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南极科考站搬迁,有种科幻萌感

来源 :润·文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chao04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英国的哈雷六号南极考察站所在的冰川出现了大裂口,为避免危及到冰架上的考察站,该站决定搬迁。
  由于考察站原本就是可移动设计,搬迁起来不但相对容易,还有一种科幻萌感。这些考察站建筑拥有内含液压设备的“腿”,腿上装有滑雪板,八个庞然大物被串成“火车”,用履带车辆拖动行进。据悉,哈雷六号是世界上第一个可移动的科考站,2013年2月由英国建成,类似《星球大战》中庞大的帝国步行机AT-AT的设计,不仅可以讓它在南极冰封的荒原上随意移动,还能帮助它避免被埋在风雪下,以应对南极恶劣的天气。

其他文献
故事简介  圣地亚哥是一个牧羊人,他连续做了两个相同的梦。梦里一个小女孩告诉他在埃及金字塔有一批财宝。为此,他找一个吉普赛女人为他解梦。但他并没有理解,就在他决定忘了这个梦的时候,在一个广场上他遇见了撒冷之王。撒冷王给了他指引,并且让他理解了“天命”对人有多重要。之后男孩便开始了他的寻梦之旅。在旅途中,他穿越海峡,来到非洲,又横穿撒哈拉沙漠。途中他遇到了一个骗走他所有钱财的骗子、一个糖果商人、一个
期刊
近日,著名翻譯家许渊沖在参加央视最新一档文艺气息浓厚的节目《朗读者》时,讲述了年轻时因为喜欢一个女同学而翻译林徽因的诗《别丢掉》的经历。虽然当年的爱慕最后无疾而终,但时至今日,当他再度朗诵其中的诗句时,情感依然充沛得宛如年轻人,动情处一度热泪盈眶,让在场观众无不动容。《别丢掉》写于1932年,是林徽因在徐志摩因飞机事故去世一周年后,经过徐志摩的故乡时,见景生情而写下的。节目播出后,这首诗再次刷爆了
期刊
二战时期,德国军队正对伦敦展开夜以继日的轮番轰炸,情况万分紧急。而身处地下室的丘吉尔,却泰然自若地织起毛衣来。他用粗大的手指捏着细长的织针,手腕翻动,织得一本正经。这一幕令手下的将军们忍俊不禁。丘吉尔则无视于此,安然地一边织毛衣,一边听汇报,然后下达各种指令,神情悠闲,心情淡定。  有一次,一名将军找丘吉尔汇报军情,当他心急火燎地推开房门,吃惊地发现堂堂的三軍统帅并非坐镇军中运筹帷幄,而是拿着织针
期刊
苏东坡说他特别欣赏小老弟黄庭坚的一句话:三日不读书,则语言无味,面目可憎。  如今,一些粗鄙的语汇日渐爬满我们的手机屏幕,被自然而然挂在嘴边,甚至,堂而皇之印在书上,共同构成了时代精神的低俗气质。其实,时代的性质能塑造词语的面目,反过来,词语的流行也将改写时代的风貌,甚至会支配时代史的书写,比如,读古诗。  读古诗,未必对现实生活有直接影响,但至少可以让我们体验另外一种生活方式的可能性,这种“开放
期刊
近日,2017“世界最美的書”评选在德国莱比锡揭晓。此次由“中国最美的书”评委会选送的《虫子书》和《冷冰川墨刻》分别荣获银奖和荣誉奖。该评选已有近百年历史,代表了当今世界书籍艺术设计的最高荣誉。《虫子书》由朱赢椿、皇甫珊珊设计,他们每天与工作室的各种虫子朝夕相处,收集它们在叶子上啃咬或纸张上爬行后留下的痕迹,经处理形成一幅幅形态各异的“作品”。图书融合了书法与文本的气韵,妙趣天成,黑、白与浅驼色的
期刊
近日,西班牙工程技術大学(UTEC)的研发人员们开发了一种新型电灯,当然,电灯并不稀奇,稀奇的是,它竟然是用一棵植物进行供电。据悉,该植物电灯使用的是高照明LED系统,耗能极低,每天可以持续供应两小时的灯光。电灯使用的是存储在泥土中的能量,你看到的没错,就是泥土。随着植物的生长,泥土中会含有其释放的营养物和微生物,电灯就是使用这些微生物中的游离电子来供电的。
期刊
我相信有志者事竟成,有追求的人的命运一定不会一直痛苦下去。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我们可以经历,可以收獲,可以成长。梦想不正是在磨砺中成形的吗?  也许困难也是宇宙派来帮助我们的。就像契诃夫说的“困难与折磨对于人来说,是一把打向坯料的锤,打掉的应是脆弱的铁屑,锻成的将是锋利的钢刀。”困难使我们能够不断升华,在走向成功的路途上披荆斩棘,最后摘下胜利的桂冠。雨果也曾经说过“上天给人一份困难时,同时也给人一份
期刊
近日,由李连杰创办并以他的英文名(Jet Li)命名的功夫视频网站“街力”(www.jetli.com)正式上线。该网站内容围绕“动作”“功夫”“体育”“娱乐”等主题,以图文和视频的方式,为受众呈现功夫爱好者、拳术运动员、极限运动发烧友、动作明星等不同群体的生活和故事。李连杰表示:“创办‘街力’并非是一时兴起的想法,而是我梦想的延续。功夫不仅仅是拳脚武术,只要你花时间执着追求做的事,就是‘功夫’。
期刊
我在夜色里手舞足蹈地诉说这本书的精彩绝伦,当妈妈让我介绍一遍故事情节的时候,我毫不犹豫地开口:“一个躺在无花果树下的男孩梦到了金字塔下有财宝,一路艰难,他发现原来财宝就在那棵无花果樹下。”  我说完后才发现,这分明是一个简单粗暴的故事啊。像是做一个一年级的扩句练习,所有人在坚持不懈的大道理上写来写去,而保罗却写出了一本薄书,一本每一句话都意韵无穷可以再写就一本薄书的作品。从这本书里,我看到了自己的
期刊
没有面粉,没有糖,没有奶油、黄油和色素,这就是皓怡的“三无“蛋糕,也是她为妹妹发明的,独一无二的蛋糕。  对于皓怡来说,妹妹小歌一直是最美好的存在。小歌4岁时,有人给她一颗杏子,她张嘴就想咬,想了想还是放进了裤兜里,因為要留给姐姐吃。  长大后的皓怡,开了一个小厂子,妹妹小歌就当她的“财务主管”,每天出去收钱账,回家时,都已经很晚了,剩菜、烧烤一顿凑合,长时间下来小脸蜡黄。皓怡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