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开展小班色彩欣赏活动的策略研究

来源 :新校园·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huangd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重点关注3~4岁幼儿的欣赏行为,尝试从色彩要素的纬度去构建欣赏活动的空间,突出“感受”和“表达”在整个色彩欣赏过程中的一种融汇贯通与运用,进而激发和促进幼儿对于色彩的感受力、表现力和情感表达,为今后一系列的美术欣赏活动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小班幼儿;色彩欣赏;感受;表达
  
  美术欣赏是幼儿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的一种重要艺术形态, 它能使幼儿有机会去感受、去发现、去表现所有对于美的感受,对提高幼儿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意义。但我们发现,美术欣赏往往局限于较大年龄的幼儿群体,对于小班年龄段的幼儿涉及的较少。于是,我们开始思考,美术欣赏是一个循序渐进、累积的过程,针对小班幼儿审美的特点,美术欣赏最初的着力点在哪里?哪项欣赏要素会给他们最直接的冲击和影响?
  
  我们就欣赏要素中的色彩、线条、主题与情绪情感四方面展开调查统计后发现,当一幅融合了四大要素的儿童画作品展现在幼儿面前时,81.2%的幼儿首先关注的是色彩,也就是说被色彩所吸引;12.5%的幼儿表达的是对于主题的认知,及能主动地说出画的主体是什么,而只有5%的幼儿会对整幅画进行一定的描述,且这5%的整体描述中又有56%是关于色彩的描述语句;1.3%的幼儿反应不明显。由此,我们得出结论,大多数幼儿在第一时间会被色彩这一要素所吸引,进而激发起欣赏兴趣,产生欣赏行为。
  根据3~4岁幼儿色彩审美感知特点,我们将着重通过色彩欣赏系列活动,提高幼儿对于色彩的敏锐性,促进幼儿对色彩的感受力、表现力和情感的表达,进而提升幼儿对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为幼儿接下来的美术欣赏活动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感受”色彩之美
  小班幼儿对于色彩的认知是一种直觉感受,他们往往能够单一地说出一些色彩的名称或是表达自己对某一色彩的喜好,如“红色”“黄色”等,但却不能够发现关于色彩更深一层的认识。同时,他们的认知特点又决定着我们不能像对待中大班幼儿一样去传递和构建关于色彩的知识框架,使其与色彩建立对话、感受色彩带来的冲击,促使幼儿了解色彩的寓意。依据新《纲要》精神以及艺术活动的特殊性,我们开始尝试突出“感受”一词,通过创造多种材料环境和操作机会帮助幼儿“感受”色彩之美,进一步激发幼儿对于色彩的兴趣、认知,从而使幼儿在“感受”的过程中实现色彩能力的发展与提高。
  1.感受生活化材料的“实”
  小班幼儿的色彩欣赏活动应该建立在生活化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的生活事物,让幼儿有了生活化的色彩经验,才能更好地为儿童画的欣赏活动打下良好的根基。
  生活化的材料在色彩欣赏过程中非常具有说服力,幼儿能够一目了然地去解读色彩,并且能根据实物和其色彩进行一定的联想,表达自己的感受。如:色彩欣赏“红红的……”活动中,教师搜寻了一系列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红色物品,如红红的西瓜、红红的花、红红的鞭炮等,给幼儿一种亲近感。同时,幼儿的感受配对:太阳—热、火—烫、红手套—暖和、红鞭炮—过年、高兴。这些非常具象的感受都是建立在实物,也就是生活化的基础之上的,是一种最最原始和直接的色彩感受,它能让幼儿说出十分具体和实际的感受。
  2.感受多媒体技术的“精”
  我们尝试在欣赏活动中放入图片或影像丰富幼儿的欣赏途径,通过实践运用,大家认为,图片资料的选择首先要着眼于本次欣赏活动的目标和重点,根据这一中心主线展开筛选,如:在冷暖色彩欣赏系列活动“太阳和雪花”中,重点是以配对的形式感受冷、暖色,并尝试加以区分,那么图片PPT应该突出冷和暖的元素,并且用色彩加以配对,如我们选择了太阳——红、黄、橙色;雪花——蓝、绿、紫。在环节运用上,我们也只是适当地运用一些PPT,没有整个环节都围绕多媒体来进行,主要是将PPT放在教师小结或讨论对比时使用,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3.感受环境氛围的“浓”
  环境氛围的营造一直是我们在研究过程中反复提及的一种重要的手段,就如德国教育家斯克沃兹(Schwartz)所说的“幼儿的艺术品味和创造性受周围环境的艺术作品的影响”一样,我们试图通过创设浓郁的氛围,使幼儿身临其境,产生一种自觉的感受或是受到一种冲击,那么环境的营造到底在哪里得以体现呢?
