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会计实务教学是中职校会计专业教学中极其重要的内容,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中职校会计专业会计实务教学相对滞后。本文对目前中职校会计实务教学中的不足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改进会计实务教学的对策。
【关键词】会计 实务教学 问题 对策 【文献编码】doi:10.3969/j.Issn 0450-9889(C).2010.08.049
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面向基层企事业单位从事会计核算与会计事务管理工作的人员。但是目前中职会计实务教学中暴露出很多问题,尤其培养出来的学生与用人单位的要求不相适应。要使学生毕业后能够胜任会计工作岗位,我们不仅要增强理论教学,更应该加强会计实务教学,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因此会计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
一、会计实务教学存在的必要性
会计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技术,它不仅具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和运作方法。而且操作性很强。当前会计教学改革的关键内容之一就是加强实践性教学。正是由于会计学科的应用性特点,要求会计教学不仅要向学生全面系统地传授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而且更要培养他们应用这些理论和方法去解决会计实际问题的能力,因而开展会计实务教学是会计学科教学的客观需要,更是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经济进步和会计准则变革的需要。
改进会计实务教学模式可以增强学生对会计实训操作的感性认识,解决学生难以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问题,为学生以后更快适应工作打下良好基础。各个学校在会计教学方面积累了许多的经验,但是由于会计制度及会计实务的不断发展变化,各学校具体情况也有所不同,加之在现在的环境条件下,由于种种条件限制,影响了会计实务教学的效果和进一步完善。
二、目前会计实务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会计实训内容涉及企业会计的方方面面,内容繁多,教学及训练时间紧,任务重,学生不堪重负造成实际效果不佳。传统的会计教学与实务只是给学生一套实习资料,它相当于一个中型制造企业一个月的业务量,一个人充当企业的各种人员的角色,既是仓库管理员又是销售人员,既是会计又是出纳等等,学生感觉混乱,理不清头绪,做起来也很烦琐,一个多月的实训下来,实习资料在老师辅导下就算能勉强完成,但要学生对实训进行总结时,他们对企业财务是如何运作的没有一个清晰的思路。
(二)只注重手工操作训练,忽视了会计电算化的模拟训练。现在,很多企业都已经全部或部分实现了会计电算化,掌握相关的会计知识、计算机知识和操作技能已经成为会计人员的基本要求。各个学校的财经专业都开设了“会计电算化”这门课程,但是由于条件的限制和时间的制约,学生上机训练很少,很多学生学完这门课程后对操作过程很不熟悉,大多数学校在会计实务教学中也只是停留在手工训练阶段。学生走向工作岗位以后还需要很长的适应期。
(三)实务资料“过于真实”或“过于虚假”,影响了会计实训可操作性。主要表现在:有些资料只是将企业某一个时期的会计资料毫无遗漏地照搬,没有对这些资料进行分析、加工、整理,使学生学起来难度较大;而有些资料则是完全靠几个老师编造出来,与实际情况相差甚远,其结果造成了实务教学就是理论教学的翻版的现象。缺乏真实感使学生失去兴趣。这种过于真实或过于虚假的资料都影响了实务教学及训练的可操用性,达不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目的。
三、解决实务教学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改进实务教学的模式,使实训的模式为学生所乐意接受,让学生能按要求完成实习任务,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笔者认为,单项实训操作与“分岗——轮岗”的综合实训操作的教学模式,正好解决了这个问题。
1 所谓单项实务操作,也就是课程实务操作,即是将学生三年会计所学内容根据教学进度分成若干阶段。并在不同阶段安排与之相适应的实务训练。它是以技能训练为主要目的,与学科教学紧密联系,各学科除完成课堂授课任务外,还必须完成相应阶段的实务操作。在课时上,将其学科总课时分解成授课课时和实务操作课时两部分,授课课时用于该课程的知识和技能教授,实务操作课时是专门用于技能系统训练。从而克服了以往只等到所有课程上完才安排训练的缺点,并能更好地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学生对该学科的兴趣。
