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真的在变暖?

来源 :看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qwart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78年,苏联两艘“金星号”宇宙飞船登陆金星,经过测验,发现金星表面大气层有97%是二氧化碳,因为二氧化碳比较容易吸收太阳红外线辐射,使大气温度升高,而且金星地面温度也高达480℃,因而科学家们将其解释为“温室效应”,并提醒地球人要限制对石油、煤炭、天然气等燃料的利用,减少二氧化碳的产生和排放。自此以后,“温室效应”便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一发不可收拾,搞得人心惶惶。
  温室效应谎言背后的利益
  近年来,“低碳”一词成为网络和人们闲谈中的热门词语。“低碳生活,现代人的生活”成了一句响亮的口号。所谓“低碳生活”,指的是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力减少,这对人们健康的生活来说,本身无可厚非,但是这个倡议的目的主要在于:“低碳生活”可以减低人类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因为二氧化碳会导致全球气温的上升,从而给这个星球带来严重的后果,这已经是大多数地球人的共识。
  不过,有一个数据,或许能够动摇“人类排放的二氧化碳导致全球气温上升”这一“古老”说法的根基。根据多个相关科学统计,人类每年排放出的二氧化碳不足100亿吨(有的说84亿吨,郎咸平教授的数据是65亿吨),可是细菌所排放的二氧化碳就高达1500亿吨。也就是说,进入工业化时代之后的人类所制造的二氧化碳还不及细菌排放量的零头,即使把细菌和人类活动所产生的二氧化碳加在一起,也不过占大气中二氧化碳总量的5.4%,这个数字,根本对全球气温没有多少影响力。更何况,人类开汽车、坐飞机、唱卡拉OK等行为所排放的二氧化碳更是微不足道,能有三五亿吨就封顶了。地球上最大的二氧化碳来源是植物的死亡和火山的爆发,而非动物(包括人类)的任何活动。
  既然如此,为何西方国家一直以来都热衷于渲染“气候威胁论”呢?这是欧美国家发展新能源市场的利益需要。
  目前诸如风力发电或太阳能发电等最低效却又最高价的能源之前基本由欧洲做主导,近年来,美国也加入了这个主导集团,因为这是一个发展潜力十分巨大的市场。但是欧美国家发展出来的这些新能源的费用一般是全球传统火力发电的3倍,因而难有市场开拓空间。比如以法国为首的核能发电国家,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以传统方式发电的环境中,很难将“核能”作为一种发电的商品,在世界电力市场上进行买卖。
  因此,热衷于建造核电厂、风能发电、太阳能发电的欧美国家只有勾结在一起,炮制出人类排放的二氧化碳跟全球变暖有密切联系的谎言,指责亚非拉发展中国家为了发展经济,大量排放二氧化碳,是全球变暖的罪魁祸首,通过各种施压让这些国家慢慢放弃或减少传统方式发电,以实现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保护地球的目的。
  在这方面,拥有最多人口和经济高速发展的中国,可谓首当其冲,针对中国的各种二氧化碳减排施压一直充斥着各个被利益集团控制的全球气候会议。2011年12月底,欧盟不顾多国反对,要从2012年开始单方面强制征收航空碳排放税。中国的航空公司为此将增加总成本8亿人民币,并在今后9年内累计支出约176亿元。碳排放税征收的依据,当然也就是欧美宣传多年的温室效应了。
  多年的宣传,已经让避免全球变暖在欧美成为一个产业,这个产业提供了数以百万计的就业机会。如果人类导致全球变暖的谎言一直强势流行,发展中国家就只能少用石油、少用火力发电,转而向发达国家学习和引进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等低效高价的发电模式。但实际上,风能和太阳能这些发电方式无法撑起整个经济的运转。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的太阳能电池板能够给钢铁工业、交通运行提供电力。
