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师的思想观念、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等方面均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广大教师更清楚地意识到实施新课程改革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在课堂教学中都能较自觉、积极地尝试渗透新课改的教学理念。但是综观一线的教学,却出现了一些片面的、偏激的现象。主要体现在:有的教师认为只要自己少讲甚至不讲就能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多组织学生讨论、多开展活动性学习就是互动式教学;多表扬学生就能发挥激励促进作用;没有运用多媒体等电教手段就不是新《课标》理念下的课堂教学等诸多认知或操作上的偏颇。这诸多偏颇只注意了新课改的外在形式,曲解了其内在本质,真可谓是真正深入贯彻、实施教学改革的潜在障碍,因此我们必须注意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几个不等于的现象:
一、教师少讲了不等于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标指出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强调教师要转变角色意识。其实在意义是认识到“一言堂”对学生个性的抹杀,但并不彻底否定教师的讲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明确规定: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体会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从“过于”一词可以看出,探究性学习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与过去“满堂灌”相对而言的,并不是不要教师讲,并不是忽视教师的引导作用。问题的关键在于教师必须要“会讲”和“精讲”。
二、“虚假的”讨论不等于合作学习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基于此,广大教师在上公开课、优质课时总要设计一两个合作学习方式,似乎有个交流、讨论,才能避免俗气,才是符合新时代、具有新气息的课堂教学。而不管“问题”是否有讨论价值。如什么是自然数、整数等一些数学概念,没有必要以合作讨论的方式生成,可以采取直接告知或学生自学获得新知,还有一些数学界约定俗成的知识、规定也是如此。教师提出的问题有的难度很大,学生无从着手,于是借此机会聊天、说闲话。更有甚者,有的题目没有讨论的合适深度,学生已经了然于胸,激发不了讨论的热情,学生随便说上几句就无话可说了。这样的讨论有必要、有成效吗?答案:绝对没有,反而会让学生逐渐失去对合作讨论的兴趣,进而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真正的合作学习必须是学生的一种主动需要,而不是被动接受。教师应该根据学习的内容,兼顾学生学习的情况、时机、意愿,适时提出“摘桃式”跳一跳即可实现的讨论對象并提出明确的合作学习要求,摈弃“虚假”,注重实效。教师要明确开展合作学习的目的是,实现“双赢”或“多赢”,既要解决学习上的困难,又要让他们体验到集体智慧的力量,感受合作学习的效益和快乐。
三、表扬学生不等于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表扬是一把“双刃剑”,运用得好能促进学生的学习,进而改进教师的教学。但如果运用不好,不仅会失去应有的功效,还会让学生变得麻木、不知所措。我们在实际操作中应该注意表扬的“度、量、巧”。度,即表扬要有尺度、适度。对于后进生正确的回答进行大力表扬,鼓励、增强他们的上进心。成绩较好的学生获得表扬的机会更多,采用的尺度较学困生应严些。 量,即要控制表扬的数量。表扬次数的多少与学生的学习效益并不一定成正比。可以说,廉价的表扬是不能起到积极作用的,反而由于表扬次数过于频繁,且有时又言过其实,会使教师的威信下降。巧,即要讲究表扬的技巧。如果表扬的方式始终如一的话,学生很容易变得麻木。所以表扬的方式应灵活多样,表扬的语言应丰富多彩。同样的方式,同样的表扬,不同教师其收效不尽相同。
每一位教师,在一天工作结束后,不仅要总结反思:今天我表扬学生了吗?而且要问:我的表扬能起到激励、促进作用吗?
