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建构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的教学设计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zil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数学的教学设计,是为数学教学活动制定蓝图的过程。其最终目的是为了使学生能更高效的学习,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数学 教学 设计
  小学数学的教学设计,是为数学教学活动制定蓝图的过程。其最终目的是为了使学生能更高效的学习,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就“如何建构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的教学设计”浅谈如下自己的看法:
  一、树立“五为主”的教学思想
  1、学生为主体。学生为主体,就是确认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时学习的主体、认知的主题、发展的主体。也就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阅读、自求理解,自致其知,自己主动参与教学的全过程,从而根本改变教学中单纯由教师灌输知识、越俎代庖的教法。
  2、教师为主导。教师为主导,就是确认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同时,规定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的作用和活动方式主要是“导”。导,指引导、指导、辅导、因势利导,也就是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思想流程、学习心理,正确地引导学生由未知达到已知的彼岸。
  3、教材为主源。教材为主源,就是教材应该是教学的主要信息源,教学不能超纲离本。教材是体现教学内容的主要形式,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主要工具,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主要材料,也是考核教学的主要依据。在戏剧界有“剧本剧本,一剧之本”的说法,类似地对于教学而言有“课本课本,教学之本”的说法,因此课堂教学设计与教学绝不允许脱离教本。
  4、训练为主线。训练为主线,这是教学过程中确认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以后的必然归宿。根据小学数学学科的特点,必须把训练作为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基本线索——学生的知识在训练中发展。“学生为主体”是我们考虑问题的基点,“教师为主导”是确保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条件,而“主体”和“主导”的关系有辩证地统一在一个以训练为“主线”的教学结构之中。
  5、培养能力为主旨。小学数学教学要使学生既长知识,又长智慧,因此在加强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要重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加强基础知识教学与发展智力、培养能力两者是相辅相成的。知识的教学是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前提。学生智力发展了,能力提高了,又可以促进新知识的学习。知识与能力是相互促进的,但不一定同步发展,小学生能力的形成是教师有目的、有意识结合“双基”教学长期地进行智力技能训练的结果。我们应该在加强双基教学的同时,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能力。
  二、建构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的教学设计的策略
  1、 确定恰当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既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也是预先设定的可能达到的结果。小学数学教学目标不仅包括知识和技能方面的要求,也包括数学思考、解决问题以及学生对数学的情感与态度等方面的要求。
  要确定恰当的教学目标就必须正确地处理好课程标准、教材和学生水平三者之间的关系,同时关注认知、情感与动作技能等目标的不同层次。因此,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时,要对这三个目标领域统筹加以考虑,并把较高水平的目标当作影响内容的主题和根本目的来看待,只有这样才能确定出恰当的教学目标。
  2、注重学情分析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想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必须进行学情分析,应着重分析学习者的起始能力、已经形成的背景知识和技能及学习者是怎样进行思维的。
  ① 学习者背景知识的分析
  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总要与背景知识发生联系,以有关知识──包括正规和非正规学习获得的知识来理解知识,重构新知识。小学数学教师对学生背景知识的分析,不仅包括对学生已具备的有利于新知识获得的旧知识的分析,还包括对不利于新知识获得的背景知识的分析。
  ② 学习者的思维方式
  许多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只关注的是怎样进行教学,其实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之一是考虑学生是怎样学习的,学生是如何思维的。
  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不但要对学习者背景知识进行分析,还应关注学生是如何思维的。另外,对学生学习态度、学习兴趣的分析对达成教学目标也十分重要,也是进行教学设计时不能忽视的内容。
  三、组织教学内容
