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5年1月9日, 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京举行,核物理学家于敏院士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有核武器专家指出,世界上仅有两种氢弹构型,一种是美国的T-U构型,另一种就是于敏构型。于敏构型比美国T-U构型设计更加巧妙,首爆氢弹体积比美国要小。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第一颗氢弹试验成功,美国用了7年3个月,苏联用了6年3个月,英国用了4年7个月,法国用了8年6个月,中国仅用了2年8个月,其间隔之短,实现速度之快,为世界之最。于敏在突破氢弹技术的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被一起参与研究的同事们直接评价为氢弹的“首功”。
因为涉及国家机密,于敏的名字曾经长期是一个秘密。
{素材轻链接}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于2000年设立,是中国科技界的最高荣誉。每年获奖者不超过两名,奖金金额为500万元人民币。截至2014年,共有25位杰出科学工作者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于敏说:
①关于反对被称为“中国氢弹之父”——“核武器是成千上万人的事业,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你少不了我,我缺不了你,必须精诚团结,密切合作。”
适用话题:集体与个人/团结协作/淡泊名利
②关于氢弹被称为“杀人武器”——“实际上不是杀人,而是人家要杀我,我不能不准备自卫。我们从来不想杀人。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都是受外族侵略,不要说近150年,就是在汉唐盛世侵略过谁呀?中华民族从来就是非常坚强又非常爱好和平的民族,这是中国人民的传统。”
适用话题:国家实力/落后就会挨打/战争与和平
③关于数十年隐姓埋名——“我们国家没有自己的核力量,就不能有真正的独立。面对这样庞大的题目,我不能有另一种选择。一个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消失的,留取丹心照汗青,能把自己微薄的力量融进强国的事业之中,也就足以自慰了。”
适用话题: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淡泊名利/爱国
④关于从未留过学,被誉为“中国土专家一号”——“在我这里,除了ABC,其他都是国产的!”“当然要留学,应该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回来再给国家做点事,但不要到老了才回来,落叶归根只能起点肥料作用,应该在开花结果的时候就回来。”
适用话题:民族自信心/西学中用/报效祖国/反哺
微片段:
在一次试验的现场讨论会上,由于问题复杂,又无法在实验室分别验证,试验成败无法预料,精神上的紧张与压力使于敏和陈能宽两位科学家有所触动,陈能宽忽然背诵起了诸葛亮的《后出师表》:“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固知臣伐贼,才弱敌强也……”于敏更是感慨万分,忠诚和忧虑之情倾泻而出,接口背诵:“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凡事如是,难可逆料。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在场的人无不动容。
微评:“于敏”们牢记祖国的嘱托,将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作为自己一生报国的追求。他们这种将自己的命运和国家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的责任担当精神是真正的时代精神。
淡泊以明志
刚刚获得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的“中国氢弹之父”于敏,为了国防事业“隐身”长达30年之久。就像他沉默的事业一样,于敏是一个喜欢安静的人,他毕生信奉诸葛亮的“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于敏曾对身边人说,不要计较有名无名,踏踏实实地做一个“无名英雄”。于敏用其一生作为注脚,告诉我们,唯有在前进道路上剪除纷杂,一心求真,反复咀嚼,人生的滋味才能被品味;也唯有心无旁骛,沉潜扎根,事业的苍松才可能枝干遒劲。
