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乡村旅游的发展以乡村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为资源基础,注重乡村社区居民的参与,能够对旅游地的居民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是贫困地区最有效的扶贫手段之一。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位于西南川滇交界处,地处偏远,经济落后,是四川省扶贫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同时,凉山彝族自治州也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拥有优美的环境、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民族文化,为其发展乡村旅游提供了有利条件。本文通过对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地区发展乡村旅游的资源优势和瓶颈问题的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希望能对该地区乡村旅游的发展和扶贫工作的进展提供一些指导和借鉴。
关键词:凉山彝族自治州 乡村旅游 发展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875(2009)21-053-02
一、区域概况
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位于西南川滇交界处,幅员面积6.01万平方公里, 辖西昌、盐源、德昌、会理、会东、宁南、普格、布拖、金阳、昭觉、喜德、冕宁、越西、甘洛、美姑、雷波和木里藏族自治县等17个县(市),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和四川省民族类别最多、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地区。全州总人口415.18万,其中彝族181.55万,占全州总人口43.79%。
凉山州境内地貌为高山、山原、山地、干河谷四大类,其中高山、中山占70%,属于典型的山区。由受自然、社会、历史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凉山州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所辖17个县(市)中有11个被列为国家级贫困县,占全省36个国家级贫困县的近三分之一,是四川省扶贫工作的难点和重点。尽管凉山州经济发展比较落后,但是该区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边缘和云贵高原与四川盆地之间的过渡地带又是少数民族聚居区(绝大多数是彝族),境内自然环境优美,人文资源丰富多彩,具有发展乡村旅游的显著优势。
二、发展乡村旅游的资源优势
(一)自然环境优美,物产资源丰富
凉山州的贫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种“富饶的贫困”,“抱着金饭碗讨饭吃”,资源上的优势和经济上的落后形成强烈的反差。凉山州是四川省“攀西资源综合开发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和省的农业开发重点地区,拥有仅次于川西平原的四川第二大平原——安宁河流域,素有“川南粮仓”之称。凉山全州林地面积173万公顷,森林覆盖率28.6%。境内有野生动物达661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兽类7种、二级保护兽类19种,国家一级保护鸟类9种、二级保护鸟类38种,省重点保护鸟类18种。同时,这里还是国宝大熊猫栖息活动的最南分布区。野生植物资源名目繁多,仅中草药类就达2400多种。草地面积达3617万亩(含疏林草地),占全州总面积的40%以上。
(二)历史文化灿烂悠久,民族风情异彩纷呈
凉山州聚居着有汉族、彝族、藏族、傈僳族、回族、纳西族、苗族、摩挲族等14种民族,千百年来各民族共同生存,共同创造了丰富多彩、绚丽多姿的民族文化,特别是具有浓郁凉山特色的彝族文化。
