时尚系列杂志、开发时尚新媒体、创办芭莎明星慈善夜……她每天鲜衣亮裙、珠宝叮当,接触的全是名流新贵,人们送她一个称号,中国的“时尚女魔头”。
可是,一个人光鲜的背后,却有常人想象不到的努力。
苏芒对自己很狠。每天睡3小时能坚持3天,每天睡4、5个小时能坚持一周。头天加班熬夜到凌晨,还能保证第二天6点起床。她说:“我觉得如果我不在亢奋状态,就不是在最好的状态。”
她还不只对自己狠,对身边人同样狠。2013年芭莎明星慈善夜前夕,她要在一天内奔赴三个地方解决10个项目问题。她要求司机的时间精准到分,必须从一个地方准时离开,再准时到达下一个地方。
正因为对工作“第一、唯一、最好”的品质要求,《时尚芭莎》在创刊三年后,就成为中国最高级的时装杂志。
但她只是在工作上冷酷决绝,认识她的人都知道,生活中,她也有温柔的一面。
她经常忙到连盒饭都没功夫吃,一听自己的女下属因结婚要辞职,她就像失去玩具的小孩,哭着嗔怪:“你怎么会为了男人抛弃我?”
刚柔并济,并不是苏芒的行事手段,该哭就哭,该笑就笑,她从不隐藏内心的感受。因为她的率真,她收获了很多人的真心。创办时尚芭莎明星慈善夜时,一众巨星前来助阵。
带着凝聚众人力量的本事,去年她被升为时尚集团总裁。最近,因对中国时尚产业发展的推动,她还登上了第18届哈佛中国论坛的演讲台——一个云集中美最顶尖企业家与专家学者、探讨中国发展机遇的国际论坛,展现出了一名中国时尚领域最前沿女性的风姿。
平行的幸福
鲁豫曾经问她:“认识你这么多年,怎么从来没在你的活动上看到过你老公?”苏芒沉思了几秒回答:“有的人希望完美的幸福是水乳交融的,有的是相互扶持的,而我希望的完美幸福是两条平行线。”
1991年,想要做外教赚外快的苏芒,经一位围棋老师介绍,认识了现在的法国老公。经过一段时间相处,两人恋爱了。但在那个年代,一个中国女孩和一个外国男孩手牵手走在大街上,会遭人白眼。一气之下,她拉起男朋友的手说:“索性我们结婚吧。”就这样,没有求婚、没有婚纱照、没有婚礼,相恋9个月后,两人结婚了。
婚后两人一直过着朴实平淡的生活,1999年还有了女儿娜娜。也是在这段时间里,苏芒在个人事业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功。
常有人猜测:“成功的男人背后都会有一个默默付出的女人,你的背后肯定有这样一个男人吧?”每当被这样问,苏芒都只是莞尔一笑不作回答。
苏芒的丈夫是名普通的外文老师。他喜欢一个人、一个包,到世界的尽头或者世界的最高点探险旅行。平日在家上网查阅的,也多是这类探险家的个人传记。
一次他无比艳羡地指着电脑屏幕对苏芒说:“你看,这个人告别妻儿多年后,他的妻儿才在加拿大的一个小镇和他呆了一个星期。”苏芒苦笑:“你什么意思啊?”
是的,她与丈夫完全是两个世界的人,一个沉醉于时尚事业,一个迷恋自由生活。但他们从来不吵架,蘇芒会像谙熟这一种生活模式的主妇告诉你:“不能说自己的老公不好,你要通过自己的方式让他改变。” 比如她认为老公的打扮不够时尚,但是她只是通过不断地给他买衣服,让他自己淘汰掉那些不时尚的。
但谁都不为了另一个走出自己的世界。唯一能把他们聚在一起的,就是共同建立起来的家。
“母亲”是她最重要的身份
在对女儿的陪伴上,苏芒却做不到婚姻中那样“进退自如”。
平日里都是丈夫陪伴女儿,苏芒工作忙,对女儿的陪伴很少。不过,再忙,她都努力做到将工作与生活分离。早上离开家,扭钥匙的时候,她在心中默念:“我没有小孩,我没有小孩。”下了班回家,再把钥匙插进去的时候,她又开始念:“我没有工作,我没有工作。”
头天晚上睡得再晚,第二天6点多照常起床,陪家人一起吃早餐、检查女儿作业,有时还会送她去上学。
但渐渐长大的女儿,在母亲身上学得更多的,是对外在光鲜的追求。
苏芒难得陪女儿外出,那天她在楼下等了很久都不见女儿下来,丈夫催促了一声,女儿却回复:“妈妈都是不化妆不下楼,我也要化妆。”
苏芒被逗得笑了起来,内心却不免有些失落。
女儿今年16岁了,但这十几年里,她留给女儿的时间却太少,以至于不知道该如何下手调整女儿看待事物的方式。她唯一能守住的,就是对女儿的三点要求:不能撒谎、懂礼貌、懂感恩。
当问到对女儿的期望时,一向认同女人该追求物欲的苏芒却坦言:“我希望她像她爸爸,有自己的生活,做自己喜欢的事,不要为太现实的追求而辛苦。”
苏芒爱工作爱得痴迷,却没有痴迷到一定要让女儿步后尘。因为她清楚,自己选择的,才是最好的——哪怕在别人眼中是苦。女儿的苦与甜,只有她亲身去品尝了才能分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