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名中学教师,从长期的教育工作中逐渐总结到:需要陪伴,是学生们本能的反应。学生是有生命的个体,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是具有主体性的“人”,是教育的主体,而不是被改造的客体。正如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当中所阐述,当人们满足了生存、生理的需要以后会转向对安全和情感的需要,因此学生们对陪伴和爱的需要就是对安全和情感的需要。在陪伴的过程当中,学生们会逐渐的受到影响和教化,这种影响和教化是漫长而深刻的。
一、用陪伴点亮希望
(一)学生的期待
笔者所进行调查研究的对象是西部地区某县的中学学生。由于该地区群山连绵,交通闭塞,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据调查,这里79%的学生家长都外出务工,因此大多数学生成为留守学生。由于缺少父母的陪伴,缺少及时的关心和管理,很多留守学生学习意识淡薄,还有一些学生养成了不好的学习习惯。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首先,经济的落后、观念的陈旧、设施设备的缺乏等使得新的教育方法、技术及新的观念的传播和接受还需要很长的时间;其次,大多数学生家长外出务工,对孩子们的关心和管理程度不够,以及部分家长对孩子的惯养,他们想用给予更多生活费的方式来弥补对孩子们的关心,这对于孩子们无疑是最大的放纵,让孩子们衣食充足却感受不到应有的爱;最后,一部分学生自己的认识能力和自控能力不足。本身视野并不开阔的学生在信息技术发达的今天,缺少家长的正确管理和引导,在充满诱惑的网络中中是容易走些弯路的。综上所述,孩子们缺少爱和关心,缺少引导和监督。为解决这样的现状,作为教师,应该给予孩子们良好的陪伴。
(二)教育本身的要求和教育者的自我要求
教育本身就是一种陪伴。教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具有循序渐进的特点,这个过程会伴随着每个学生的一生。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会陪伴着孩子走过人生中的一个重要旅程,每个老师的言行举止将会是学生重要的学习资源,中学生的模仿性学习能力依然很强,老师的一言一行都将对他们产生或深或浅的感染,而老师传授的知识将会伴随着走过一生的旅途。对于本身从事教育工作的教育者来说,选择了教育就是选择了一种爱和陪伴的方式,教育学生、爱学生首先要去好好陪伴学生,这是教育者应该去做也必须去做的事,是教师自我价值的实现,更是一种责任的担当。
二、陪伴的特点
(一)榜样性
据调查分析,留守儿童和父母在身边的孩子对待他们父母的认识和情感是不一样的。父母在身边的中学生,他们和父母呆长了会烦心,分开了会思念,他们的亲情会在烦心和思念中变得更浓,他们受到父母的影响也会更多;相反,留守儿童和长期在外的父母思念会有,但是都会随着时间推移慢慢变淡,相互交流和了解的就更少,受父母的影响教育会更少,以致亲情淡薄。对于老师和学生也是一样,老师就是学生“活的教科书”之一,老师的一言一行都会被学生在乎,在思想里慢慢沉淀,可能有时候比上课讲到的书本上的知识影响还要大,还要深远。只有在更多的陪伴中学生们才有机会学到,了解到“活的教科书”上的好的内容。
(二)传递性
陪伴不是任何人的施舍,也不能强迫谁去接受,无论是有意或无意的陪伴都是一种无形的爱,也是一种或深或浅的、外在或内在接受。对于中学生来说,对待事物,总会经历一个喜欢到厌倦,或者厌倦到喜欢的过程,这一过程他们都会自觉不自觉的去把学习来的东西进行实际运用,或者说是检验。总会将“知识”在实践的过程中传递给其他的人,正如曾经我的老师教给我的好的东西,我又会教给我的学生们。同样,陪伴的形式也是一种知识,同样是具有传递性的,就像爱的传递一样。
(三)互动性