彝族是全国人口数较多的少数民族之一,也是西南地区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凉山州的彝族文化保存的最典型、最完整,彝家风情最为浓厚,尤其是延续到民主改革(20世纪50年代)后才结束的彝族奴隶社会文化保留得较完整。因此,大凉山彝族文化是中国彝族文化的典型代表。彝族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品味极高,具体表现在:风情独特的火把节、古老的彝族文字、神秘的毕摩和苏尼宗教文化(原始宗教)、彝族歌舞、彝族服饰、民居建筑、饮食以及凉山奴隶社会博物馆等。大凉山彝族文化为国家级精品,对国内外游客都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此外,凉山州有 “母系氏族社会最后一块活化石”之称的盐源泸沽湖摩梭文化,是全世界母系氏族文化保留至今,极为珍稀的遗存,堪称世界精品;以“香巴拉”神秘领地为主要载体的藏传佛教文化——“旭米”文化等。
总之,凉山州优美的自然环境、丰富的物产资源、独特的人文景观和淳朴的民族风情为其发展乡村旅游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条件。
三、发展乡村旅游的瓶颈问题
(一)观念问题
经济的贫困造成观念的落后,同样,观念的落后又会阻碍经济的持续发展,这是贫困地区贫困的重要原因。由于长期处在相对封闭和落后的环境中,贫困地区的人民和外界接触的机会很少,加上文化素质低,人们对旅游业存在一种认识的偏差,甚至会出现抵触的情绪。一方面,人们会把乡村旅游简单的理解为城市人游玩、消遣的方式,害怕城市人的到来会改变传统的生活方式,看不到乡村旅游的联动效应;另一方面,乡村旅游的开发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贫困地区的人们往往会因为资金的短缺而缺乏开发的信心。然而,乡村旅游是对贫困地区农村资源的直接开发,只有在当地居民的高度支持和积极参与下才能顺利地展开。因此,凉山州要发展乡村旅游,首先要改变居民落后的传统农业观念。
(二)资金问题
在产业开发领域,资金的丰度往往成为决定产业投资额度、产业开发规模、产业发展速度的重要因素。对于凉山州这样的经济贫困地区来说,进行任何一种形式的旅游开发,资金短缺都会成为最大的问题。虽然国家和四川省不断加大扶贫力度和资金投入,但是凉山州薄弱的经济基础决定了政府的拨款只是杯水车薪,无法满足其旅游开发的需要。因此,凉山州要大力发展乡村旅游,资金问题的解决迫在眉睫。
(三)管理问题
贫困地区由于对旅游开发的认识不足、重视不够,缺乏专门的旅游开发部门,容易出现多头管理的混乱现象,不利于旅游开发措施的有效实施。因此,凉山州开发乡村旅游必须理顺管理体制,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四、发展乡村旅游的对策
(一)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众认识
近几年,在国家“旅游扶贫”政策的号召下,凉山州在旅游业发展方面取得了不少成绩,但是其重点并不在于发展乡村旅游。事实上,发展乡村旅游不但有直接扶贫的效果,而且有益于建立公平的扶贫机制,应该成为边远贫困地区旅游扶贫的战略选择之一。 因此,凉山州进行乡村旅游开发的首要任务是对居民和基层干部加强教育,增强公众对乡村旅游开发的认识。一方面,要求州县干部以身作则,积极宣讲乡村旅游开发的迫切性和可行性,加深人们对乡村旅游开发的了解;另一方面,可以组织基层干部和群众代表到乡村旅游开发成功的少数民族贫困区县参观取经,从而打破民众的传统农业观念,增强乡村旅游开发的信心和热情。
(二)大力引进资金,实施跨越式发展
贫困地区经济落后、基础设施薄弱,加上居民思想落后、观念陈旧、文化素质低,如果没有强有力的外力作用和引导,乡村旅游开发要么难以起步,要么发展水平低,不是造成乡村旅游资源的破坏,就是造成乡村旅游资源的闲置,不利于该区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凉山州开发乡村旅游可以一开始就借助外力(引进外资、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等)的强大作用,越过乡村旅游自主开发的初级阶段直接进入开发式发展模式,走总体开发、规模开发、规范开发、主题开发和特色开发之路。只有这样,凉山州的乡村旅游才能迅速发展壮大,形成特色鲜明、吸引力强大的乡村旅游精品。
(三)加强政府主导,实行科学管理
首先,凉山州的经济落后、基础设施薄弱,在乡村旅游开发初期政府的主导作用尤为重要。一方面,政府要加强乡村旅游开发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如道路的修建、水电气的供应、通讯设施的修建、农舍的修建和保护等;另一方面,政府要制定有利于乡村旅游开发的优惠政策,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大力吸引境内外的各类投资,促进乡村旅游的开发和发展。
其次,凉山州乡村旅游实行开发式发展战略,科学的管理也必不可少。一方面,为了加大管理力度,可以设立专门的乡村旅游开发部门,指定专人负责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并赋予其最高决策权。另一方面,在调动农户积极性方面,政府可以通过成立乡村旅游协会来组织各地农户参与乡村旅游开发和经营,规范农户的经营行为。