最近,有一些这样的人,离开了我们。2015年1月6日,“用生命来著辽金史”的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刘浦江,溘然离世,年仅54岁;仅过一天,铸剑为犁、守望和平的炸药应用技术专家徐更光院士,平静地走完了他最后的人生旅程;10日,“布鞋院士”、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李小文,终别了他心爱的讲台,引发“世上再无‘扫地僧’”的缅怀……
刘浦江:
用生命来著辽金史
刘浦江,1961年生于上海,198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获历史学学士学位。1988年调回北大任教,是北大少有的只有本科学历的教授和博士生导师,被誉为“中国辽金史研究第一人”。1998年,刘浦江在为《辽金史论》写的自序中有这样一段文字:“垦荒自有垦荒者的艰辛。老实说,做辽金史研究是一桩很寂寞的事情,缺乏同志,缺乏对话者,与唐宋史学界那种风光的场面自不可同日而语。不过话说回来,史学研究原本就是寂寞之道,其中虽无‘黄金屋’‘颜如玉’,但自有一种旁人难以体味的乐趣。沉潜其中,足以安身立命,也就够了。”
微语录:“人活着不在长短,关键是生活要有質量。我想做的已经做了,这一生值得。”
徐更光:
铸剑为犁、守望和平
说起爆炸,大家的第一反应就是危险的杀伤性。中国工程院院士、爆炸科学技术专家徐更光,就用一生的时间在研究爆炸的危险性和安全性的平衡问题。在最安全的情况下,发挥爆炸的最大杀伤性,就是徐更光院士给中国的爆炸科学技术带来的最大贡献。《孔子家语·致思》曰:“铸剑习以为农器,放牛马于原薮,室家无离旷之思,千岁无战斗之患。”徐更光院士研究的高能炸药是我国国防建设的柱石,他因此被誉为“我国首屈一指的爆炸事故把脉人”。
微语录:“工作给每人以机会,然而,成果只属于那些勤奋、诚实,为工作做出创造性劳动的人。”
李小文:
“布鞋院士”“扫地僧”
李小文院士是Li-Strahler几何光学学派的创始人,在国内外遥感界享有盛誉。2014年4月,李小文因一张在中国科学院大学做讲座的照片而走红网络,并被网友称为“布鞋院士”。照片里的他一袭黑衣,瘦削的面庞上蓄着胡子,光脚穿着一双黑布鞋坐在讲台前,低头念着发言稿。这种山村老人形象与院士身份形成的强烈反差,让很多网友觉得李小文是现实版的“扫地僧”:“一个沉默、不起眼的小角色,却有着惊人的天分和盖世神功。”
微评:“他始终知道自己的分量,从不飘飘然。愿我们大家都能像他这样做人,这比升官发财要重要得多,也要困难得多。做人达到这个境界,平民本色就化为英雄本色了。”
有核武器专家指出,世界上仅有两种氢弹构型,一种是美国的T-U构型,另一种就是于敏构型。于敏构型比美国T-U构型设计更加巧妙,首爆氢弹体积比美国要小。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第一颗氢弹试验成功,美国用了7年3个月,苏联用了6年3个月,英国用了4年7个月,法国用了8年6个月,中国仅用了2年8个月,其间隔之短,实现速度之快,为世界之最。于敏在突破氢弹技术的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被一起参与研究的同事们直接评价为氢弹的“首功”。
因为涉及国家机密,于敏的名字曾经长期是一个秘密。
{素材轻链接}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于2000年设立,是中国科技界的最高荣誉。每年获奖者不超过两名,奖金金额为500万元人民币。截至2014年,共有25位杰出科学工作者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于敏说:
①关于反对被称为“中国氢弹之父”——“核武器是成千上万人的事业,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你少不了我,我缺不了你,必须精诚团结,密切合作。”
适用话题:集体与个人/团结协作/淡泊名利
②关于氢弹被称为“杀人武器”——“实际上不是杀人,而是人家要杀我,我不能不准备自卫。我们从来不想杀人。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都是受外族侵略,不要说近150年,就是在汉唐盛世侵略过谁呀?中华民族从来就是非常坚强又非常爱好和平的民族,这是中国人民的传统。”
适用话题:国家实力/落后就会挨打/战争与和平
③关于数十年隐姓埋名——“我们国家没有自己的核力量,就不能有真正的独立。面对这样庞大的题目,我不能有另一种选择。一个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消失的,留取丹心照汗青,能把自己微薄的力量融进强国的事业之中,也就足以自慰了。”
适用话题: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淡泊名利/爱国