陪伴是相互的,你的身边有他,他的身边也会有你。每天早上我很早的去了学校,陪伴着他们上课、下课、跑步,陪伴着他们在犯错中不断改错,陪伴着他们在失败中走向再成功……我渐渐发现,他们看似厌倦了我的“婆婆嘴”,实际上他们内心是需要的。我陪伴着他们的时候,他们也在的陪伴着我,每天有那么一群可爱的、调皮的,有着美好梦想的孩子们陪伴着我看日出,看日落,一同感受生命的成长,接受知识的洗礼,是件多么幸福的事。
(四)针对性
每个孩子之间在各个方面都是是存在着很大差别的,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需要因材施教,同时在陪伴和关爱中也是因人而异的。在观察中了解学生,针对不同的学生的不同需要有意施加不同的关爱,或者采取不同的陪伴方式,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用爱去陪伴
(一)及时陪伴
在孩子们成长的过程中,更需要及时而有意义的陪伴。处于中学学龄阶段的学生,老师和家长必须适时进行观察,了解,引导他们度过叛逆期,走出感性的逆境。在叛逆期不宜太多言语指责,多用行动进行引导,适当地行为示范,让他们的情绪保持不在焦躁中爆发的状态。青春期的孩子们也需要彰显个性,需要掌控好复杂多变的情绪,及时而耐心的陪伴,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个性观念,更好的合理的控制自己的情绪,处理好各种关系,树立正确的感情观。
(二)适度陪伴
陪伴不是无休止的,不能少也无需太多,需要把握好量,适量的陪伴会促进孩子们身心健康发展。教育者不断的观察情况,发现问题,制定实施方案,在这一过程当中,学生们也不断的在观察着我们,不断的在寻找我们管理的规律,想及时的“逃离”有效管理。跟得太紧,管得太多,學生们反而表现的越不够真实,他们会在厌倦中想尽一切办法去敷衍我的“目光追逐”。同时,陪伴的过多,他们会产生一定的惰性和依赖,而不是自己主动的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所以适度的陪伴给他们留有一定的空间和余地。
(三)情感陪伴
老师对学生施加的有意的影响是一种用爱作为起点的教育,这种爱的陪伴体现在课内课外的各个方面,都加入了老师的情感。将老师的最真的情融入在对学生的陪伴中,无论是对学生的哪个方面的关心、指导和帮助,目的是为了学生的长远发展,这样的陪伴是有情感的,是有温度的。
陪伴是一种教育,是一种在漫长的学习生活中等待的教育,深远而持久;是一种充满爱的情感教育,无形而有力。
一、用陪伴点亮希望
(一)学生的期待
笔者所进行调查研究的对象是西部地区某县的中学学生。由于该地区群山连绵,交通闭塞,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据调查,这里79%的学生家长都外出务工,因此大多数学生成为留守学生。由于缺少父母的陪伴,缺少及时的关心和管理,很多留守学生学习意识淡薄,还有一些学生养成了不好的学习习惯。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首先,经济的落后、观念的陈旧、设施设备的缺乏等使得新的教育方法、技术及新的观念的传播和接受还需要很长的时间;其次,大多数学生家长外出务工,对孩子们的关心和管理程度不够,以及部分家长对孩子的惯养,他们想用给予更多生活费的方式来弥补对孩子们的关心,这对于孩子们无疑是最大的放纵,让孩子们衣食充足却感受不到应有的爱;最后,一部分学生自己的认识能力和自控能力不足。本身视野并不开阔的学生在信息技术发达的今天,缺少家长的正确管理和引导,在充满诱惑的网络中中是容易走些弯路的。综上所述,孩子们缺少爱和关心,缺少引导和监督。为解决这样的现状,作为教师,应该给予孩子们良好的陪伴。
(二)教育本身的要求和教育者的自我要求
教育本身就是一种陪伴。教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具有循序渐进的特点,这个过程会伴随着每个学生的一生。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会陪伴着孩子走过人生中的一个重要旅程,每个老师的言行举止将会是学生重要的学习资源,中学生的模仿性学习能力依然很强,老师的一言一行都将对他们产生或深或浅的感染,而老师传授的知识将会伴随着走过一生的旅途。对于本身从事教育工作的教育者来说,选择了教育就是选择了一种爱和陪伴的方式,教育学生、爱学生首先要去好好陪伴学生,这是教育者应该去做也必须去做的事,是教师自我价值的实现,更是一种责任的担当。