(四)开发特色资源,树立凉山品牌
凉山州虽然距离大城市较远,但是自然资源极为丰富,民族风情浓郁,可以更大限度的满足游客求新求异、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同时,乡村旅游的特色在于乡村性,凉山州在开发乡村旅游的过程中要注意保持旅游资源的“原汁原味”,食、注、行、游、购、娱的方方面面都应该注重“凉山味道”,抓住各地旅游资源特色,开发出具有凉山风格的精品乡村旅游品牌。例如:美姑县是彝族毕摩文化的发源地,有“不到美姑等于没到凉山”的说法;布拖县是彝族传统文化保存最完善的地方,是彝族火把节的发源地,是“彝族火把文化之乡”;盐源县泸沽湖的摩梭族文化等。
(五)明确开发重点,渐次推进开发
凉山州属于典型的经济贫困地区,资金短缺问题导致现阶段无法全面推进区内各县的乡村旅游开发。因此,凉山州开发乡村旅游应该选择一些资源特色鲜明的,基础条件较好、旅游开发耗资较少、投资回收期相对较短的县市或乡镇进行重点开发,迅速形成凉山州乡村旅游的拳头产品打入市场,提高凉山州乡村旅游的知名度。通过品牌产品依次带动其他地区乡村旅游的发展,最后形成全区乡村旅游共同发展的繁荣景象。
像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这样的贫困地区,依托优美的自然环境和丰富多彩的人文资源,发展乡村旅游具有很大的优势。而且,乡村旅游的发展不仅能够增加人们的经济收入,还能保护和改善贫困地区的生态环境,是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如何正确认识乡村旅游开发的意义,合理利用贫困地区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发展乡村旅游业,值得广大业内人士和各级人民政府认真探讨。
参考文献:
[1]王兵,等.对北京郊区乡村旅游发展现状的调查研究[J].旅游学刊.2006(10)
[2]何景明.四川少数民族自治区旅游开发与贫困缓解[J].山地学报.2003(8)
[3]曲木伍牛.凉山彝族地区贫困问题研究[J].凉山以工代赈网.2007
[4]石正方.刘继生.经济欠发达地区旅游开发模式研究[J].旅游学刊.2000(6)
[5]邹再进.欠发达地区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探讨[J].调研世界.2006(2)
[6]张彩霞.生态资源丰富的经济欠发达县区发展乡村旅游的思考——以辽宁省情愿满足自治县为例[J].生态旅游.2005(10)
[7]文军,李星群.贫困地区生态文明村建设与旅游扶贫的联动开发[J].商业时代.2007(9)
[8]张遵东.发展乡村旅游业余贫困地区新农村建设[J].农村经济.2006(12)
[9]凉山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四川省凉山州移民扶贫工程总体规划[R].2004
[10]何景明,李立华.关于“乡村旅游”概念的探讨[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5)
关键词:凉山彝族自治州 乡村旅游 发展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875(2009)21-053-02
一、区域概况
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位于西南川滇交界处,幅员面积6.01万平方公里, 辖西昌、盐源、德昌、会理、会东、宁南、普格、布拖、金阳、昭觉、喜德、冕宁、越西、甘洛、美姑、雷波和木里藏族自治县等17个县(市),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和四川省民族类别最多、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地区。全州总人口415.18万,其中彝族181.55万,占全州总人口43.79%。
凉山州境内地貌为高山、山原、山地、干河谷四大类,其中高山、中山占70%,属于典型的山区。由受自然、社会、历史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凉山州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所辖17个县(市)中有11个被列为国家级贫困县,占全省36个国家级贫困县的近三分之一,是四川省扶贫工作的难点和重点。尽管凉山州经济发展比较落后,但是该区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边缘和云贵高原与四川盆地之间的过渡地带又是少数民族聚居区(绝大多数是彝族),境内自然环境优美,人文资源丰富多彩,具有发展乡村旅游的显著优势。
二、发展乡村旅游的资源优势