  教材是教师教学的一种依据,是学生从事数学活动、实现学习目标的重要资源。教材内容是一个静止的知识库,与学生接受知识的动态过程不可能完全吻合。组织教学内容是教学设计的一项重要工作。教学内容是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解决“教什么、学什么”的问题。所以,首先要分析教材的编写特点,领会编者的意图;其次要把握教学内容在整个教学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再次应分析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并通过合适的内容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课堂教学设计抓住教学重点是关键之一。教学设计时,教师要防止只关注课堂形式的热热闹闹和课件画面的漂漂亮亮;要通过钻研教材,抓住教学的重点,并且在设计中突出重点。教师应注意一堂课的知识点可能有几个,但教学重点一般只有一个。重点应根据教学内容和目标确定;重点应通过时间安排、過程设计来突出。
  四、教学评价
  教学设计中所提出的教学目标是否达成,需要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教学效果评价的方式应是多种多样,既有课堂上的应用练习,也有结合课堂观察,对学生的访谈,作业分析等。教学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教学效果的评价在加深对学生了解,分析评价的同时也让教师自身总结了教学经验,使今后在教学实践中少走弯路,又可以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化发展。
其他文献
摘要:课堂教学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是强调学生"认真"地听或记,教师认真地讲,学生和教师总是处在被动的地位。面对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提出改革教学方法,优化课堂结构,向40分钟要效率。注重培养思维的拓展,个性的张扬,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因此增强课堂教学的生命力成了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呼声。课堂是变动的,所以课堂生命的探索也是永无止境的。  关键词:有情感 有生气 有发展 有创
实行境外机构投资者制度是我国谨慎对外开放证券市场的重要步骤之一。但如果考虑到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则境外机构投资者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主要是因为:首先,由于投资者与机构投资者之间、机构投资者与上市公司之间存在双重委托代理关系,结果可能导致机构投资者行为的非理性化。其次,由于新兴市场国家的金融市场还很不完善,境外机构投资者因存在着信息不对称而难于发挥其对新兴市场的积极作用。所以境外机构投资者的进入未必能促进新兴市场经济的增长和资源的有效配置;境外机构投资者的某些交易策略可能影响新兴市场国家证券市场
摘要:小学生对数学的喜爱往是从兴趣开始的。正如托尔斯泰所说的“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
摘要:衡量教学是否有效的惟一指标,就是指通过教师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学生的发展是否符合21世纪的人才要求。如何才能实现初中历史的有效教学呢?  关键词:初中历史 有效教学  一、运用多样的课堂教学策略,提高教育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1、与实践结合。  历史学习由于学科和时代的特点往往让我们现在的学生产生一种历史无用论的思想,从而影响了历史学习的积极性所以我们还要讲究历史教学与实践
阐明了知识管理与企业动态能力在产品开发中的联系.在回顾以往关于知识管理和企业动态能力文献的基础上,认为知识管理的社会性在产品开发过程中对于企业动态能力的促进起到重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贯穿美育,不仅是培养时代人才的需要,而且是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需要;既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初步的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又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从而有效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美育教育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贯穿美育的必要性  (一)是培育新时代人才的需要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
本文通过预测未来我国铝资源需求趋势,分析国内铝土矿供应存在问题,对如何解决我国铝土矿可持续供应,促进我国铝土矿的可持续发展,从而保障我国经济和铝工业的持续、较快、协
各位读者:为方便工作,近期我们对杂志社各部门的联系方式作了调整,现将变更后的电话号码及电邮地址公告如下:编辑部电话:010-63099554,63099481,63098322;传真:010-63099554;
研究背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ypertensive disorder complicating pregnancy)是以高血压、水肿和蛋白尿为特征的产科常见并发症,是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的重要原因。由于其发病
提要:数学习题课是中学数学教学的主要形式之一。通过习题课的学习,可帮助学生巩固和深化基础知识,消除困惑,纠正存在的问题,梳理知识结构,完善知识体系,达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促进教学的目的。习题课是高中数学课的主要课型之一,是夯实双基拓展知识,总结规律,培养技能的用武之地.上好习题课,对于提高教学质量,高效率培养人材具有决定性意义.  关键词:数学习题 发现 把握 思路 有效教学  美国数学家哈尔莫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