④关于从未留过学,被誉为“中国土专家一号”——“在我这里,除了ABC,其他都是国产的!”“当然要留学,应该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回来再给国家做点事,但不要到老了才回来,落叶归根只能起点肥料作用,应该在开花结果的时候就回来。”
适用话题:民族自信心/西学中用/报效祖国/反哺
微片段:
在一次试验的现场讨论会上,由于问题复杂,又无法在实验室分别验证,试验成败无法预料,精神上的紧张与压力使于敏和陈能宽两位科学家有所触动,陈能宽忽然背诵起了诸葛亮的《后出师表》:“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固知臣伐贼,才弱敌强也……”于敏更是感慨万分,忠诚和忧虑之情倾泻而出,接口背诵:“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凡事如是,难可逆料。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在场的人无不动容。
微评:“于敏”们牢记祖国的嘱托,将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作为自己一生报国的追求。他们这种将自己的命运和国家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的责任担当精神是真正的时代精神。
淡泊以明志
刚刚获得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的“中国氢弹之父”于敏,为了国防事业“隐身”长达30年之久。就像他沉默的事业一样,于敏是一个喜欢安静的人,他毕生信奉诸葛亮的“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于敏曾对身边人说,不要计较有名无名,踏踏实实地做一个“无名英雄”。于敏用其一生作为注脚,告诉我们,唯有在前进道路上剪除纷杂,一心求真,反复咀嚼,人生的滋味才能被品味;也唯有心无旁骛,沉潜扎根,事业的苍松才可能枝干遒劲。
最近,有一些这样的人,离开了我们。2015年1月6日,“用生命来著辽金史”的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刘浦江,溘然离世,年仅54岁;仅过一天,铸剑为犁、守望和平的炸药应用技术专家徐更光院士,平静地走完了他最后的人生旅程;10日,“布鞋院士”、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李小文,终别了他心爱的讲台,引发“世上再无‘扫地僧’”的缅怀……
刘浦江:
用生命来著辽金史
刘浦江,1961年生于上海,198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获历史学学士学位。1988年调回北大任教,是北大少有的只有本科学历的教授和博士生导师,被誉为“中国辽金史研究第一人”。1998年,刘浦江在为《辽金史论》写的自序中有这样一段文字:“垦荒自有垦荒者的艰辛。老实说,做辽金史研究是一桩很寂寞的事情,缺乏同志,缺乏对话者,与唐宋史学界那种风光的场面自不可同日而语。不过话说回来,史学研究原本就是寂寞之道,其中虽无‘黄金屋’‘颜如玉’,但自有一种旁人难以体味的乐趣。沉潜其中,足以安身立命,也就够了。”
微语录:“人活着不在长短,关键是生活要有質量。我想做的已经做了,这一生值得。”
徐更光:
铸剑为犁、守望和平
说起爆炸,大家的第一反应就是危险的杀伤性。中国工程院院士、爆炸科学技术专家徐更光,就用一生的时间在研究爆炸的危险性和安全性的平衡问题。在最安全的情况下,发挥爆炸的最大杀伤性,就是徐更光院士给中国的爆炸科学技术带来的最大贡献。《孔子家语·致思》曰:“铸剑习以为农器,放牛马于原薮,室家无离旷之思,千岁无战斗之患。”徐更光院士研究的高能炸药是我国国防建设的柱石,他因此被誉为“我国首屈一指的爆炸事故把脉人”。
微语录:“工作给每人以机会,然而,成果只属于那些勤奋、诚实,为工作做出创造性劳动的人。”
李小文:
“布鞋院士”“扫地僧”
李小文院士是Li-Strahler几何光学学派的创始人,在国内外遥感界享有盛誉。2014年4月,李小文因一张在中国科学院大学做讲座的照片而走红网络,并被网友称为“布鞋院士”。照片里的他一袭黑衣,瘦削的面庞上蓄着胡子,光脚穿着一双黑布鞋坐在讲台前,低头念着发言稿。这种山村老人形象与院士身份形成的强烈反差,让很多网友觉得李小文是现实版的“扫地僧”:“一个沉默、不起眼的小角色,却有着惊人的天分和盖世神功。”
微评:“他始终知道自己的分量,从不飘飘然。愿我们大家都能像他这样做人,这比升官发财要重要得多,也要困难得多。做人达到这个境界,平民本色就化为英雄本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