(一)自然环境优美,物产资源丰富
凉山州的贫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种“富饶的贫困”,“抱着金饭碗讨饭吃”,资源上的优势和经济上的落后形成强烈的反差。凉山州是四川省“攀西资源综合开发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和省的农业开发重点地区,拥有仅次于川西平原的四川第二大平原——安宁河流域,素有“川南粮仓”之称。凉山全州林地面积173万公顷,森林覆盖率28.6%。境内有野生动物达661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兽类7种、二级保护兽类19种,国家一级保护鸟类9种、二级保护鸟类38种,省重点保护鸟类18种。同时,这里还是国宝大熊猫栖息活动的最南分布区。野生植物资源名目繁多,仅中草药类就达2400多种。草地面积达3617万亩(含疏林草地),占全州总面积的40%以上。
(二)历史文化灿烂悠久,民族风情异彩纷呈
凉山州聚居着有汉族、彝族、藏族、傈僳族、回族、纳西族、苗族、摩挲族等14种民族,千百年来各民族共同生存,共同创造了丰富多彩、绚丽多姿的民族文化,特别是具有浓郁凉山特色的彝族文化。
彝族是全国人口数较多的少数民族之一,也是西南地区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凉山州的彝族文化保存的最典型、最完整,彝家风情最为浓厚,尤其是延续到民主改革(20世纪50年代)后才结束的彝族奴隶社会文化保留得较完整。因此,大凉山彝族文化是中国彝族文化的典型代表。彝族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品味极高,具体表现在:风情独特的火把节、古老的彝族文字、神秘的毕摩和苏尼宗教文化(原始宗教)、彝族歌舞、彝族服饰、民居建筑、饮食以及凉山奴隶社会博物馆等。大凉山彝族文化为国家级精品,对国内外游客都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此外,凉山州有 “母系氏族社会最后一块活化石”之称的盐源泸沽湖摩梭文化,是全世界母系氏族文化保留至今,极为珍稀的遗存,堪称世界精品;以“香巴拉”神秘领地为主要载体的藏传佛教文化——“旭米”文化等。
总之,凉山州优美的自然环境、丰富的物产资源、独特的人文景观和淳朴的民族风情为其发展乡村旅游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条件。
三、发展乡村旅游的瓶颈问题
(一)观念问题
经济的贫困造成观念的落后,同样,观念的落后又会阻碍经济的持续发展,这是贫困地区贫困的重要原因。由于长期处在相对封闭和落后的环境中,贫困地区的人民和外界接触的机会很少,加上文化素质低,人们对旅游业存在一种认识的偏差,甚至会出现抵触的情绪。一方面,人们会把乡村旅游简单的理解为城市人游玩、消遣的方式,害怕城市人的到来会改变传统的生活方式,看不到乡村旅游的联动效应;另一方面,乡村旅游的开发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贫困地区的人们往往会因为资金的短缺而缺乏开发的信心。然而,乡村旅游是对贫困地区农村资源的直接开发,只有在当地居民的高度支持和积极参与下才能顺利地展开。因此,凉山州要发展乡村旅游,首先要改变居民落后的传统农业观念。
(二)资金问题
在产业开发领域,资金的丰度往往成为决定产业投资额度、产业开发规模、产业发展速度的重要因素。对于凉山州这样的经济贫困地区来说,进行任何一种形式的旅游开发,资金短缺都会成为最大的问题。虽然国家和四川省不断加大扶贫力度和资金投入,但是凉山州薄弱的经济基础决定了政府的拨款只是杯水车薪,无法满足其旅游开发的需要。因此,凉山州要大力发展乡村旅游,资金问题的解决迫在眉睫。
(三)管理问题
贫困地区由于对旅游开发的认识不足、重视不够,缺乏专门的旅游开发部门,容易出现多头管理的混乱现象,不利于旅游开发措施的有效实施。因此,凉山州开发乡村旅游必须理顺管理体制,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四、发展乡村旅游的对策
(一)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众认识
近几年,在国家“旅游扶贫”政策的号召下,凉山州在旅游业发展方面取得了不少成绩,但是其重点并不在于发展乡村旅游。事实上,发展乡村旅游不但有直接扶贫的效果,而且有益于建立公平的扶贫机制,应该成为边远贫困地区旅游扶贫的战略选择之一。 因此,凉山州进行乡村旅游开发的首要任务是对居民和基层干部加强教育,增强公众对乡村旅游开发的认识。一方面,要求州县干部以身作则,积极宣讲乡村旅游开发的迫切性和可行性,加深人们对乡村旅游开发的了解;另一方面,可以组织基层干部和群众代表到乡村旅游开发成功的少数民族贫困区县参观取经,从而打破民众的传统农业观念,增强乡村旅游开发的信心和热情。