  近几年来,欧洲国家在经济上的竞争力已经逐渐下降,因而只能寻找诸如温室效应这样的谎言来开拓新的主导行业。这样的谎言在政坛利益集团的影响下,已经变成一种近似于宗教信条。气象学家麻省理工学院的理查德·林德森就曾无奈地说,如今“地球变暖”几乎成了一种宗教,你毋需研究理由,做自己的分析判断。有疑问只需一句“科学家们已经证明了”就全打发了,就像一切都可以最终都归于上帝一样。
  之前曾经有过一个荷兰科学家和两个美国科学家因为怀疑温室效应导致全球变暖而失业。欧美虽然是自由国家,但是在宗教问题上有时候也缺乏包容。在其历史上,异教徒的命运经常逃不了被处死或被钉在十字架上烧死。在现在西方也似乎用同样的思维,把反对全球气候变暖的人视为异教徒并因而受到某些惩罚。
  美国不少独立的科学家指出二氧化碳导致全球暖化是IPCC(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偏向研究”的结果,利益集团提供“偏向基金”,只支持证明二氧化碳造成全球暖化的研究,若研究者得出二氧化碳对人类有利则会失去研究基金。美国科学环境政策前主席辛格便因此撰文《全球暖化大骗局》,猛批IPCC被金钱驱使而用没有严谨科学根据的材料误导大众。郎咸平对此也称,到目前为止,几乎所有关于温室效应导致全球变暖的证据都来自一个他闻所未闻的英国大学——东英吉利大学。难道这不是很蹊跷吗?
  戈尔说对了吗?
   美国前副总统戈尔曾经拍了一部获得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的影片——《不愿面对的真相》,片里有一个惊人的画面:一只北极熊,站在一个即将融化的冰块上,无奈地看着远方,这一幕似乎在向上帝控诉人类排放了太多的二氧化碳,从而造成气候变暖,它就要被淹死了……于是,不久后美国政府把北极熊列为濒危保护动物。但是,又没过多久,当时的阿拉斯加州的州长、共和党的前副总统候选人佩林就写了一篇文章,控告联邦政府将北极熊列为濒危的动物,因为她指出,事实上,阿拉斯加的北极熊数量近年来增加了1倍以上。
  戈尔拍该片的论据主要基于所谓著名且权威的“冰芯实验”(北极古气候学家克拉克教授所做)。科学家用一个冰芯(铁管),在南极海底钻下几百米,然后把获取的土壤挖起来,铁管里面的土壤就是几百万年来的土壤。科学家通过对所有不同年代泥土里面的二氧化碳含量和气温的测量,做成了一幅覆盖了24万年气候变化的数据图。根据这幅图,戈尔得出了他在纪录片《不愿面对的真相》中的结论。
  表面上看,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减,气温也相应跟着升降,似乎证明了戈尔的结论是对的,即:24万年来,真正驱动气温升降的就是二氧化碳。但是,其实在戈尔的原图中,应该是气温先上升,带动二氧化碳上升,等到气温下降的800年之后,二氧化碳才开始下降,因此是气温带动二氧化碳上升,而不是二氧化碳带动气温上升。也就是说,气温才是驱动力量,而不是二氧化碳。
  实际上,二氧化碳最大的来源是海洋。麻省理工学院卡尔教授曾说:“二氧化碳脱离大气之后,会进入海洋;也可以脱离海洋而进入大气”,如果替海洋加热的话,二氧化碳就会出来,如果冷却海洋的话,二氧化碳就会进入到海里面去。而从天气变热到将海洋“煮”得变热,这个过程就需要800年。因此,当气候变暖之后,经过逐渐加热的,使得海洋800年之后变热,海洋变热之后,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这与戈尔下的结论刚好完全相反。因此,根本不是二氧化碳驱动气温,而是气温驱动二氧化碳,而这一切来源都是海洋。
  美国著名的气象学家维廉·格瑞一直批评戈尔把全球变暖归罪与人类活动。格瑞指出地球表面气温的升高,并非是因为人为的温室效应所致,主要是海样里盐的成分变化的影响。格瑞也是飓风的预报专家,针对戈尔把飓风(台风)与全球变暖联系起来的说法,格瑞用详细的统计数据给予回击:1900至1949年之间,共有101次飓风。在那个时期,地球的温度却更低,而在温度更高的1957至2007年之间,只有87次飓风。按格瑞的观点,其实很多气象科学家也不相信人为全球变暖理论,但为得到国家或某些组织的研究基金,不少科学家集体“失语”了。2007年10月12日,在戈尔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之后,格瑞对此十分不满,他称人为造成全球变暖的教育是在对下一代的“洗脑”,“戈尔因这样的纪录片获得诺贝尔和平奖是一件荒唐的事情。”此外,很多气象学家也指出,气温升高在1500年期间是一个周期,也就是不管人类的行为如何,地球的气温都会在升高与降低之间来回循环。