四、多媒体教学不等于教学方法的先进
新课改提倡在课堂上运用信息技术设备,采用多媒体手段组织教学。多媒体介入课堂打破了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是教学手段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在课堂教学中起到了划时代的作用。基于这个原因,很多教师把备课的主要时间放在了制作课件上,要知道多媒体的作用是辅助,不是主导,更不能代替教师。运用多媒体是为了辅助教学,其出发点和落脚点还是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教师过分依赖多媒体教学,不但发挥不出多媒体教学的优势,还有可能适得其反。作为教师,首先应把握住自己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和作用。唯有如此,多媒体教学才会更加科学合理得到运用。(作者单位:江西省瑞金市解放小学)
责任编辑:曾维平
一、教师少讲了不等于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标指出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强调教师要转变角色意识。其实在意义是认识到“一言堂”对学生个性的抹杀,但并不彻底否定教师的讲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明确规定: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体会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从“过于”一词可以看出,探究性学习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与过去“满堂灌”相对而言的,并不是不要教师讲,并不是忽视教师的引导作用。问题的关键在于教师必须要“会讲”和“精讲”。
二、“虚假的”讨论不等于合作学习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基于此,广大教师在上公开课、优质课时总要设计一两个合作学习方式,似乎有个交流、讨论,才能避免俗气,才是符合新时代、具有新气息的课堂教学。而不管“问题”是否有讨论价值。如什么是自然数、整数等一些数学概念,没有必要以合作讨论的方式生成,可以采取直接告知或学生自学获得新知,还有一些数学界约定俗成的知识、规定也是如此。教师提出的问题有的难度很大,学生无从着手,于是借此机会聊天、说闲话。更有甚者,有的题目没有讨论的合适深度,学生已经了然于胸,激发不了讨论的热情,学生随便说上几句就无话可说了。这样的讨论有必要、有成效吗?答案:绝对没有,反而会让学生逐渐失去对合作讨论的兴趣,进而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真正的合作学习必须是学生的一种主动需要,而不是被动接受。教师应该根据学习的内容,兼顾学生学习的情况、时机、意愿,适时提出“摘桃式”跳一跳即可实现的讨论對象并提出明确的合作学习要求,摈弃“虚假”,注重实效。教师要明确开展合作学习的目的是,实现“双赢”或“多赢”,既要解决学习上的困难,又要让他们体验到集体智慧的力量,感受合作学习的效益和快乐。
三、表扬学生不等于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表扬是一把“双刃剑”,运用得好能促进学生的学习,进而改进教师的教学。但如果运用不好,不仅会失去应有的功效,还会让学生变得麻木、不知所措。我们在实际操作中应该注意表扬的“度、量、巧”。度,即表扬要有尺度、适度。对于后进生正确的回答进行大力表扬,鼓励、增强他们的上进心。成绩较好的学生获得表扬的机会更多,采用的尺度较学困生应严些。 量,即要控制表扬的数量。表扬次数的多少与学生的学习效益并不一定成正比。可以说,廉价的表扬是不能起到积极作用的,反而由于表扬次数过于频繁,且有时又言过其实,会使教师的威信下降。巧,即要讲究表扬的技巧。如果表扬的方式始终如一的话,学生很容易变得麻木。所以表扬的方式应灵活多样,表扬的语言应丰富多彩。同样的方式,同样的表扬,不同教师其收效不尽相同。
每一位教师,在一天工作结束后,不仅要总结反思:今天我表扬学生了吗?而且要问:我的表扬能起到激励、促进作用吗?
四、多媒体教学不等于教学方法的先进
新课改提倡在课堂上运用信息技术设备,采用多媒体手段组织教学。多媒体介入课堂打破了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是教学手段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在课堂教学中起到了划时代的作用。基于这个原因,很多教师把备课的主要时间放在了制作课件上,要知道多媒体的作用是辅助,不是主导,更不能代替教师。运用多媒体是为了辅助教学,其出发点和落脚点还是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教师过分依赖多媒体教学,不但发挥不出多媒体教学的优势,还有可能适得其反。作为教师,首先应把握住自己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和作用。唯有如此,多媒体教学才会更加科学合理得到运用。(作者单位:江西省瑞金市解放小学)
责任编辑:曾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