(二)大力引进资金,实施跨越式发展
贫困地区经济落后、基础设施薄弱,加上居民思想落后、观念陈旧、文化素质低,如果没有强有力的外力作用和引导,乡村旅游开发要么难以起步,要么发展水平低,不是造成乡村旅游资源的破坏,就是造成乡村旅游资源的闲置,不利于该区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凉山州开发乡村旅游可以一开始就借助外力(引进外资、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等)的强大作用,越过乡村旅游自主开发的初级阶段直接进入开发式发展模式,走总体开发、规模开发、规范开发、主题开发和特色开发之路。只有这样,凉山州的乡村旅游才能迅速发展壮大,形成特色鲜明、吸引力强大的乡村旅游精品。
(三)加强政府主导,实行科学管理
首先,凉山州的经济落后、基础设施薄弱,在乡村旅游开发初期政府的主导作用尤为重要。一方面,政府要加强乡村旅游开发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如道路的修建、水电气的供应、通讯设施的修建、农舍的修建和保护等;另一方面,政府要制定有利于乡村旅游开发的优惠政策,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大力吸引境内外的各类投资,促进乡村旅游的开发和发展。
其次,凉山州乡村旅游实行开发式发展战略,科学的管理也必不可少。一方面,为了加大管理力度,可以设立专门的乡村旅游开发部门,指定专人负责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并赋予其最高决策权。另一方面,在调动农户积极性方面,政府可以通过成立乡村旅游协会来组织各地农户参与乡村旅游开发和经营,规范农户的经营行为。
(四)开发特色资源,树立凉山品牌
凉山州虽然距离大城市较远,但是自然资源极为丰富,民族风情浓郁,可以更大限度的满足游客求新求异、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同时,乡村旅游的特色在于乡村性,凉山州在开发乡村旅游的过程中要注意保持旅游资源的“原汁原味”,食、注、行、游、购、娱的方方面面都应该注重“凉山味道”,抓住各地旅游资源特色,开发出具有凉山风格的精品乡村旅游品牌。例如:美姑县是彝族毕摩文化的发源地,有“不到美姑等于没到凉山”的说法;布拖县是彝族传统文化保存最完善的地方,是彝族火把节的发源地,是“彝族火把文化之乡”;盐源县泸沽湖的摩梭族文化等。
(五)明确开发重点,渐次推进开发
凉山州属于典型的经济贫困地区,资金短缺问题导致现阶段无法全面推进区内各县的乡村旅游开发。因此,凉山州开发乡村旅游应该选择一些资源特色鲜明的,基础条件较好、旅游开发耗资较少、投资回收期相对较短的县市或乡镇进行重点开发,迅速形成凉山州乡村旅游的拳头产品打入市场,提高凉山州乡村旅游的知名度。通过品牌产品依次带动其他地区乡村旅游的发展,最后形成全区乡村旅游共同发展的繁荣景象。
像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这样的贫困地区,依托优美的自然环境和丰富多彩的人文资源,发展乡村旅游具有很大的优势。而且,乡村旅游的发展不仅能够增加人们的经济收入,还能保护和改善贫困地区的生态环境,是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如何正确认识乡村旅游开发的意义,合理利用贫困地区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发展乡村旅游业,值得广大业内人士和各级人民政府认真探讨。
参考文献:
[1]王兵,等.对北京郊区乡村旅游发展现状的调查研究[J].旅游学刊.2006(10)
[2]何景明.四川少数民族自治区旅游开发与贫困缓解[J].山地学报.2003(8)
[3]曲木伍牛.凉山彝族地区贫困问题研究[J].凉山以工代赈网.2007
[4]石正方.刘继生.经济欠发达地区旅游开发模式研究[J].旅游学刊.2000(6)
[5]邹再进.欠发达地区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探讨[J].调研世界.2006(2)
[6]张彩霞.生态资源丰富的经济欠发达县区发展乡村旅游的思考——以辽宁省情愿满足自治县为例[J].生态旅游.2005(10)
[7]文军,李星群.贫困地区生态文明村建设与旅游扶贫的联动开发[J].商业时代.2007(9)
[8]张遵东.发展乡村旅游业余贫困地区新农村建设[J].农村经济.2006(12)
[9]凉山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四川省凉山州移民扶贫工程总体规划[R].2004
[10]何景明,李立华.关于“乡村旅游”概念的探讨[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