例如,第一,在“基础会计”课程的实务操作,主要是配合教学的需要进行一些简单的会计业务操作,从而使学生能够掌握原始凭证的种类、内容、填制及审核,记账凭证的填制和审核,会计账簿的登记,会计报告的编制等一些基本会计技能操作。第二,在企业财务会计课程的实务操作,主要是按照教材的安排,分阶段进行主要经济业务的会计核算过程,从而巩固学生对企业财务会计业务的理论内容的学习,增强对会计核算方法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第三。在成本会计课程也可以根据理论教学的进度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安排一些专项实务操作,旨在加强成本核算的掌握。
这一分解使得实务教学首先从课时上得到了保证。值得一提的是,实务操作课时的增加,并不是当前增加每门课程的总课时,而是通过内部调节,缩减理论教学课时才能增多实务教学课时,而理论课时的减少必须对教材合理规划,目前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出版的财经类专业教材恰恰在内容上已明显地体现了“必须、够用”的原则,使得这一改革成为可能。
2 所谓“分岗——轮岗”的综合实务操作,就是在进行实务操作时,以小组的形式,每个学生各自担当一定的角色。共同完成小组精心设计的任务,强调任务驱动下各岗位之间的积极协作,并在完成一段任务后,各小组之间的岗位进行轮换,充分发挥学习者的主体性和主动性。
具体操作方法是:根据训练资料中模拟单位的经济特点、组织结构、规模大小,模拟设立不同的工作岗位,主要是与财务关系密切的部门岗位,如:仓管员、销售人员、车间统计人员、出纳、会计、主管会计等等,让学生分别担当不同的角色。各司其职,让单位运转起来,并在适当的时候对学生担任的岗位进行轮换,使学生体验各个岗位的工作任务、职责及其联系,最终完成会计任务。同时还要设置与企业有相关业务联系的外部机构,如企业的开户银行、运输部门、税务部门等,同样让学生担任相应的角色。当然这需要在建立的模拟实作室中,应将企业的机构设置整体浓缩在模拟实作室里。这样,在进行实务教学时就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模拟实践。例如,企业采用托收承付方式购进商品业务的核算,在上课时,我们只能讲凭证如何从供货单位开出来,传到购物单位;购物单位又如何收 货,办理结算。这些讲授都只是纸上谈兵,学生听起来一知半解。我们让学生在实务操作中分组模拟供货单位,运输单位、购货单位的业务部门、储运部门、财会部门人员,进行收货单等有关凭证传递,并由财会部门的出纳人员凭单到企业的开户银行办理结算。这样给学生进行操作,寓教于乐,大大活跃了教学的气氛,使学生轻轻松松地学到了知识,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二)将手工会计实务操作与会计电算化实务教学与操作有机地结合起来。教学中要求学生把通过手工操作的模拟实务资料,在电算化实务操作中利用财务软件再次重演,从而加深了对整个会计核算流程的掌握,又进一步了解和体会到实现会计电算化的意义,同时训练了学生掌握和运用计算机进行会计处理的能力。具体做法是:利用现有会计电算化系统,将手工实务操作的核算资料,重新新建模拟单位的账套,并按照如下操作程序进行:账套初始化——启用账套——日常业务核算——财务会计报表,即从单位基本资料和核算参数的设置、会计科目设置、期初余额录入、记账凭证的输入、凭证的审核,到自动登记账簿和生成会计报表,让学生从计算机上体验会计工作的乐趣。从手工操作到计算机模拟并不复杂,对学生来讲,计算机模拟是在手工实务操作之后,学生对业务已比较熟悉,计算机模拟时间仅仅是手工实训时间的三分之一左右,而效果却很明显。
(三)重视会计实务资料的质量。会计实务资料的质量是直接影响会计实务操作教学质量的关键。目前会计实务教材比较多,但是大多教材都不精,而且适应新企业会计准则和会计实务新变化的相关教程尤其缺乏。这就要求教师要慎重选用教材。有条件、有能力的还可以自行编写设计出一些有代表性的、符合新会计准则要求和经济发展要求的会计实训资料。
为配合轮岗实务教学操作的方式,特别是要求在选用教材时应注意几点:一是选用案例设计采用案例框架和具体经济业务资料相结合的资料。其中,在案例框架中有明确的要求、具体案例方案。在具体经济业务资料中要有完整的描述企业真实情况的具有代表性的会计业务,将会计系统置于企业系统中,考察会计数据的实际来源。二是教材中要有详细的实务操作指导过程,包括小组协作操作指导流程图、原始凭证填制指导动画、分岗和轮岗业务处理操作指导等。
(四)构建会计实务操作教学的考评制度,完善评价体系。随着实务教学的规范与完善,对其考评和评价也应是多样化的。例如,改革常规卷面考试内容。加大对技能的考核。考试内容的变化,可以起到教学导向的作用,促进在一般课堂教学中贯彻实践性教学的思想,重视技能教学,改进教学模式和方法。例如抽题考核的新办法:可以将会计工作过程分为若干段,填制原始凭证为一段,编制记账凭证又为另一段,以此类推,编制若干段的实训考题。学生随机抽取到哪一段就操作哪一段的内容。可节省考评时间。这种考核办法虽然不能考查全部技能。但由于是随机抽题,学生只有全面掌握了。才能取得好成绩,所以,考试结果仍然能够反映学生的水平。建立等级化的评价体系。规范性和准确性是其评价的主要内容,除此之外,还必须评价学生在实务操作过程中的态度。