   (1)创设色彩环境
  ①色彩鲜明的活动室环境。注重教室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根据研究的内容进行相应的布置和调整,如在色彩欣赏“绿绿的……”时,依托绿色本身的特点(生命、活力、春天等),抓住一个色彩特质,将活动室布置成绿色的主题,内放各种绿色的实物(绿色的植物、蔬菜、图片等),或挂、或贴、或放等方式,让幼儿受到一个整体、强烈的色彩冲击,形成一个绿色的感觉。这样的实物环境设置比单纯在桌子上放置一些绿色的物品或是运用多媒体效果会更好,而且不需要教师的费力指导,让幼儿自己置身在这样的“绿色”环境中,自然、自发地去感悟绿色。
  ②色彩浓郁或丰富的走廊环境。如果说,活动室可以根据色彩的一种特质来布置的话,那么走廊就是可以将多种色彩加以融合和展现,给幼儿造成视觉冲击和享受的、不拘泥的空间区域。我们利用窗台、吊顶,以摆放、悬挂的形式,构建了丰富的色彩空间,给幼儿一种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影响,从而自然地使幼儿对色彩产生兴趣,促进幼儿积极性和自主性的提高。
  ③色彩环绕的区域环境。区域是幼儿进行个体活动的空间场所,能够使幼儿在时间和空间操作上有较大的自由,在材料的选择上也有较大的余地,更能使幼儿与色彩材料产生更多的接触。因此,我们在区域环境的创设上着重从区域本身环境的营造和区域内在活动设置两方面展开。首先,在区域环境营造上,我们运用了一些色彩抽象画来装饰操作台,并且将区域移至了活动走廊上,形成色彩统一的风格,使幼儿在区域活动时置身于色彩环境中。其次,在区域内的活动设计上,我们以玩色活动为首,进而展开了一系列的玩色活动,如色彩的变化、小小粉刷匠、装饰纸娃娃、小兔的花衣服等。通过区域活动的实施,使幼儿更加能够增强对色彩的兴趣与感受。
  (2)利用自然的环境氛围
  大自然是神奇的,它充满着各种绚丽的色彩所交织出来的美丽景色,给人以最舒适和自然的感受。可通过日常的散步、春游、亲子游等活动契机,让幼儿到彩色的大自然中去走一走、看一看、说一说、画一画,去感受自然给我们的馈赠,并随机引导幼儿在生活中的发现,进而组织一些专题活动,帮助幼儿提升对于色彩的敏感性和丰富性。在许多不经意间,培养幼儿自己发现自然中的色彩,更培养他们拥有一颗与大自然亲近的心。
  二、“表达”色彩之美
  每个幼儿都有自我表达的需要,当幼儿在欣赏美术作品时,当幼儿感受五彩缤纷的色彩时,他们往往会尝试用语言、动作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和内心的体验。“说”是幼儿表达的一种重要的、主要的方式,然而在最初色彩欣赏活动中,教师普遍反映幼儿在欣赏活动中的表述很少,形成不了师生互动的局面,根本谈不上欣赏活动中的交流和共鸣。这样就产生了一个问题:“让幼儿说什么?”笔者认为,在色彩欣赏活动中,说是很自由的,不需要是整齐划一的。问题的关键——让他们想说、会说、能说、有话可说。
  1.开辟时间空间——让幼儿自由地“说”
  我们尝试在活动中安排4~5分钟的时间让幼儿自由地去说自己看到的、想到的,而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倾听他们的话语,捕捉大量的信息。如在色彩作品《瓶花》欣赏活动中,教师就安排了5分钟左右的自由讲述欣赏环节,刚出示作品,幼儿就情不自禁地发出一片“哇!”的惊呼,他们有的瞪大双眼,有的兴奋地晃动着身体,有的大声叫着“真漂亮!”显然,他们是被画面鲜艳丰富的色彩和形状吸引住了。接着幼儿争先恐后地说:“我看到了红色的,我看到了黄色的。”“我发现花好像是不一样的,有的向这边倒,有的向那边倒。”“他们是一块一块颜色的。”由此,幼儿成了主角。
  2.开辟操作空间——让欣赏游戏、玩色游戏、区域活动大量地“说”
  色彩欣赏活动如果说是有组织的欣赏活动,那么与小班幼儿年龄特点相符的游戏——欣赏游戏与玩色游戏,则成就了一系列的“说话”表达活动。这些游戏性质的活动,让幼儿在更加自由的空间、时间内,更加生动地展现自己的想法。如在玩色游戏“橙汁”中,我们为幼儿准备了红黄两种颜料,请幼儿自己调出橙色的橙汁,幼儿非常兴奋,一边倒颜料水,一边开始说:“你的橙汁像香蕉的颜色,不是橙子的颜色。”“和我衣服的颜色是一样的。”这样幼儿在操作的过程中能够不断地用语言进行表达,并且产生许多相关的发现,从而起到了锻炼“说”的作用。
  三、色彩欣赏要点分析与思考
  在实施一系列的欣赏活动后,我们从目标、组织实施和幼儿主体三方面进行了思考和分析:
  1.目标明确——以点带面
  在感受与表达色彩欣赏活动实践中,最初目标的设定不能太过于宽泛。色彩欣赏不同于其他的活动,它涵盖的内容很多,可以是认知的,也可以是实际运用,也可以是表达上的,等等。因此,目标一定要集中在一至两点,要小一些,可以根据对于色彩本身的特点来确定,从而再次确定方式方法、途径和落实措施,形成以点带面的形式。
  
