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项羽为题材音乐作品的创作及演绎特征

来源 :音乐时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ffairs3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以项羽为题材的音乐作品可谓是数不胜数,如《十面埋伏》、舞剧《霸王别姬》、《霸王卸甲》、《西楚霸王》、《虞美人》、京剧《项羽》等等。不同的音乐作品中塑造了不同的艺术形象,赋予了项羽这一英雄人物不同的性格特色。作品中均以项羽这一人物形象进行描述,以历史背景作为创作基点。本文以音乐作品琵琶曲《十面埋伏》、舞剧《霸王别姬》及《霸王卸甲》为例,将以项羽为体裁的音乐作品中的创作特点及演绎特征进行分析,以期获取更好的演奏技法与艺术体验。
  关键词:项羽 音乐题材 创作特点 演绎特征
  一、以项羽为题材音乐作品简析
  以项羽为体裁创作的作品有许多,其中既有文学作品、音乐作品又有影视作品。通常音乐与文学、历史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厚重的历史往往要通过文学、音乐等艺术形式进行再度展现,这一英雄人物的悲壮经过不断的演绎,最终呈现出具有深刻文化内涵与艺术价值的音乐作品。项羽堪称历史中的悲剧英雄,战功累累,起初在巨鹿之战中击破秦军主力,灭秦以后称西楚霸王并实行分封制,奖赏灭秦功臣,并封六国贵族为王。在遭到后汉王刘邦出兵进攻后,项羽与刘邦展开了楚汉之争,历时四年。在四年的战争中,项羽屡次大破刘邦,但因为项羽始终没有牢固的后方支援,在战争中粮草殆尽。除此之外,项羽猜疑亚父范增,并致使最后被刘邦所灭。公元前202年,项羽在垓下之争中战败,被围剿于乌江,项羽在乌江自刎。
  舞剧《霸王别姬》由赵明编导,上海东方青春舞蹈团出演。该舞剧以历史为纵线,以爱情为横线,并贯穿“十面埋伏”、“楚河汉界”、“项庄舞剑”等多则世人所熟知的历史故事,着重描写了项羽与虞姬之间的生死之恋,将失意英雄与痴情美人之间的缠绵淋漓尽致的呈现在舞台之上。据司马迁《史记》中记载,垓下之争时虞美人始终陪伴在项羽身边,并在项羽兵败之时,上演了生死离别的戏码。“大江东去浪淘尽”,项羽已然成为前世英雄,而虞姬则“拔剑一抹谢君恩”,只留下“芳魂凌乱随风飘”。舞剧《霸王别姬》中讲述了项羽与虞姬之间凄美的爱情故事,将英雄与美人之间的爱恨情仇以舞蹈的形式展现在舞台中,呈现了一幕幕动人心魄的爱情悲剧。
  京剧《霸王别姬》根据明代沈采的传奇剧本《千金记》所改编,故事背景为韩信将项羽战败,刘邦因此封韩信为齐王。并赐韩信千金,因此剧本取名为“千金记”。京剧版本《霸王别姬》由著名京剧大师尚小云、杨小楼于1918年首演于北京,齐如山、吴震修在1921年将剧本进行修改并最终取名为《霸王别姬》。后经京剧大师梅兰芳改革创新,形成了现有的《霸王别姬》的经典版本。京剧《霸王别姬》渲染了项羽在垓下之争战败之时与虞姬的生死离别的悲情场面,展现了项羽宁死不过江东的魄力。
  此外,同样以项羽为题材的音乐作品还有琵琶曲《十面埋伏》与《霸王卸甲》。两a首作品的体裁同样出自于垓下之争,大将军韩信在垓下设置十面埋伏,将项羽的军队层层包围,并最终击败项军。《霸王卸甲》的背景依然是垓下之战,描述了项羽在被围攻后的种种心理活动。《十面埋伏》与《霸王卸甲》虽具有相同的题材,但描述的重点却不相同。《十面埋伏》所描述的人物是刘邦,而《霸王卸甲》描述的对象则为项羽。
  二、以项羽为题材音乐作品创作特色
  京剧《霸王别姬》的创作特色在于揭示了虞姬在自杀前细腻的心理活动,将以往被忽视的女性角色深刻剖析,虞姬见大势已去,以其所具备的独特魅力为项羽轻歌曼舞,献酒浇愁。在项羽窥听楚歌之时,拔剑自刎,呈现出一种“音容犹在人不在,形影虽亡美未亡”的画面感。“劝君王饮酒听虞歌,解君忧闷舞婆娑。自古常言不欺我,富贵穷通一霎那,宽心饮酒宝帐坐,再听军情报如何?”台词中句句彰显了虞姬为霸王排忧解难的心情。
  琵琶曲《十面埋伏》又被称为《淮阴平楚》,将汉军运用十面埋伏的阵法击溃楚军的战争场面呈现出来,再现了震撼人心的画面。该作品在创作上多运用虚实相生、环环相扣的创作技法渲染了激烈的场景,在弹奏技法与曲体结构中均有着较强的戏剧性效果,再现了两军交锋的宏大气势。乐曲的第一部分描述的是战争前的准备场景,分别由“列营”、“吹打”、“点将”、“排列”、“走队”五个段落构成,将汉军在战争前的演习训练状况进行详细描述,展现了汉军强大的战争阵容。“列营”为引子部分,通过典型的音调模仿战争的号角声,渲染了战争即将展开的紧张气氛。