(责编 黄鸿业)
【关键词】会计 实务教学 问题 对策 【文献编码】doi:10.3969/j.Issn 0450-9889(C).2010.08.049
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面向基层企事业单位从事会计核算与会计事务管理工作的人员。但是目前中职会计实务教学中暴露出很多问题,尤其培养出来的学生与用人单位的要求不相适应。要使学生毕业后能够胜任会计工作岗位,我们不仅要增强理论教学,更应该加强会计实务教学,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因此会计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
一、会计实务教学存在的必要性
会计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技术,它不仅具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和运作方法。而且操作性很强。当前会计教学改革的关键内容之一就是加强实践性教学。正是由于会计学科的应用性特点,要求会计教学不仅要向学生全面系统地传授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而且更要培养他们应用这些理论和方法去解决会计实际问题的能力,因而开展会计实务教学是会计学科教学的客观需要,更是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经济进步和会计准则变革的需要。
改进会计实务教学模式可以增强学生对会计实训操作的感性认识,解决学生难以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问题,为学生以后更快适应工作打下良好基础。各个学校在会计教学方面积累了许多的经验,但是由于会计制度及会计实务的不断发展变化,各学校具体情况也有所不同,加之在现在的环境条件下,由于种种条件限制,影响了会计实务教学的效果和进一步完善。
二、目前会计实务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会计实训内容涉及企业会计的方方面面,内容繁多,教学及训练时间紧,任务重,学生不堪重负造成实际效果不佳。传统的会计教学与实务只是给学生一套实习资料,它相当于一个中型制造企业一个月的业务量,一个人充当企业的各种人员的角色,既是仓库管理员又是销售人员,既是会计又是出纳等等,学生感觉混乱,理不清头绪,做起来也很烦琐,一个多月的实训下来,实习资料在老师辅导下就算能勉强完成,但要学生对实训进行总结时,他们对企业财务是如何运作的没有一个清晰的思路。
(二)只注重手工操作训练,忽视了会计电算化的模拟训练。现在,很多企业都已经全部或部分实现了会计电算化,掌握相关的会计知识、计算机知识和操作技能已经成为会计人员的基本要求。各个学校的财经专业都开设了“会计电算化”这门课程,但是由于条件的限制和时间的制约,学生上机训练很少,很多学生学完这门课程后对操作过程很不熟悉,大多数学校在会计实务教学中也只是停留在手工训练阶段。学生走向工作岗位以后还需要很长的适应期。
(三)实务资料“过于真实”或“过于虚假”,影响了会计实训可操作性。主要表现在:有些资料只是将企业某一个时期的会计资料毫无遗漏地照搬,没有对这些资料进行分析、加工、整理,使学生学起来难度较大;而有些资料则是完全靠几个老师编造出来,与实际情况相差甚远,其结果造成了实务教学就是理论教学的翻版的现象。缺乏真实感使学生失去兴趣。这种过于真实或过于虚假的资料都影响了实务教学及训练的可操用性,达不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目的。
三、解决实务教学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改进实务教学的模式,使实训的模式为学生所乐意接受,让学生能按要求完成实习任务,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笔者认为,单项实训操作与“分岗——轮岗”的综合实训操作的教学模式,正好解决了这个问题。
1 所谓单项实务操作,也就是课程实务操作,即是将学生三年会计所学内容根据教学进度分成若干阶段。并在不同阶段安排与之相适应的实务训练。它是以技能训练为主要目的,与学科教学紧密联系,各学科除完成课堂授课任务外,还必须完成相应阶段的实务操作。在课时上,将其学科总课时分解成授课课时和实务操作课时两部分,授课课时用于该课程的知识和技能教授,实务操作课时是专门用于技能系统训练。从而克服了以往只等到所有课程上完才安排训练的缺点,并能更好地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学生对该学科的兴趣。