  幸运的是,已经越来越多的民众认识到了全球变暖的宣传的政治因素多于科学因素。2007年,英国的一位学生家长因为学校老师要向小学生们放映戈尔的纪录片《不愿面对的真相》将学校告上了法庭,该家长提出的理由是:“戈尔的纪录片完全是一种政治宣传,那是对小学生进行洗脑,学校应该禁止放那样的政治宣传片。”虽然法官没有完全满足那位家长的要求,但在认真听取了各领域科学家的作证后,法官也指出了《不愿面对的真相》的9个特大的错误,其中包括:“戈尔电影呈现给观众的北极熊面临全球变暖危机,这是不符合事实的;戈尔把路易斯安娜飓风归罪到全球变暖,这是没有证据的推论。”这9条证据无疑是对戈尔电影的否定。
  寒冷比温暖更可怕
  弗雷德·辛格在其《全球变暖——毫无来由的恐慌》一书中称:“历史、科学和我们的直觉都告诉我们,其实寒冷比温暖更可怕。”那么,为何发达国家的人们,为了生活的舒适在家里装上了空调,却同时又总是担心“全球变暖”呢?这是人类心理弱点的奥秘之处。
  以美国前副总统戈尔为代表的“人为变暖”提倡者总是试图用一些在本质上毫无联系的根据去支持一些看似合理的科学事件。他们宣传海平面的上升将会淹没农田和岛屿,但是通过科学家对珊瑚礁进行测量之后的推断,自从1.8万年前的冰期高峰以来,海平面就开始稳步上升了。如此漫长的时间,海平面上升高度一共122米左右。在海平面上升最快的时期,覆盖欧亚大陆和北美的大冰原甚至融化消失,要知道,那个时候人类可没有排放多少二氧化碳。在过去的5000年,海平面大约每100年上升17.8厘米。验潮仪100年的测量数据显示,即使是在1920 年和1940年的最温暖的时期,海平面平均每年上升约15.2厘米。当气候变暖,海洋水域拓展和冰川融化时,就促使海平面上升。
  但反过来看,海洋温度的上升会蒸发掉更多的水,其中一部分则作为冰雪降落在格陵兰和南极大陆上,这又使全球海平面下降。这样一来,更多的升温和更多的水汽将增加南极洲冰盖的冰块。由此看来,似乎我们没有理由可以预期在整个21世纪,海平面仍将加速上升。实际上,如果要融化掉南极西部大冰原(这仅是南极洲一个很小的冰层),将需要大约7000年的时间,而在这7000年的时间内,几乎可以肯定地球会进入另一个冰期时代,又再次阻止南极冰原的融化。
  很多人宣传全球变暖将导致21世纪多达100多万种野生物种消失,但是要知道,气候变化在1500年的周期中经常是突发的,在漫长的进化中,地球上绝大多数物种都有适应全球气候突然变化的能力。而且,在过去的100万年,世界上的物种已至少经历了600个暖冷交替的气候环境。全球变暖的主要效应反而是会增加物种的多样性,因为大部分树木、花草鸟兽,都将扩大其生存范围,这种情况正在发生。有些生物学家声称,全球气温每上升0.8℃,就有数十种物种被摧毁。然而,发生在8000~5000 年前的气候变暖,地球的气温大大超过最适合动植物生存的气温,但根据考古数据,并没有已知的物种在这个时期因气温升高而灭绝。
  在全球逐渐变暖的时期,一般都会伴随更多的暴风雨和飓风。在过去150年的气候温暖期,飓风或台风等暴风雨雪天气的频率和程度都没有增大。因为这些是赤道和极地地区的温差驱使的。既然温室效应使极地地区的气温升幅高于赤道地区,那么,气候变暖将减少赤道和极地地区的温度差,从而缓和了暴风雨。气候研究历史和古生物证据告诉我们,温暖期气候将比寒冷期的气候更好更稳定。
  奇怪的是,正如物极必反,全球变暖也会引发全球急剧变冷。全球变暖提倡者声称:“由于气温升高导致冰川融水增加,有可能压倒大西洋暖流(大西洋暖流是一个巨大的洋流,将热量从赤道运送到两极),然后将导致墨西哥湾暖流受挫。如果地球继续升温,在我们来得及拯救自己之前,我们就已经被冰雪覆盖了。”实际上,这样的事情在以前的确发生过,但是,这不能证明全球变暖提倡者的逻辑符合气候变化规律。从历史气候模式来看,在现代气候变暖期,这种情况不可能发生,因为目前地球两极所剩的冰已经不多了。
  另外,因全球变暖引发炎热、昆虫增多和疾病,人类的死亡人数会不可避免地上升。但是从地球的历史上看,严寒的天气比炎热的天气杀死的人要多得多。在现代气候变暖期,严寒的冬天天气更少了。珊瑚礁将随着全球变暖而消失,当海水温度上升,许多珊瑚礁已被“白化”(失去了与它们共生的藻类)。但是,当气温下降时,这种情况也会发生。这是因为,珊瑚虫会选择最合适的共生藻类伙伴,以适应当前的温度。当水温上升时,珊瑚虫就会驱逐冷水藻类,转而与喜暖藻类为伍,反之亦然。
  这就是他们能够在数百万年忽冷忽温的气候变化中生存下来的原因。人类也一样,我们完全可以不以冷喜,不以暖悲。
  