  “吹打”与“点将”拥有连贯的音乐素材,但音型却有极大的不同,“点将”中的音乐元素更具紧张感。“排队”部分的曲调由高到低,与前一部分旋律形成鲜明的对比,“走阵”部分曲调由低到高,并伴随有八分音符的插入,更具节奏感。
  第二部分为激烈的战争场面,分别由“埋伏”、“小战”、“大战”三部分组成,将汉军与楚军之间的交战场面进行详细描写。其中“埋伏”部分在创作手法上极具特色,不同音型与音区的反复变化,构画出了张弛有度,松紧相对的战场状况,在平静的表面下,实则有着较为紧张的元素在涌动,给人一种伏兵四起的阴森感。“小战”中描写了两军之间的正面交锋,此处的旋律更加紧凑,起伏有致中运用了煞弦的技法,将战场上的激烈场景进一步渲染。“大战”部分属于两军交战时最为激烈的部分,此时旋律中连续的十六分音符将战场上的紧张气氛渲染到极致。
  第三部分描述的是战争结束时的场景,其中包括“项王败阵”、“乌江自刎”、“众军奏凯”、“诸将争功”、“得胜回营”五段,在该部分中旋律较为低沉,婉转,有如泣如诉之感,与之前的旋律有较大的不同,深刻展现了一曲慷慨悲歌。从《十面埋伏》的整体布局可看出,其在创作手法上运用了大量新颖的技巧,将楚汉之争中垓下之战的场面进行了准确的再现,展现了两军交战时的种种激烈场面。如在“列营”部分,以高度概括的手法将战场中的号角声做典型化处理,在高音区,运用四度跳音来展现号角高亢明亮的音色特点,在乐曲的开始处将战争的紧张气氛做有力的烘托。
  琵琶曲《霸王卸甲》堪称是一首英雄的挽歌,又被称为《卸甲》,在《南北派十三套大曲琵琶新谱》中,被称为《郁轮袍》。全曲描述了项羽在垓下之争战败后一蹶不振并最终自刎的悲壮事迹。乐曲共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描述的是战争前的准备,“营鼓”部分为全曲的引子,开始处旋律处在低音部分,低沉的战鼓声贯穿“帐”到“出阵”整个过程。到“排阵”部分时音乐开始变得紧张,“出阵”部分对曲调的压缩加剧了音乐的紧张感,预示着战争一触即发。乐曲的第二部分描写的是战争的过程,由“接战”、“垓下酣战”两部分组成。在该部分侧重于表现项军即将战败的悲惨场景,从音乐高潮部分的旋律走向即可看出,在曲调中已暗示了项军战败的悲惨结局。   第三部分着重刻画项羽战败后的以及楚军还乡的悲壮场景,该部分以“楚歌”与“别姬”为主线进行描述,在演奏手法上运用长轮的手法将项羽肝肠寸断的心情进行刻画,与之前的旋律形成对比。在“别姬”部分以富有歌唱性的音乐与“楚歌”进行呼应,并运用推音的演奏技法将项羽在四面楚歌中的凄惨结局进行刻画,将项羽这一悲剧英雄呈现在世人面前。在“追兵”部分,运用多种不同的演奏技法,将具有强烈对比的节奏音型进行展现,使乐曲再次呈现出富有紧张感的高潮乐段。在乐曲的最后部分则为“鼓角甲声”与“众军归里”,这两部分更多描述的是楚军战败后的结局,委婉却不哀伤的结局,揭示了大局已定,大势已去。
  三、以项羽为题材音乐作品演绎特征
  舞剧《霸王别姬》是一部充满新意的作品,在作品中完成了对人性对理想的一种展现阐述。无论是舞台文本亦或是艺术形象均有着极大的精神价值,可以与观众产生情感上的直面交流,将“红颜一生只为情”的忠贞传递到观众心中。电影《霸王别姬》是著名导演陈凯歌的作品。根据香港作家李碧华的同名小说进行改编。描述了旧社会中的梨园情意,揭示了人物之间角色错位的情感纠葛。电影中始终贯穿“人生如戏,戏如人生”的主旨,运用戏中戏的创作手法将项羽与虞姬之间的生死别离进行展现,影片中主人公程蝶衣与段小楼正是项羽与虞姬的化身。
  在演绎过程中,虞姬自刎而死,死在她爱的人怀中,在影片中程蝶衣带着一种哀怨而死,死在不能爱的人面前,躺在一生为之周旋的舞台中。历史中的演绎将虞姬描绘成一道转瞬即逝的彩虹,最终飘落在楚霸王项羽面前。而舞台中的霸王与虞姬,实则为梨园兄弟,剪不断理还乱的情感纠结在影片中不断拉扯,展现了一首动人的慷慨悲歌,电影《霸王别姬》是历史经典的艺术演绎。