例如,第一,在“基础会计”课程的实务操作,主要是配合教学的需要进行一些简单的会计业务操作,从而使学生能够掌握原始凭证的种类、内容、填制及审核,记账凭证的填制和审核,会计账簿的登记,会计报告的编制等一些基本会计技能操作。第二,在企业财务会计课程的实务操作,主要是按照教材的安排,分阶段进行主要经济业务的会计核算过程,从而巩固学生对企业财务会计业务的理论内容的学习,增强对会计核算方法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第三。在成本会计课程也可以根据理论教学的进度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安排一些专项实务操作,旨在加强成本核算的掌握。
这一分解使得实务教学首先从课时上得到了保证。值得一提的是,实务操作课时的增加,并不是当前增加每门课程的总课时,而是通过内部调节,缩减理论教学课时才能增多实务教学课时,而理论课时的减少必须对教材合理规划,目前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出版的财经类专业教材恰恰在内容上已明显地体现了“必须、够用”的原则,使得这一改革成为可能。
2 所谓“分岗——轮岗”的综合实务操作,就是在进行实务操作时,以小组的形式,每个学生各自担当一定的角色。共同完成小组精心设计的任务,强调任务驱动下各岗位之间的积极协作,并在完成一段任务后,各小组之间的岗位进行轮换,充分发挥学习者的主体性和主动性。
具体操作方法是:根据训练资料中模拟单位的经济特点、组织结构、规模大小,模拟设立不同的工作岗位,主要是与财务关系密切的部门岗位,如:仓管员、销售人员、车间统计人员、出纳、会计、主管会计等等,让学生分别担当不同的角色。各司其职,让单位运转起来,并在适当的时候对学生担任的岗位进行轮换,使学生体验各个岗位的工作任务、职责及其联系,最终完成会计任务。同时还要设置与企业有相关业务联系的外部机构,如企业的开户银行、运输部门、税务部门等,同样让学生担任相应的角色。当然这需要在建立的模拟实作室中,应将企业的机构设置整体浓缩在模拟实作室里。这样,在进行实务教学时就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模拟实践。例如,企业采用托收承付方式购进商品业务的核算,在上课时,我们只能讲凭证如何从供货单位开出来,传到购物单位;购物单位又如何收 货,办理结算。这些讲授都只是纸上谈兵,学生听起来一知半解。我们让学生在实务操作中分组模拟供货单位,运输单位、购货单位的业务部门、储运部门、财会部门人员,进行收货单等有关凭证传递,并由财会部门的出纳人员凭单到企业的开户银行办理结算。这样给学生进行操作,寓教于乐,大大活跃了教学的气氛,使学生轻轻松松地学到了知识,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二)将手工会计实务操作与会计电算化实务教学与操作有机地结合起来。教学中要求学生把通过手工操作的模拟实务资料,在电算化实务操作中利用财务软件再次重演,从而加深了对整个会计核算流程的掌握,又进一步了解和体会到实现会计电算化的意义,同时训练了学生掌握和运用计算机进行会计处理的能力。具体做法是:利用现有会计电算化系统,将手工实务操作的核算资料,重新新建模拟单位的账套,并按照如下操作程序进行:账套初始化——启用账套——日常业务核算——财务会计报表,即从单位基本资料和核算参数的设置、会计科目设置、期初余额录入、记账凭证的输入、凭证的审核,到自动登记账簿和生成会计报表,让学生从计算机上体验会计工作的乐趣。从手工操作到计算机模拟并不复杂,对学生来讲,计算机模拟是在手工实务操作之后,学生对业务已比较熟悉,计算机模拟时间仅仅是手工实训时间的三分之一左右,而效果却很明显。
(三)重视会计实务资料的质量。会计实务资料的质量是直接影响会计实务操作教学质量的关键。目前会计实务教材比较多,但是大多教材都不精,而且适应新企业会计准则和会计实务新变化的相关教程尤其缺乏。这就要求教师要慎重选用教材。有条件、有能力的还可以自行编写设计出一些有代表性的、符合新会计准则要求和经济发展要求的会计实训资料。
为配合轮岗实务教学操作的方式,特别是要求在选用教材时应注意几点:一是选用案例设计采用案例框架和具体经济业务资料相结合的资料。其中,在案例框架中有明确的要求、具体案例方案。在具体经济业务资料中要有完整的描述企业真实情况的具有代表性的会计业务,将会计系统置于企业系统中,考察会计数据的实际来源。二是教材中要有详细的实务操作指导过程,包括小组协作操作指导流程图、原始凭证填制指导动画、分岗和轮岗业务处理操作指导等。
(四)构建会计实务操作教学的考评制度,完善评价体系。随着实务教学的规范与完善,对其考评和评价也应是多样化的。例如,改革常规卷面考试内容。加大对技能的考核。考试内容的变化,可以起到教学导向的作用,促进在一般课堂教学中贯彻实践性教学的思想,重视技能教学,改进教学模式和方法。例如抽题考核的新办法:可以将会计工作过程分为若干段,填制原始凭证为一段,编制记账凭证又为另一段,以此类推,编制若干段的实训考题。学生随机抽取到哪一段就操作哪一段的内容。可节省考评时间。这种考核办法虽然不能考查全部技能。但由于是随机抽题,学生只有全面掌握了。才能取得好成绩,所以,考试结果仍然能够反映学生的水平。建立等级化的评价体系。规范性和准确性是其评价的主要内容,除此之外,还必须评价学生在实务操作过程中的态度。
(责编 黄鸿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