  为你拆穿那些生活中的“伪常识”
  
  口香糖在你胃里要呆上7年——口香糖虽然是不可消化的,但是我们身体处理不能消化东西的方式是把它排出体外。
  
  男人平均每7秒就会想到性——假如一个男人一天有16个小时醒着,按照这个说法,那他在24小时内会想到性5.7万次,这样就根本不可能再做其他任何事情了。
  
  在昏暗的灯光下阅读会影响视力——没有证据支持这个观点。在昏暗灯光下阅读确实会引起视觉疲劳,造成某种程度的“短暂性视觉下降”,不过眼睛在得到良好休息好后,视觉又会恢复正常。
  
  晚上吃东西会让人变胖——其实人变胖是因为摄入的卡路里比他们消耗的多,而人们却经常把一日多餐与体重变胖联系在一起。胖瘦决定因素是你吃多少东西,而不是你什么时候吃。
  
  流感疫苗会引起流感——这是个“谎言”,流感疫苗是用经过灭活处理的病毒制造的,不会让人生病。
  
  人一年会吞下8只蜘蛛——这个流言称由于蜘蛛无处不在,很容易在人们熟睡的时候爬到人们的嘴巴里,所以一般情况下,每个人一年都会在自己没意识到的情况下吞下8只蜘蛛。其实,人睡觉时的翻滚动作就可防止蜘蛛靠近,而很多人睡觉则根本不张嘴巴。
  
  散步是最简单的锻炼方法——如果你有心脏病,或居住在空气污染比较严重的城市中,最好别轻易出门散步。研究表明,空气中的小颗粒能增加心脏病发作几率。遇到阴霾天气时,则应尽量在室内活动,并打开空调——它能让室内污染物水平下降50%。
  
  游泳是最好的有氧锻炼方式——患哮喘的人请不要相信这种说法,因为游泳池中的氯能诱发哮喘发作。此外,家长也不要将未满7岁的过敏症儿童带进游泳池。
  
  多吃绿叶菜,百利无一害——正在服用血液稀释剂华法林的人,最好不要在一天内摄入太多绿叶菜。华法林的功能是阻滞维生素K活性,从而避免血栓形成。而菠菜、莴苣等绿叶菜富含维生素K,吃多了会影响药效。
  
  一旦发现血压有些高,就应该降得越低越好——血压降至120/80毫米汞柱,的确有助于降低心脏病发作几率或中风几率。但一项针对2.2万冠心病患者的研究表明,舒张压降至70毫米汞柱以下,心脏病发作甚至死亡几率增加1倍。
  