  2.组织实施——教师先行
  任何欣赏活动的组织与实施,教师都是非常关键的引导者,对于色彩欣赏活动来说也不例外。试想,如果教师对于色彩的感受是零时,幼儿的感受又会是多少?因此,在活动将要开始实施时,我们就倡导一定要“教师先行”。“教师先行”——包括对于色彩欣赏活动的目标、环节的设计、组织形式的确定等,还有就是对于在教学活动中的目标指向的了解、延伸以及对于问题提出后的延续,才能构成活动开始的条件。
  3.关注幼儿——延伸兴趣
  我们在实践中发现,幼儿对于色彩活动的兴趣是非常浓厚的,常常有这样的场景,活动临近结束,可幼儿还不愿停止或放下手中的材料。因此,我们就尝试在色彩活动结束后,根据现场记录进行总结,发现和提炼出幼儿感兴趣的部分,或是生成新的活动点,让幼儿的兴趣始终能够有所延续并且色彩活动能够有所提升。
  综上所述,小班色彩欣赏活动对小班幼儿来说是一种不可或缺的、生动有趣的艺术活动,我们也试图通过这样的一种尝试,给幼儿一种色彩的冲击和感受,以提高幼儿对色彩及欣赏活动的兴趣和喜爱。同时,这也给教师以一种新的开拓,为小班幼儿展现一片色彩斑斓的艺术世界。
  
  参考文献:
  屠美如.儿童美术欣赏教育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
其他文献
本文探讨冯契所提出的以类、故、理为框架的逻辑范畴体系的主要内容、历史来源及其特点,揭示冯契对<墨经>类、故、理范畴体系的创新发展的价值.
据联合国估计,到2075年,全球人口将比现在增加约50%,达到96亿人。即使不考虑饮食习惯变得更倾向于肉类的趋势,也很容易发现,要养活这多出来的30多亿人口,也需要全球的农民多生产至少
<正>沪深300股指期货2010年4月8日启动,16日在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正式上市。沪深300股指期货成功推出2年多以来,交易活跃、运行平稳、信息公开、竞价高效。一方面为投资者开
期刊
证明了严格凸Banach空间中非扩张映像T的不动点集F(T)是闭凸集,并证明了当F(T)是Hilbert空间闭线性子空间时,从空间中任一点x0出发的非扩张映像T的Ishikawa迭代序列若收敛于某不
"一些村民注册‘村淘’才10天,就卖了3万多元的农产品!"对区里引进的农村淘宝项目,黑龙江哈尔滨市双城区万隆乡乡长史竞轩赞不绝口.
随着北京市近几年来对农村优惠政策力度的不断加大,在京郊山区,农村、农业、农民从面貌到观念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村实现了通"四网"(互联网、有线电视网、公交网、公路网)
为探索新时期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新路子,使之主动适应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需要,我们在学生管理工作中进行了班级"小特区"建设的实践。1 基本做法(1)选择试点班级。我
摘 要: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科特点和教学规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本文从开启并保护学生好奇心和想像力、精心设计教学、强化化学实验教学三个角度阐述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  关键词:化学教学;创新能力;培养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我国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一个重要内容。学生在初三才开始接触化学,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
每个学生都是具有创造潜能的个体,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现代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素质教育的要求。课堂教学是实施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和谐、民主、愉悦的课堂氛围,可以给学生的创新提供强有力的外部保障,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发展他们的创造能力,增强他们创新的自信心。  一、倾注爱心,创设师生平等的课堂氛围  创新意识是一种
探讨电磁法碱液浓度检测中的温度补偿问题.通过实验方法测量不同浓度在不同温度下的电导率数据,利用最小二乘原理拟合浓度-温度-电导率曲线,从而得到具有温度补偿的不同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