  《十面埋伏》中演奏技法充满了无数可能性,发挥空间极大。叙述手法以故事铺叙的形式进行,增强了全曲的逻辑性与连贯性,因此突显了音乐作品中表述情感的艺术特征。琵琶曲《十面埋伏》中运用写实手法将作品内容进行演绎,该作品的演奏技法可以看作是琵琶演奏技法的百科书,作品中的演绎技法与戏曲中的演绎技法有异曲同工之妙,乐曲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左右手技法充分了展现了音乐的张力。在意境表述上,《十面埋伏》在第二大部分中以具有层次感的音乐发展为主线,将战争中的不同进展状况进行描述,值得一提的是旋律中所运用的箫声,使得旋律的基调发生了转变,更彰显出战士们的铿将有力。
  整体来看,琵琶曲《霸王卸甲》的演绎特征与琵琶曲《十面埋伏》有着相似之处。在序部“营鼓”部分,断断续续的号角声以及朦胧的鼓声仿佛暗示着垓下之争将会以悲剧结尾。在意境表达方面,全曲基本贯穿同一个主题,即项王败北。在“升帐”部分速度与节奏均较平稳,旋律走向同样趋于平稳。在调式调性的运用上,多采用宫调式与羽调式,主题旋律顿挫悲壮,展现了项羽的英雄气概。在“别姬”部分,旋律曲调缠绵悲切,此处的“鼓角甲声”加剧了悲情性。“别姬”部分运用了轮指的演奏技法,将作品中含蓄的情意展现。在写实性与叙事性较强的琵琶舞曲中,《霸王卸甲》展现了人物细腻的内心情感,同时彰显了项羽的英雄本色。
  以项羽为题材的音乐作品中均体现出一种历史文化,在音乐作品中做到了追求文化中的音乐。“霸王别姬”、“霸王卸甲”、“十面埋伏”中的文化内涵值得深入探究。真善美的事物总是值得人们时时纪念,也总是能够经得起历史与时间的考验。楚河汉界在时间中被人淡忘,但英雄与美人的爱情悲剧却时常被人提起。历时四年的楚汉之争,楚霸王最终兵败垓下,并最终产生的“霸王别姬”的凄美爱情故事在文化艺术领域中散发着无比灿烂的光辉。经过多种艺术形式的演绎,将这则历史故事变为亘古不变的佳话,无论何种艺术形式呈现给世人的均是震撼心灵的人性亮点。
  四、结语
  以项羽为题材的音乐作品有无数,无论何种作品均再现了历史,刻画了楚霸王的英雄以及与虞姬之间的爱情悲剧。从琵琶曲《十面埋伏》与《霸王卸甲》的创作特色中可捕捉到该类音乐作品的演绎特征。两首作品中既展现了深厚的文化背景同时又展现了鲜明的时代特征。两首作品中运用琵琶这一具有丰富表现力的民族乐器展现了楚汉之争刀影相接的激烈场景。虽是出自同一题材,但所表现的内容却各有侧重,再次展现了不同音乐作品中所具备的不同演绎特征,以及不同演绎特征中所展现的不同的内容。在众多以项羽为题材的音乐作品中能够发现无论何种艺术形式,均能体现对文化传统与艺术传统的传承。在尊重与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进行重新演绎,运用新的创作手法演绎传统,使音乐作品既不失传统又被赋予时代特色。
  基金项目:
  本文为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一般项目,项目名称:《以项羽为题材的音乐作品研究》,项目编号:2014SJD789。
  参考文献:
  [1]褚艳红.悲歌慷慨说项羽——论《史记》中项羽形象的悲剧内涵[J].电影评介,2009,(10).
  [2]亢爽.琵琶曲中英雄性、悲剧性的审美表现 ——以琵琶曲《霸王卸甲》三个版本的比较分析为例[D].上海:上海音乐学院,2011年.
  [3]刘钱倩.电影《霸王别姬》中音乐对情节的推动作用[J].电影文学,2013,(17).
其他文献
采用动态位T,Ω有限元法计算了具有多层屏蔽结构的超导同步发电机的负序电磁场,求取了屏蔽效果,并提出了该电机的负序等值电路以及其中各参数的计算方法。
期刊
介绍农用保水剂的发展历史,阐述农用保水剂的作用机理、类型、性质,分析农用保水剂在农业生产中的发展前景。
由于历史文化的差异,在音乐欣赏教学过程中,许多老师总喜欢借助一些画面、诗歌、故事来引导学生展开联想,试图达到让学生理解音乐所表达的涵义,把这些音乐以外的元素贯穿在整个欣
化学注浆的运用领域相对广泛,但各类工程对浆液性能和设备的要求存在差异,仅围绕混凝土地下结构渗漏裂缝、施工缝的化学注浆展开论述.通过南京轨道交通10号线某工程渗漏施工
从三个方面对建筑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进行简要论述。
本文介绍了钕铁硼(NdFeB)永磁材料的电磁性能、热稳定性、价格及资源等有关问题。探讨了温度系数、不可逆损失等因素对电机的影响。适当改善 NdFeB 的热稳定性,降低温度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