  人可以完全从食物中摄取营养——对爱吃素的人来说,一些必要的营养物质只能通过服用营养添加剂来实现,比如维生素D和维生素B12等。如果你常感到浑身乏力,最好检查一下,看是不是缺铁。
其他文献
百水公寓是奥地利维也纳市政府为低收入人群建的福利房。公寓的设计师百水先生是奥地利著名的画家,不仅能画设计图,还能在现场指导施工。设计师除建筑设计外,还能兼顾土建、结构、机电等工程师干的活儿,这可不简单。而他不只能干,还干得漂亮。  作为画家的百水,重视色彩,痛恨直线,在他的建筑设计中,也突出体现了这一美学观点。里里外外找不到一条直线,看不到一个水平的平面,地面是起伏的,房间也不是方正的,墙角不是垂
初秋一个普通的周末,东京都某餐厅内正在举办一场仪式。  随着主持人宣布仪式开始,一对男女在来宾们的安静等待中缓缓步入餐厅,在主持人的示意下,二人面朝来宾鞠躬致敬后,主持人开始发言进行说明。  外面路过的人乍一看,也许会习以为常地想:哇!又一对新郎新娘在举办结婚典礼了!其实事实正好相反,这是一对“旧郎旧娘”正在举办“离婚典礼”,而主持人正在负责说明这对夫妻最终走向离婚之路的过程与经纬。  举办离婚典
普京又获胜了。  3月5日,他含泪宣布在总统竞选中提前胜出。  仔细梳理他的社交网络,可以看出他每一步胜出的原因所在:谁支持他,谁受益。  什么时候添加谁为好友,什么时候删除哪个好友,普京的每一步都走得深谋远虑,一旦决定就十分坚定。  而每一个输给他的人,都输在失败的社交网络操作上。  别以为一个克格勃出身的总统只会亮出彪悍的肌肉,  社交网络才是他的底牌。       姓名:弗拉基米尔·弗拉基米
以色列将2010年视为阻止伊朗获得核武器的“关键一年”。以色列警告美国说,阻止伊朗获得核弹头的时间即将耗尽。     内贾德2009年在一场有争议的选举中当选伊朗总统后,欧盟曾秘密策划抵制参加内贾德的总统就职仪式。     沙特阿拉伯直接向伊朗外交部长抱怨,指责伊朗在中东干涉别国事务。     美国指责伊朗利用本应严守中立的伊朗红新月会向别国走私情报人员和武器装备,其中包括黎巴嫩。    美国使馆
4月15日晚,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自2012年4月16日起,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交易价浮动幅度,由千分之五扩大至百分之一。  应当说,这条消的确是条重磅新闻,汇率波动幅度一下子扩大了一倍,动静儿还真的不小。听到这个消息,人们像被蝎子蜇了一下,最直接的反应是,人民币升值加速。这可不是什么好消息,特别是对于中国的外向型企业。  此举立即得到了美国和国际组织官员们的一片叫好声。反应之快令人吃惊。
阿桑奇之母为儿子申请政治避难  维基解密网站创始人阿桑奇的母亲7月底抵达厄瓜多尔,亲自为自己的儿子向厄瓜多尔当局申请政治避难。阿桑奇母亲抵达厄瓜多尔首都基多,会见了厄瓜多尔国家领导层。El Ciudadano网站援引阿桑奇母亲的话称:“毫无疑问,(厄瓜多尔)总统(拉斐尔?科雷亚)及其助手将作出唯一正确的决定。”阿桑奇6月中旬出现在厄瓜多尔驻伦敦大使馆申请政治庇护。此后总统拉斐尔?科雷亚表示,会非常
一直以为全世界的圣诞节都一样,圣诞老人坐着驯鹿拉的雪橇来到人间给孩子们分发礼物,来到荷兰才知道这里的圣诞大不同。  荷兰的圣诞前夕应该说是从11月开始,Sinterklaas穿着红斗篷,骑在由黑彼得牵着的白马上,乘船来到这里给孩子们分发礼品。Sinterklaas即圣尼古拉斯,是一位500多岁的圣人,每年11月中旬带着仆人黑彼得们来到欧洲。荷兰的儿童节是12月5日,孩子们相信在那天晚上,乖孩子会得
中国中等收入阶层不爱中档货  美国《商业周刊》撰文说,对美国品牌而言,中国中等收入阶层不追求中档货。在中国,去趟星巴克并非只是要一大杯拿铁咖啡。许多中国消费者之所以去星巴克,为的是体验某种生活方式而非喝杯咖啡。星巴克懂得如何利用中国人所谓的优质体验需求,将其在美国的大众形象转变为在中国的高档形象。可见,美国商家对中国消费者的心理已经洞若观火了。在此之外,美国服装零售商盖璞、美国鹰等公司也已宣布将中
跨越了300多年的毕业典礼  毕业典礼在英语中是Commencement,源自拉丁文,原本是为了庆祝毕业的硕士即将走向社会任教,对于毕业生而言,“毕业”意味着“开始”而不是“结束”。  哈佛大学1636年建校,6年后第一届毕业生毕业,因此,哈佛的毕业典礼始于1642年。中间仅有9年,因为战争或瘟疫等原因,没有举行毕业典礼。哈佛大学的毕业典礼固定在每年6月的第一周举行(从2010年开始,因开学时间从
缅甸的改革始终与一对男女联系在一起。他们一个是执政的总统吴登盛,另一个则是反对派领导人昂山素季,就在几年前两人还是势同冰火的政敌,现在却要共同携手,为缅甸改革付出各自的努力。  标志性的事件发生在2011年8月19日,两人在当天进行正式会面后,昂山素季评价登盛是一个“真诚”的人,具有改革意愿。尽管昂山素季一直对当时与登盛会谈的更多细节三缄其口,但缅甸随后发生的一系列剧变,却被视为此次会谈带来的直接