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者肝脾细胞输注与改良的微囊法联合应用延长异种胰岛移植的存活

来源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ba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改良的微囊胰岛和肝脾细胞输注联合应用,对异种胰岛细胞移植的影响.方法以新生杜洛克小猪为供者,糖尿病SD大鼠为受者.将受者随机分为6组:第1组为肝脾细胞输注移植组;第2组为微囊胰岛细胞移植组;第3组为联合应用移植组;第4组为裸胰岛细胞移植组;第5组为空囊移植对照组;第6组为生理盐水对照组.各组经尾静脉输注肝脾细胞或生理盐水,再将相应的移植物植入大鼠腹腔.术后观测血糖、血清C肽变化、移植胰岛的功能存活期及糖尿病大鼠的生存期.结果第3组控制血糖水平和血清C肽释放量比第1、2组更为平稳而持久,并明显延长移植胰岛的功能存活期和糖尿病大鼠的生存期(P<0.01).结论异种胰岛细胞移植中,肝脾细胞输注与静电改良微囊法联合应用可诱导免疫耐受,能有效地延长移植胰岛的功能存活期。

其他文献
三氧化二砷(AS2O3)是中药复方青黛、砒霜等的主要有效成分,我国学者[1,2]将它用于白血病的治疗,已取得令人嘱目的成就,开创了恶性肿瘤治疗的新纪元,而且在肝细胞癌的治疗上也初显端倪[3,4],并具有一定的抗肝癌转移作用[5].为此我们建立以二乙基亚硝胺(DENA)诱导的大鼠肝硬化肝癌模型和肝移植治疗肝癌的模型,以观察三氧化二砷(AS2O3)对大鼠肝癌肝移植术后肿瘤复发的影响。
期刊
2000年4月9日,我院为1例扩张型心肌病、肺动脉高压患者进行了心肺联合移植手术(CHLT),术后第14 d死亡.尸检发现心脏、肺脏、肝脏、胆囊、胃等器官有大量的曲菌菌团及菌丝.报告如下。
期刊
补体介导的超急性排斥反应(HAR)是异种移植成功应用的主要障碍.CD59是一种补体活化调控蛋白,具有良好的抗超急性排斥反应作用.通过对猪胚胎成纤维细胞进行基因修饰,体细胞克隆,有希望克服上述问题.
期刊
1992年,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肝移植中心首先尝试了原位劈离式肝移植(SLT),这种最初为获得活体供者移植器官设计的方法被应用于有心跳的脑死亡供者.随着近10年的发展,SLT除了为儿童供肝外,现已成功地应用于成人受者,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术后受者与移植器官存活率甚至超过了全肝移植术.SLT为缓解供肝短缺的矛盾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期刊
期刊
我院自1980年以来共施行原位肝移植25例,现对1999年12月至2002年12月的21例进行总结分析,探讨胆管并发症的处理方法及用硬膜外导管作胆管引流的改进。
期刊
目的 观察原位肝移植患者围手术期呼吸力学参数的变化.方法选取根据美国麻醉协会分级(ASA)为Ⅱ~Ⅲ级的终末期肝病患者30例行非静脉转流下原位肝移植术,监测患者围手术期及术后1 d的平均气道阻力、吸气峰压、呼气峰流速、肺顺应性、呼吸功和呼吸驱动力等力学指标,并观察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术中平均气道阻力自进腹后下降,新肝期5 min下降明显(P<0.05),术后较术前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
由于胰腺外分泌液的引流方式和移植胰腺排斥反应难以诊断的特殊性,胰、肾联合移植的总数和效果都远远落后于其它器官移植.直到最近十年,胰、肾联合移植的手术方式才趋向定型,成为治疗1型糖尿病合并尿毒症的最佳选择.在我国,胰、肾联合移植的经验积累十分有限,手术方式尚无统一标准,多数中心仅仅实施单一术式.因此,本文结合我们的经验,对胰腺与胰、肾联合移植手术选择的有关问适题作一综述.
期刊
近年来,有作者[1]针对肝移植术中遇到的弥漫性门静脉血栓这个难题,提出了门腔静脉半转位术(CPHT)来解决供肝门静脉供血问题.我院于2002年所进行的肝移植术中有1例应用了此方法,现患者已存活5个月余,且生活质量良好.报告如下:
期刊
我院于2004年7月为1例晚期缺血性心肌病合并巨大室壁瘤的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了原位心脏移植(HT)手术,报告如下:  患者,男性,47岁,体重65 ㎏.发作性胸闷、胸痛4年,加重1年.2003年8月诊断"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在当地医院抢救2周后转入我院.入院后因急性左心功能衰竭、顽固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室性早搏二联律、反复心源性休克及双侧胸腔积液等,给予溶栓、抗凝、止痛、强心、利尿、扩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