二、陪伴的特点
(一)榜样性
据调查分析,留守儿童和父母在身边的孩子对待他们父母的认识和情感是不一样的。父母在身边的中学生,他们和父母呆长了会烦心,分开了会思念,他们的亲情会在烦心和思念中变得更浓,他们受到父母的影响也会更多;相反,留守儿童和长期在外的父母思念会有,但是都会随着时间推移慢慢变淡,相互交流和了解的就更少,受父母的影响教育会更少,以致亲情淡薄。对于老师和学生也是一样,老师就是学生“活的教科书”之一,老师的一言一行都会被学生在乎,在思想里慢慢沉淀,可能有时候比上课讲到的书本上的知识影响还要大,还要深远。只有在更多的陪伴中学生们才有机会学到,了解到“活的教科书”上的好的内容。
(二)传递性
陪伴不是任何人的施舍,也不能强迫谁去接受,无论是有意或无意的陪伴都是一种无形的爱,也是一种或深或浅的、外在或内在接受。对于中学生来说,对待事物,总会经历一个喜欢到厌倦,或者厌倦到喜欢的过程,这一过程他们都会自觉不自觉的去把学习来的东西进行实际运用,或者说是检验。总会将“知识”在实践的过程中传递给其他的人,正如曾经我的老师教给我的好的东西,我又会教给我的学生们。同样,陪伴的形式也是一种知识,同样是具有传递性的,就像爱的传递一样。
(三)互动性
陪伴是相互的,你的身边有他,他的身边也会有你。每天早上我很早的去了学校,陪伴着他们上课、下课、跑步,陪伴着他们在犯错中不断改错,陪伴着他们在失败中走向再成功……我渐渐发现,他们看似厌倦了我的“婆婆嘴”,实际上他们内心是需要的。我陪伴着他们的时候,他们也在的陪伴着我,每天有那么一群可爱的、调皮的,有着美好梦想的孩子们陪伴着我看日出,看日落,一同感受生命的成长,接受知识的洗礼,是件多么幸福的事。
(四)针对性
每个孩子之间在各个方面都是是存在着很大差别的,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需要因材施教,同时在陪伴和关爱中也是因人而异的。在观察中了解学生,针对不同的学生的不同需要有意施加不同的关爱,或者采取不同的陪伴方式,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用爱去陪伴
(一)及时陪伴
在孩子们成长的过程中,更需要及时而有意义的陪伴。处于中学学龄阶段的学生,老师和家长必须适时进行观察,了解,引导他们度过叛逆期,走出感性的逆境。在叛逆期不宜太多言语指责,多用行动进行引导,适当地行为示范,让他们的情绪保持不在焦躁中爆发的状态。青春期的孩子们也需要彰显个性,需要掌控好复杂多变的情绪,及时而耐心的陪伴,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个性观念,更好的合理的控制自己的情绪,处理好各种关系,树立正确的感情观。
(二)适度陪伴
陪伴不是无休止的,不能少也无需太多,需要把握好量,适量的陪伴会促进孩子们身心健康发展。教育者不断的观察情况,发现问题,制定实施方案,在这一过程当中,学生们也不断的在观察着我们,不断的在寻找我们管理的规律,想及时的“逃离”有效管理。跟得太紧,管得太多,學生们反而表现的越不够真实,他们会在厌倦中想尽一切办法去敷衍我的“目光追逐”。同时,陪伴的过多,他们会产生一定的惰性和依赖,而不是自己主动的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所以适度的陪伴给他们留有一定的空间和余地。
(三)情感陪伴
老师对学生施加的有意的影响是一种用爱作为起点的教育,这种爱的陪伴体现在课内课外的各个方面,都加入了老师的情感。将老师的最真的情融入在对学生的陪伴中,无论是对学生的哪个方面的关心、指导和帮助,目的是为了学生的长远发展,这样的陪伴是有情感的,是有温度的。
陪伴是一种教育,是一种在漫长的学习生活中等待的教育,深远而持久;是一种充满爱的情感教育,无形而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